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

看来李来亨对方以仁的腹诽不满数量着实不少,不晓得远在襄阳忙碌政事的方书记这会了有没有打上两个喷嚏?

“顾君恩这个人呐……聪明是聪明,就是心眼和小聪明太多。我看他在信里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污蔑李破虏,分明就是猜准了我是一个公私分明、赏罚公正的人,所以是主动送上门来想要受罚啊。”

张皮绠这就更为疑惑不解了:“顾司马脑袋是有坑吗?他干嘛要上赶着过来受罚?莫不是害了什么癫痫病?”

李来亨哈哈大笑两声,解释说:

“他攻击李破虏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属于一个你真要惩处,其实也没办法多大力度惩处下去的小毛病。不过依我来看,顾君恩并不是那种自污避祸之人,他在军事训练的问题上处处和李破虏不和,恐怕还是自己不喜欢做这种细务性质的工作吧!”

李来亨用手指关节铛铛敲了桌子两下,笑着说:“顾君恩恃才傲物,真当自己是当世的卧龙凤雏了吗?即便是凤雏庞统,那也是做县令做得令刘皇叔刮目相看呀。不过他性格跳脱,大约实在不能安于书案吧!”

顾君恩这个人性格十分复杂,李来亨对他一些刻意为之、存在弄虚作假成分的行为,并不是不清楚,只是现在湖广闯军的上层机构之中,也确实需要一个像顾君恩这样参赞军机的行军司马。

人都是这般的人,或许还是要看如何使用吧!

李来亨想着,便落笔写信让顾君恩今后不再继续负责新兵招募和训练的工作,这些事情应当全部移交给招练司负责。他还在信件里训斥了顾君恩一番,直接骂他是恃才傲物、狂悖放浪,警告顾君恩今时不同往日,他以后若再做此狂生行径,必然受到严厉的惩处。

不过这些话李来亨只写在给顾君恩的私人信件之中,并不公示出去。想来以顾君恩的聪明,自然也能领悟到李来亨对他的保护之意。

不过依顾君恩的处事风格,或许李来亨的一番怒斥,本来就是他设计好的结局吧!

想到此处,李来亨也只能苦笑地摇了摇头。起码在和顾君恩这等人物的相处过程之中,可以让李来亨明白“论迹不论心”的道理,如果上位者处处诛心,即便人才满盈于地,一样只能哀叹“万马齐喑究可哀”。

当初崇祯的阁臣刘鸿训私下说崇祯皇帝是“冲主”,意即年幼之君。刘鸿训的意思无非是说崇祯做事冲动,既是良性的建议,又是私下所说,可是崇祯却因此记恨于臣下,最后将他流放代州,使刘鸿训死在戍所。

这种做法就是上位者最失败的做法,李来亨同样会在意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甚至也会因为一些不大好听的建议而对劝谏者怀有恶感——可他至少不会如同崇祯那般,因此便与臣下结仇,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崇祯皇帝就是属于那种明明身处上位,可是却毫无上位者思考方式和处事做法的人。皇帝身居九重之上,本应该高屋建瓴,从全局出发掌握形势,而非斤斤计较地去和臣下玩权力斗争的游戏。

上位者既是裁判又是选手,即便斗赢了臣下,也只是再换一个相同本质的人上台罢了。

嘉靖皇帝的权斗艺术不知比崇祯高明多少倍,可是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要等裕王来收拾那堆烂摊子吗!

李来亨将送给方以仁和顾君恩两人的回信全部写好后,就让张皮绠派人送去襄阳。张皮绠则奇道:“不用再给高大帅回信吗?”

“嗯,不必了。”

李来亨微微一笑,命人将笔墨书信收好。方以仁和顾君恩都是他的幕臣,高一功虽然已经长期位居自己之下,可是本质上他和高一功都是李自成的“臣下”,两人在本质地位上是“等夷”的。

所以李来亨当然不可能像对待方以仁和顾君恩那样地去对待高一功,但他相信高一功的为人,相信自己的这位舅公绝不是一个汲汲于权术的“小人”。

对待“君子”、“正人”,最好的方式还是示之以诚。

毕竟……

“毕竟我从来都是无不能示人之处的嘛。”

李来亨对自己的这种判断和定位,就实在令人不知道准确与否了。他笑眯眯地将门窗打开,郧西的这场夏雨已经小了许多,竹溪的高山峻岭、深林草木全部显露出了秦巴大山所固有的那种莽荒魅力。

“不知道郧阳战事现在如何?”

