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

开国元勋?

马宝这句话令马进忠浮想联翩了起来,确实,随州大战以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朝廷在湖广的统治很快就要到头了。

湖广地方数千里,人民户口以百万计算,如果闯军真的能够占领并治理湖广,那么立时就成为了元末陈友谅的气象——何况长江下游,并无朱元璋和张士诚的两个吴国政权。

“联成老弟……你的意思是?”

马进忠心中依旧怀有疑虑,他最担心的问题,当然还是投降以后自己是否还能保持过去的权柄?如果真按照李来亨的条件来办,自己等于被解除全部兵权,到时候和一个小兵又有什么差别?闯军又怎么可能善待自己呢!

马宝看着马进忠,见他脸色不断变化,已猜到了马进忠心中所想和忧虑的地方,便回答说:

“我已经把说得十分明白了,节帅用人从不在意你的出身经历。正相反目下闯军之中,大将多出于陕北,几乎都是闯王的旧人。可如今是闯王在北,节帅在南,节帅自当有另起一套班底的必要性……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只要老哥愿按照节帅的条件投降,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来,那将来你我兄弟二人,在闯军之中都有足够的位置可做,不比在这里死拼一场来得要好?”

“这……”马进忠还是有些犹豫,他咬了咬牙,狠声道,“好!我可以按照小李王的条件投降,死拼下去我也没有胜算,既然都要投降,拖泥带水也没有什么意思。可是你要给我一个保障!”

“什么保障?”

“你我二人,现在就结为兄弟。你指天发誓,保障我,还有我麾下弟兄的前程,我才能按照小李王的要求投降。”

马宝失笑道:“你我本就是兄弟……好,那今日我们就交换兰谱,结成兄弟。老哥,你送给我这样一桩大功,今后在闯军中我自然会力保你的一分地位。咱们都算是官军出身的人,又有这些渊源在,互相帮衬本就是应有之理。”

马进忠还是放心不下,当场又让马宝歃血为盟、指天立誓,才肯同意按照李来亨给出的条件投降。

其实说白了,现在马进忠被闯军围死在大营里,又断了粮,就算不投降,最迟到明天也要全军覆没。

他现在拿着姿态,捏着所谓的“兄弟大伙”,也不过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出路增加几分筹码罢了。

而马宝话里话外暗示的意思也很明显,只要马进忠肯投降,肯把这份功劳送给马宝。马宝将来也会投桃报李,在闯军内部提携和保障马进忠的地位。

义结金兰更多只是一个噱头,对马进忠来说,最大的保障是他能够和马宝结成一个利益同盟。对他来说马宝透露出来的闯军内部情况,已经表明了马宝的诚意,就像马宝所说的那样,他们两人都是出身于官军,天然具备利益联结的渊源在。

有马宝这样一员闯军大将的庇护,那就比马进忠自己手下几千兵马更为值钱。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他手底下这几千兵马,今天如果不识相投降李来亨,到了明天可能就剩下几百几十兵马了……

本质上也是马进忠根本没有筹码!

两人歃血为盟以后,马进忠那变来变去、异常难看的脸色终于稳定了下来。大营中垂头丧气的官兵们,听说主帅已经投降,不仅没有绝望,反而是人人脸上都显露出明显的喜色来——看来这仗终于结束了!

但马进忠知道事情还没完,他看着从岸边流过的河水,低声道:“虎臣……金声桓是左良玉的死党,他不一定会投降。”

“哼!”马宝神色一凛,这个过去的河南官军守备,如今的闯军骑兵标威武将军,随着手上精兵实力的增长,整个人的气势也越发凌厉起来,“节帅对那些个战船分外看重……这第二个要求,说是要求,其实也是交给我、交给你的一项任务。老哥,你既然打算投降闯军,就不能不为下一步做打算,这时候可不要再顾念和金声桓的旧情。”

马进忠点点头:“是极、是极,只是金声桓善治水师,在水手中威望又高。如果他抵死不从,坚决要给左良玉效忠,我们冒然突袭,说不定就会遭致所有船只被凿毁,到时候才叫一个追悔莫及!”

“那,如果你没有把握,就先不要突然出兵突袭。我先将金声桓的情况汇报给节帅,等节帅议定以后,再考虑是继续招降,还是出兵突袭吧。”

“这倒也不必……”

马进忠眼珠子转了转,他想的是如果让李来亨来决定,那夺取左镇水师的功劳,最后还能不能算到自己头上?

