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打击利器

巡航导弹潜艇可以说是核时代的遗留物。

华盛顿条约生效之后,美国的战略核潜艇数量被限制在十二艘以内,因此在接下来的十多年内,美国海军唯一的战略核潜艇项目就是用“伊森?艾伦”级取代服役数十年的“俄亥俄”级。

该级战略核潜艇,正是以其最大支持者,时任美国海军参谋长伊森?艾伦的名字命名。

与“俄亥俄”级相比,“艾伦”级依然保留了二十四枚潜射弹道导弹的基本配制,以此达到美国海军的基本要求。因为美国海军在“三位一体”的战略体系中承担了百分之六十的分量,而战略核潜艇总量又受到了严格限制,所以对潜艇携带潜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以及导弹的弹头数量都有较高的要求。要知道,在同一时代,中国、俄罗斯、英国与法国的战略核潜艇携带的潜射弹道导弹都不超过二十枚,一般只有十六枚,而且导弹携带的弹头数量也普遍低于美国。

当然,这也与各国的核战略有关。

美国的核战略是全面摧毁,即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彻底摧毁敌国,而中俄法英的核战略以报复为主,通过让潜在敌对国遭受无法承受的重大损失来遏制敌对国的战争野心,达到有限的战略平衡。

在全面销毁核武器公约生效后,战略核潜艇成为了历史产物。

只是,在这份全球公约中,并没要求拆毁战略核潜艇,只是要求拆除战略核潜艇上的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销毁所有潜射弹道导弹与核弹头,潜艇是导弹的运载工具、而不是核弹头的运载工具,所以不在销毁的行列之内,各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利用这些核潜艇。

从经济角度上看,让造价巨亿的战略核潜艇直接报废,也非常不划算。

当时,中国海军就考虑过把战略核潜艇改造成巡航导弹潜艇,并且委托武汉造船厂制订了改造方案。只是在进入项目经费审核阶段的时候,被时任总参谋长的腾耀辉否决,没有能够变成事实。随后,中国海军现役的八艘战略核潜艇陆续退役,只有两艘被移交给了军事博物馆与海军博物馆,另外六艘都在拆除敏感设备与核反应堆之后,卖给了拆船厂,在二零四零年之前全部销毁。

腾耀辉这么做,也很有道理。

当时,中国海军的八艘战略核潜艇中,四艘是服役二十年的094型,而四艘096型的平均服役年龄也有十年。按照计划,094型将全部被098型取代,而096型也将在二零五零年之后退役,因为096型的堆芯设计寿命只有二十五年,在二零五零年左右就将达到最大使用年限。

也就是说,在全面销毁核武器公约生效的时候,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正在换代。

按照公约,中国海军停止了四艘098型的建造工作,并且在二零四零年之前把已经完成的艇体出售给拆船公司。

如果对剩下的八艘战略核潜艇进行改造,效费比不会高到哪里去。

094型已经接近最大服役年限,就算在改造中更换核反应堆堆芯,受艇体的结构寿命限制,也就最多服役十年。因为更换堆芯耗费巨大,而且工程期相当漫长,还将占用船厂的建造能力,所以非常不划算。此外,094型的基本技术相当落后,如果进行全面改造,费用肯定非常惊人。从效费比的角度出发,把094型改造成巡航导弹潜艇,还不如用新技术建造真正的巡航导弹潜艇。

虽然096型的改造效费比稍微好一些,在不更换堆芯的情况下,也能在改造后服役十年到十五年,如果更换堆芯则能服役二十年到二十五年,但是096型的保有量太少,而且在基础设计上仍然存在与094型相似的缺陷。要知道,096型与094型的差别并不大,中国海军规划中真正的主力战略核潜艇是后来的098型,而且计划在二零五零年之前,用098型取代所有战略核潜艇。

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改造096型的效益也不明显。

另外,是否装备巡航导弹潜艇,也与中国海军的战术需求有关。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中国海军仍然是一支区域性海军,主要在本土附近活动,暂时还没有美国海军那样的全球作战能力,也不具备在远离本土或者海外基地的地方的作战能力,也就对远程打击能力没有多高的要求。

说得直接一些,在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区域内,都能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与掩护。

如此一来,海军只是打击力量中的一部分,而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已经有足够多的能力完成打击任务了。

显然,中国海军没有必要装备巡航导弹潜艇。

从使用上看,与其耗费巨资建造巡航导弹潜艇,还不如花同样多的钱采购轰炸机与反潜巡逻机。

要知道,在打击用途上,携带巡航导弹的轰炸机与反潜巡逻机的作战效率不比巡航导弹潜艇低多少。因为与潜艇的通信非常困难,而且潜艇的航行速度远不如空中平台,所以在作战灵活性上,巡航导弹潜艇更加没有优势可言。从战术性能上讲,巡航导弹潜艇唯一的优势就是隐蔽性,可是在巡航导弹的射程普遍超过了一千公里,一些速度较慢的巡航导弹的射程甚至能够打到三千公里以外,导弹运载平台根本不用靠近目标、甚至不用进入战区,隐蔽性也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事实上,巡航导弹潜艇的主要价值在战略上,即对潜在敌国进行突然打击。

问题是,在核武器已经成为历史的情况下,巡航导弹潜艇携带的一百多枚巡航导弹根本不可能毁灭一个国家,战略打击能力还不如一支轰炸机群,或者是一支航母战斗群,因此其存在的价值本身就不高。

