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主战场

十一月二十九日,牧浩洋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黄瀚林正式在国务院设立战争部。

这个新的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处理与战争有关的事务,特别是战争动员、物资生产、运力调配、兵员征召、作战决策等对战争行动有直接影响的事情,并且直接向元首,而不是向国务院总理负责。

虽然牧浩洋并没想过要担任政府部长,但是在黄瀚林的要求下,他还是接受了任命,以总参谋长身份兼任战争部长,负责全国的战争动员工作,而周渝生担任副部长,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牧浩洋获得了海军元帅军衔。

由此,他成为了自开国元勋之后,中国的第一位元帅,也是中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位海军元帅。

当然,元帅只有象征性意义。

在军队中,最高职务对应的最高军衔就是大将,元帅只具有荣誉价值。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是实至名归。

早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后,就有人提议授予牧浩洋元帅军衔,而且最大的支持者就是戚凯威。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戚凯威这么做,也只是希望牧浩洋能够在名誉达到巅峰的时候离开总参谋部,为自己扫清障碍。结果就是,遭到了当时负责军队工作的黎平寇的坚决反对。

显然,如果牧浩洋在二零四五年晋升为元帅,恐怕在二零四七年就退下来了。

现在晋升为元帅,影响就没有这么大了。要知道,在战时任命元帅,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这个时候,美国当局遇到的麻烦比中国当局的大得多。

“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的惨败,把美国一直推行的战略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在这场海战之后,美军不但丧失了在西太平洋上发动进攻的主要力量,而且还要面对更加糟糕的中东战局。

要知道,牧浩洋成为元帅的这一天,中国陆战队第三陆战师登上了迪戈加西亚岛。

虽然岛上的美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中国陆战队要到十二月中旬才能完全占领迪戈加西亚,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从中国本土出发的船队,就能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直驶海湾地区。

这就意味着,中**队把地面补给线一下缩短了数千公里。

更重要的是,不管伊朗的态度如何,中国都能借助伊拉克与沙特阿拉伯,向中东战场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

从战略上讲,中国已经获得了在中东战场上取胜的基础。

毫无疑问,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十一月二十八日,卢卡斯就在白宫召开了军事会议,让乔丹等将领对当前的形势做出说明与解释。

第二天,卢卡斯再次召开军事会议,要求军方立即拿出解决方案。

显然,这有点勉为其难。

要知道,在十一月二十八日之前,没有任何一名美军高级将领能想到,强大的联合舰队会遭受如此大的惨败。

虽然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资料,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决定派遣联合舰队远征西印度洋的时候,乔丹上将就在给里根少将的命令中提到,中国舰队不好对付,要做好牺牲与损失的准备。但是有更多的证据表明,乔丹并不认为联合舰队会彻底战败,只是觉得要为歼灭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付出较大的代价。

结果是,代价付出了,收获却没有。

虽然在十一月二十八日,也就是中国国防部宣称取得了大捷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也宣称在印度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重创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三百多架中国战斗机与数艘中国舰艇,但是谁都知道,这份战报有很大的水分,而且主要目的不是迷惑敌人,而是欺骗美国民众。

不可否认,美军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果,比如重创了中国海军航空兵。

要知道,当时特遣舰队里的四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是中国海军最精锐的航空兵,而在这场海战中,特遣舰队牺牲了三分之一的飞行员。可是这个影响并不大,因为中国海军总共有十二支舰载航空兵联队,而航母战斗群只有四支。即便到二零五三年,也只有八支,舰载航空兵仍然非常充足。

从长远来看,影响也不是很大。

早在二零三五年,即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就取消了航空禁令,开始向民间机构开放空域使用权。到了二零四七年,随着电动飞机问世,民用小型航空器的价格迅速降低,能够被更多的富裕阶层所接纳,也就因此培养了更多的飞行员。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恐怕再过几年小型电动飞机就能开始全面普及。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讲,效率更高的飞行器迟早能取代汽车等地面交通工具。

根据中国官方做的统计,到二零五二年底,中国的飞行员数量在三十五万人左右。

虽然与美国比起来,这算不了什么,美国民间持有资格证的飞行员多达一百万,但是对于中国空军与海军来说,着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些初步掌握了飞行技巧的飞行员,都能驾驶军用飞机。

后来,中国在进行兵员征召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所有民间飞行员。

由此可见,美军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取得的有限收获,也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现在,摆在美国当局面前的现实是:必须放弃一个主要战场。

乔丹上将依然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而且宣称九支航母战斗群绝对能够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而陆战队已经部署到位的四个陆战师,能够在舰队的支持下,用三个月攻占冲绳岛。

问题是,这次没有人支持乔丹上将。

当时,阿诺德上将与马歇尔上将都认为,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已经不现实了,因为中国舰队构成的威胁,足以抵消美国海军的兵力优势,而中国本土的航空兵,远比美国空军投入的航空兵强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中**队已经在过去一个月内,把冲绳岛变成了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在没有绝对制空权与绝对制海权的情况下,攻打堡垒化的冲绳岛绝对是一场灾难。

