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战争推动者

历史上,对钱德勒有两种非常极端的评价。

在某些人眼里,钱德勒是肯尼迪之后,最有才干的总统,也是对美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总统。在另外一些人眼里,钱德勒则是一位非常失败的总统,而且在担任总统之前就使美国走上了一条注定要失败的道路。

不管怎么评价,都得承认,钱德勒是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作为艾森豪威尔之后,美国首位军人出身的总统,钱德勒在住进白宫之前,就开始影响美国的重大决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才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策划人。

虽然在某些人眼里,第二次朝鲜战争是一场彻底失败的战争,是自越战之后,美国遭遇的最为惨重的失败,如果从战略影响来看,甚至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但是客观的讲,美国在输掉战争的同时,获得了远远超过战败的好处,从而避免了在更加关键的战场上遭受更加惨痛的失败。

理由很简单:第二次朝鲜战争使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作为当时的总统,林德伯格在回忆录中提到,策划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结束金融危机。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没有第二次朝鲜战争,美国将在金融领域遭受更惨重的失败。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如果没有第二次朝鲜战争,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必然演化成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最终酿成一场不亚于一九二九年的全球大萧条,从而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即便是反对这一观点的学者也承认,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不是各国政府,而是金融集团。在以国家生存、发展为代价的金融战争中,各国比拼的是耐力,而美国不见得能够坚持到最后。在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崩溃之后,世界大战将无可避免,也只有一场世界大战,才能重塑国际秩序。

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得不到解决,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

第二次朝鲜战争解决了金融危机,也就避免了世界大战。准确的说,是把世界大战延迟了数十年。

如果在二零一五年前后爆发世界大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暂且不考虑全人类的利益,至少美国不可能从中获得任何好处,因为一场全面毁灭的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获得胜利。

让世界大战延迟数十年,等于为美国争取到了第二个机会。

可以说,这也正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的战略意义。

从这一点上看,钱德勒的目光非常长远,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名政治家中,有着清醒认识的一个。

此后,钱德勒出任国防部长,为其精心勾画的大战略铺平了道路。

东海战争,帮助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构筑了一道坚固的战略防线,也为中国的迅速崛起设置了一道必须逾越的障碍。

虽然战后,日美关系迅速降温,甚至激发了日本的野心,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日印同盟,但是从根本上讲,即便没有由钱德勒主导的鼓励性政策,日本也会渐行渐远。

原因很简单,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动摇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

作为主要受害国之一,日本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且依靠美国的援助获得与中国抗衡的力量,削弱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二是与中国同盟,建立中日战略联盟,并且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中国一同对抗美国。

虽然出现后一种结果的可能性非常渺茫,但是不等于不存在。

关键就是,美国肯不肯为日本提供援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肯不肯放开日本的手脚,帮助日本增强军事力量。

显而易见,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余地。

在钱德勒的大战略中,日本也正是牵制中国的主要砝码,而且是顶替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与中国抗衡的主要力量。

如果中美全面战争无法避免,那么日本就是关键因素。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钱德勒也没有做错。

虽然强大的日本,对美国也有威胁,但是首先受到威胁的肯定不是美国。不管中国与日本谁能笑到最后,对美国来说都是好事。原因很简单,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对抗,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美国获得的,正是十分宝贵的时间。

按照钱德勒的预测,等到中国摆平了日本、或者日本战胜了中国,美国都已渡过最为艰难的时期。

复苏之后的美国,有足够的能力收拾局面,重掌世界霸权。

当然,在这场西太平洋地区的局部军备竞赛中,钱德勒更看好中国。

受此影响,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期间,一直主张加强对中国的战略围剿,而至关重要的就是拉拢印度。

以当时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日本。

在钱德勒看来,日本与印度结盟,中国将两面受敌,战略扩张势头必然遭到遏止,美国就能借机巩固其他地区。

最重要的是,美国可以避免在中国的上升期与中国直接对抗。

只是,局势的发展,与钱德勒的预料有很大的出入。

在他看来,至少要到二零四零年,印度才有实力挑战中国,而且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量阻止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在无法击败印度的情况下,中国将别无选择,只能倾尽全力对付日本。

结果可想而知,日本肯定能在美国的支持下打一场翻身仗。

也许,日本不可能彻底击败中国,毕竟日本没有战略打击能力,只能确保在局部战争中取胜。可是,只要日本能够在一场局部战争中击败中国,就能遏止中国的扩张势头,迫使中国转为战略防御。

毫无疑问,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在中国接受了既成事实,即无法挑战美国之后,也就必须接受新的国际身份,放弃挑战美国的所有想法。

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别的不说,至少在数十年之内,美国的霸权地位将无人能及,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挑战美国。

可惜的是,钱德勒的预料并不准确。

二零二七年的那场战争,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也破坏了他的战略规划,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糟糕的现实。

