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处置士绅

这场“镇反”运动,很快就席卷了李来亨治下全境。自从闯军进入湖广以来,他处处向士绅妥协退让,力求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局面,然而现在看来,这种妥协和退让只是平白无故增长了士绅的气焰,削弱了闯军用于控扼地方大政的筹码。

艾卓这把尖刀,正好可以用上一用了。

这回李来亨就没有再提醒他,要“少杀多抓”、“少抓多放”,而是在不刻意追求扩大打击面的情况下,该杀就杀、该抓就抓。

可怜的易道三,被李来亨一番训斥以后,惊吓生疾,当场晕倒。不得已,李来亨只好又自掏腰包,安置他在帅府休息看病。

易道三的好友耿应衢倒也算是一个妙人,易道三“怒斥”李来亨的暴政时,他虽然被吓得一句话不敢讲。可当易道三晕倒,被“软禁”于帅府以后,耿应衢却一直跪在帅府门口,恳求李来亨网开一面,放过易道三一条性命。

李来亨哭笑不得,他对易道三的那套“大公无私”之论虽然极不感冒,但易道三毕竟没有真正参与通左之事,他本就没有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耿应衢为了朋友,不惜一己之身,这种表现倒是让李来亨对黄麻士绅的看法有所改观。这些士绅之中,在后世历史里,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会成为蕲黄四十八寨的领导者,有相当数量的人英勇牺牲在抗清战场上。

李来亨投笔感叹:“如此挚友,天下何寻?”

正拿着一份文书走进帅府书房的方以仁,听到这话,对李来亨难得流露出来的真情点了点头。方书记坐到李来亨的侧座,笑道:

“府主可是觉得黄麻士绅,尚有一二吉光片羽之处?”

“乐山是来为易道三说情?”

“府主本无处置易先生的打算,又有什么劝说的必要?”

“呵,你今天怎么不藏拙了?直接就把话说了出来,不跟我打哑谜。”李来亨把笔墨放置一旁道,“乐山啊乐山,有话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方以仁不急不忙,先帮李来亨将茶水补满,接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边品茗,一边缓缓说道:

“绅不能将民杀光,那民又岂能将绅杀光?府主用营田新法和公私合营,让这么多士绅身怀巨款,可又只能闲居家中。他们每日无事可做,一旦有小人从中挑拨,想要不出坏事都难啊。”

“你的意思是给这些士绅安排些差事来做?我又何尝没有考虑过呢,可是这些士绅和闯军终究不贴心,即便易道三、耿应衢这种人,我都没法放心将闯军的大政交给他们来做。”

“一直闲置下去,总归也不是办法。”

李来亨眯起眼睛问道:“乐山已有腹稿?快说吧。”

方以仁哈哈一笑,说道:“这不是我想的法子,这法子前一半是温故所想,后一半是萧掌柜所想。”

“不管是谁想的,既然你来献策,将来出了差错,我都得把责任算在你的头上。”李来亨哼哼笑了两声,“快说吧,什么法子?”

“温故这段时间做了德安府府尹,公务繁忙,按他的话来说是事机千头万绪,而闯军能用的合格官吏还不足十之三四。所以他留心最多的地方就是随营学堂和乡官学堂,天天都想着怎么和白旺、怎么和各位将军们抢人用。温故想的法子就是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闲置乡绅,让他们到学堂讲课去。”

李来亨怀疑道:“这样下去,黄麻士绅的门生故吏岂不是遍天下了?”

“这个可以控制使用嘛,府主不放心他们教兵学、舆地、经世致用之法,那可以让他们纯教识文断句啊。”

李来亨对这个法子还是很不放心,接着问道:“你还是说说萧维崧的法子吧。”

方以仁答道:“萧掌柜的法子是跟着公私合营走的,既然许多士绅都入股了恳德记。萧掌柜的意思便是我们可以在各州县设立商铺、工坊,让这些入了股的闲置士绅去负责具体的经营。”

“好!”

这个方法倒是让李来亨眼前一亮,他连连点头道:“这个办法还算可行!这些人反正都交了钱、入了股,与其在家闲居,不如去做做掌柜、账房……不,掌柜账房什么的,这些搢绅之辈又要觉得有辱斯文啦,我们可以改叫做董事、改叫做经理……对,还有该叫做厂长!”

“是这样,不过这些士绅可得自负盈亏才行,否则免不了他们要侵占闯军的公产。”方以仁补充道,“看来还是萧掌柜最了解府主的心思呀。”

李来亨又轻笑一阵,答道:“得了吧,知我者非乐山而复有何人?除了这件事情外还有什么事,让我看看你拿来的这份文书又是什么情况?”

李来亨提到这件事情,方以仁脸色才严肃了起来。他站起身把文书递给李来亨,说道:“大元帅扫荡中原以后,在开封聚义会师,战斗之士已有十万之众。柳老先生从宋献策那里打听到消息,大元帅受牛金星的几番劝说,打算派补帅和陈荩率军三万南下湖广。”

“什么?”

李来亨大吃一惊,自己的便宜义父李过居然要率领三万兵马来湖广了?

牛金星的这个主意……看来李自成对自己在湖广的所作所为,终究是怀有芥蒂了!

三万人……

中原闯军的实力增长也着实惊人,李自成现在居然已经有了随便就可以分兵三万人的力量。不过湖广这边也不差,按照李来亨的估计,等他将左镇残部完全吸收、消化以后,再将基本上无兵把守的襄阳、承天、荆州三府拿下,湖广闯军应当也有一个四五万人的实力。

要对抗李过的三万兵马,并非难以做到的事情……

只是现在似乎还并没有丝毫和中原闯军分手的必要。

“府主……府主打算怎么处理此事?”

李来亨还是觉得十分头疼,现在革里眼贺一龙、老回回马守应还盘踞在承天府,张献忠也正在武昌一带和丁启睿作战。如果李过不来,他一个人花几个月时间,摆平革里眼和老回回,甚至把张献忠挤出湖广,都不算难事。

可是李过带着三万“援军”过来以后,形势反而更加复杂了起来。

最大的问题就是李自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柳敬亭从宋献策那里打探到的情报,似乎是牛金星建议李自成这样做的,那么看来李自成的目的还是在于想要制衡一下李来亨在湖广的一家独大?

可是李过和李来亨是义父子啊,闯军内部如果硬要分派系,他们两人肯定算是一派的。异论相搅,制压平衡,那应该派田见秀或者李双喜来湖广抢夺胜利果实吧?

还是说李自成担心李来亨已经完全自成一家,派别人来反而会刺激李来亨和中原闯军的决裂?

“罢了,我相信义父。大元帅和义父都是开诚布公之人,义父对我更是恩重如山。义父亲来湖广,为示我的至诚、为示我和义父之间的感情,我肯定要亲自去迎接。”

方以仁问道:“府主要带多少人去迎接?”

李来亨心里一阵没底,犹豫道:“这……现在咱们调动三万人出去,有没有问题?”

“呃……刚经过随州大战,这么短时间要调动三万人去迎接补帅,问题大概相当大啊……”

李来亨哭笑不得道:“好吧好吧,我带个一两万人,总不成问题吧?”

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二章 惠世扬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三章 龙凤庙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六章 营田使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
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二章 惠世扬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三十三章 推行营庄制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战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十四章 军台线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六章 剿总行辕和绥寇公署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烨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八章 朝鲜世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三章 龙凤庙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六章 营田使第一百零六章 扬武剑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义王吴三桂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尔衮的头发还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一百二十六章 汉中制将军贺珍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