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南亚明珠

二零三九年,绝对是二零三五年之后,最为关键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全球粮食产量比二零三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五,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同样在这一年里,中美在印度的博弈达到了白热化程度,美国企业以兵不刃血的方式控制了印度最主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专营权,取得了大胜,而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

最有标志性的,就是美国企业在二零三九年七月份,控制了印度电力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三个后印度工业用电价格暴涨百分之三十五,美国企业以联营的方式,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电力,而中资企业却要承受涨价带来的影响。结果就是,在当年就有三千多家中资企业宣布破产。

这种排他性经济行为,在这个时代并不罕见。

问题是,这次美国过界了,而且直接动了中国的蛋糕,准确的说是数量众多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蛋糕。

跟二十多年前相比,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

根据中国官方在二零三九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经济调查数据,民营企业已经占到全国总资本的百分之九十二,贡献了百分之九十四的税收、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七的企业就业岗位,其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占比重高达百分之六十四,第二产业、即工业为百分之三十二,第一产业、即农业仅为百分之四。

可以说,中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化,国营企业基本上退出了经济舞台。

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家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全国代表大会中所占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七,仅次于行政部门,比军方高出了十三个百分点,另外民间人士还占了百分之十一。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民营企业家拥有很大的政治发言权,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国家基本政策。

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印度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中国的政策自然会出现重大变化。

只是,时机对中国非常不利。

在二零三九年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温和,特别是在北半球,经历了年初的雪灾之后,夏秋两季没有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不但美国与加拿大秋粮大丰收,欧洲与独联体也实现了粮食大丰收。

到二零三九年底,全球余粮已经高达四点五亿吨。

也就是说,即便在二零四零年再次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比如暴风雪再次光临北半球,粮食供应也不会出现较大问题。

美国企业大举进军印度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印度经济进入了恢复性增长期。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日战争的第二个受害者就是印度。虽然战后,扶桑成为中国的特殊行政区,但是在战争期间,印度的日资企业几乎全部倒闭,仅存的几家也在战后不久被印度当局查收。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印度排第二位的海外投资断绝,接着发生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加剧了印度的经济困境。

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结果,到二零三九年六月底,印度经济规模比中日战争爆发前萎缩了百分之六十。在二零三六年初,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七,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印度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不是印度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拯救行动中分摊到了任务,恐怕印度经济将在二零三六年中旬崩溃。拯救行动结束之后,即在二零三七年第二季度,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只能靠政府救济度日。即便到二零三九年,印度的失业率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准工业国,如果把限制的农业劳动力算上,印度的失业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在印度的城市里,还有一亿到两亿“职业乞丐”,等于有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印度人没有工作。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印度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更重要的是,到二零三九年底,印度的文化普及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八的男性与百分之二十六的女性都能读书写字,而这些人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都能胜任普通工业岗位。

可以说,印度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了日本与东南亚。

二零四零年初,全球气候事务组织专门委托中美欧的三家大型调查公司,对全球一百八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人口普查,通过对一千二百万份调查报告进行分析,估算出全球人口总量为四十二亿,正负偏差在百分之一点五以内。也就是说,到二零四零年初,全球人口总量在四十一亿四千万到四十二亿六千万之间,比二零三四年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七,劳动力总量则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六。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结果,甚至因此而没有公布于众。

劳动力大量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全球总体生产力大幅度降低,而以西方世界为主的经济体系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了。

要知道,在劳动力严重紧缺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再也不可能通过占据高端领域来剥削其他国家。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西方为主的发达国家再也不可能维持原来的消费水准,必须过上节衣缩食的日子。

事实上,这些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比如在美国,受进口萎缩影响,初级工业已经占到工业总规模的百分之二十一,在欧盟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九,在中国则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在社会消费总量上,美国萎缩了百分之三十,欧盟萎缩了百分之二十七,中国则萎缩了百分之三十六。在具有标志性的第三产业规模上,美国缩小到了百分之七十一,欧盟缩小到了百分之六十九,中国则只有百分之六十四。

这些数据无一例外的表明,各主要国家的生产效率都大幅度降低。

相对而言,中美欧的降低幅度还不是很明显,因为在劳动力减少的同时,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抵消了部分负面影响。比如在中国,得益于可控聚变核技术,仅电力产业的生产效率就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八十,而农业工厂更是把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十倍,释放出了大量农业人口。

在其他国家,生产力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极为严重。

最为提出的就是俄罗斯,人口总量由二零三四年的一点零六亿降到八千二百万,社会总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以上,在生活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大量劳动力不得不从事农业与初级工业等低效率产业。

