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

晋王还没到,但是英王已经到了。

阿济格突然离开济南,向南全力进攻大顺军原本依托泰山、龟山、冠山、梁父山、宫山、泗水、防山、陪尾山、蒙山一线修筑的巩固防线,攻势之猛烈,完全是照搬了济尔哈朗对于太原的战术。

清军显然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最低做到牵制大顺军其他山东驻防军队,最高达到和多尔衮会师徐州的目标。

阿济格东路军数万兵力,其中还不乏有像豪格旧部的镶黄旗、正黄旗这样的满洲八旗第一等精兵。这样强大军队,此前一直“宅”在济南,养精蓄锐,也使得山东战场一度沉寂下来。

现在伴随着多尔衮中路军的狂飙猛进,阿济格的行动也终于迅速了起来。

清廷的东路军舍弃济南不顾,全力南下,志在徐州已是无疑。浩荡的大军连绵十余里,横亘泰山之间,三顺王中耿仲明所部也经过多尔衮的调配以后,随同阿济格作战,所以这一路大军,同样不缺乏攻城用的重型火炮。

山东的地形是西南平缓而中部山地丘陵密布,阿济格从济南要抵达徐州,不可避免需要闯过泰山附近一带险峻的山区。

大顺军在这里原来的兵力虽然由于聊城之战的缘故,几经抽调,之后又因为谷可成、许都赶往徐州布防的缘故,已经削弱不少。

但依据高山峻岭,对抗东路军数万人马,牵制一段时日,并不算太难。

原本聚集在东昌府附近的马宝、党守素、任继荣所部,早在之前多尔衮自鲁西南突入山东腹地的时候,便已经陆陆续续往山东中南部方向转移协防。

现在殿前军三名制将军麾下的军队,调动的方向正好就和阿济格前进的方向迎头碰撞。两支正在迅速行军状态中的军队,于是便在山东中部山区不期而遇。

这是一场时机上相当巧妙的遭遇战,马宝、党守素、任继荣等部兵马,还是等到抵达东平州的时候才获悉了阿济格东路军南下的消息。

战斗以遭遇战的形式爆发,多多少少都出乎两军双方的预料。但是顺军可以凭借原有的山区防线作战,在形势上就占据了上风。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郭升。

从明军柳沟副将,到大顺军的山东节度使,郭升这段时间来一直坐镇青州府益都的前敌指挥部,负责抵御阿济格的山东中、东部丘陵防线。

阿济格空国南下以后,济南后方清军兵力陷入真空状态。郭升并没有亦步亦趋地追赶在阿济格的身后,而是别出心裁,大胆率领数千精兵由青州府直插入阿济格东路军的后方腹地。

由于清军留在济南的兵力极少,郭升所部兵马虽然也只有几千人,但郭升已经任命了山东本地著名的豪侠人物马应试担任先锋。

因此大顺军兵锋所及之处,那些不堪忍受清军残暴和剃发令之辱的搢绅、豪杰,那些被大顺解放奴婢和贱籍吸引打动的佃农、家奴,无不箪食壶浆、赢粮景从。

郭升出击不过数日,邹平、新城、长山三县的搢绅、豪杰、贫农、矿徒、富商,闾左之中各色人物,无不蜂起相迎。

汉人百姓们纷纷解开了自己脑后那根耻辱、丑陋和可怖的猪尾巴辫子,重新结冠束网,恢复汉家衣着。

清军在济南府各州县,基本上都没有留下几个真正满洲大兵。除了在济南城里,阿济格留下了满洲大兵数百人及其他各色旗人兵马二千余人,配属绿营汉兵七千人守城以外,清军占领的山东其他州县,全部都只有绿营兵留守。

现在百姓蜂起,自发组织起来抗击清军,阿济格出兵才刚刚没过多长时间,他的后方大本营就已经陷入了彻底的动荡和混乱之中。

军民百姓蜂拥而起,这些人虽然缺乏军事经验,四乡乡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根本没有作战经验,人数虽多,却难以同正规清军作战。

但是郭升的部下,山东义军武装首领之一的马应试已经先行派遣了许多顺军骨干的军官、士官,依靠马应试在山东本地的人脉关系,打入济南各州县内部,提前和许多著名的搢绅、豪侠首领建立了联系。

等到各地义军蜂起以后,这些顺军的骨干军官便迅速帮助缺乏军事经验的搢绅、豪强们,承担起了组织和训练军队的职责。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少数的绿营兵就能够轻易镇压大批起义百姓。可是随着大顺军骨干军官的加入,经过重新整编和组织,本来在作战能力上就不算特别厉害的清廷留守绿营兵,立即就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压力。

郭升亲自统率的大顺正规军数千兵马抵达邹平以后,百姓更加是纷纷响应。济南、章丘之间,民变蜂起,出现了大小几十股义军武装,四处截击搜杀清军的小部队和后勤辎重,使得济南府全境形势,都变得有利于顺军了。

不等郭升所部的迂回部队数千人抵达章丘县,本地百姓绅民就已经自发行动了起来。当时县令正欲募集民夫修缮城防、守卫城墙,不料反而遭到本县胥吏包围殴打。

胥吏本来就通常是本县的有力土著,一旦团结行动起来,实力绝非空降过来的外地人县令可比。何况多数搢绅和大户豪强也都倾向于顺军,全城百姓皆“乐贼来,不乐为大清守御”,全无一人为清廷守城。

少数绿营兵处在绅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下,完全没有抵抗力量。

原本耿仲明奉命督率红夷炮炮队跟随英王阿济格从征,但由于“西洋神炮”较重,押运缓慢,所以当阿济格已经开始进攻顺军泰山防线的时候,耿仲明才刚刚走到历山附近,距离章丘距离不远。

耿仲明并非旗人,但却在多尔衮斗垮肃亲王豪格的政治斗争中,以极其卑劣的手腕出卖豪格,致使皇太极的长子被多尔衮斗倒,也使得两黄旗因此失势。

多尔衮虽然掌握了清廷中枢的全部军政大权,但他也没办法立刻对两黄旗进行大清洗。现在山东的清军主力依旧是以豪格旧部的两黄旗为主,镶黄旗、正黄旗中地位较高、与皇太极豪格父子关系亲密的将领,无一不对耿仲明恨之入骨。

所以让耿仲明跟随东路军参与征战,反而可能造成清军内部的不团结。

阿济格自己头脑简单、行事鲁莽,想不到这么细致。但是耿仲明在镶黄旗、正黄旗将领的隐隐威胁下,早就察觉到这点。

他主动请缨,率部调转方向,准备先行镇压济南府的起义民众,抵御郭升的绕后奇袭,也正好避免两黄旗将领对他的不满和忌惮。

===

推荐一下知乎历史版答主洗兵大秦海上波的新书《晋烬》:

三国群雄并起,争战百年,却只迎来了一个世家高门腐朽堕落,胡王虏酋蠢蠢欲动的时代。

八王之乱即将引爆整个神州,西晋二十年太平终结后,将是南北朝三百载不熄的大乱。

深陷这场末世乱局的穿越者康朱皮,究竟会在魏晋风骨的余烬上立起枭雄罄竹难书的伟业,还是燃起焚烬世家胡王大业幻梦的烈火,照亮历史车轮的前进大道?

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七章 鸟铳队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
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为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一百零二章 九条龙谷可成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五章 公子献头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七章 鸟铳队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五十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七)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