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

李来亨、李过、刘芳亮三支兵马一齐开抵山中,得胜寨周围便又多了一大片像云彩般数之不尽的军帐。到了早上,鸡犬声鸣,人音鼎沸,满目都是运送粮秣辎重、细软缴获的骡马、驴子。

山民们听着牲口铁掌踏在石头山路上,纷乱而有力的响声,苏醒过来。大家口口相传,都知道是“李公子”回寨了,很多人都捧着蔬菜和鸡蛋跑到账前犒军。

集中居住在老营的妇女家眷,也终于可以和她们在外征战的父亲、兄弟、丈夫、子侄团圆了。熊耳山里全都是热闹又感人的场景,家家户户都升起做饭的炊烟,米香充溢。

还有很多小孩子闻讯跑到寨外观看威武的大军,他们之中只有少数是自从陕北起义以来一直跟随闯军南征北战的乡人,大多数都是近来李来亨、高夫人、白旺招收的河南孤儿。

孩子们好奇心极强,他们眼里都闪着希望的光芒,全心羡慕着闯军战士的盔甲、刀枪和战马。

连李来亨都被不少孩子围了起来,大家都要听他亲口讲述闯军南征北战的传奇故事。让李来亨花了不少力气,才从小朋友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分别这么长时间,他实在很挂念自己的哑妹。

“幼辞!”

小妹妹长高了一点,但比起李来亨还是显得分外娇小和柔弱。她依旧说不了话,但眉间和眼神比之以前显得更有活力一些了。

幼辞手里端着一盘饭菜,那是她特意给李来亨准备的早饭:由小米和面麦做成的饼子,也有放了几颗红枣的白粥。

少女的指尖依旧柔嫩洁白,但指腹下也多了不少茧子。她在老营不仅协助高夫人做着文书笔墨的工作,而且女红手艺也越来越好,常常为将士们缝补、织作战袍。

李来亨心里升起星星点点的暖意,他轻抚幼辞的鬓角,随即又坏笑道:“这顿饭做得这样精致,应该不会再馊了吧?”

以前李来亨跟着曹营“刀马旦”罗颜清练习马术的时候,幼辞曾经给他送过好几回发馊的饭菜,令李来亨印象深刻。

幼辞则连一个眼神都不给李来亨,径直把一盘饭菜塞到李来亨的手中,然后拍拍手就转身回去老营了。

李来亨这才看出不对,手忙脚乱接好饭菜,连连道歉,才安抚好小妹妹。他苦笑着摇摇头,但又对得胜寨老营里温馨、太平、安定的气象,感到分外的满足。

幼辞又催促李来亨快点吃饭,她不能讲话,就用头撞在李来亨身上。两人身高差的很多,幼辞只能撞到李来亨差不多小腹高些的位置,正好磕在胃部上,差点又让李来亨喷饭出来。

经过这么多战事的锻炼,李来亨武艺虽然不算出众,但也高于不少一般士兵了。可被幼辞这么一撞,还是差点没站稳摔在地上。

他心想,高夫人成天给幼辞喂了什么饭吃?把这么一个小妹妹,养的这样强壮蛮横!

嘿呀!

说到高夫人,她前一阵子刚刚给闯王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李来亨记不清楚李自成有没有后嗣,在他印象里李自成应该是没有男性继承人的,不过好像是有些史料提到过李自成有个女儿?

小宝宝还没长开,皱巴巴的脸蛋让人升起很强的保护欲来。高夫人还未给她起名,说是要等李自成回到老营后,再由李自成来亲自取一个意象深远的好名字。

“元帅有个女儿,总也有一个后人了!”

李来亨也知道李自成在情感经历上,实在是太惨烈了。

据说李自成最早在米脂老家的时候,就有一个叫韩氏的妻子和别人私通。后来老李揭竿起义,做了闯将,又娶了一位叫刑氏的妻子,刑氏不仅为妻,还负责管理闯营的军用物资,可她却和闯营部将高杰私通,酿成了高杰所部的叛逃。

直到娶了高夫人以后,李自成的感情生活才算稳定下来。或许也是因为这段惨痛经历,李自成对女色几乎到了仇恨的地步,完全不像张献忠和罗汝才那样坐拥众多妻妾,而只有年龄不小的高夫人一妻而已。

高夫人到了这样的年龄,还能顺利产下一女,也算是福德深厚,好歹让李自成拥有了一个直系后代。

提到李自成和高夫人的女儿,李来亨也突然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产生了一点想法。

他看着幼辞,说道:“双喜哥早和玉峰叔的女儿成婚了,一功和老白也各有妻子,我是不是哪天也该考虑考虑这个问题啦?”

