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多面手

与大型综合战舰相比,护航战舰走了另外一个极端。

虽然从效费比上看,适当提高战舰的排水量,有较为明显的好处,因为能够同步提高战舰的适航性能、续航力、航速等主要性能,从而提高护航作战能力,减少在护航作战中投入的兵力,但是受经费限制,中国海军不得不对护航战舰的排水量做出严格限制,以控制建造成本。

问题是,海军对护航战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要求,或者说是高低两种配制。

高配制的护航战舰主要伴随航母战斗群活动,即为航母提供反潜掩护,因此在航速上必须达到“泰山”级的水准,最好能够超过“泰山”级。低配制的护航战舰主要为运输船队护航,因此对航速没有明确要求,只要不低于快速运输船就行了,而大部分快速运输船的航速都在三十节以内。

两种不同的要求,需要考虑采用两种不同的动力系统。

这下,问题出来了。

在设计战舰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动力系统,即在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确定之后,再根据航速等指标来确定排水量,然后是寻找合适的船型,最后才是在船体基础上设置各种功能模块。在某些时候,如果对排水量有明确的要求,设计师就得考虑在限定的排水量之内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

如果海军不对排水量做出限制,问题还不是很大,通过增加排水量就能解决问题。

可惜的是,海军明确限制了排水量,即满载吨位不得超过一万吨,最好能控制在八千吨以内。

如果以低配制版本为准的话,这还大大有余,不存在任何问题。

可是,以高配制版本为主的话,一万吨的满载排水量显然不够。原因很简单,要想持续航行速度达到四十节以上,最合理的动力系统就是核反应堆,而较为合适的是可控聚变核反应堆。JH-44的总质量就有三千吨,而一艘性能先进的战舰,动力系统所占比重应该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内。如果为其安装JH-44,即便不考虑成本问题,在剩余的七千吨里也很难满足海军的其他战术指标。

所幸的是,护航战舰的采购规模肯定比大型综合战舰大得多。

在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就明确提出,一支航母战斗群至少得有四艘反潜战舰,此外还要为每支两栖舰队配备三到四艘反潜战舰,并且采购二十到二十四艘,组建四到六支护航舰队。

照此计算,反潜战舰的总采购规模将达到八十艘以上。

正是如此,海军在二零四五年底委托西南核动力研究院,即之前的绵阳九所,在JH-44的基础只上,开发一种输出功率在三百兆瓦左右的可控聚变核反应堆,以此把总体质量降低到一千五百吨以内。

这种核反应堆在二零四七年研制成功,被命名为JH-45型。

解决了动力系统的问题之后,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在二零四六年的招标中,三家民营造船厂成立的联合企业毫无悬念的胜出,赢得了海军的建造合同。

主要就是,民营造船厂开出的造价比四家国营造船厂低得多。

与“泰山”级航母、“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一样,在航速必须超过四十五节的情况下,这种被命名为“湛江”级的反潜战舰也采用了三体船型,以此获得了总面积超过二千二百平方米的飞行甲板

可以说,“湛江”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载机能力非常突出。

wωw ⊙тт κan ⊙¢ ○ 按照设计指标,“湛江”级能够搭载六架倾斜旋转翼反潜巡逻机,后来还通过加固飞行甲板的方式,具备了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能力,成为海军众多辅助战舰中载机能力最强的战舰。

如此强大的载机能力,赋予了“湛江”级极为强悍的反潜作战能力。

在六架倾斜旋转翼反潜巡逻机全数出动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在三个方向上巡逻,只需要四艘“湛江”级就能掩护一支规模在五十艘左右的船队,或者为一支航母战斗群提供全方位的反潜掩护。

单论反潜作战能力,“湛江”级比以往的任何一种反潜护卫舰都要强大得多。

难能可贵的是,“湛江”级可以通过更换任务模块,获得较为完备的作战能力,甚至能够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在携带防空模块的时候,能够配合“黑龙江”级作战,在携带打击模块的时候,则能顶替“黑龙江”级。

事实上,“湛江”级并非单纯的反潜战舰,而是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舰。

正是如此,“湛江”级也成为了二零五零年之后,中国的主要外贸战舰,获得了十多个国家的青睐。

当然,这并不表示“湛江”级就没有缺点了。

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价格过高。即便民营造船厂已经开出了很有诱惑的条件,可是海军依然认为有必要近一步降低采购价格。结果就是,“湛江”级按照海军的要求,分成了高低两种型号。

当时,在湛江造船厂与宁波造船厂建造的,全是提供给航母战斗群的高配版本,即核动力型号,在配备反潜任务模块的时候,采购价格高达一千一百亿元;在威海造船厂建造的则是低配版本,即以两台总输出功率为一百二十兆瓦的燃气轮机为动力,最大航速降低到了三十五节,且取消了末端拦截系统等耗电系统,在配制反潜任务模块时,采购价格降低到了七百四十亿元。后来,湛江造船厂还开发出了电动型号,即用燃料电池与永磁电动机取代燃气轮机,只是这种战舰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而且出售价格高达一千四百亿元,比高配版本还要昂贵。

