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

当时,在宇宙探险中,还有一个极为显着的变化。

这就是,每一次搜索的区域,都由人类文明的活动半径决定,因此每一次探险活动花费的时间呈几何级数增长。

事实上,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通过第一次宇宙战争,人类文明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其中就有一点,即一个文明的活动半径几乎决定了这个文明的生存概率。

说得简单一点,文明的活动半径直接代表了文明的实力。

在宇宙文明中,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适用法则,几乎可以用到任何一个文明身上,而且几乎屡试不爽。

根据这个结论,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推论,即在于更加强大的文明交战时,人类文明的前沿战争理论根本派不上用场,所以人类文明在扩张的道路上,前沿战争理论只能用在对付比自己小、或者是相当的文明上。如果遭遇了比自己更加强大的文明,那么人类文明就得寻找别的战争理论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人类°文明本身的活动半径决定了宇宙探险的活动区域。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人类文明的活动半径为一千光年,那么在进行第一轮探险时,搜索区域就是该象限内两千光年范围内的所有量系。因为宇宙分成八个象限,所以第一轮探险将分成八次进行,或者八次同时进行。

如此一来,在光速限制下,第一次探险所需时间就为两千年。

在此之后,人类文明的活动半径扩大到了三千光年,因此第二次探险的搜索区域是六千光年,所需时间为六千年。到了第三次探险的时候,搜索区域扩大到了一万八千光年,所需时间为一万八千年。

也就是说,每一次探险的区域都是前一次的三倍·所需时间也是前一次的三倍。

从理论上讲,这是最安全,也是最稳妥的扩张方式。

只是,由此产生的大量问题·也成为了人类扩张道路上的拦路虎。

比如,空间尺度是一维尺度的三次方,所以在理论上,每一轮探险所需要搜索的恒星系的数量是上一轮的二十七倍!

当然,这还是平均值。

要知道,人类此时的探险活动,主要朝着银河系内部前进·而在银河系中心地带的恒星系分布粒度比外围大得多。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类越飞向银河系中心,所需要搜索的恒星系就越多。

显然,遭遇高等级文明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时,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人类不应该向银河系内部扩张,而是应该向围绕银河系运转的矮恒星系统扩张,比如大麦哲伦星系与小麦哲伦星系·还大犬星系、小熊座星系、御夫座星系、六分仪座星系与天炉座星系等等。这些矮恒星系统不但规模小,而且恒星系的密度也比较小,出现高等级文明的概率就更低。

为了说服更多的人·这些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根据人类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在银河系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而且这个黑洞正在缓慢的吞噬着银河系,预计将在一百多亿年之后完全吞噬掉银河系,因此前往银河系中央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要知道,当时人类还没有遭遇过自然黑洞,对黑洞的了解全部是理论上的。

更重要的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与那些巨恒星泯灭时形成的黑洞完全不一样·不但巨大的得多,而且很有可能连物理特性都不一样。

总而言之,靠近银河系中心,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只是,人类害怕冒险吗?

再说了,人类本身就不是一个靠逃亡幸存下来的文明·哪怕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准备进行文明大逃亡。

更重要的是,如果去外围的矮星系,人类文明将在接下来的数十万年内原地踏步,很那迅速发展壮大。

这是个什么概念?

到大重建结束的时候,人类文明进入宇宙阶段还不到七千年。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放弃几十万年的发展机会,无异于自取灭亡,或者说是坐以待毙。

人类文明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建造更多的探险飞船,进行更加广泛的探险活动。

如果不幸遭遇了更加强大的文明,而且注定要战败,再考虑逃亡也不迟。

当然,这绝对不是唯一的问题。

在扩大探险规模的时候,很多科学家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在宇宙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文明,而且很多文明已经进化到了宇宙阶段,更重要的是,进入到宇宙阶段的文明肯定霸占了附近适合文明定居的星系。这样一来,如果人类文明在扩张的道路上,不断的摧毁那些已经发展到了宇宙阶段的文明,也就是摧毁已经被其他文明占据的星系,那●通过扩张获得的物质能够支撑扩张行动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尖锐,而且是任何人都无法给出正面回答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从概率学上讲,人类文明每经历一次宇宙战争,可用的资源就将减少,而探险的规模却得扩大,结果导致为每一次探险投入的资源大量减少,分配到每一艘探险飞船上的资源也就大大减少。

显然,到最后,根本就造不出足够多的探险飞船了。

到此,由重新回到了资源的问题上。

仅有能源、没有资源,探险活动根本无法持续下去,人类也就无法持续扩张下去,最终仍然是灭亡。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财,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极为疯狂的办法:人为改造恒星。

要知道,通过对太阳系的研究,科学家早就发现,现在的太阳,实际上已经是两次生死轮回之后的样子了,而最初的太阳极为庞大,也许只存在了一千万年,就因为物质消耗速度太快而坍塌爆炸了,重生后的第二颗太阳,依然比现在的太阳大得多,大概存在了十亿年到二十亿年,最终仍然因为物质消耗太快,在坍塌后爆炸。第二次重生之后,才是现在人类看到的太阳。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太阳系里有大量重元素。

在理论上,除了宇宙大爆发初期之外,只有超新星在坍塌爆炸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与温度,才能生成这些重元素。

由此,科学家就提出,为什么不能为制造超新星爆炸?

