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

========================

万元吉进来了。他是杨嗣昌最得力的幕僚,也是最能了解他的苦衷的人。杨嗣昌急需在这艰难时刻,听一听他的意见。杨嗣昌点首让坐,故意露出来一丝平静的微笑。万元吉也是脸色苍白,坐下以后,望望督师的神色,欠身问:“大人身体不适,可否命医生进来瞧瞧?”

杨嗣昌微笑摇头,说:“偶感风寒,并无他病,晚上吃几粒丸药就好了。”他想同万元吉谈一谈襄阳问题,但看见元吉的手里拿有一封文书,便问:“你拿的是什么文书?”

万元吉神色紧张地回答说:“是河南巡抚李仙风的紧急文书,禀报洛阳失守和福王遇害经过。刚才因大人尚未起床,卑职先看了。”

杨嗣昌手指颤抖,一边接过文书一边问:“洛阳果然……?”

万元吉说:“是。李仙风的文书禀报甚详。”

杨嗣昌浑身打颤,将文书匆匆看完,再也支持不住,顾不得督师辅臣的尊严体统,放声大哭。

万元吉赶快劝解。仆人们跑出去告诉大公子杨山松和杨嗣昌的几个亲信幕僚。大家都赶快跑来,用好言劝解。过了一阵,杨嗣昌叫仆人扶他到里间床上休息。万元吉和幕僚们都退了出去,只有杨山松留在外间侍候。

晚饭时,杨嗣昌没有起床,不吃东西,但也不肯叫行辕中的医生诊病。经过杨山松的一再恳劝,他才服下几粒医治伤风感冒的丸药。晚饭过后,他将评事万元吉叫到床前,对他说:“我受皇上恩重,不意剿局败坏如此,使我无面目再见皇上!”

万元吉安慰道:“请使相宽心养病。军事上重作一番部署,尚可转败为胜。”

杨嗣昌从床上坐起来,拥着厚被,身披重裘,浑身战抖不止,喘着气说:“我今日患病沉重,颇难再起,行辕诸事,全仗吉仁兄悉心料理,以俟上命。”

“大人何出此言?大人不过是旅途劳累,偶感风寒,并非难治重病。行辕现在有两位高明医生,且幕僚与门客中也颇有精通医道的人,今晚请几位进来会诊,不过一两剂药就好了。”

杨山松也劝他说:“大人纵不自惜,也需要为国珍重,及时服药。”

杨嗣昌摇摇头,不让他再谈治病的话,叹口气说“去年我在襄阳召开军事会议,原想凭借皇上威灵,整饬军旅,剿贼成功。不料封疆大吏、方面镇帅,竟然处处掣肘,遂使献贼西窜,深入四川。我到夔州,随后又去重庆,觉得军事尚有可为。不料数月之间,局势败坏至此!”

万元吉说:“请大人宽心。军事尚有挽救机会,眼下大人治病要紧。”

“要不要马上给皇上写一奏疏,一则为襄阳失陷事向皇上请罪;二则奏明下一步用兵方略?”

杨嗣昌在枕上摇摇头,一言不答,只是滚出了两行眼泪。过了片刻,他摆摆手,使万元吉退出,同时叹口气说:“明日说吧!”

万元吉回到自己屋中,十分愁闷。他是督师辅臣的监军,杨嗣昌在病中,行辕中一切重大事项都需要由他做主,然而他心中很乱,没有情绪去管。他认为目前最紧迫的事是杨嗣昌上疏请罪,可是他刚才请示“使相大人”,“使相”竟未点头,也不愿商量下一步追剿方略,什么道理?

他原是永州府推官,与杨嗣昌既无通家之谊,也无师生之缘,只因杨嗣昌知道他是个人才,于去年四月间向朝廷保荐他以大理寺评事衔作督师辅臣的监军。

他不是汲汲于利禄的人,只因平日对杨嗣昌相当敬佩,也想在“剿贼”上为朝廷效力,所以他也乐于担任杨嗣昌的监军要职。如今尽管军事失利,但是他回顾杨嗣昌所提出的各种方略都没有错,毛病就出在国家好像一个人沉疴已久,任何名医都难措手!

过了一阵子,杨嗣昌的儿子杨山松突然来到。万元吉对他的来意不明,便轻轻问道:“大公子不曾休息?”

杨山松苦笑一阵,回答说道:“监军大人,今晚上我怎么能休息啊!”

“使相大人服药以后情况如何?睡着了么?”

“我刚才去看了看,情况不好,我很担忧。”

“怎么,病势不轻?”

“不是。服过药以后,病有点轻了,不再作冷作热了,可是,万大人……”

万元吉一惊,忙问:“如何?使相有何言语?”

