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联军末路(四)

李来亨同小虎队的将士们蹲在一起,吃完用面疙瘩、包谷、野蔬掺煮的糊涂汤,用手抹了抹嘴巴。他心里对联军的前途极不乐观,怀里逗弄着小猫狸奴,很不自在。

近段时间夷陵的气候好了许多,封冻正在渐渐消融,但这也大大方便了官军的进剿。自从张献忠在玛瑙山惨败以后,时局对义军就越发不利了,杨嗣昌将围剿张献忠的左镇和秦军几万兵马,都抽调到了鄂西,从远安和宜都两面进攻。不仅使得联军原定的进攻荆州府之事,彻底泡汤,更加危及到了联军的生死存亡。

在这种形势下,也就无怪乎那些掌盘子们各寻出路了。李来亨一边摇头叹气,一边伸出手指在小猫额头上点了好几下。

幼辞本来在一边给李来亨摆弄晚餐,她平常对狸奴成日吃鱼却不抓鼠,很有意见,这时候却又产生了护犊子的心理,将小猫抢到自己怀中,不让李来亨继续虐待了。

“嗨呀,阿辞都不让我逗逗狸奴了!你的脾气这样大,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嘛。”

李来亨不说还好,这话一说又撞到了幼辞的枪眼上,惹得小女孩悄摸摸踹了他一脚。李来亨吃痛,正想叫出声时,却看到自己熟悉的罗颜清纵马飞驰到闯营老营门前,跃身下马,急匆匆跑过来。

他看罗颜清一脸焦急的情形,知道事情恐怕很不简单。就拍了拍幼辞的小脑袋,同她讲自己将有正事要做了,要她抱着狸奴回屋休息去。幼辞看到罗颜清过来,嘴巴扁扁的有些委屈,但也知道李来亨这样说,一定是确有其事,还是乖乖听话,带着狸奴离开了。

“罗小姐,你这样匆忙过来,是有什么要事相告吗?”李来亨收敛了在幼辞面前嬉笑的样子,沉声问道。

他心里其实已对罗颜清的来意洞晓了几分,但李来亨的本意,还是不愿意相信曹营将会作出最为错误的那个选择。

罗颜清眼带歉意,她咬了咬嘴唇,别过头去,不愿意直视李来亨,口中呢喃道:“很对不起……或许曹营将对你们不利了。”

罗颜清大概没有想到,李来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一脸沉稳的样子。其实这个答案多少已在李来亨的意料之中,他更为担心的是罗颜清单骑奔来,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他,是否意味着曹营即将动手了?而罗颜清这样做,又是否将导致她个人处境的危险?

李来亨敛声问道:“罗小姐,你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我,曹营会如何处置你?是我对不起你,请你快回吧。”

轻咬嘴唇的少女,伸出颤抖的手想说些什么话,但她看着李来亨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一句话都没说出口去。罗颜清深吸一口气后,立即转身上马,她高高扬起马鞭,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样,抽在马身,疾驰而去。

远去的尘埃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李来亨揉了揉自己的眉心,苦笑一会儿后,重新露出从容而坚定的神色。

老营的大门最外侧是一排饭堂,这个时间点饭堂都没人,罗颜清的目光被饭堂所阻碍,并未看到老营更内侧中闯军的动静。李来亨穿过饭堂,走到内侧,高夫人正带着一大群妇女匆忙地收拾着战士们的行装,袁宗第和白鸠鹤则带着工匠们将铁匠铺里的小炉子都拆卸开来,田见秀和吴汝义则站在一张长条板凳上,指挥着将士们搬运粮食,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人正在忙碌之中。

闯军绝非毫无准备。

事实上,当闯军发觉到罗汝才和惠登相的投降倾向后,李自成就已经做好了同联军分手的打算。只是在李来亨拆穿了杨嗣昌的招降条件内,可能包括要求罗汝才和惠登相消灭闯营这一条之后,更加加速了闯军的撤离速度。

郝摇旗和庆叔也都在忙碌小虎队的撤离工作,因为小虎队这里还存放着不少大炮和火铳,因此庆叔特地叫来了小虎队的那名高级俘虏方以仁,叫他帮忙指点火器如何收纳较好。

方以仁自知自己在闯营中虽然有性命之忧,不敢不小心翼翼从事。他在郝摇旗面前低眉顺眼地教导了一些火器的存放和管理常识,看到李来亨过来后,立即露出一副更加顺从的表情,恭声说道:“管队的,这些大炮斤数较高,我们没有大车也缺乏骡马,要走山道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管队有没有什么办法?”

方以仁一口一个管队,俨然将自己视作了小虎队的一份子。李来亨心里觉得好笑,嘴上则说这件事他真要去找掌盘子问问,叫方以仁稍安勿躁。

李来亨也知道,虽然闯营最后只获得了缴获大炮中的一小部分,但这毕竟还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若非万不得已,他绝不愿意轻易放弃掉。

“掌家。”李来亨此时在闯营中地位不断上升,已经跻身闯营最核心的战将之列,可以直接去见李自成了。他径直走到李自成和另外几位大将李过、刘芳亮、李双喜议事的小屋内,将方以仁所说的大炮运输困难的问题,讲给大家听。

李双喜有段时间没和李来亨好好聊过了,他一把搂住李来亨的肩膀,笑道:“好小子,最近办事越来越有大将的样子,想想当初在竹溪县时的小乞丐模样,真是想不到今天嘞!”

“双喜,别和来亨胡闹了,咱们要谈正事。”李自成只披着一件露出胳膊的羊皮袄子,他笑骂了李双喜两句,倒是站在李自成身后的亲兵卫士党守素见到李双喜这样一幅不成器的样子,又扶额轻叹两声。

李自成正色道:“大家觉得那些大炮要如何处理?”