二零四八年底,海军就与牵头的湛江造船厂签订了第一笔订单,采购了十二艘“湛江”级,与十二艘的意向采购合同。

从此开始,海军每年都会采购八艘“湛江”级。

最初三年,海军全部采购高配版本,主要与“泰山”级航母搭配使用,组建全新的航母战斗群。

至于低配版本,除了出售给友好国家之外,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海军才下达了正式订单。原因很简单,和平时期没有必要为船队护航,而且以前建造的护卫舰就足够了。只有在战争时期,需要为所有船队护航的情况下,海军才有必要采购更多的反潜护航战舰。

可以说,“湛江”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舰,在设计上也非常超前,更极具性价比。

受此影响,“湛江”级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期间分成不同批次各有改进,但是船体结构与主要系统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保持了通用性,成为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建造数量最多、用途最广、使用最频繁、活动强度最大的主力水面战舰。

到最后一艘完工的时候,算上出售给友好国家的外贸型,“湛江”级的总建造量突破了三百艘。即便在全世界的海军历史上,“湛江”级的建造数量也仅次于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弗莱彻”级驱逐舰。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湛江”级,确保了中国海军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成功保卫了主要航线,让成千上万的船只能够自由航行,不受敌方潜艇威胁。

到了战争后期,“湛江”级的多用途性能还得到了充分发挥。

当时,在役的“湛江”级中,有三分之二跟换了任务模块,在低强度海战中承担起了防空与打击任务。

从经济效益上讲,“湛江”级无疑是海军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要知道,海军仅为“湛江”级支付了一百四十亿元的设计费用,即便把JH-45反应堆的开发费用算上,也只有三百多亿元,平摊下来,每艘“湛江”级的开发与设计费用只有一亿多元。同一时期的战舰中,“泰山”级平摊的开发与设计费用接近两百亿,“黑龙江”级都达到了一百七十亿元。更重要的是,“湛江”级还成功出口到十多个国家,通过外销分摊了三分之二的开发与设计费用。相对而言,“泰山”级根本不可能外销,“黑龙江”级也要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才以处理过剩军事物资的方式,出售给了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几个主要盟国。

当然,成功打开外销市场,也具有极为主要的政治意义。

别的不说,在“湛江”级进入中**火出口名单的时候,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出售类似的战舰,连美国都没有。对于众多中小国家来说,“湛江”级就是最理想的大型战舰,也就必然因此与中国靠近。比如,在把“湛江”级卖给南非之后,中国与南非的关系大为改善,南非也因此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保持中立,没有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大大减轻了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作战负担。

可以说,这些都与牧浩洋有关。

从装备规划角度看,牧浩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功臣。没有他在战前做的规划,以及明智的决定,中国海军肯定是另外一个模样。

只是,在牧浩洋做的“投资”中,成功案例绝不仅仅是“湛江”级。

从影响上看,“湛江”级还算不上最成功的军备投资。

第15章 针尖对麦芒第154章 总撤退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66章 入朝方略第53章 军事部署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63章 第一站第66章 回家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5章 奋起一战第95章 迎难而上第32章 分兵拦截第63章 朋友第215章 光复第19章 第二战线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7章 太空战第34章 公众事件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167章 预见性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34章 推波助澜第63章 毁灭第43章 南亚明珠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43章 双重攻击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64章 孤注一掷第157章 将星陨落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95章 快马加鞭第9章 备战第87章 接敌第29章 选将第66章 末端拦截第194章 诱饵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3章 把握机会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93章 最后的攻击第9章 备战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257章 切入点第42章 第五代第138章 警钟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70章 内部矛盾第68章 历史时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32章 针锋相对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6章 排兵布阵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23章 战略误判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接触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168章 上前线第57章 提前行动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116章 重拳齐出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88章 向上帝祈祷第120章 多面手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84章 战将第86章 胶着第307章 壁垒第32章 关键时刻第178章 进攻心切第83章 一错再错第79章 海湾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3章 门槛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79章 另辟蹊径第123章 核潜艇的明天第52章 统一意见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49章 疑点重重
第15章 针尖对麦芒第154章 总撤退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66章 入朝方略第53章 军事部署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63章 第一站第66章 回家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5章 奋起一战第95章 迎难而上第32章 分兵拦截第63章 朋友第215章 光复第19章 第二战线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7章 太空战第34章 公众事件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167章 预见性第76章 自知之明第234章 推波助澜第63章 毁灭第43章 南亚明珠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43章 双重攻击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64章 孤注一掷第157章 将星陨落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95章 快马加鞭第9章 备战第87章 接敌第29章 选将第66章 末端拦截第194章 诱饵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3章 把握机会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93章 最后的攻击第9章 备战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257章 切入点第42章 第五代第138章 警钟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70章 内部矛盾第68章 历史时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32章 针锋相对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6章 排兵布阵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23章 战略误判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接触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168章 上前线第57章 提前行动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116章 重拳齐出第13章 希望尚存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88章 向上帝祈祷第120章 多面手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84章 战将第86章 胶着第307章 壁垒第32章 关键时刻第178章 进攻心切第83章 一错再错第79章 海湾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3章 门槛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79章 另辟蹊径第123章 核潜艇的明天第52章 统一意见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49章 疑点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