自己为了投降,可是连这几千兵马的兵权都愿意放弃。如果最后在闯军里混不到一个大将地位,那可真的是太亏了。

“城壁老弟,我和金声桓也是多年老友,感情很深。如果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相信金声桓一定会就范。至少至少,他也不会断然凿毁船只。”

“你真的有把握吗?你亲自去劝降,金声桓立即就会知道围城大营覆灭在即。如果他有异心,很可能就会立即凿毁船只,我们连突袭夺船的机会都没了。”

马进忠点头称是,最后折中道:“那如此安排如何?我去船上劝降金声桓,其他部队兵马则做好随时突袭夺船的准备。最后不论我劝降的结果如何,只要约定时间一到,都立即发动攻击。”

马进忠的这个建议颇为冒险,如果计划失败,他本人有可能就被金声桓扣住杀掉,即便计划成功一半,那功劳还是要落到突袭夺船的兵马身上。

不过马宝看他表情,知道马进忠必然是有好几分说服金声桓的把握,才会提出这样的方案来。他点点头,又补充道:

“我亲自陪你上船劝降,咱们既然结为兄弟,自然不会让你一个人去冒险。”

马宝这句话倒让马进忠稍稍动容一会儿,不过他再仔细想想,觉得马宝这样说的原因,更主要的可能还是不想放过亲身劝降金声桓的功劳。

这两人都是典型的朝三暮四、骑墙观望,大哥不笑二哥,也不必再说些什么了。马进忠随即下令大营中剩余的几千官兵做好准备,他和马宝带着十几名家丁亲兵上船去劝降金声桓,其他人则不管劝降情况如何,只要时间一到,就立即发动突袭夺船。

为了以防万一,马宝又将自己带来的两名亲兵其中一人,派回营外,将全部情况通告给李来亨。如果劝降金声桓真的失败,到时候也要营外闯军配合进行突袭。

马宝心中暗自捏了一把汗,他对马进忠十分了解,所以知道自己单骑入营劝降,其实是一件毫无风险的事情。但是金声桓这个人马宝了解不深,自己跟着马进忠上船劝降,万一金声桓冲动之下杀了自己,那就太惨了——只能相信马进忠的眼光和判断了。

富贵险中求,马宝想做开国元勋、从龙功臣,想要一跃而成为李来亨麾下的方面大将,总要付出一定的风险来。

他们两人各怀心思,终于带着极少数的随从登上了金声桓的船——那艘船原本是左良玉的座船,如今则成为了金声桓的临时指挥部。

=====

《闯军政治笑话》

1、崇祯、杨嗣昌、卢象升、李来亨、方以仁,五人一起乘坐热气球。

热气球漏气了,抬不动五个人,开始下坠,万分危机,必须有人牺牲自己跳出。

先是崇祯喊了一声“为了大明的社稷”,然后把杨嗣昌扔了出去,气球下坠暂缓,但过一会儿漏气更多,下坠又加快,必须再跳出一个人。

崇祯看向卢象升,卢象升自己喊了一声“为了天下万民”,自己跳了出去。

可是气球依旧在下坠,于是李来亨喊了一声“为了天下百姓”,把崇祯扔了下去。

但是气球下坠速度依旧不减。

这时候李来亨和方以仁互相看了一眼,一起喊着“为了闯军”,把对方扔了出去。

2、问:什么是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答:乐观主义者学陕北话,悲观主义者学湖北话。

3、随州一名文人抱怨道:“大王真是装模作样。”

结果马上就被红队的严薪抓捕了起来。

文人辩解说:“我根本没讲是哪个大王啊,你怎么可以随便抓我呢?我其实是在讲张献忠!”

“你少骗人了!”严薪咆哮道,“我在节帅手底下干了这么久,谁最装模作样我会不知道吗?”

4、一老者在人行道闲溜,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随即高呼救命!

两名湖广闯军士兵闻之,视若不见,仍边走边谈笑如旧。

老者急中生智,立即高呼“闯贼李自成必死!大明万岁!”没想到两名士兵还是无动于衷。

老者想了想,高呼“打倒李来亨!李自成万岁!”两名士兵闻之大惊,急忙跳入河中,将老者拖上岸来铐之。

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章 先帝遗诏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
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天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门关小人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二十九章 朝鲜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章 先帝遗诏其七十五章 远征天山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军,晕头转向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六十四章 我们这一年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章 三楚虎贲,北上第六十二章 夺嫡之争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二十七章 血战无名山(中)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八十七章 代天抚民威德副元帅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