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专业化舰队

因为高度重视制海作战,所以在护航舰艇发展方式上,日本海军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在日本海军的造舰计划中,重要性仅次于“飞龙”级航母的就是“比睿”级大型防空巡洋舰。

从型号命名上就能看出,“比睿”级与“台湾”级的差别。

“台湾”级是大型巡洋舰,除了执行防空任务之外,还兼顾了制海、对地打击与反潜等作战要求。“比睿”级被称为大型防空巡洋舰,意在强调防空作战能力,也就对其他性能做了牺牲与妥协。

对日本海军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核动力技术上起步较晚,在设计“比睿”级的时候,日本没有获得美国的核动力技术,而且美国也不会提供适用于排水量为两万吨巡洋舰的核动力系统,所以“比睿”级采用的是常规动力。

受动力系统限制,“比睿”级的作战能力自然不可能十分全面。

仍然与“台湾”级相比,“比睿”级的四台燃气轮机的总功率只有六十兆瓦,仅为“台湾”级的百分之六十。虽然这套动力系统足以使“比睿”级的最高航速达到三十三节,不比核动力航母低,但是剩余功率太低,无法像“台湾”级那样,配备大口径电磁炮等高耗能武器。

在这种满载排水量达到一万八千五百吨的战舰上,主要武器就是一套基于双模式相控阵雷达的区域防空系统。在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时候,“比睿”级的通常配备是一百二十四枚区域防空导弹与六十四枚中程防空导弹,能够拦截两百公里内的飞机与巡航导弹、以及一百四十公里内的战术弹道导弹。

在区域防空能力上,“比睿”级不比“台湾”级差。

问题是,区域防空能力不代表一切。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电磁武器大行其道的现代战场上,区域防空的作战效率大大降低,舰队在防空作战中,将主要面对迫近的威胁,近程防空与末段拦截成为关键。

与“台湾”级相比,“比睿”级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得益于强大的动力系统,“台湾”级在舰桥前方与直升机库上各设置了两套以电磁速射炮为主的末段拦截系统。因为采用了阶梯式布局,所以能够确保用四套拦截系统同时对付任何一侧的来袭导弹。根据中国海军进行的测试门电磁速射炮能在一次交战中拦截五十个以上的目标。

与以往的末端拦截系统相比,电磁速射炮的作战能力高出了好几倍。

为了增强末段拦截能力,日本海军在“比睿”级上,以六边形的方式配备了六套末段拦截系统,但是也只能保证用四套拦截某一侧的来袭导弹。相对而言,“比睿”级的全方位拦截能力更强一些。说得直接一点,遭到反舰导弹围攻的时候,“比睿”级的生存能力比“台湾”级稍微强一点。

只不过,日本海军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速射炮。

虽然为了增强拦截能力,日本海军采用了俄罗斯的办法,即为速射炮增加配套的近程反导导弹,但是六套末段拦截系统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在一次交战中也只能拦截三十多个来袭目标。

显然,“比睿”级的末段拦截能力很成问题。

客观的讲,“比睿”级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成功的防空巡洋舰,防空作战能力至少达到了同时期的平均水平。

正是如此,日本海军分两批建造了十艘。

按照日本海军的部署方式,这十艘“比睿”级将平均分配给五支航母战斗群,确保每艘航母得到两艘巡洋舰掩护。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已经证明,一艘航母至少需要两艘专业防空战舰掩护。

问题是,除了防空能力,“比睿”级的其他作战能力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没有充足的电能供应,“比睿”级选择了电热化学炮作为主炮。虽然在理论上,两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电热化学炮的投送能力非常惊人,而且在全装药发射时,最大射程超过了两百公里,不比初期的电磁炮差,但是电热化学炮的射速远低于电磁炮,而且备弹量也远不及电磁炮。

结果就是,电热化学炮的持续作战能力根本无法与电磁炮相提并论。

事实上,电热化学炮诞生后就没有得到过重视。美国曾经对电热化学炮抱以厚望,后来在电磁炮技术成熟之后,就没再问津。

日本海军被迫使用电热化学炮,也是非常无奈的选择。

或者说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的龙目海峡战斗中,日本的补给舰队遭到拦截,在不到一个时内就被全歼,而且是被中国海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用舰炮消灭掉的,让日本海军非常震惊,也让日本海军认识到了舰炮在特殊环境下的重要性。结果就是,日本花费巨资从美国引进了已经被淘汰的电热化学炮。

如果日本在二零三零年之前解决了动力问题,装备“比睿”级的就将是电磁炮。

可惜的是,直到二零三二年,日本也没有研制出用于两万吨级战舰的核反应堆,也就无法为巡洋舰配备电磁炮。

当然,日本海军也留了一手。

“比睿”级与“台湾”级一样,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可以在中期改进的时候更换动力模块与武器模块。

只是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改进“比睿”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说得直接一点,要把一百兆瓦级的核反应堆装到两万吨级的战舰上,而且不造成负面影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知道,“台湾”级的动力模块只有二千四百吨,仅为满载排水量的百分之十。

照此比例,日本要制造出总质量仅为一千八百吨的动力模块,难度非常大。

事实上,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采用核动力系统,所以“比睿”级的改进潜力并不大,作战能力自然不够全面。

除了对地打击之外,“比睿”级的制海作战能力也非常勉强。

虽然理论上,“比睿”级的一百四十四具垂直发射管都可以装填反舰导弹,但是在以防空任务为主的情况下,“比睿”级一般不携带反舰导弹,即便携带,数量也在八枚到十六枚之间。