在这个大背景下,印度的重要性显得非常突出。

虽然根据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做的调查,二零四零年初,印度的人口总量在九亿到十亿之间,比预期的少得多,可用劳动力不到四亿,也比预期的少得多,但是印度仍然是世界性的人口大国,而且是劳动力最多的国家。要知道,虽然中国的人口总量在十亿以上,比印度稍微高一点,但是可用劳动力仅有三亿四千万,而且这个情况在未来二十年之内,也就是在二零三八年到二零四零的婴儿潮产生影响之前,中国的劳动力总量都不会得到增长,甚至会逐渐减少。

当时,就有人提出,二十一世纪下半页属于印度。

暂且不说是否有道理,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谁控制了印度,谁就能在未来二十年内掌握战略主动权。

当然,这仅指中国与美国。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与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矛盾不可调和,而且很快就会因为全球性自然灾害过去而白热化。

斗争的方式有很多种,战争只是最后的手段。

二零四零年二月四日,黎平寇对新德里进行了正式访问,而他也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第一位正式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

在新德里,黎平寇没有提出“粮食换土地”,因为粮食已经不是问题了。

当时,他只提到了一点,即世界各国企业在印度享有同等的权力与地位,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

黎平寇的主张,得到了欧盟与俄罗斯的支持与欢迎。

只是,美国对此并不买账,而且印度当局的态度也很暧昧。至于印度国内民众,更是把黎平寇的主张看成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户开放政策”,认为中国在印度搞经济殖民,妄图控制印度的经济命脉。

显然,印度平民非常愚蠢,或者说是印度的新闻媒体已经被美国控制了。

要知道,在印度搞经济殖民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即便在二零三九年之前,中国企业也没有在印度的社会公共基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更没有获得影响印度经济的能力,而现在美国企业已经在电力、电信、城市供水、铁路交通,甚至包括民营医院、私立学校、舆论宣传等方面拥有了绝对主导权。

当然,美国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影响印度政权的能力。

黎平寇的提议,只是为了增强印度的市场化程度,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进入印度,通过竞争为印度平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工作。

到此,中美在印度的战略斗争进入直接交手阶段。

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50章 重创第56章 放长线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26章 排兵布阵第27章 树梢优势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89章 统一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8章 倒计时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107章 全面压上第126章 内讧第35章 支柱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42章 找准目标第62章 战术反击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26章 逐步推进第87章 积极争取第48章 反潜战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74章 回归第6章 战略篱笆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2章 经济基础第87章 接敌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50章 大漠扬威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8章 胆识第21章 粒子风暴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46章 逃命第58章 海航突击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80章 围点打援第302章 觉醒第108章 关键所在第11章 不怕死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66章 末端拦截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5章 后方部署第68章 推波助澜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9章 人心所向第54章 反击第60章 集体智慧第58章 死撑第62章 军方接触第15章 千虑一失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55章 两强相争第4章 科技竞赛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9章 两手一起抓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58章 抢先一步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07章 全面压上第64章 退与不退第73章 扩军备战第306章 第一步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14章 合作与矛盾第61章 意外因素第37章 刺刀见红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40章 援助战第35章 军事政变第11章 不怕死第72章 炮击第30章 周旋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61章 战略打击第165章 按兵不动
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50章 重创第56章 放长线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26章 排兵布阵第27章 树梢优势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89章 统一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8章 倒计时第28章 出人意料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107章 全面压上第126章 内讧第35章 支柱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42章 找准目标第62章 战术反击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26章 逐步推进第87章 积极争取第48章 反潜战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74章 回归第6章 战略篱笆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2章 经济基础第87章 接敌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50章 大漠扬威第83章 空中遭遇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8章 胆识第21章 粒子风暴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46章 逃命第58章 海航突击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80章 围点打援第302章 觉醒第108章 关键所在第11章 不怕死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66章 末端拦截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5章 后方部署第68章 推波助澜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9章 人心所向第54章 反击第60章 集体智慧第58章 死撑第62章 军方接触第15章 千虑一失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55章 两强相争第4章 科技竞赛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9章 两手一起抓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58章 抢先一步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07章 全面压上第64章 退与不退第73章 扩军备战第306章 第一步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14章 合作与矛盾第61章 意外因素第37章 刺刀见红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40章 援助战第35章 军事政变第11章 不怕死第72章 炮击第30章 周旋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61章 战略打击第165章 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