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勤王讨贼

武装到了牙齿的楚兵涌入汴城,陈永福率部控制开封城各个城门,郭君镇则带上了楚闯的三堵墙铁骑直扑晋王府。

阳光之下,大批大批的骁骑勇士乘着河西大马,沿着开封十字大街飞速驰骋突击,沿途偶尔有一些参与田牛兵变的部队妄想阻挡,也都被楚闯骁骑一举击溃。

郭君镇还记得晋王的要求,他想到为了平定兵变以后更方便善后,不愿意多造杀戮,便让曹本荣、周昌等参军司人员拿出了他们早就已经备好的监国诏令。楚闯骑兵几乎是人手都捧着一份监国诏书,他们一边疾驰一边将诏书展示给乱兵看。

兵变部队中虽然有一批田见秀、张鼐的铁杆死党,可是大多数人不过是被裹挟,他们还以为自己进攻晋王府是为了救出监国和义侯。

当他们看到参军司展示出来的监国诏书时,立刻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里。

楚兵在攻入开封城以前,都已经了解到了开封城内的局势情况。郭君镇已经将一切事情和战士们说明清楚了,他们今日的战斗是为了捍卫监国和晋王的生命,是为了保卫大顺的正统和希望。

他们是在勤王讨贼。

李过左右执掌案牍机要的几乎全是李来亨培养出来的参军,特别是曹本荣、周昌两人都得到监国的器重和信任。这就给了他们无数机会,可以获取监国府中的诏书用纸、相关印信,曹本荣此刻就正在开封东门,跟陈永福派来的士兵在一起誊写诏书。

郭君镇抓起三四本监国诏书,一把甩到天上,对左右笑道:

“给他们看……让兵变的人都看看监国的诏书,看看监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哼,不用吝啬,这些诏书要多少就有多少,曹本荣还在东门誊写呢,谁要诏书,就等参军司再誊写一批过来。”

楚闯的三堵墙精骑比之刘芳亮麾下的左营三堵墙更加精锐,郭君镇一声令下,这些骑士就分成三列纵队冲向晋王府。

每列纵队皆有二百名骁骑组成,骑士们差不多人人跨着河西战马,身披双重铁甲,手中持马槊或长刀,腰间配短手铳,速度极为惊人。

跟在三堵墙后面的步军,其中还包括了一支从徐州抽调过来的高达标勇士。人高马大的高达标掷弹兵们,全都手持短斧,一起发挥可怕的臂力将进一步改良过的“万人敌”丢到敌阵之上,掀起大片的爆炸和烟雾。

陈永福的动作也非常快,因为党守素和吴汝义已经将城门守军调去围攻晋王府,所以开封城各处城门守备力量都异常虚弱,一举就被陈永福拿下。

士兵们马上控制塔楼、封锁城门,接着他们就分头行动,重点是控制平阳公府、义侯府、太师府等要地,掌握田见秀、张鼐、牛金星几个罪魁祸首的家眷妇孺,还有一支兵马则和李来亨早就派出来的李懋亨部一起赶去保卫罗颜清。

再往后,陈永福确保平阳公府、义侯府、太师府都已经被楚兵控制住以后,才亲亲松了一口气,知道事情已经成功大半,这才下令将士们再赶去控制大顺其他元从将领的宅邸、开封城中的各处官署、重要的军械库和粮仓。

因为有开封府府尹牛铨派来的衙门差役做向导,楚兵行动极为顺利,沿途将士们不断“洒诏书”,也迅速瓦解了兵变部队的战斗意志,使得路上的抵抗和阻碍被削弱到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全城要地都正在渐渐被楚兵掌握,开封城的市民们还在兵变的余波中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到了大批手绑红丝带的士兵又驱赶和控制了那些白布兵。

市民们本来以为今日是晋王的大婚之日,人们都以为晋王迎娶了在老营中深孚威望的刘幼辞后,开封城近来不断发生的兵变就会告一段落。

所有人都抱着一种喜气洋洋的心情,认为这件大喜事将冲散获鹿大战战败以来顺军中弥漫的悲观气氛。

谁能想到,大婚还未结束,开封城里就突然发生了兵变呢?

市民一开始对那些匆匆赶去晋王府的白布兵还没有多少警惕,但随着枪炮声响彻全城,马上就有人发现那些兵变部队竟然是冲去围攻晋王府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晋王绝不是大顺的叛徒!