也就是说,“比睿”级的主要反舰武器是两门电磁化学炮。

反潜能力上,“比睿”级的主要装备是两架反潜直升机,以及两具三联装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发射管。

受排水量限制,“比睿”级只有舰壳收放声纳,没有拖拽式声纳。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只是在舰队中,“比睿”级承担的是防空任务,反潜只是次要任务,加上搭载了两架大型反潜直升机,也就没有必要配备拖拽式声纳。

与“比睿”级配合使用的是“臻名”级多用途驱逐舰与“白根”级反潜驱逐舰。

按照日本海军的习惯,护卫舰配属给地方舰队,因此在主力舰队中的反潜驱逐舰,相当于中国海军的远洋护卫舰。

与中国海军一样,“臻名”级与“白根”级采用相同的舰体,只是任务模块不同。

在任务分配上,“臻名”级主要协助巡洋舰执行防空任务,必要的时候能够单独执行防空、制海、打击与反潜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臻名”级是缩版的“比睿”级,在火力配制上比“比睿”级降低了一个级别。比如在火炮数量上,“臻名”级只有一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电热化学炮,导弹垂直发射筒也只有九十六具。相对而言,“臻名”级的反潜能力还有所提高,比如配备了拖拽式声纳。

“白根”级的最大特点就是设置了超大的飞行甲板与机库,能够携带四架直升机,并且同时让两架直升机起降。为此,“白根”级没有携带电热化学炮,仅仅只有一门七十六毫米舰炮,导弹垂直发射筒也减少到了四十八具,且除了携带三十二枚中程防空导弹外,全部用来携带反潜导弹。

看得出来,日本海军辅助战舰都非常“专业”。

事实上,这也是师承美国海军的直接结果,因为在美国海军中,各艘战舰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

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

好的方面是,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非常完备,作战灵活性有足够的保证。缺点是,任何一艘战舰都不可否缺,如果有所损失,将直接导致舰队的某一种作战能力大幅度降低,从而限制了舰队的作战能力。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在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日本舰队才有完备的作战能力。哪怕只有一艘战舰没有配备到位,日本舰队的战斗力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有可能在战场上遭到敌人的致命打击。

事实上,日本海军最欠缺的还是水下力量。

虽然日本海军已经把潜艇数量扩充到二十四艘,而且全部实现AIP化,最先进的八艘还采用了核动力AIP系统,具备无限的潜航能力,但是与真正的攻击核潜艇相比,日本的常规潜艇仍然差得太远了。

在下一场战争中,日本舰队必然深入大洋,与中国舰队决战。

水下兵力的欠缺,必然成为日本舰队的致命问题。。

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85章 行星大发现第117章 高姿态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30章 紧急拦截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37章 牺牲品第71章 以进为退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34章 炮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97章 战略分歧第70章 分道扬镳第7章 太空战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14章 无声对抗第74章 争取时间第86章 全面竞赛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71章 新理论第23章 金狗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章 千锤百炼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29章 守无可守第3章 大国实力第52章 统一意见第9章 以退为进第21章 惨败第3章 战前会议第45章 越界第21章 一锅端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27章 地面战争第297章 警戒圈第110章 退却第42章 第五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14章 首相之死第98章 严阵以待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7章 太空战第65章 门槛第64章 退与不退第49章 抛开幻想第215章 海军优势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5章 无用之举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2章 利益交换第30章 紧急拦截第83章 歪打正着第56章 家宴第52章 空中力量第20章 政治联盟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底线第8章 倒计时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291章 生存空间第13章 底线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38章 狼群第28章 九死一生第50章 大无畏第58章 新班子第54章 生于忧患第73章 外交战果第8章 扩军浪潮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196章 突袭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4章 舰队出港第2章 完美主义者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38章 劳动力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2章 年关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9章 水深火热第8章 节外生枝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23章 战略误判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10章 装甲主力第26章 理由第24章 勇敢面对第57章 提前行动
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85章 行星大发现第117章 高姿态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30章 紧急拦截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37章 牺牲品第71章 以进为退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34章 炮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97章 战略分歧第70章 分道扬镳第7章 太空战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14章 无声对抗第74章 争取时间第86章 全面竞赛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71章 新理论第23章 金狗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章 千锤百炼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29章 守无可守第3章 大国实力第52章 统一意见第9章 以退为进第21章 惨败第3章 战前会议第45章 越界第21章 一锅端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27章 地面战争第297章 警戒圈第110章 退却第42章 第五代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17章 负担得起第14章 首相之死第98章 严阵以待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7章 太空战第65章 门槛第64章 退与不退第49章 抛开幻想第215章 海军优势第68章 措手不及第45章 无用之举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2章 利益交换第30章 紧急拦截第83章 歪打正着第56章 家宴第52章 空中力量第20章 政治联盟第75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底线第8章 倒计时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291章 生存空间第13章 底线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38章 狼群第28章 九死一生第50章 大无畏第58章 新班子第54章 生于忧患第73章 外交战果第8章 扩军浪潮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196章 突袭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4章 舰队出港第2章 完美主义者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38章 劳动力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2章 年关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9章 水深火热第8章 节外生枝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23章 战略误判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10章 装甲主力第26章 理由第24章 勇敢面对第57章 提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