当然,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一颗质量巨大、且处于不稳定期的恒星,然后以人为手段使其提前坍塌爆炸。

在理论上,这绝对行得通。

事实上,就算没有人为干预,那些能够在坍塌爆炸中产生重元素的恒星,其存在时间也肯定在一千万年之内。虽然在宇宙中,一千万年非常短暂,但是对人类来说,一千万年却过于漫长。

也就是说,人类不可能等到这些超级恒星自然坍塌爆炸。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之后,科学家不得不承认,引爆一颗超级恒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恒星爆炸后的产物。

要知道,超级恒星在爆炸之后,将在爆炸区域内形成数百亿度的高温离子云,而这绝对是人类活动的禁区,人类掌握的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确保飞船在此环境下存在,也就不可能进去收集大爆炸的产物了。更要命的是,高温离子云将存在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然后才会缓慢降温,并且在降温的时候,逐渐凝结成宏观物质,最终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再次会聚到一起,等待重生的那一刻到来。也就是说,人类至少要登上几十万年,才能从超新星爆炸中获得好处。

毫无疑问,人类不可能等上几十万年。

不可否认,在人类进化到了宇宙文明后期的时候,用人为方式引爆超级恒星来获取重元素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手段了,甚至可以说是大量获取重要资源的最为简单的手段,可是在大重建之后,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还远远不够,而且没有哪个科学家知道,能在什么时候获得这样的科学技术。

结果就是,这种极端疯狂的想法,还没开始实践就被否决掉了。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影响范围绝不限于本星系。在超新星爆炸中产生的强电磁波,很有可能对数十、甚至上十光年外的星系产生影响。在地球的历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就是一千多光年外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的杰作。如果在影响范围之内,存在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那么这颗行星上的自然环境将遭到毁灭性破坏,并且在接下来的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内不再适合生物生存。虽然以人类的技术手段,改造一颗位于生命带内的类地行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这意味着需要在改造中耗费能源,以及更加宝贵的资源,最终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技术手段被封死之后,人类文明就只能在别的方面想办法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轻易毁灭掉一个已经有文明存在的星系,而是利用这个星系的资源,甚至控制该星系文明的发展速度,使其不对人类构成威胁,从而让人类可以从容不迫的开发该星系。

在宇宙大开发时代,这几乎成为了人类文明对待低等级文明的行为准则。

经过宿命的轮回之后,人类终于成为了文明的上帝。

纟T!~!

..

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28章 一触即发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14章 扫帚星第21章 夺回失地第56章 守株待兔第75章 预演第304章 文明接触第154章 特种战斗第40章 自作主张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73章 捆绑政策第22章 年关第5章 宣战第17章 运气不错第70章 忙里偷闲第33章 再次出击第46章 丰收年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92章 烟消云散第74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38章 猛攻第34章 炮战第138章 警钟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69章 恶仗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35章 孤注一掷第23章 坚持主见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8章 千钧一发第85章 重拳出击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263章 负隅顽抗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41章 专业化舰队第1章 收假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7章 地面战争第39章 余辉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64章 直接证据第167章 预见性第46章 大战略第61章 意外因素第58章 死撑第33章 白宫的晚餐第28章 无知者无畏第4章 战争危机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17章 高姿态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26章 战争宣言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9章 十万火急第34章 公众事件第85章 突击开始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7章 直觉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2章 太阳风暴第6章 幽灵坠落第19章 主动攻击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26章 排兵布阵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15章 全面展开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20章 权衡利弊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4章 拉力赛第14章 鬼子出动第60章 振作第238章 不归路第5章 是战是和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26章 多种手段第116章 败不馁第60章 精锐之师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3章 关键装备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
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28章 一触即发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14章 扫帚星第21章 夺回失地第56章 守株待兔第75章 预演第304章 文明接触第154章 特种战斗第40章 自作主张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73章 捆绑政策第22章 年关第5章 宣战第17章 运气不错第70章 忙里偷闲第33章 再次出击第46章 丰收年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92章 烟消云散第74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38章 猛攻第34章 炮战第138章 警钟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69章 恶仗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35章 孤注一掷第23章 坚持主见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78章 最后的机会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8章 千钧一发第85章 重拳出击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263章 负隅顽抗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41章 专业化舰队第1章 收假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7章 地面战争第39章 余辉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64章 直接证据第167章 预见性第46章 大战略第61章 意外因素第58章 死撑第33章 白宫的晚餐第28章 无知者无畏第4章 战争危机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17章 高姿态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26章 战争宣言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9章 十万火急第34章 公众事件第85章 突击开始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7章 直觉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2章 太阳风暴第6章 幽灵坠落第19章 主动攻击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26章 排兵布阵第197章 仅此一回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15章 全面展开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20章 权衡利弊第28章 九死一生第14章 拉力赛第14章 鬼子出动第60章 振作第238章 不归路第5章 是战是和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26章 多种手段第116章 败不馁第60章 精锐之师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73章 关键装备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