丧失了战略威胁能力的印度,已经失去了挑战中国的资格。

可以说,就算印度能在经济上取代中国,从而使美国摆脱必须在经济上向中国妥协的被动局面,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印度都不可能取代中国,甚至不可能获得再次对中国构成威胁的能力。

原因很简单,中国绝对不会让印度再次成为有核国家。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这几年,中国情报机构在印度策划的刺杀行动。特别是去年,中国军事情报局秘密刺杀了印度最重要的核技术专家,使印度的核技术水平倒退二十年,也使该情报机构负责人下课。

在钱德勒看来,如果有必要,中国甚至会主动发动一场战争,彻底消除印度的威胁。

显然,遏止中国的努力已经失败。

钱德勒非常清楚,此时介入与中国有关的战争,都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是又不能无限制的让中国扩张下去,必须迟滞中国的扩张势头。

结果就是,美国必须尽可能的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正是如此,在钱德勒的主导下,美国的对越态度一波三折,最终使中国不得不通过战略围剿来对付越南。

在钱德勒的战略规划中,越南属于“消耗品”。

大概是对越南战争记忆犹新,钱德勒丝毫不怀疑越南的实力,即中国只要与越南爆发全面战争,就会遭遇惨败。也许越南的结果会更加糟糕,毕竟战争在越南进行,可是中国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为此,钱德勒有足够的理由,点燃越南的战争野心。

中国采取行动之后,钱德勒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越南已经被中国逼到角落,是战是和都得尽快做出选择,拖下去,只会使越南丧失最后的选择权。

对钱德勒来说,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原因很简单,没有美国的支持,越南不可能挑战中国,最终只会向中国妥协,成为中国在中南半岛上的盟友。中国轻易拿下越南,意味着钱德勒的战略部署全盘失败,今后再也没有机会阻止中国向外扩张。

事实上,中南半岛上的紧张局势,正是钱德勒期望看到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他推行的对越政策必然引发的结果,因为中国不可能一直对和平谈判抱最大期望。

四月底,在黎平寇访问金边后,钱德勒前往国会,向外交与军事委员会做闭门陈述。

在这次闭门会议上,钱德勒明确提出,美国应该有限支持越南,阻止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妥协。

也正是这次闭门会议,促成了钱德勒在五月一日访问河内。

从美国国会的态度来看,希望爆发战争的不仅仅是钱德勒,还有那些替利益集团说话的联邦议员。

也就是说,美国的利益集团,才是真正的战争推动者。

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216章 迟来的醒悟第62章 太阳风暴第29章 初显身手第29章 相互指责第29章 为下一场战争第36章 小心过头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122章 拖后腿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10章 欲盖弥彰第79章 扑火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79章 扑火第17章 打与不打第77章 太有主见第32章 金融战争第8章 倒计时第36章 破例第46章 全速北上第67章 全面动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4章 基础与应用第13章 希望尚存第60章 精锐之师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215章 光复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102章 反导拦截第74章 回归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章 战略篱笆第40章 援助战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81章 防空拦截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68章 历史时刻第95章 迎难而上第91章 迎难而上第53章 军事部署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39章 机会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62章 暗涌滚滚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79章 扑火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89章 轮番轰炸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8章 画蛇添足第75章 主战场第100章 以快取胜第58章 抢先一步第86章 全面竞赛第53章 继续打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48章 突发奇想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15章 光复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62章 开战在即第67章 突然打击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81章 同盟集团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32章 针锋相对第18章 双输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48章 外派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96章 瞒天过海第89章 轮番轰炸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26章 重拳出击第73章 关键装备第13章 底线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13章 分外事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72章 新岗位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76章 乐观派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85章 科技战争
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216章 迟来的醒悟第62章 太阳风暴第29章 初显身手第29章 相互指责第29章 为下一场战争第36章 小心过头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122章 拖后腿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10章 欲盖弥彰第79章 扑火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79章 扑火第17章 打与不打第77章 太有主见第32章 金融战争第8章 倒计时第36章 破例第46章 全速北上第67章 全面动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4章 基础与应用第13章 希望尚存第60章 精锐之师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215章 光复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102章 反导拦截第74章 回归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章 战略篱笆第40章 援助战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81章 防空拦截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68章 历史时刻第95章 迎难而上第91章 迎难而上第53章 军事部署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39章 机会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62章 暗涌滚滚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79章 扑火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89章 轮番轰炸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8章 画蛇添足第75章 主战场第100章 以快取胜第58章 抢先一步第86章 全面竞赛第53章 继续打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48章 突发奇想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15章 光复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62章 开战在即第67章 突然打击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81章 同盟集团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32章 针锋相对第18章 双输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48章 外派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96章 瞒天过海第89章 轮番轰炸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26章 重拳出击第73章 关键装备第13章 底线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13章 分外事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72章 新岗位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76章 乐观派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85章 科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