当然,美国海军的情况与中国海军并不一样。

在全面销毁核武器公约生效的时候,已经有八艘“艾伦”级服役,另外四艘也完成了船台建造。更重要的是,已经服役的八艘“艾伦”级的平均役龄还不到五年,其艇体与堆芯设计寿命都是五十年。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进行全面改造,只需要把潜射弹道导弹装置改为巡航导弹发射装置,这些潜艇就能服役四十五年。从效费比上来看,“艾伦”级非常有改造的潜力。

在战术使用上,美军对巡航导弹潜艇的依赖性也比较大。

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的打击能力与其使命严重不符。

虽然美军有十五支航母战斗群,仍然是全球头号海军强国,但是美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是中国海军的四倍,兵力密度比中国低得多,而且美国海军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原理本土的地方作战。

如此一来,美国海军更加需要增强火力投送能力,也就是打击能力。

与扩大舰队规模相比,把十二艘崭新的战略核潜艇改造成巡航导弹潜艇,显然更加具有效费比。

要知道,十二艘巡航导弹潜艇在一次突击中的投送能力相当于一支航母战斗群,可是其改造费用只是打造一支航母战斗群的十分之一,即便把采购导弹的费用算上,也只相当于航母战斗群的百分之十五。

此外,在战术使用上,美军一直奉行前沿部署战略,因此巡航导弹潜艇的隐蔽性有了用武之地。说得直接一些,美军可以提前向热点地区部署巡航导弹潜艇,弥补其他打击力量欠缺导致的问题。如果把十二艘巡航导弹潜艇集中使用,意味着在战争中,美国能在必要时获得相当于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能力。

正是如此,美国不但完成了后四艘“艾伦”级的建造工作,还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完成了十二艘巡航导弹潜艇的改造工作。

事实上,在这方面,美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早在三十多年前,美国海军就把四艘“俄亥俄”级改装成了巡航导弹潜艇。

与“俄亥俄”级相比,“艾伦”级在改造的时候没有要求具备投送特种部队的能力,因此二十四具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装置全部改造成了巡航导弹发射装置,每套装置配备七枚巡航导弹,整艇携带一百六十八枚。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鱼雷舱里携带二十八枚,只是一般很少这么做。

从性能上讲,即便到了二零五二年,“艾伦”级也不落后。

因为是战略核潜艇,所以“艾伦”级最突出的就是静音性能。在潜航速度为十二节的时候,“艾伦”级的噪声强度还不到九十二分贝,比同期、甚至晚十年服役的很多攻击核潜艇都要安静。此外,“艾伦”级的自持能力也相当出色,标准巡逻周期为九十天,美军曾经创造过持续巡逻一百五十天的纪录。当然,在其他方面,“艾伦”级的性能就不怎么样了,比如最大潜航速度只有二十八节,最大下潜深度只有四百四十米,自卫武器只有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发射管,备雷量只有二十八条。

从打击能力来看,“艾伦”级绝对是美军手里的一把利器。

第111章 一击得手第17章 新的选择第26章 重拳出击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35章 后方部署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75章 积极迎战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6章 逐步推进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33章 最后反击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4章 各算各的第49章 第二战场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59章 击鼓传花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11章 经济围剿第8章 经济账第3章 把握机会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33章 孤注一掷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40章 改变历史的潜艇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40章 突袭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64章 外交胜利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319章 反思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5章 最终辩论第80章 另寻出路第192章 选择权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42章 第五代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57章 老少校第73章 余波第120章 用我们的方式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5章 门槛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41章 入朝第65章 明智之举第20章 混战第88章 各让一步第33章 最后反击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46章 大战略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34章 矫枉过正第48章 针锋相对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69章 外援第5章 战略方向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6章 大战略第40章 突袭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80章 战术推断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0章 站队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67章 预见性第239章 稳住战线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24章 反击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46章 决策点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4章 各算各的第38章 战前会议第32章 关键时刻第42章 第五代第5章 来晚了第41章 进退两难第11章 玩火自焚第6章 定论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4章 扫帚星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16章 阴差阳错第215章 光复
第111章 一击得手第17章 新的选择第26章 重拳出击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35章 后方部署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75章 积极迎战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26章 逐步推进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33章 最后反击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4章 各算各的第49章 第二战场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59章 击鼓传花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11章 经济围剿第8章 经济账第3章 把握机会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33章 孤注一掷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40章 改变历史的潜艇第57章 收获的季节第40章 突袭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64章 外交胜利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319章 反思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5章 最终辩论第80章 另寻出路第192章 选择权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42章 第五代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57章 老少校第73章 余波第120章 用我们的方式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65章 门槛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41章 入朝第65章 明智之举第20章 混战第88章 各让一步第33章 最后反击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46章 大战略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34章 矫枉过正第48章 针锋相对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69章 外援第5章 战略方向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46章 大战略第40章 突袭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80章 战术推断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0章 站队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67章 预见性第239章 稳住战线第41章 进退两难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24章 反击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46章 决策点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4章 各算各的第38章 战前会议第32章 关键时刻第42章 第五代第5章 来晚了第41章 进退两难第11章 玩火自焚第6章 定论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4章 扫帚星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16章 阴差阳错第215章 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