之前一直支持乔丹的里梅尔上将保持了沉默,或者说不再明确支持乔丹上将。

最大的质疑,来自一直跟乔丹合作的国防部长麦卡锡,只是麦卡锡反对乔丹的主要理由不是军事可行性。

当时,麦卡锡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谁来为失败担责。

虽然从道理上讲,最主要的负责人是乔丹上将,因为这场海战是他策划的,而且他也是海军参谋长,但是作为国防部长,麦卡锡批准了乔丹的作战计划,而且是他直接面对政府内部与国会的质疑。

别忘了,乔丹是军人,而不是政治家。

划分责任的工作不由军人负责,而是由政治家操作,因此那些希望看到麦卡锡完蛋的政治家就会落井下石。

这些人中,肯定包括康拉德的支持者。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只要麦卡锡不想离开五角大楼,就得找一个替死鬼,而乔丹无疑是最佳人选。

可以说,乔丹也是一个非常单纯、缺乏政治头脑的军人。

如果他有一点政治觉悟,在这个时候就不应该逆大流,继续坚持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哪怕他的坚持确实有道理,而且在战略上,也是对美国最有利的选择,因为这只会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十一月三十日,乔丹被制服了。

当天,卢卡斯任命马歇尔为参联会主席,但是没有让乔丹脱下军装,而是让他继续担任海军参谋长。

乔丹再笨,也知道他的时代结束了。

一周之后,在国内舆论稍微有所缓和之后,乔丹主动向卢卡斯提交了辞呈,总统也当即批准了。

接替乔丹出任海军参谋长的是太平洋舰队司令,而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是弗伦奇将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事变动是美国总统在大战爆发之后,做得最正确、也是最有长远影响的一件事。

关键不是谁来担任海军参谋长,而是谁来指挥太平洋舰队。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到了十二月一日,卢卡斯批准了由新任参联会主席马歇尔上将提交的计划,即立即向中东增派四个陆军师,并且在年底之前增派另外两个师。当时,唯一没有确定的是,增派的两个师到底是来自陆军,还是来自陆战队。马歇尔倾向于动用陆战队,而里梅尔则认为陆战队不适合中东战场。

不管怎么说,美国已经调整了战略重点。

虽然在西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的计划没有被取消,但是被无限期推迟,美国的首要任务是在中东战场上取胜。

消息公布之后的一周之内,至少有二十万美籍犹太人报名参军。

当时,还有数万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赶往美国,要求加入美军,组建美军中独立的犹太人军团。只是,美国当局没有这么做,因为美国没有组建海外军团的历史,而且美国有足够多的人力,不缺这几万人。结果就是,这些犹太人在二零五三年,大多去了以色列,并且加入了以色列国籍。

问题是,美国的这个战略决定来得太晚了。

第67章 突然打击第48章 关键战报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61章 战略打击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55章 毅然决绝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54章 准备反击第1章 新岗位第77章 诱饵第115章 遭遇第198章 暂定十月十五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15章 预判第26章 战争宣言第85章 矛盾爆发第36章 负担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9章 力挽狂澜第55章 毅然决绝第51章 时间点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110章 退却第86章 全面竞赛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22章 登陆作战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41章 求生第7章 机关算尽第42章 开战时机第46章 决策点第199章 等不起第43章 薄弱环节第45章 阻止战争第33章 引流疏导第18章 猛然觉醒第22章 出师有名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62章 太阳风暴第24章 反击第134章 守与不守第119章 无心恋战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第215章 光复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65章 完胜之途第32章 金融战争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0章 补充攻击第85章 地区共同体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79章 立场第20章 克制第31章 接触第31章 围攻埃拉特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45章 关键情报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69章 乱战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7章 机关算尽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20章 多面手第132章 临界点第55章 毅然决绝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37章 远洋护卫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52章 预料成真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71章 打捞沉船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86章 全面竞赛第32章 拼光拼尽第126章 内讧第70章 分道扬镳第34章 矫枉过正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60章 立即反击第7章 机关算尽第32章 关键时刻
第67章 突然打击第48章 关键战报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61章 战略打击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55章 毅然决绝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54章 准备反击第1章 新岗位第77章 诱饵第115章 遭遇第198章 暂定十月十五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15章 预判第26章 战争宣言第85章 矛盾爆发第36章 负担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9章 力挽狂澜第55章 毅然决绝第51章 时间点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110章 退却第86章 全面竞赛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22章 登陆作战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41章 求生第7章 机关算尽第42章 开战时机第46章 决策点第199章 等不起第43章 薄弱环节第45章 阻止战争第33章 引流疏导第18章 猛然觉醒第22章 出师有名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62章 太阳风暴第24章 反击第134章 守与不守第119章 无心恋战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第215章 光复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65章 完胜之途第32章 金融战争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0章 补充攻击第85章 地区共同体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79章 立场第20章 克制第31章 接触第31章 围攻埃拉特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45章 关键情报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69章 乱战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7章 机关算尽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20章 多面手第132章 临界点第55章 毅然决绝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37章 远洋护卫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52章 预料成真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71章 打捞沉船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86章 全面竞赛第32章 拼光拼尽第126章 内讧第70章 分道扬镳第34章 矫枉过正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60章 立即反击第7章 机关算尽第32章 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