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

邢夫人的突然来投,无论如何是让李来亨感到十分棘手的一件事情。但他还没想到,自己在真定帅府中等到的来客,居然不止是邢夫人和李本深、李元胤一行人。

高杰和邢夫人之子高元照,这个孩子居然也还活着,而且还被邢夫人带到了真定。

李来亨大感无语,想让李自成宽恕一个邢夫人已经足够困难,她居然还把高杰的儿子带了过来,是真怕李自成不想杀她吗?

邢夫人的相貌确实不错,虽然时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少痕迹,但犹可见得这个女人年轻时的风采。

而且经过时间的打磨,邢夫人神色中透露出来的精明强干,也让李来亨感到这不愧是一个胆大妄为到捅了李自成一刀的女人。

她穿着一身素衣,头戴白巾,显出一副缟素模样。在邢夫人身旁的李本深、李元胤二人,则只是去掉头盔,身上还穿着明军的红色罩袍,火红色的战服下,尚能看到浸透很深、已微微呈现乌黑色的血迹。

李本深在秦军中地位较李元胤更高一些,他是高杰的外甥,可算是高杰的副手,不过李元胤年纪更轻,至少在李来亨看来应该是一个比李本深更易于控制的角色。

于李来亨的眼中而言,更容易控制,实在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拜见……拜见制台大人。”

邢夫人站在秦军余部一行人的最前面行礼,显出这个娇弱的女人才是这支残兵的主心骨,确实不愧是曾为李自成经营闯军后勤,又被高杰夸赞为“有将略”的女人。

但她所说的制台大人,属于明朝总督一级官员的尊称,用来称呼李来亨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只是闯军尚未正式开国建基,礼制未确,无论是方以仁常常称呼的“府主”,还是楚闯治下文官们所说的“使君”和武将们所说的“大帅”,也都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罢了。

李来亨亲自站起身来,过去将邢夫人扶起,他的姿态让还被紧张情绪笼罩的秦军诸将都放下了提防,也让他们终于可以在怀来之变后喘上一口气了。

“夫人……夫人是闯军的故人,算得上是我的长辈,不必拘谨。”

李来亨对秦军众人说道:“我知道诸将都是忠直之人,明廷为东虏控制,诸位不愿屈膝蛮夷之下,这才南奔真定。此前数战,不过各为其主。闯军从来敬重忠直的将领,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左光先、白广恩、马科、牛成虎等原本的明军总兵大将,现在被我主重用的事情。只要各位安心投效闯军,功业一定不下于那几位总兵官。”

邢夫人仔细观察着李来亨的神情,她眼力极好,可是在李自成和高杰身上终究看走了眼,让邢夫人不能不对自己看人的能力大感怀疑。

在李来亨的身上,她什么也没有观察出来。只感到这个年轻到过分的闯军将领,心中城府很深,如海似渊,根本无法窥探一二。

在邢夫人的身后,李本深还没说话,李元胤就已经双膝跪在地上,对李来亨拜首道:

“大人!我听说大人在砀山和白沟河,曾经两次击败虏骑?清国虏酋有辽金之心,他以诈计坑杀秦军,杀我父、屠我兄,秦军上下皆与虏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秦军一时为虏骑裹挟,可是人心军心一定不服。只要战场上有所变化和机会,我……我定能为大人招揽秦军反正!”

“哈哈……你是?你就是李元胤吗?”

李来亨饶有兴致地看着李元胤,李成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李成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却成为了南明短暂中兴的一根支柱。李来亨相信,比起传说中自杀来说服李成栋起兵反清的美妾,李元胤这个义子的说服,应当起到更大的作用。

“是……大人,秦军与东虏现在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虏主安能放心驾驭秦兵,秦兵又岂能安心事敌?大人,秦军诸将虽然多死难于怀来宴上,士兵亦多为吴贼逆党收编。可秦军官兵与我等多为父子手足,战场相见,一定还有说服反正的余地。”

“哈哈,好,我会把这些话转送太原的。”

李来亨微笑回答一句后,便向邢夫人低声问道:“夫人愿去太原吗?”

邢夫人的眼神在一瞬间稍微显得慌乱了起来,但她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默默回答说:“愿去太原……高将军之子,大人也要带去太原吗?”

高元照……

李来亨想到邢夫人和高杰生下的这个儿子,突然就觉得有点胃疼了。

你们两个人,一个人是帮李自成执掌后勤的妻子,一个人是李自成的副手和兄弟,可是不光背叛了闯军,还生下了孩子,今天高杰被吴三桂暗杀,你又要带着他的儿子去见李自成……

唉,这件事如果放到李来亨的身上,他感觉自己恐怕是很难咽下这口气的。

那么是否真该听从顾君恩的建议,直接杀了邢夫人呢?或者先想方设法把她扣下来也好?

邢夫人低眉垂首,李来亨看到她的鞋上也沾染血迹,不知道是秦军官兵之血,还是关宁兵和八旗兵之血呢?

这鲜血意味着怀来宴上的一场血腥屠杀。

能从建奴手上逃出来……这是天不愿你死吧。

李来亨带着几分无奈笑道:“夫人就带着孩子一起去太原吧,夫人敢来南奔真定,想必也是因为了解殿下的为人吧?毕竟是相处多年的故人,这一分了解总该是有的!”

邢夫人把头低得更深了,她知道自己正大光明地来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是一定不会杀她的。不要说高杰已经死了,即便高杰还活着,李自成也不会杀她。

李来亨口中的“殿下”二字,让邢夫人的心神为之荡漾。李自成是一个足够狠辣的人,否则他不可能从那么多“流贼”、“响马”中脱颖而出,但李自成也是一个从来不会因为无意义的事情而狠辣的人,他的狠辣只是一种办事的方式。

这和高杰暴烈的性格截然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差异,才让邢夫人会看走了眼,才会让她一度鄙夷李自成,而更高看了暴烈强横的高杰一眼。

但是李来亨的这句“殿下”,终于让邢夫人眼眶红润起来,她明明了解李自成的性格为人,可却一直不相信以李自成那种宽厚的性格能够成就什么大业。

难道乱世中的胜者,不该是最暴烈和强横的人吗?

“乐山,为他们安排一下起居住处吧……邢夫人和李本深李将军,都一起着人护送去太原。李元胤,你先留在真定,秦军余部还需人统领,且将秦军余部先暂编一营,号为忠贞,由李元胤为掌旅……不,由李元胤任都尉。”

方以仁点点头,他当年还在伯父方孔炤幕中做僚属的时候,就精通处理案牍的政务。后来又长期跟随李来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李来亨军中案牍公务的唯一经手人,有了这么多时间和工作的历练,在案牍政务的处理方面,早已形成了令人赞叹绝伦的精妙才具。

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二章 白土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三章 林猫猫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
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六十一章 进士馆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八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十三章 谁来当皇帝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长伯,好做好做第二章 白土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四章 秦晋争禅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三章 林猫猫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九十六章 扫清胡尘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七十三章 花关索(下)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