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限将至

收费章节(12点)

十二月十二日,庞跃龙与周渝生向牧浩洋提交了攻打美国本土的行动草案。

当时,牧浩洋就吓了一跳。

要知道,对美国的战略轰炸还没有开始呢,空军在毛伊岛上修建的第一座基地要到十二月二十日才能投入使用。按照母祁铁的安排,要到十二月二十五日,空军才会初次轰炸美国本土。

不是母祁铁不求上进,而是轰炸机较为特殊。

战略轰炸机不是电动运输机、也不是战术战斗机,需要大量的地勤设备,也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如果把战略轰炸机部署在野战机场上,每执行两次作战任务,就需要返回后方的空军基地进行一次全面维护,而部署在设备齐全的空军基地里,能够连续执行五次作战任务才需要进行全面维护。主要就是,战略轰炸机执行任务之后,都需要得到适当的维护,才能保持状态。明显,在设备简陋的野战机场上,根本无法维护轰炸机,也就无法确保轰炸机处于最佳状态。

当然,战略轰炸机也极为高贵,一架就顶得上十架大型电动运输机。

受此影响,空军必须首先在前线修建设备齐全的基地,然后把轰炸机派过去,进行几天的适应性锻炼,才能执行作战任务。

要知道,离夏威夷群岛最近的中国空军基地在一万公里之外,如果让轰炸机每执行两次任务就返回维修,作战效率肯定会低得吓人,还不如花点时间在前线修建空军基地,提高轰炸机的作战效率。

现实上,就算战略轰炸开始了,也不能立即攻打美国本土。

美国的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即便除掉阿拉斯加州,也不比中国小多少,而美国西海岸地区的面积相当于法国与德国之和,其西海岸线长达上万公里,有数十座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其中西雅图、旧金山与洛杉矶都是超级大都市,加上附近的城镇,三座城市群的人口都在两千万以上,洛杉矶更是高达三千五百万。如此稠密的城市、如此多的城市,意味着美国西海岸地区有数量众多的军队,还有较为完善的军事设备,有足够的能力抵抗登陆部队。

从难度上讲,登陆美国西海岸肯定超过了二战时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现实上,根本不能进行对比。

原因很简单,美国在本土战场上,不存在两线作战的问题,因而不用把兵力集中部署在东部地区,完全能够集中力量守卫西海岸地区,而当年的德军,必须把主力部队集中到东线战场上,留在西线的部队不但少,而且素质低下。

能够说,要想登陆美国西海岸地区,中国要做的准备,肯定超过二战时的盟军。

问题是,当时队还没有为此做准备。

要知道,按照牧浩洋的规划,在战略轰炸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后,才会考虑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登陆。

从时间上看,这肯定是二零五六年第二季度的事情了。

庞跃龙与周渝生在这个时候提出登陆美国西海岸,而且认为在年底、最迟二零五六年一月就能实施,明显过于乐观了。

明显,牧浩洋不会批准如此疯狂的作战方案。

当时,还有另外一件事,让牧浩洋必须得暂时放下攻打美国本土的想法,而且还让他给母祁铁下令,把初次大规模轰炸美国本土的时间订在了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这件事就是欧洲联邦的最终选择。

在二零五五年八月底,欧洲联邦完成了必要的政治进程,宣布正式成立。

九月一日,欧洲联邦的三个邦国,以及已经在原则上答应加入欧洲联邦,正在积极准备全民公投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奥地利以准邦国的身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典礼,并且在柏林、巴黎与罗马分别升起了欧洲联邦的国旗:蓝色底、中心为一白色正三边形。蓝色底意味着欧洲,而且与欧洲联邦的前身、即欧盟的旗帜基色一样,白色正三边形代表法国、德国与意大利这三个核心邦国,也同时意味着欧洲联邦好像三边形一样稳固,是完整如一与牢不可破的国家。

今后,欧洲联邦的国旗还会变化,即在白色正三边形外面增加白色五角星,意味新加入的邦国。

到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除了法德意之外,已有六个国家,即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匈牙利与捷克加入欧洲联邦,其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奥地利已经完成了全名公投表决,匈牙利与捷克将在二十四日公布全民公投结果。也就是说,欧洲联邦已有九个邦国。

按照欧洲联邦与中国的密约,只需有十个邦国,欧洲联邦就向美国宣战。

当时,欧洲联邦正在跟斯洛伐克进行谈判,争取第十个邦国。

只是,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主要就是斯洛伐克在联邦基础议会中的议席问题,而诱因是斯洛伐克递交的人口统计数据存在严峻的水分,引起了荷兰、奥地利与捷克等邦国与准邦国严峻不满。

在欧洲联邦的政治结构中,邦国在基础议会中的席位,间接决定了邦国的地位。

决定席位的,正是邦国的人口水量。

当时,斯洛伐克提交的数据是,拥有一千四百万人,而荷兰、奥地利与捷克指出,斯洛伐克的人口统计数据来自于二零三五年之前,也就是全球自然灾害之前,而全球自然灾害导致全球人口大幅度降低,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例外,而斯洛伐克在二零五零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是不到一千万。

