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奋起直追

对海军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了解之后,牧浩洋还借阅了日本海军的情报资料。

与中国海军相比,日本海军的建设目的性更加明确。

在整体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日本海军把重点全部放在了舰队上,基本上没有考虑兵力投送能力。

这也可以理解,作为岛国,日本首先就得考虑制海权。

只有在掌握了制海权之后,日本才能确保本土安全,也才有能力利用制海权,向海外投送兵力。

在制海权都保不住的情况下,打造实力强大的陆战队没有任何意义。

事实上,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规模非常小,仅有三万人左右,而且作战部队只有四个编制不到五千人的陆战旅。

在作战使用上,这四个陆战旅的主要任务是守卫外岛。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几乎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了海军身上。也就是说,日本可以用更多的军费来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在日本海军中,核心力量仍然是航母,而且是正在建造的“飞龙”级核动力航母。

按照二部获取的情报,“飞龙”级将分两批建造,第一批的“飞龙”号与“苍龙”号已经在二零三零年,先后在神户与大阪造船厂下水,预计在二零三三年初完成舾装,在二零三三年底服役。第二批的“翔鹤”号与“瑞鹤”号(与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期间战沉的两艘小型航母同名)在二零三一年底也已下水,舾装进度比第一批快得多,预计也将在二零三三年完成,预计在二零三四年服役。

只是,二部在另外一份情报中提到,日本很有可能增加“飞龙”级的建造数量。

如果神户造船厂与大阪造船厂没有别的大型战舰的建造任务,那么在二零三二年底,日本海军很有可能增加两艘订单、甚至一次增加四艘订单。因为“飞龙”级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所以基本船体与任务模块的建造工作可以同时进行。根据二部的分析,以日本的造船能力,加上已经建造了四艘,第三批“飞龙”级的船台周期能缩短到两年之内,甚至有能力减少到一年半。如此一来,第三批“飞龙”级很有可能在二零三四年中期到二零三四年底之间下水。一切顺利的话,这些航母很有可能在二零三五年完成舾装。只要解决了舰员培训问题,就有可能在二零三五年服役。

当然,这是和平时期的最佳情况。

如果战争威胁迫近,日本肯定会疯狂扩充海军舰队,也就有可能在战争爆发前,再获得两艘、甚至四艘超级航母。

果真如此的话,对中国海军来说,这绝对是个非常巨大的威胁。

要知道,到二零三五年,中国海军最多只有六艘可以作战的航母,而且其中两艘是中型航母。

所幸的是,“飞龙”级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强大。

在项目审核阶段,日本希望得到美国的技术援助,甚至提出从美国购买“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图纸,并且花巨资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比如舰用核反应堆,结果因为美国设置了过高的技术门槛,而没能如愿以偿。

随后,日本转向英国,设法从英国获得了建造大型航母所必须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日本在舰用核反应堆项目上投入了近四百亿美元,开发出了功率为一百兆瓦的自然循环反应堆,达到了装备十万吨级航母的基本要求,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始设计“飞龙”级航母。

到了这一步,美国回心转意,表示愿意向日本提供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必要技术。

只是,美国只答应提供“尼米兹”级的基本技术。原因很简单,“福特”级是美国海军的主力航母,而“尼米兹”级属于淘汰产品,最后一艘“尼米兹”级、即“布什”号预计在二零四五年推移,比设计使用寿命提前了十年。在日本开始设计“飞龙”级的时候,美国海军只有六艘“尼米兹”级在役,而且“罗斯福”号还是训练航母,拆除了所有用于作战的电子设备。

问题是,日本拿不出比“尼米兹”级更好的设计方案。

要知道,在此之前,“赤城”号采用的是“小鹰”级的技术水准,只是在部分系统上采用了新式设备。

即便日本能够单独设计出大型航母,也不会比“尼米兹”级更加先进。

关键是,在英国提供的技术支持中,没有包括核动力部分。也就是说,日本海军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核动力战舰。

经过讨价还价,在二零二七年初,日本拿到了“尼米兹”级的设计蓝图。

随后,在美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承担主要建造任务的神户造船厂对“尼米兹”级的设计图纸做了改进。

这就是“飞龙”级的基本面貌。

必须承认,经过改进之后,“飞龙”级的作战能力肯定超过了“尼米兹”级。比如在动力系统上,“飞龙”级的核反应堆来自a5w,而不是“尼米兹”级使用的a4w,不但输出功率提高到了一百二十五兆瓦,堆芯寿命还延长到了三十五年,基本上达到了舰体的最大设计寿命。

在飞行甲板布局上,“飞龙”级也更加接近“福特”级。比如只有三部飞机升降机,其中两部设在右舷舰岛前方,第三部设在左舷。在弹射器的设置上,因为采用了最新的电磁弹射器,弹射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所以减少到了三部,在斜角甲板前端只有一部弹射器,确保在回收战斗机的时候,仍然能够达到正常情况下三分之二的出动率,大幅度提高了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效率。

说得形象一点,“飞龙”级是有着“福特”级外表的“尼米兹”级改进型。

在综合作战能力上,“飞龙”级远不如“福特”级。

比如,在机库与弹药库的设置上,如果按照“福特”级的方式进行改进,就要对舰体内部结构做出全面调整,工作量不压于重新设计一种航母,而且美国也不可能帮助日本设计出如此先进的航母。结果就是,受机库与弹药库设置影响,“飞龙”级的航空出动效率仅比“尼米兹”级有少许提高,而“福特”级与“尼米兹”级的最大差别就在航空出动效率上,两者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正常情况下,“飞龙”级的载机量在九十架左右,如果提高多用途战斗机的数量,并且在飞行甲板上系留战斗机,能在必要的时候把载机数量提高到一百二十架,只是出动效率必然大幅度降低。

