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争取和平

与美国国务卿康拉德通了电话后,杜小蕾就急匆匆的赶往元首府,参加由黄瀚林召开的高层会议。

这起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杜小蕾心里非常清楚。

说得简单一些,在里面推波助澜的,正是中美两国的军方将领,特别是那些掌握着实权的高级将领。

问题是,能够就此证明军人做错了吗?

杜小蕾早就看了出来,牧浩洋的目的只是捍卫国家利益,避免中国军队在战争爆发的时候遭到致命打击。

如果战争已经无法避免,那么牧浩洋所做的一切就没有错。

那么,战争还能够避免吗?

作为外交家,杜小蕾当然希望战争永远不会爆发,但是作为现实主义者,她更加相信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年初的时候,就有很多迹象表明,美国正在积极策划战争。

WWW✿ Tтkā n✿ ¢ ○

在春节过后的第一次高层会议上,杜小蕾就提出,应该密切留意美国,警惕美国制造与挑起战争的行为。

当时,杜小蕾拿出一份谁也无法忽视的证据。

在二月初,美国副总统访问莫斯科的时候,与俄罗斯总统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即在俄罗斯遭到入侵的情况下,美国将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种援助。在这份协议中,美国还承诺帮助俄罗斯调整军事指挥体系,建立效率更高的作战指挥系统,使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得到全面提升。

这份秘密协议,可以看成是美俄同盟条约。

当然,不是对等的同盟条约,即俄罗斯不承担义务,只有美国单方面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负责。

问题是,不管怎么解释,这是美国迈向战争的关键一步。

只要美俄结成同盟关系,中国将别无选择。说得简单一些,就算美国不挑起战争,中国也会在必要的时候发动战争。

站在外交家的角度,美俄秘密结盟已经使开战进入倒计时阶段。

问题是,黄瀚林并不是外交家。

在那次高层会议上,黄瀚林没有批准军方提出的建议,即制订一份针对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计划,而是要求杜小蕾进行外交努力,争取稳住俄罗斯,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避免战争爆发。

为此,杜小蕾在四月初访问了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总统与总理。

虽然会晤的气氛很融洽,但是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俄罗斯总统与总理都没有接住杜小蕾伸出的橄榄枝。

可以说,这已经是中国当局为阻止战争进行的最后一次努力了。

当时,杜小蕾在莫斯科开出了非常高的条件,包括不再向中亚国家提供援助,甚至暗示只要俄罗斯承认中国在东亚、东南亚与南亚的地位,中国就会促成扶桑当局放弃对北方四岛的领土要求。在领土安全问题上,杜小蕾还提出,中国愿意签署一份双边性质的边境安全协议,即中俄同时将边境地区的军队后撤两百公里以上,在离边境两百公里范围内的军事部署与调动都将提前通报对方。在蒙古问题上,杜小蕾也表明了立场,即中国无心吞并蒙古,也不会采取任何破坏中蒙俄三边关系的行动,但是要求俄罗斯也做出同样的保证,不在蒙古采取单方面行动。

总而言之,为了安抚俄罗斯,杜小蕾几乎做出了所有让步。

可惜的是,俄罗斯当局依然认为杜小蕾没有诚意,她做出的所有安全保证都无法确保俄罗斯的根本利益不受威胁。

当然,杜小蕾没有就此放弃。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杜小蕾的主要工作就是与俄罗斯打交道,想方设法的改善中俄关系。

直到十月份,随着美国宣布向澳大利亚增派舰队,局势才变得不可收拾。

当时,杜小蕾就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压垮和平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月十二日,杜小蕾专程找到牧浩洋,提到了美国向澳大利亚增兵的事情,而牧浩洋的立场非常明确:美国增强在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方向上的军事力量,已经对中国的安全与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

只是,杜小蕾怎么也没想到,牧浩洋会在五天之后做出回应。

虽然杜小蕾不是军事家,但是她知道,牧浩洋下达的命令,等于是在告诉美国:再过几个月,中国就有能力发动战争。

所幸的是,在此之前,杜小蕾已经做了总理该做的事情。

来到元首府,在高层会议上,杜小蕾首先对国内情况,特别是与战争有关的情况做了全面分析。

当时,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在战争初期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如何扭转局面。

这其中,最重要的又是中国自身的战争潜力。

在这份报告中,杜小蕾明确提到:因为从二零三八年开始,国内经济建设就根据战争需要做了调整,所以在进行战争管制的前提下,所需的八十六种战略物资的自给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在需要进口的百分之二十中,有大约八成能够通过陆路口岸输入,只有大约百分之四的战略物资需要海运。

可以说,中国的自给率非常高。

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的自给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而且进口物资中只有百分之四十能够通过陆路运抵,总物资的百分之二十四需要走海运,此外美洲经济体对海运的依赖程度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此外,中国的战略储备也较为充足。

在报告中,杜小蕾明确提到,即便在战争初期丧失了制海权,海运线路被切断,中国储备的战略物资也能坚持一年以上,确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在建军事项目顺利完成,并且可以通过空运的方式,获取必要的战略物资,确保在战争的第二年里,仍然有百分之七十的军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当然,杜小蕾没有忘记最重要的部分:战争动员。