他站在竹溪县的行辕庭院中间,雨水刚过,草木翠绿分明。这座行辕是县衙的别院改建而成,三年前李来亨还在竹溪县做民夫时就已经存在,只是当时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仅仅三年以后,这里就会变成江淮经略使、前营制将军的落脚之地。

李来亨正挂心着郧阳方面的战事,张皮绠就把李茂春斩关出逃,然后郧阳城内的王光恩和惠登相相继火并出奔的消息送了过来。

“花关索和混天星本性不改,还是咱们的老熟人、老朋友呀。只是可怜一个高斗枢,居然被他们裹挟带走,恐怕是遂不了他杀身成仁的愿望啦,可惜、可惜。”

李来亨从张皮绠手中接过战报,细细看过两遍以后,就摇头不止。李茂春逃走以后,惠登相也跟着溜了,王光恩毫无办法也只能强行带走高斗枢——这倒还有点良心呢!

苗里琛的矿徒兵动作很快,趁着官军逃走的机会加速穴地爆破,基本上在同时间炸塌了郧阳的两座城门楼。闯军士兵随即如海潮一般涌入城内,花关索和混天星虽然跑得够快,但他们的手下还是让闯军活捉不少,从苗里琛送来的战报来看,至少俘虏了两三千人以上。

虽然放跑了高斗枢、王光恩、惠登相,但是现在的战果也让李来亨颇为满意。张献忠已经撤离武昌府,向湖南方面发展了,现在闯军又攻占了郧阳府,湖广北部的襄阳、德安、承天、黄州、郧阳、荆州、汉阳、武昌八府之地,已经全部成为了李来亨的控制区。

以后世的行政区划来说,李来亨就是控制了后世称之为“湖北”的全部辖地。

此外还有岳州,这座控扼洞庭湖的要镇已经被闯军团团包围了起来。现在岳州虽然还在张献忠的手里,但以李来亨的估计,大西军没有水师,根本守不住岳州,这个战略要地最终还是要归闯军所有。

“嗯……湖北八府皆在我手,岳州那边,张献忠现在用的船只还是当初咱们给他凑的三百大船,他根本没有几条真正的战舰,如何控制洞庭湖?告诉高一功,让他和张献忠谈一谈,岳州我们是一定要的。如果张献忠识相,像他在武昌那样不留兵马防守,继续南下,还算好说。如果张献忠不识相,硬要在岳州和咱们掰掰手腕,就把刘希尧和蔺养成调过去,让闯军水师积攒积攒作战经验。”

张献忠本是和李自成、罗汝才齐名的义军豪帅,在多数时候他的名声甚至还在李自成之上。可是现在李来亨言下却对张献忠颇为不屑,他挥挥大手、意气风发,真有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势,连八大王这个绝顶的豪雄都不放在眼里了。

不过李来亨的“猖狂”也确实有着十足的物质基础,闯军全取湖北八府以后,西庇秦巴大山、东遏长江之险,外部环境更加安定,辖区以内的异己力量也被全部消灭干净。

这之后只要能将营田使、招练使、捕盗使、巡官这一套基层政权体系,继续推广到整个八府境内,李来亨的物质力量将会雄厚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湖广八府大约有耕地四十万顷,只要能够恢复基本线以上的生产条件,这四十万顷耕地每年可以带来超过二千万石的粮食收入。

李来亨的营田体系差不多可以将这二千万石粮食中,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的部分完全控制住。即便往少了算,李来亨也能控制超过五百万石的庞大收入——这还没有计算闯军抄没藩王和士绅财产的浮财收入!

以现在湖广闯军的口粮和津贴标准,十万脱产人员包括野战军、地方卫军、后勤和行政人员在内,加上他们的家眷,大约需要口粮百万石,津贴银三百万两(按照明末的行市折粮三百万石)。

也就是说现在湖广闯军六万的军队加上相应的后勤、行政官吏,哪怕再加上数量繁多的老营人员,全部的粮饷消耗也不过四百万石。

这相比较湖广八府最少最少五百万石粮食的庞大收入,实在是非常宽裕。

何况李来亨的实际收入肯定是要远远高于五百万石的,按照支度副使张玉衡和恳德记大掌柜萧维崧的计算,闯军完全控制湖北八府以后的总收入,很有可能在八百万石以上——如果李来亨的公私合营政策十分顺利的话,加上抄没的藩王和士绅资产,那么一年收入超过一千万石粮食,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四章 女官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三十三章 容斋随笔只有六笔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
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六十章 刀马旦(下)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十三章 随州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四十三章 姜大将军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六十一章 行军司马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学习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扫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一百零三章 马三宝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帅破阵(二)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二章 三马少一马第三十章 破阵军岭川(一)第九十三章 庆功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一百二十章 贝勒爷昏招迭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为张睢阳,便为颜常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一百三十四章 结束于砀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四章 女官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怀来宴第三十八章 杨嗣昌的终局(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十八章 猛将郝摇旗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第三十三章 容斋随笔只有六笔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