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

五月中的清军大帐,装潢却好像还处在深冬时节。济尔哈朗才刚刚走进皇太极的皇帐里,立刻就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热气。

大帐的门帘全部都是用绣布包括棉花,厚厚一层,隔绝内外。帐篷内四角都炙烧着一盆滚烫的火盆,时不时又有侍从从背对着皇太极御座的小门处扇风,流通帐内的空气。

但饶是如此,皇太极那一张仿佛狡狐的面孔,看起来还是全无血色,让济尔哈朗想起了他们这一群爱新觉罗的宗室弟兄们,早年在关外冰天雪地中奋战后满面挂霜的往事。

“陛下……”

济尔哈朗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嗣,他的父亲舒尔哈齐与哥哥阿敏都在满洲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垮台落马,这就让济尔哈朗养成了一种低调的性格。

他远不如哥哥阿敏那样锋芒毕露、狂妄放肆,加上年事已高,无心也无力于夺取满洲的最高权力。所以就像舒尔哈齐的孙子屯齐一样,济尔哈朗同样得到了皇太极的信赖。

松锦大战时皇太极的身体状况已经出现了非常严峻的情况,后来他为了击败洪承畴,勉强撑着病体亲赴前线作战,更让病情急剧恶化。

皇太极是一个知天命之人,他深知自己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现在尚能支撑,也不过全部是依靠着一口要和闯贼决战的心气罢了。

一旦这口心气消失了,皇太极这并不漫长,却足够精彩和辉煌的人生,恐怕也将走到尽头。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虽然勇武善战,久经沙场,屡建军功,但是政治头脑过于幼稚,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更没有能力处置皇太极离去以后的天下乱局。何况满洲人素来有以嫡长子继位,嫡幼子继产的传统,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这三个同母的胞兄弟,都是努尔哈赤的幼子。

所以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三兄弟就继承了努尔哈赤亲领的两黄旗。后来皇太极即位以后,由于原来两黄旗是努尔哈赤亲领,所以黄色成了正统的代表色。于是皇太极就把他和豪格当时做旗主的两白旗的颜色换成了两黄旗——这个只是颜色上的对换,没有动佐领,多尔衮三兄弟依旧掌握着原本努尔哈赤亲领的一支精锐兵力。

这以后皇太极虽然使用了不少手段增强两黄旗嫡系的力量,但始终未能彻底削弱两白旗一系的实力。

豪格是皇太极的亲生儿子,多尔衮也是皇太极看着长大的兄弟。这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皇太极对这二人的了解更为透彻。

豪格头脑简单,绝不是自小就诡谲多智的多尔衮对手。

皇太极一旦病逝,他的身后事,肯定不会是一片平静的。

大帐内热气沸腾翻涌,很快就让济尔哈朗后背流下汗水。帐内的侍卫们没有一人说话,侍立在皇太极身旁的范文程和洪承畴二人也未发一语,空气寂静得使人感到害怕。

“济尔哈朗……”

皇太极勉强抬起右臂,他伸出一根食指指着济尔哈朗,气若游丝,但话语里又饱含坚定和魄力。

济尔哈朗听到皇太极说话,立即上前数步问道:“陛下……?”

“多尔衮……多尔衮他还在大同吗?”

皇太极突然向济尔哈朗问到了多尔衮,济尔哈朗心中立即一惊,皇太极的病情恶化的这样快,在他死后有资格争夺满洲人最高权力的只有豪格和多尔衮两人。现在皇太极问到多尔衮的情况,其意已是十分明显了。

济尔哈朗低下身子,小声回道:“睿王还在大同统兵。”

“阿济格和多铎呢?”

阿济格和多铎都跟随在皇太极的左右南下,不久前皇太极还亲自命令多铎率领一军向深州西面的晋州、真定方向活动。这才过多长的时间,皇太极怎么又问起了两人的下落。

济尔哈朗不知道皇太极这样发问的原因,也不知道皇太极现在的记忆力到底退步到了何等程度,只是凭借自己谨小慎微的性格,照实回答说:“阿济格就在营中,多铎已统一军西出晋州以北,往真定一带活动。”

皇太极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些什么话。他身上裹着厚重的绒被,绒被下还穿着一层熊皮制成的袍子,可手脚依旧冰冷如雪,两手时不时地握在一起搓动。

“真定的流贼动了吗?”