“我想……”刘芳亮细想一会儿后答道,“干脆少带走一些粮食,这样或许便能把大炮运走了。”

李过则反对说:“就算少带一些粮食,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骡马运输。而且我们要离开联军的话,粮食是最紧要的东西。”

“补之说得不错。”李自成点了两下头后,对李来亨说道,“粮食才是我们最为紧要的东西,那些大炮就留给罗汝才吧,我们干脆不要了!”

李自成这话刚一出口,李双喜就大吃一惊,反对道:“义父,你怎么这样说,那些大炮凭什么要白白送给罗汝才?何况曹营打算投降了,将大炮送给罗汝才,他将来岂不用来攻打我们?”

“哈哈哈,双喜儿,你不了解罗汝才。”李自成又哈哈笑了起来,“我说过,罗汝才并不是一个会出卖兄弟的人。他现在有所动摇,是受了惠登相的影响,我们若将大炮留给他,罗汝才更加会觉得自己对不起朋友,这样就更加不会投降了。”

李来亨听到这话,犹豫一会儿后,说道:“掌盘,刚刚曹营的罗颜清过来偷偷告诉我,说是曹营将要对我们动手了,劝我们早些离开,罗汝才似乎没有那么好心。”

“哼。”李自成眯起眼睛,“来亨,你以为罗汝才御下如此不严,会连自己的亲妹妹都管不住吗?我对罗汝才的了解比你们每个人都要深,罗颜清提醒你曹营要动手是假,劝我们早些离开才是真。这样看来,或许罗汝才已经快要压制不住其他营头了,若我猜的不错,我们再不走,惠登相可能就要联合其他营头动手了。”

李双喜又大吃一惊,他在人情世故方面实在太薄弱许多,对这些勾心斗角一点理解不到。其他人则迅速领会到了李自成话中的意思,李过跟着问道:“我们现在脱离联军,究竟要去哪里?”

“我看还是应该回去陕西。”刘芳亮第一个回答,“我们对陕西最熟悉,而且那里灾民很多,民风又强悍,随时可以募兵增强实力。”

李自成听完刘芳亮说的话后,又看向李双喜,示意李双喜也提意见,李双喜便说:“去陕西很好啊!咱们又能打回老家了,我们就去陕西吧!”

似乎是对李双喜的答案并不满意,李自成又望向了李来亨。李来亨心中一动,知道闯王内心恐怕早就定了主意,便回答说:“我看去陕西很不妥,陕西受灾多年,地方残破、人烟稀少,而且三边秦军既多且强,我们去陕西前途是很渺茫的。如今杨嗣昌到处抽调兵马,官军全部集中在湖广和川陕边界,相反河南腹地官军兵力空虚。而且河南人口稠密,如今受了旱灾、蝗灾,流民众多,听说较大的山寨股头就有上百股。”

李来亨又补充说:“中原流民人数远比陕西多得多,但他们不比陕北边民剽悍善战,大多缺乏作战经验。我们若进入中原,就像是一点星星之火投入干草之中,必将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好,好,好!”李自成连连击掌称赞,“如今咱们突然出去,只要奔入河南,号召饥民,就会立刻扭转大局,使朝廷惊慌失措。来亨说得极好,我们就应该去河南,像一颗熊熊燃烧的火种一样,将朝廷为我们堆叠在中原大地上的干柴,全部点燃!”

“事不宜迟,咱们立即轻装出发。将大炮都留给罗汝才,将中原留给自己!”

上弦月已经落去,山影昏黑,树色如墨,闯军趁着夜色,将老营营房中的重要物资全部席卷一空。所有人分成数队,田见秀率领头队、袁宗第率领二队、高一功率领三队,保护老营。李过和李来亨率领精兵作为四队,走在老营后边,剩下李双喜等亲兵暂时跟着老营出发。

虽然闯营动作干净利落,但能够这样悄无声息地撤出夷陵城,似乎还是由于曹营的刻意放松。原本由曹营兵马驻守的北门,今夜不知为何无人看守,门洞大开。李来亨带着小虎队走出城门后,骑在战马之上,回望夷陵城,微微叹了口气,便对郝摇旗笑骂两声,叫他催促小虎队的大伙,急速行军,离开夷陵了。

一个时辰以后,曹营终于行动起来了,杨承祖和罗颜清率部接管了闯军的驻地。罗汝才紧随其后,带着亲兵队伍赶到,他看到罗颜清带人将一批大炮运了出来,惊奇问道:“小清,闯营怎么没有把大炮带走?”

罗颜清脸上带着忧愁和思念的神色,不知在想着谁,她回答说:“闯营在大炮边上留了张纸条,落款是李来亨。他说闯营上下都敬服曹帅,眼下虽然大家要分手别行,但也要伤了和气,这些大炮是闯营留给咱们的送别礼。”

罗汝才愣在原地好长一段时间,他抬头仰望天空,喃喃道:“我一辈子不愿对不起朋友,这回却还是对不住李自成了,又哪有脸面去受杨嗣昌的招降?”

(第一卷《乳虎啸谷》完)

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五章 矿徒军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
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师助剿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三十一章 南都京华第一百零四章 郧阳式结局第二十九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狗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陕甘大乱,杨承祖难辞其罪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五章 公审杀人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十五章 袁时中之心第三十四章 洛阳春光好(十一)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零一章 天气晴朗夏雨正凉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十六章 巩尚书的好文章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五章 矿徒军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一百二十九章 谁想被李来亨斩杀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八十三章 开国元勋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六十八章 罗老帅别这样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五十六章 皇太极孤注于一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五十八章 高郭进兵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三十九章 爆头骑士鳌拜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五章 大战将至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线亦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