“他没有什么言语。听仆人说,他有时坐在案前沉思,似乎想写点什么,却一个字也没有写。有时他在屋中走来走去,走了很久。仆人进去劝他上床休息,他不言语,挥手使仆人退出。仆人问他要不要吃东西,他摇摇头。仆人送去一碗银耳汤,放在案上,直到放冷,他不肯动口。万大人,家严一生经过许多大事,从没有像这个样子。我刚才亲自去劝他,走到窗外,听见他忽然小声叫道:‘皇上!皇上!’我进去以后,他仿佛没有看见我,又深深地叹口气。我劝他上床休息,苦劝一阵,他才和衣上床。他心上的话没对我讲出一句,只是挥手使我退出。万大人,愚侄真是为家大人的……身体担心。怎么好呢?”

万元吉的心中一惊。自从他做了杨嗣昌的监军,从杨嗣昌的旧亲信中风闻前年杨嗣昌出京时候,皇帝在平台赐宴,后来皇上屏退内臣,君臣单独密谈一阵,声音很低,太监们但听见杨嗣昌曾说出来“继之以死”数字。

他今天常常想到这个问题,此时听了杨山松说的情形,实在使他不能放心。他问道:“我如今去劝一劝使相如何?”

“他刚刚和衣躺下,正在倦极欲睡,万大人不必去了。明天早晨,务请婉言劝解家严,速速打起精神,议定下一步剿贼方略,为亡羊补牢之计。至于个人之事,只能静待皇命。据愚侄看,一则圣眷尚未全衰,二则封疆事皇上也早有洞鉴,纵然……”

万元吉不等杨山松说完,赶快说道:“眼下最迫之事不是别的,而是请使相向皇上上疏请罪,一则是本该如此,二则也为着对付满朝中嚣嚣之口,先占一个地步。”

杨山松猛然醒悟:“是,是。我竟然一时心乱,忘了这样大事!”

“我们应该今夜将使相请罪的疏稿准备好,明早等他醒来,请他过目,立即拜发,万万不可耽误。”

此时已经打过四更了。开始听见了报晓的一声两声鸡叫,随即远近的鸡叫声多了起来。只是天色依然很暗,整个行辕中十分寂静。

因为杨嗣昌后半夜平安无事,万元吉和杨山松略觉放心。再过一阵,天色稍亮,杨山松就要去向父亲问安,万元吉也想去看看情况。

万元吉先处理了一点公务,忽听小院中有慌乱的脚步声跑来,边跑边叫,声音异乎寻常:“大公子!大公子!”

杨山松和万元吉同时向院中惊问:“何事?何事惊慌?”

侍候杨嗣昌的家奴跑进来,跪到地上,禀报杨嗣昌已经死了。万元吉和杨山松不暇细问,一起奔往杨嗣昌住的地方。

杨山松跪在父亲的床前放声痛哭,不断用头碰击大床。万元吉的心中虽然十分悲痛,流着眼泪,却没有慌乱失措。他看见杨嗣昌的嘴角和鼻孔都有血迹,指甲发青,被、褥零乱,头发和枕头也略有些乱,断定他是服毒自杀而死,死前曾很痛苦,可能吃的是砒霜。

他命奴仆赶快将使相嘴角和鼻孔的血迹揩净,被、褥和枕整好,向周围人们嘱咐:“只云使相大人积劳成疾,一夕病故,不要说是自尽。”

“阁老大人一夕暴亡,关系非轻。你们二人不曾小心侍候,罪不容诛。本监军姑念尔等平日尚无大过,暂免深究。只是,你们对别人只说使相是夜间病故,不许说是自尽。倘若错说一字,小心你们的狗命。下去!”

万元吉了解崇祯皇帝的性格,杨嗣昌是在任上病故的,那皇上就还会留有几分圣眷,给他一个体面。若皇上知道杨嗣昌是自杀,一定会觉得杨嗣昌是畏罪自杀而死,以崇祯刻薄寡恩的性格,无论杨嗣昌付出多少努力,他都会严惩杨家,杨嗣昌的身后事也将极为凄苦!

他们接着又到处找杨嗣昌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终于在桌子上翻到一张文书纸张,上面赫然写着“调贺人龙入豫援剿”。

看到杨嗣昌死前还忧心大局,万元吉忍不住流下热泪。他又将各事匆匆作了嘱咐,使各有专人负责,然后回到自己住处,在仆人服侍下匆匆梳洗,换上七品文官朝服,走往前院大厅。

在乐声中行礼之后,万元吉以沉痛的声音向众文武官员宣布夜间使相大人突然病故的消息。

由于大部分文武官员都不住在徐家花园,所以这消息对大家竟如晴天霹雳。有的人同杨嗣昌有乡亲故旧情谊,有的是跟随杨嗣昌多年,有的确实同情杨嗣昌两年辛劳,尽忠国事,与熊文灿绝不相同,不应该落此下场,一时纷纷落泪,甚至有不少人哭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章 鸟铳队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八十三章 郭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八章 熊耳山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变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七章 鸟铳队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二章 皇太极之梦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七十九章 杀左良玉啊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八章 祝捷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一百八十章 两白旗白甲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团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六章 易名李来亨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九十一章 迎接李过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八十三章 郭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