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同化政策

六月七日,牧浩洋就去了京都。

因为东京的基础设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在战后一年多内,一直没有修复,所以新日本政府以没有遭到大规模轰炸的京都为行政首都,东京只是在名义上,仍然是日本的首都。

事实上,东京早就成了一座“鬼城”。

战争爆发前,大东京地区的人口规模在四千万以上,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日本最大的都市圈。战争结束的时候,大东京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减少到五百万以内,其中东京市区内的人口还不到一百万。除了大量的战争伤亡之外,导致人口锐减的主要因素还是旧日本政府进行的战略疏散,即把工厂转移到郊区,迫使工人也转移到郊区。虽然战后大部分居民返回东京,但是在粒子风暴导致的灾难中,半数以上的日本人病亡,幸存者也没有留在城市里面。原因很简单,直到二零三六年七月份,中国才开始为日本提供援助,而在此之前,日本人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生活物资。相对而言,在偏远农村地区更容易获得食物,而在城市里,基本上只有等死。

根据日本政府做的统计,到二零三七年初,东京市内的居民不到二十万。

因为很多战争废墟都没来得及清理,维持城市运转的绝大部分基础设施均已瘫痪,所以东京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别的不说,在东京的地铁系统与下水道里,至少还有两百万具尸体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相对而言,京都的环境就好得多了。

做为日本古都,京都没有多少重工业,因此在战争期间只遭到三次较小规模轰炸,大部分基础设施都保存完好,平民也没有大规模撤离。战后,大批中国军队进驻京都,给这里的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别的不说,在最为艰难的二零三六年,京都的酒馆就至少创造了十万个就业岗位,帮助五十万日本人获得了生存的必须物资。此外,驻军带来的经济效应还使京都首先恢复了电力供应,出现了一些以生产生活物资为主的手工作坊,以及为驻军服务的服务性行业。

日本新政府选择京都,也就不难理解了。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日本的战争创伤正在愈合,只是仍然随处可见战争的痕迹,以及造成的长期影响。

对牧浩洋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京都街上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乞丐。

与印度的乞丐不同,京都的乞丐以少年、特别是年龄在十二岁以下的少女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孤儿。

严格说来,牧浩洋也是孤儿。

虽然在他看来,日本这个民族本身就有罪,因为是所有日本人通过民主制度,共同把军国主义推上了历史舞台,不但给自身带来了灾难,也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是与所有理智的成年人一样,牧浩洋并不认为日本的儿童也有罪,因为他们不但没有选举权,连最基本的价值观都没有。

来到京都后,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中日联合孤儿救助中心”。

在他的要求下,庞跃龙专门抽调了一支部队,在日本各地建立孤儿院,并且从救助物资中抽调出很大一部分,专门提供给孤儿院。按照牧浩洋下达的指示,必须在三个月内,收容全部孤儿,并且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教育与基本医疗保障,以切实行动保护孤儿的人生安全。

为了这件事,牧浩洋还专程回国,找到盛世平等民族商人,希望他们出面,为日本孤儿捐助善款。

牧浩洋此举,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当时最受争议的,就是在孤儿院建立学校,并且以汉语教学。

在一些人眼里,特别是在一千多万日本海外侨民看来,牧浩洋此举,就是要抹灭日本作为独立民族存在的根基。

一些西方学者为此取了一个名字:去日本化。

按照这些学者的说法,如果所有日本儿童都说汉语,忘记了自己的母语,那么日本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

汉族能够出现,并且存在两千多年,做出最大贡献的正是横扫六合的秦始皇,而秦始皇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书同文。正是出现了统一的文字,中国才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日本,只要汉语成为唯一的语言,那么要不了多久,汉字就将成为日本的通行文字。

完成了语言与文字上的同化后,大和民族就将失去独立存在的根基。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接受汉语教育的,只是日本儿童,特别是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日本人依然说的是日语,而且这些儿童在出生社会之后,依然会说日语,因此汉语最多是日本的第一外语,就如同英语在香港与新加坡的地位一样。更重要的是,在历史上,日本在长达两千多年内使用的都是汉字,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出现了日文,但是日本并没有因此被中国同化,也没有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

暂且不说这些反驳有没有道理,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两千多年前了,即便与两百多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区别。别的不说,日本的人口基数就远远比不上中国,而且幸存者中儿童占了半数以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再是一个大陆型国家,而是典型的海洋强国,对日本的影响力绝非以往可比。

可以说,只要汉语与汉字在日本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最多只需要四十年,日本的民族文化就将被汉族同化。原因很简单,以对日本人平均寿命的预测十年后,现在所有十二岁以上的日本人都将寿终正寝,而接受了中式教育的日本人,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很有可能根本就不会说日语了。

事实上,也许要不了四十年,牧浩洋此举的影响力就会显现出来。

十年之后,当接受中式教育的日本人走入社会,他们最熟悉的不是日语,肯定主要以汉语进行交流。

如果考虑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种可能性肯定更大。

也就在牧浩洋积极建立孤儿院的时候方科学家组织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公布了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预测。