开封市民都极爱戴晋王,这既是因为晋王的个人作风十分清苦俭朴,也是因为晋王一次又一次地从湖广方面调来河南许多粮食。

汴人皆受晋王的恩德,才不至于饥饿!

市民们不相信兵变部队的口号和说辞,更不相信晋王是大顺的叛徒。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哗变的士兵,在这段时间来一次又一次找茬,喧哗市面、威逼晋王,甚至于纵火皇宫,狂悖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不知道是谁带头最先高呼了起来:“汴人皆受晋王厚恩,不可忘本!”市民们就都鼓起了勇气,冲出家门,他们纷纷拆下了自家的门板,搬出了自家的家具,堵塞了兵变部队冲向晋王府的道路,给党守素和吴汝义造成了极大麻烦。

兵变部队投鼠忌器,他们毕竟是大顺军的将士,怎么能对开封城里的百姓动武呢?但红队早有人手隐藏在开封市民当中,不断鼓舞起百姓的敌忾之心,以此至少牵制了三分之一的兵变部队。

严薪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冲到郭君镇的队伍前面,敬了一个军礼后未曾下马,即直言道:

“郭帅!我们等候你的大军已久,时局已经成熟,该动手啦!”

郭君镇点燃了一支淡巴菰,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襄阳和武昌绅商们大量投资的新兴产业,烟草上的气味盘旋缭绕一周后,郭君镇终于下令道:

“全军进攻,打垮所有兵变部队——”

轰隆的枪炮轰鸣声不断响起,一对队士兵前仆后继地冲向晋王府,对包围晋王府的兵变部队发起了雷霆般猛烈的攻势。

三堵墙的骑士们都将战刀拔了出来,没有使用马槊,是因为他们不愿造成太多一次性的致命伤,只用马刀的话,就可以少杀死许多同袍将士——哪怕他们已经参与了围攻晋王府的大逆不道之事,晋王依旧愿意为了维护大顺的内部团结,宽宥他们。

晋王的宽宥与仁厚,岂非远胜于田见秀吗?

火铳、弓弩甚至是红夷大炮的火力在晋王府前打成了一锅乱粥,郭君镇皱起眉头,他担心这样的火力对射继续发展下去,万一误伤到晋王府内的重要人物们,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冲啊——”

李玮群和郭升分别率领楚闯骑兵、步兵发起了最后突击,楚兵人潮向前涌动,战士们口中都高呼着“勤王讨贼”、“勤王讨贼”,为了保卫监国和晋王的安全,他们的士气实在远远超过了对面的兵变部队不知道多少倍。

郭君镇也大笑道:“对,勤王讨贼!”

楚兵将士每个人的手臂上都绑着一条表明身份的红丝带,他们列成军阵向前涌动时,就好像一片鲜血、一条血河正在向前前进,不可阻挡,无可匹敌。

带头前进的李玮群首先唱了起来:

“……洞庭渊中波涛动,商洛峰旁乱云飞……”

接着所有向前一齐进攻叛军的战士们,都跟着李玮群高声唱了起来:

“……元从只晓傲资历,忧国此中真乏人;

文臣但知夸门第,社稷彼心何尝思!

晋王见虏渡河征,愚党犹自舞世间……

治乱兴亡恍如梦,天下不出晋王棋!”

李玮群横剑挺身而立,面对那些妄图阻挡楚闯大军前进、妄图负隅顽抗楚兵、妄图阻碍晋王黄图霸业的叛兵,傲然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如果三堵墙骑士的铁蹄继续前进,你们这些螳臂当车的叛兵,难道能够阻挡得了吗?”

郭君镇遥望黄河北方,想到了他出发前收到的晋王信件,想到了信上李来亨留下的诗词:

楚歌声里霸图隆,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非我意,终将贞观论英雄。

“勤王讨贼!”

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闯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
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闯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五十七章 贺镇精骑(四)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十七章 义侯做天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驾亲征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赏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二十一章 总结会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十六章 李过和高一功是一种人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零六章 流贼无备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五十六章 王辅臣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营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七十七章 梦回刘宗敏第十四章 郭君镇的胜利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四十四章 李来亨的秘策(一)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六十九章 大顺军以顺击逆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八章 英雄气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二十八章 血战无名山(下)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