幼辞眉上一挑,马上就跑回厨房,又给李来亨端来了一碗豆腐汤。李来亨刚吃完白粥、面饼,豆腐汤来的这样正好,他就浑不在意,马上把幼辞端来的汤水下了肚——至于后来又拉一天肚子的事情,就属于后话了。

李来亨离开得胜寨的这段时间,白旺经营有功。本来这一带到处都是倾斜的山坡,但经过白旺的初步平整,修好了道路和水渠。寨前的平坦空地也被大大拓宽,校场面积增加了四五倍之多。

白旺还加强了对熊耳山各家山寨的控制力,不少山寨都把子弟送到得胜寨来,充任白旺的亲兵部下。他把这些人编成一队,提高口粮和生活津贴的待遇,也加强训练,使得他们成为了闯军延伸到熊耳山中的臂膀。

诚如白旺所言,闯军在熊耳山经营了大约一年时间,“各寨俱服”,后方比较巩固。虽然还没有攻占重要的城市作为根据地,但两山两寨的地盘,也可以供应闯军部队一段时间。

只是要长期维持,恐怕还是很难。

WWW ⊕тt kǎn ⊕CO

一旦李自成和罗汝才带着两万多人的大军,到山中就食。再加上这些军队数量更为众多的家属,还有其他入山耕种的流民、山中本来的居民,虽然也可以靠开垦荒地应付一部分。

可大头还是要靠吃洛阳缴获的粮食。

坐吃山空,难为长久之计。

“唉,闯军现在还是没有占住一块根据地,安稳种田发展的命啊!”

李来亨叹息不已,而前标的其他将领,则大多心情愉悦,在得胜寨中休息得非常轻松。

李世威被李来亨惩罚一段时间后,由于缺乏火器部队的野战指挥官,还是又回到了他铳炮队管队的位置上。

他生怕又惹怒李来亨,小心翼翼,做事情不敢有一点松懈和纰漏。回到得胜寨老营以后,还是不敢放松,天一亮就又严抓训练,带了一批士兵到校场练习队列。

而郝摇旗、郭君镇等其他将领就放松很多了。苗里琛在闯军中算是一个外人,所以总是谨言慎行,他虽然被郝摇旗他们一起抓去喝茶,但还是特别沉默,话非常少。

李来亨手底下这些将领,一到喝茶扯皮的时候,大半都是郝摇旗和郭君镇两人在讲话。郝摇旗是不用说了,他大大咧咧的,完全是粗神经,说什么都不奇怪。而郭君镇则是眼高于顶,什么样的话都敢讲得出口。

至于张皮绠,他是李来亨的重度崇拜者。每次一到大伙喝茶聊天的时候,都是先让张皮绠开口,说上一段掌哨近日来的“丰功伟绩”,然后郭君镇开始毒辣点评,郝摇旗无脑应和。

这回张皮绠便又添油加醋,胡乱吹嘘了一番幼辞小妹妹如何被掌哨迷得五迷三道,一颗心全挂在李来亨身上云云。

郝摇旗粗神经,马上就站起来,说是要去同李来亨好好讲讲这桩事,赶紧促成掌哨和幼辞的好事啊!

还是郭君镇将他死死拉住,笑道:“嗨呀,傻家伙。你可多瞅瞅吧,掌哨这一吃小姑娘的饭,就要拉肚子。还成好事?等掌哨能摆平这事儿以后再说吧!”

他喝光一杯茶后,又对苗里琛问道:“苗哥,南阳府的地理形势,这一路上你都有所关注吧?我看还是赶紧把图形绘好,咱们都仔细钻研钻研。熊耳山哪里养得起两三万大军,恐怕没多长时间,我们就又要杀出去,和李仙风、杨文岳、贺人龙硬碰硬一把了。”

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十五章 身后第七章 顺兵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二章 惠世扬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十六章 五军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
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五十一章 收辽第五十八章 使徒来袭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伟人的时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二十三章 授节钺于晋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三十八章 除夕灯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国的衣冠肝胆第十五章 身后第七章 顺兵第四十章 万历以来所未有的大捷第七十章 直冲狗鞑中军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六)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四十六章 永为浊流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阳(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当立盖世功名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二十一章 炮标就位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九章 拜谢李过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六十九章 北来之烟第一百五十章 总动员第七十二章 横扫察北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险第二章 惠世扬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八十七章 税改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五)第三十四章 陈可新被捕第八十四章 范永斗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五十四章 崇祯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十六章 五军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十一章 非晋王不可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一百零四章 大顺古长安第六十三章 孙可望出手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四章 满城之战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