经过三个月的精确调整,微尘清理工作已经全面结束。

按照科学家给出的预测结果,气候的极端变化只存在于局部地区,在经历二十年到五十年的过渡期之后,全球气候与局部地区气候将恢复到二零三零年左右的水准,粒子风暴产生的影响也将到此结束。

当然,科学家没有忘记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政治家。

在同一份报告中,科学家还明确提到,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有可能对气候产生影响,而气候的蝴蝶效应极为明显,因此人类必须改变原来的消费方式,特别是能源利用方式,必须更加重视环保,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环保组织来约束各个国家,竭尽全力避免对地球环境产生大规模破坏。

说得简单一些,人类必须自我约束,不然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的十五个成员一致决定,将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改组为全球环境决策委员会,招纳更多的成员,并且赋予委员会处理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合作等特权。

说得简单一点,全球环境决策委员会将直根据各国为保护环境做出的贡献,决定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且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赋予决策机构采取特殊行动,以制裁等手段,对国家发展做出限制。

当然,最积极的肯定是中国与美国。

在中国与美国看来,全球环境决策委员会是“强国俱乐部”,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完全应该取代联合国。

当时,中国与美国都着重申明了一个观点:在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威胁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际机构来促进各个国家严格保护环境,而像联合国这类软弱的机构,肯定无法履行这个职责。

可以说,这正好切中了要害。

要知道,当时所有国家最关心的就是环境问题,

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对很多国家构成了实质性威胁,由此导致的粮食危机,更是世界动荡的根源。

再不重视保护环境,人类就将自取灭亡。

为了保护环境,绝对不能只做口头上的功夫,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而且是强有力的行动来约束各个国家。

比如,在经济发展上,重污染与高能耗产业必须受到控制。

从经济角度讲,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能源问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话,矿物能源消费必须得到遏制,并且最终由清洁能源取代。从技术层面上看,唯一能够取代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的就是可控聚变核能。

显然,中国有足够的技术优势。

相对而言,美国也有技术优势。

通过打环境牌,中国与美国的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对确立以中美为核心的国际集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众多中小型国家来说,也是促成其尽快选择战略立场的关键因素。

对其他国家,哪怕是欧盟与俄罗斯,恐怕就没有这么有利了。

只是,这个月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并非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改组,而是早已被料到,却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的事情。

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1章 极限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5章 科技战争第68章 推波助澜第37章 小国海军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20章 多面手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83章 一错再错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82章 担忧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43章 南亚明珠第2章 厚积薄发第136章 夹心饼干第39章 去台湾第14章 宣战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42章 四两拨千斤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88章 最后关头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81章 同盟集团第74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44章 恢复性扩充第92章 怎么打第47章 抢先攻击第61章 防空作战第36章 舰队司令第29章 相互指责第4章 战争阴云第99章 进退两难第91章 迎难而上第99章 故技重演第51章 时间点第27章 精妙战术第53章 再次攻击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42章 开战时机第2章 厚积薄发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44章 防空火网第18章 围捕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20章 逼婚第73章 外交战果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69章 外援第4章 科技竞赛第196章 突袭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95章 情报第185章 海军利器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25章 先做准备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41章 顺藤摸瓜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86章 战术侦察第163章 第一站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3章 把握机会第78章 两强标准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7章 直觉第188章 自告奋勇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140章 改变历史的潜艇第71章 再上战场第1章 禁运效果第13章 周密计划第287章 警钟第93章 铤而走险第252章 分赃大会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253章 谋略家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98章 追赶第35章 奔赴前线
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1章 极限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5章 科技战争第68章 推波助澜第37章 小国海军第218章 死亡陷阱第120章 多面手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83章 一错再错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82章 担忧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43章 南亚明珠第2章 厚积薄发第136章 夹心饼干第39章 去台湾第14章 宣战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42章 四两拨千斤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88章 最后关头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81章 同盟集团第74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44章 恢复性扩充第92章 怎么打第47章 抢先攻击第61章 防空作战第36章 舰队司令第29章 相互指责第4章 战争阴云第99章 进退两难第91章 迎难而上第99章 故技重演第51章 时间点第27章 精妙战术第53章 再次攻击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42章 开战时机第2章 厚积薄发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44章 防空火网第18章 围捕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20章 逼婚第73章 外交战果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1章 玩火自焚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69章 外援第4章 科技竞赛第196章 突袭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95章 情报第185章 海军利器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25章 先做准备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41章 顺藤摸瓜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86章 战术侦察第163章 第一站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3章 把握机会第78章 两强标准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7章 直觉第188章 自告奋勇第107章 和解为主第140章 改变历史的潜艇第71章 再上战场第1章 禁运效果第13章 周密计划第287章 警钟第93章 铤而走险第252章 分赃大会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253章 谋略家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98章 追赶第35章 奔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