四百万的差距,相当于八个席位。

明显,这让荷兰、奥地利与捷克这三个老实递交了人口调查演讲的国家非常不满,认为斯洛伐克想扩大在欧洲联邦的影响力。

当时,捷克以至要挟要退出欧洲联邦。

要知道,捷克还没有提交全民公投的结果,因而在法律上只是欧洲联邦准邦国,随时能够退出。

这下,问题变得复杂了。

让斯洛伐克重新进行人口普查,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也就不可能在年底之前正式加入欧洲联邦。更要命的是,斯洛伐克已经通过了全民公投,如果重新进行人口普查,肯定会让很多斯洛伐克人感到不满,觉得欧洲联邦不信任他们。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斯洛伐克议会中的反对党很有可能要求重新进行全民公投。暂且不说再次公投的结果(当时斯洛伐克支持加入欧洲联邦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十四,反对的为百分之四十六),拖延的时间就非常致命了。

法德意三国非常清楚,中国绝对不会把给欧洲联邦更多的时间。

要知道,队已经攻占了夏威夷群岛上的两座大岛,接下来就会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从军事上讲,战略轰炸将持续几个月,然后才是地面进攻。在此期间,中国肯定会处理欧洲问题。说得间接一点,如果欧洲联邦不能在年底获得第十个邦国,中国就会发动欧洲战争。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中国确实已经为欧洲战争做好了准备。

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陆军依然保持着四十个集团军,而且后撤的两百公里根本不会对队发动进攻形成影响。

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随着中东军团攻占特拉维夫,中东战争宣布结束。

三天之后,土耳其开始与中国谈判,提出了参战条件,而中国也较为倾向于接纳土耳其为盟国。

此外,美国海军全军覆没,中国海军舰队已能远征大西洋。

别忘了,到十二月,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二十七艘超级航母,组建了二十七支由十一艘大型战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而欧洲联邦总共也就只有六支航母战斗群,而且拥有的都是在战前建造的大型航母。

真要打的话,欧洲联邦海军在一场战斗中就将灰飞烟灭。

这些事情无一例外的表明,中国正在加紧完成针对欧洲的作战部署,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在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发动进攻。

对欧洲联邦来说,打赢这场战争的机会为零。

不能与中国打,也就只能设法处理内部问题,尽快获得第十个邦国。

当时,欧洲联邦采取了两条线路齐头并进的处理措施。

第一条线路,就是积极争取另外一个邦国,而最有可能在年底加入欧洲联邦的是瑞士与奥地利之间的列支敦士登。这个山地小国只有几万人,而且以奥地利人为主,早就有加入欧洲联邦的倾向,全民公投表决能在三天之内完成。虽然列支敦士登是极不起眼的小国,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只需加入欧洲联邦,就凑齐了十个邦国。现实上,卢森堡就是一个与列支敦士登差不多的弹丸之国。

第二条线路,就是向斯洛伐克施压。在十二月二十日,欧洲联邦国防军已经在斯洛伐克的东北方向上部署了十五个师的庞大兵力,而且开始策划进军布拉迪斯拉法的作战行动,估计用一天就能占领斯洛伐克首都。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别的选择,欧洲联邦国防军将攻占布拉迪斯拉法,然后宣布接管斯洛伐克,使其成为欧洲联邦的邦国。当时,欧洲联邦政府已经准备好了一项法案,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军事行动统一欧洲大陆,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交给联邦议会审批。

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牧浩洋肯定得盯着欧洲联邦。

第90章 独木难支第90章 一网打尽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36章 权衡第3章 前沿科技第19章 水深火热第174章 反击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7章 实干阶段第21章 粒子风暴第37章 回国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73章 沉默是金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8章 左右逢源第41章 孤注一掷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59章 犹豫不决第35章 军事政变第72章 爱国商人第29章 本质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72章 新岗位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6章 定论第83章 试探第21章 突如其来第97章 针锋相对第55章 决战在即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8章 画蛇添足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61章 动力革命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55章 坟墓第234章 决胜点第109章 舰队出征第67章 错失良机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7章 抽丝剥茧第6章 点火第16章 急转直下第5章 宣战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7章 山穷水尽第14章 拉力赛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50章 匿踪突击第71章 新理论第96章 回归正位第72章 倾其所有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39章 粮食危机第33章 引流疏导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69章 恶仗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39章 积极备战第74章 争取时间第38章 猛攻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22章 错误情报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74章 觉悟第45章 关键情报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87章 警钟第19章 人心所向第60章 精锐之师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6章 准备第53章 橄榄枝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07章 黔驴技穷第24章 反击第23章 金狗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321章 起源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14章 宣战第76章 热点地区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55章 两强相争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7章 实干阶段
第90章 独木难支第90章 一网打尽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36章 权衡第3章 前沿科技第19章 水深火热第174章 反击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7章 实干阶段第21章 粒子风暴第37章 回国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73章 沉默是金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8章 左右逢源第41章 孤注一掷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59章 犹豫不决第35章 军事政变第72章 爱国商人第29章 本质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72章 新岗位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95章 通畅的航线第6章 定论第83章 试探第21章 突如其来第97章 针锋相对第55章 决战在即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8章 画蛇添足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61章 动力革命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55章 坟墓第234章 决胜点第109章 舰队出征第67章 错失良机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7章 抽丝剥茧第6章 点火第16章 急转直下第5章 宣战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7章 山穷水尽第14章 拉力赛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50章 匿踪突击第71章 新理论第96章 回归正位第72章 倾其所有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39章 粮食危机第33章 引流疏导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69章 恶仗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39章 积极备战第74章 争取时间第38章 猛攻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22章 错误情报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74章 觉悟第45章 关键情报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87章 警钟第19章 人心所向第60章 精锐之师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6章 准备第53章 橄榄枝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207章 黔驴技穷第24章 反击第23章 金狗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321章 起源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14章 宣战第76章 热点地区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55章 两强相争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7章 实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