从航空作战效率上讲,“飞龙”级与“长江”级相差不大。

比如在采用“潮汐作业法”的情况下,“飞龙”级的设计指标是一次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而“长江”级能够达到四十架,且经过了实战考验。在持续出动能力上,“飞龙”级的日出动量为二百二十架次,而“长江”级为两百架次,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甚至达到过二百四十架次。

与“昆仑山”级相比,“飞龙”级就差得太远了。

正常情况下,“昆仑山”级能一次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采用“潮汐作业法”后,能出出动六十架。在不影响持续作战的前提下,“昆仑山”级的日出动量为二百四十架次,最高能超过三百架次。

从航空作战能力上看,“飞龙”级大概相当于“昆仑山”级的百分之六十五。

也就是说,六艘“飞龙”级才顶得上四艘“昆仑山”级。

如果算上两艘“长江”级,中国海军在只有六艘航母的情况下,制海作战能力不比拥有八艘航母的日本海军差。

当然,日本海军能不能赶在战争爆发前建成八艘航母,还是个很大的问题。

如此一来,“赤城”号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如果日本海军无法抢先建成第三批“飞龙”级,在二零三五年的战争中,“赤城”号将成为左右战场平衡的关键力量。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日本海军把“赤城”号派往印度洋,在西太平洋上就别想获得兵力优势。

为此,在建造“飞龙”级的时候,日本海军花了不少力气对“赤城”号进行改进。

重点就是提高“赤城”号的航空作战能力。

因为“尼米兹”级的基础设计来自“小鹰”级,“赤城”号又以“小鹰”级为蓝本,所以在改进“赤城”号的时候,日本海军大量利用了建造“飞龙”级开发的技术,比如换上了全新的飞行甲板。

结果就是,“赤城”号成了常规动力版的“飞龙”级。

除了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有所欠缺之外,在其他方面,“赤城”号不比“飞龙”级差多少。如果在西太平洋上作战,而且以制海为主,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不是大问题,关键看舰队指挥官怎么应用。

由此可见,即便保守估计,日本海军到二零三五年也将拥有五艘大型航母。

因为中国海军有两艘中型航母,所以从账面上看,日本海军至少追平了中国海军,有足够的能力在海战中重创、甚至击败中国海军。

只不过,舰队作战中,航母并非唯一的作战力量。

一支完整的舰队,还应该包括多种护航战舰。。.。

第78章 多此一举第49章 疑点重重第45章 无用之举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133章 新的发祥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234章 决胜点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87章 人挪活第7章 实干阶段第80章 战术推断第94章 技术军官第55章 积极外交第37章 刺刀见红第64章 千钧一发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69章 左右为难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31章 接触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1章 不可否缺第75章 积极迎战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90章 总攻第31章 限制军备条约第26章 威逼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31章 扫荡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74章 觉悟第78章 多此一举第104章 猛然觉悟第259章 遗赠第192章 烟消云散第71章 拼尽全力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112章 和平第2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270章 投降第14章 首相之死第6章 争取和平第119章 无心恋战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27章 战略目的第1章 新岗位第1章 收假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45章 关键情报第9章 进军神速第5章 军事冒险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46章 大战略第24章 变数第49章 抛开幻想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69章 外援第97章 战略分歧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1章 决战开始第11章 打击利器第2章 秘密任务第178章 进攻心切第36章 分外之责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65章 明智之举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加速追击第7章 不测风云第38章 劳动力第168章 上前线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4章 怎么打第81章 临时调整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58章 战争余烬第246章 登陆美国第53章 橄榄枝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90章 一网打尽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9章 做彻底第10章 重在过程第93章 空中偷袭第20章 权衡利弊第130章 以命搏命
第78章 多此一举第49章 疑点重重第45章 无用之举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133章 新的发祥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234章 决胜点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87章 人挪活第7章 实干阶段第80章 战术推断第94章 技术军官第55章 积极外交第37章 刺刀见红第64章 千钧一发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69章 左右为难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31章 接触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1章 不可否缺第75章 积极迎战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90章 总攻第31章 限制军备条约第26章 威逼第31章 不可避免第131章 扫荡第46章 全速北上第274章 觉悟第78章 多此一举第104章 猛然觉悟第259章 遗赠第192章 烟消云散第71章 拼尽全力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112章 和平第2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270章 投降第14章 首相之死第6章 争取和平第119章 无心恋战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27章 战略目的第1章 新岗位第1章 收假第50章 另有其人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45章 关键情报第9章 进军神速第5章 军事冒险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46章 大战略第24章 变数第49章 抛开幻想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69章 外援第97章 战略分歧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1章 决战开始第11章 打击利器第2章 秘密任务第178章 进攻心切第36章 分外之责第19章 人心所向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65章 明智之举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76章 硬碰硬第44章 加速追击第7章 不测风云第38章 劳动力第168章 上前线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4章 怎么打第81章 临时调整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58章 战争余烬第246章 登陆美国第53章 橄榄枝第30章 虎口逃生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90章 一网打尽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9章 做彻底第10章 重在过程第93章 空中偷袭第20章 权衡利弊第130章 以命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