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个师保护

南明小朝廷的北伐,从一开始的喜剧性开场,似乎便已经预兆了它之后悲剧性的收场。

苏观生麾下的津辽水师,郑鸿逵带来的福建水师,云帆片集,大船排列为长龙。再加上扬州一带本就数量庞大的漕运小船,至少在水师船只的数量上,南明对于清军和顺军都占有优势。

可是这样的优势,在群臣诸将的内讧之中,在朱由崧儿戏般的出尔反尔面前,又有什么意义呢?

经过扬州的一场闹剧以后,黄得功当场发作,纵容士兵哗变向马士英索要北伐的开拔银。其余藩镇军阀也都有样学样,各自纵兵大掠,使得富甲天下的扬州一府,刹那间就遭到了一场空前的兵灾。

还好刘泽清的山东镇、黄鸣俊和朱大典带来的浙江团勇,还有郑鸿逵手下的福建兵,都还比较靠谱,没有参与到江北军阀掀起的大哗变中,局势才算还能控制。

无可奈何的马士英到处乞讨借贷,又向扬州富商借取一笔钱财后,才勉强满足了江北军阀们的胃口。

到了这时候,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拖沓,南明的北伐军才总算施施然地出发了。

而在北方,清军和顺军两支近十万人的大军,早就已经从不同方向汇集到徐州城的附近。漫山遍野都是灰白色的军帐和深蓝色的旗帜,大军掀起的烟尘遮天蔽地,万马奔腾的地震更非南明北伐军所能想象。

等到南明军队先行出发的一批漕运船只抵达宿迁以后,顺军部署在徐州以南的少数守军——总共只有一千多人而已——也发现了他们的动向。

从兵力的布置情况来看,李来亨在黄河沿线布置了约三十万大军对抗清军南征。可是在徐州以南却仅仅部署了一千多名守兵监视江北地带,晋王对于江南小朝廷的蔑视和鄙夷也算足够直白。

南明军队出动的消息,很快就传进了徐州城,引起轩然大波。

许都深谙江南朝廷的内里情况,阎尔梅本来就是对南明彻底失望才赶来徐州。他们都是和江南士林有很深关系的人物,因此对于南明军队的北伐,并不感到担忧。

反而是谷可成等大顺军将领,对此感到隐隐的忧虑。

谷可成直言:“不管江南兵战斗力有多弱,一下子在战场上又增添数万与我敌对之兵,于大局形势来说,一定是极端不利的!”

吴兵北伐的消息,同样被多尔衮和李来亨获悉。

多尔衮此时已经率军到达了茶城一带,距离徐州城不过数里之遥。徐州城的大顺守军依托已经完全化冻的微山湖湖区和镇口闸,深沟高垒,严防死守,清军又要分兵一部分监视李来亨大军的西进,因此攻势尚不算猛烈。

南明北伐军虽然失期,但到底还是出现在了战场附近。宿迁距离徐州虽远,但由于运河、黄河相通,范文程估计水师船只只要一天时间就能赶到徐州。

这条大好消息,总算让压力深重的多尔衮松了一口气:

“江南水师至矣!明军这样及时赶到,真是天欲亡流寇,是天欲遗中原于我大清啊!”

南明水师已到宿迁的消息,传到清军营地里后,所有爱新觉罗宗室的有力诸王贝勒,还有孔有德、尚可喜等汉人大将,无不露出惊喜之色。

军中将士也都欢声鼓舞,连营欢呼,清军士气受到这一援兵消息的影响,立刻止跌反涨起来。多尔衮的会战信心更是迅速坚定了起来,他不再踌躇,而是顾盼自雄,对于扫灭流贼已不再怀有任何的疑虑。

而大顺军的先头一万五千名骑兵,在今天早上就已经抵达丰县。由于丰县已经遭到清军彻底的毁灭和屠杀,李来亨也没有在丰县做停留和休整,大军直接进抵至华山东麓驻军休整,距离清军营垒,仅有不到十里距离而已。

李来亨站在山峰上面,已经能够远远眺望到清军如云海一般繁多茂密的旗帜。看着清军十万大军强盛的军容,晋王的决胜信心也难免有所动摇。

“沿黄河一线,六十万人相互厮杀。不仅仅是中原,全天下的命运都决定在这场会战上面。孤是否太着急了?我们再等一等,再消耗一下敌人,继续再坚守防线,等待开春的到来,是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但是南明水师已经开抵宿迁的消息传到军中后,郭君镇、刘芳亮、顾君恩三人皆大感吃惊。顺军诸将帅都为敌军总兵力的骤然增加,特别是新增了一批对于黄河沿线作战较有巨大影响的水师这点,感到极度的震惊和担忧。

唯独李来亨,唯独原本踌躇犹豫的晋王,在获悉这条新的军情后,却站在山上放声狂笑了起来。

他的笑声过于癫狂,几乎笑到了喘不过气的地步。笑着笑着,李来亨赶紧佝偻起了腰背,好像要摔倒在地上的模样。

郭君镇讶异问道:“殿下是惊是忧?”

李来亨擦了一把狂笑出来的口水,总算一本正经起来回答说:“孤是喜,孤是大喜。”

顾君恩倍感莫名:“江南水师快到徐州了,形势骤然变化,或许将不利于大顺,殿下是有何喜?”

李来亨拍手大笑道:

“南明小朝廷内讧频频,腐败至极。他们的军队也是扰民有术,作战无能。

如果南明小朝廷保持中立,我军尚要分出至少一个师的兵力监视吴兵;

如果南明小朝廷的军队北来与我为敌,则我军以千余精骑就可以将其尽数连营摧破;

如果南明小朝廷与我们敌人结盟为伍,那依照孤的估计,多尔衮至少也要分出两三万人马保护吴兵,才不至于被南明军队拖了后腿!”

李来亨停下笑声,他环视周围诸将一圈以后,指着远方清军旗帜那隐隐露出的军势,慷慨从容地说:

“江南兵来徐州为孤分多尔衮之兵,同为汉人,抗虏有功。将来我军平江南以后,孤还要下诏寻人问清楚,究竟是何人提出使江南兵北伐的策略?应该有封侯之赏!

吴兵既然已经从宿迁奔往徐州,那么多尔衮的用兵意图也是昭然若揭了。看来清军攻势的目标,无非就是拔除徐州以后,与南明水师汇合,利用江南船只渡过黄河,直插入河南中原腹心之地。

这样也就难怪多尔衮在河北逡巡不前,他不怕黄河解冻的缘故,完全是因为清军本来就没有打算通过冰封的黄河河道,强行突破我们强而有力的河防垒塞。而是将全部的筹码,都押注在了利用船只从徐州一带渡河上面。

可惜东虏中已无洪承畴一辈深谙明军内幕的人物,多尔衮竟然昏了头,将清军南征的胜利希望押注在了南明军队的表现上面!

这、这……这只能让孤感到,是天欲亡虏。”

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二章 鳌拜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猪岭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七十六章 扫除绝域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
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七十四章 李来亨和罗颜清的蜜月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贼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九十三章 满达海中心开花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六十七章 叶尔羌第四十章 曹营的抉择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二章 鳌拜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十六章 强攻屏风寨(二)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十六章 赤蛇蜕皮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猪岭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十章 李锦和李鼐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八章 科举改革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四十八章 无能狂怒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四十四章 五营军制第四十九章 义藩的巡夜第三十五章 谁是狗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前卒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七十六章 扫除绝域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于大明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国之正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十七章 大顺开国!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七十五章 扑夷陵(一)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