按照在二零三八年制订的动员计划,战争爆发后,将分五步完成战争动员,即征召适龄退役军人、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全面动员、恢复义务兵役制、社会生产体系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整个动员行动将耗时一年以上,半年内能完成前三个阶段的动员工作,把军事实力提高两倍以上。

因为涉及到军队动员,所以这不仅仅是国务院的事情。

在随后的说明中,牧浩洋提到,在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动员之后,因为新征召的兵员需要接受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部分技能与技术性兵种的训练周期在一年以上,所以要到战争爆发后一年,陆军与空军的作战能力才会有明显增长。因为装备建造周期更长,所以海军与陆战队的实力要到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才会有明显增长,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装备建设完全依照战时体制进行。

正是如此,牧浩洋强调了第二阶段动员的重要性,提出应该同时进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动员。

问题是,进行战争动员的前提是战争已经爆发。

在这个问题上,黄瀚林的态度依然有点犹豫,似乎在他看来,仍然有挽回余地,还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会议进行了六个小时,最终仍然没有得出结论。

事实上,这完全在杜小蕾与牧浩洋的预料之中。

黄瀚林不是没有战争的魄力与决心,而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必须顾虑战争产生的严重后果。说得直接一点,不管黄瀚林怎么想,和平能多维持一天就算一天,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到了二零五二年,这似乎是能够看到的结果,即持续下去的军备竞赛,肯定会导致美国破产,从而使美国输掉这场持续了四十年的冷战,中国将以非战争的方式取代美国。

当然,黄瀚林并不是理想主义者。

会议结束之前,黄瀚林批准了由牧浩洋提出的军事预备方案,即在十月底之前使现役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取消所有休假,前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后方部队也将提高警惕,作好战争准备。

可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防范准备。

就算黄瀚林不想挑起战争,也得防止美国发动突然袭击。

事实上,这是中国针对当前局势,所能采取的最为有限、影响最小的措施了,而黄瀚林的意图依然是维护和平。

会议结束之后,黄瀚林把杜小蕾留了下来,让她尽快对美国进行紧急访问。

黄瀚林没有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而是在会议后单独找到杜小蕾,主要就是不想就这个问题与牧浩洋等将领发生争执。要知道,积极主战的不止是牧浩洋,还有戚凯威、母祁铁等高级将领。

说白了,在战争问题上,军方的态度高度一致。

事实上,这也表明黄瀚林对和平不抱多大希望,不然他应该在会议上直接提出为和平做最后的努力,而不是顾虑军方的感受。

对于元首的良苦用心,杜小蕾也非常感慨。

如果中美双方的政治家都能像黄瀚林这样,竭尽所能的争取和平,恐怕中美关系就不会走到这步田地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政治家,因为策划战争的往往不是政治家。

离开元首府后,杜小蕾没有立即返回国务院,而是去了总参谋部。

外交上的努力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由军方决定,即军事行动与部署才是更有效的外交信号。

第186章 拼命的动力第30章 谁更疯狂第85章 矛盾爆发第2章 厚积薄发第59章 再接再厉第5章 军事冒险第63章 卸甲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90章 主动权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234章 决胜点第87章 人挪活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章 不可否缺第75章 预演第38章 战役目的第31章 政治变更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118章 和解第77章 针锋相对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95章 快马加鞭第5章 泰山北斗第61章 防空作战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53章 再次攻击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01章 轻型对轻型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章 斗争第76章 自知之明第9章 新冷战第49章 疑点重重第212章 竭尽全力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37章 回国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章 把握机会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2章 头号王牌第18章 左右逢源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59章 击鼓传花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5章 后方部署第12章 封锁第88章 进退维谷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54章 突然袭击第37章 小国海军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94章 托管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89章 虚与委蛇第56章 窗户纸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3章 本性难移第95章 情报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53章 军事部署第89章 一枚导弹第32章 关键时刻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304章 文明接触第77章 诱饵第94章 技术军官第231章 是敌是友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318章 总则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14章 扫帚星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27章 雷暴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21章 高歌猛进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7章 太空战第61章 动力革命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76章 作战策划
第186章 拼命的动力第30章 谁更疯狂第85章 矛盾爆发第2章 厚积薄发第59章 再接再厉第5章 军事冒险第63章 卸甲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90章 主动权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234章 决胜点第87章 人挪活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1章 不可否缺第75章 预演第38章 战役目的第31章 政治变更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118章 和解第77章 针锋相对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95章 快马加鞭第5章 泰山北斗第61章 防空作战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53章 再次攻击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01章 轻型对轻型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章 斗争第76章 自知之明第9章 新冷战第49章 疑点重重第212章 竭尽全力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37章 回国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3章 把握机会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62章 头号王牌第18章 左右逢源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59章 击鼓传花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5章 后方部署第12章 封锁第88章 进退维谷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54章 突然袭击第37章 小国海军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94章 托管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89章 虚与委蛇第56章 窗户纸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3章 本性难移第95章 情报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53章 军事部署第89章 一枚导弹第32章 关键时刻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304章 文明接触第77章 诱饵第94章 技术军官第231章 是敌是友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318章 总则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14章 扫帚星第229章 胸有成竹第127章 雷暴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66章 不可避免第121章 高歌猛进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7章 太空战第61章 动力革命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76章 作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