“真定之贼,已驰出数股,总计约有二万之数。现在涅槃口败佟图赖、屯齐,昨日冲破长尾,冲进了深州城里。”

皇太极又一次默然无语地点了点头,他闭上双眼沉思了一会儿,最后轻叹一口气,只把绒被裹紧,没有再多说什么如何处置屯齐等人的话语,反而说道:

“佟图赖是否已经败死军中?”

济尔哈朗小心回答道:“战场纷乱,臣不敢肆意猜测。只是涅槃口一败以后,屯齐、唐通皆溃回大营,只有佟图赖迟迟未归……恐怕……”

“唉……李国翰,阿山,何洛会,佟图赖……国家兴兵至今,已为流贼击杀了四名固山额真。”

皇太极接着又摇了摇手,对侍立在一旁的范文程说道:“学士,佟图赖为国捐躯,需要嘉赏。屯齐和唐通虽然军前败北,但流贼既狡且强,虽有挫败,却不能与败于明兵之手同日而语。对屯齐、唐通二人不必降爵,依罪罚银即可。”

皇太极接着就把自己的上半身全部支撑起来,他苍白的脸色这时候好像稍稍恢复了一点红晕。济尔哈朗不禁想到,难道是涅槃口战败的坏消息刺激到了天聪汗?

这时候皇太极说话的节奏和语速反而稳定了许多,他和洪承畴窃窃私语了一阵以后,又对着济尔哈朗说道:

“济尔哈朗……真定流贼已尽数驰入深州城内了吗?”

“真定流贼约有四五万之数,估计其半数兵力已经进入深州城里协防。深州守军备有大量火炮,我军屡次进攻伤亡颇重,现在流贼又获得援军,恐怕攻城将更为困难。

陛下……陛下此前为何迟迟不将大军悉数投入,现在还要不要再增兵攻城?”

济尔哈朗的问话略带有一点质疑皇太极的意思,范文程便马上皱起眉头,轻声说:“郑亲王……是陛下在问话。”

“是……陛下请说。”

“范学士不必如此……咳……”

皇太极咳了一声后,边上的包衣立即递上温热的毛巾,天聪汗用毛巾擦了擦嘴,看到上面殷红的血迹后,不免苦笑,转头又对济尔哈朗说:

“是天不欲朕一海内?是天不欲朕再现忽必烈的伟业吗?济尔哈朗,深州就交给你了……我留汉军在此,你为人慎重,最能统合诸军,这些汉兵皆交付与你,必要围定深州,不使此股凶狡流贼逃脱。

阿济格和多铎都要跟我走,无论真定方面是胜是负,济尔哈朗你在深州只要持重而行,事后地位一定更加巩固……代善还在北京,以后的事情不必多说……豪格……唉,豪格啊!”

皇太极说话间,眼神却渐渐变得缥缈了起来,他好像看到了远方数不尽的山河,太行山、黄河、淮河、秦岭、长江、五岭……满布于华夏大地的无数山川,他本应亲自率领铁骑,踏平这一切,直到抵达世界另一端的海洋为止。

但是如今好像一切都将终止。

“朕的宏愿,怎么能错手于他人?再给我一年……不、几个月就好。”

皇太极靠在熊皮椅背上面,他面色苍白,让济尔哈朗又想起了那白山黑水中的光景。这个满洲人真正的建国之父,一位远超于努尔哈赤的伟人,天聪汗和崇德皇帝,怎么会露出这样脆弱的模样?

“是天不欲朕一海内!”

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
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一章 洛阳春光好(八)第十九章 清田驰禁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复仇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九十三章 冲出洛阳城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内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三十章 虫豸搞政治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八章 中原战局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爱新觉罗杀无赦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五十五章 贺镇精骑(二)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入地无门孔有德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十章 军官匮乏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七章 侯爷的日子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四章 闯营一小卒(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师出场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五十章 义藩藩兵第五章 先帝遗诏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八十章 呆迷儿帝国崛起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六章 裕州人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十二章 遇顺则止第五十三章 最强之人高谦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九十二章 焦大冲啊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三十六章 大顺的水利第三十八章 云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孙传庭在西线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归见陛下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七十八章 治隆汉唐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编制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乱大不易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庆收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