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谋略家

虽然中国官方一直没有披露与欧洲联邦签署的秘密条约,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欧洲联邦后来公布的那些官方资料都是伪造的,因为都是一些单方面的官方资料,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与中国达成的秘密条约,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与欧洲联邦肯定在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达成了秘密条约,而且很有可能是口头形式的密约,没有书面文本,因此欧洲联邦公布的只是记录文件。

问题是,两位国家领导人受到的评价却完全不一样。

战后,欧洲人对皮诺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的,即便不骂他是卖国贼,也认为他把欧洲联邦带上了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可是在中国,对黄瀚林的评价都是正面的,其地位甚至超过了开国元勋。

事实上,不管两人做了什么,都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因为决定中国与欧洲联邦关系的绝对不是两名政治家的个人意愿,而是两个国家的实力对比,强者通吃、弱者恒弱的规则并没改变。

当然,黄瀚林绝对是一名技艺高超的政治家。

这一点,从他如何对待欧洲联邦就看得出来。

当时,中国与欧洲联邦的密约不仅仅针对英国,还针对俄罗斯、以及欧洲地区的独联体国家。

根据欧洲联邦公布的绝密资料,当时黄瀚林为了肢解俄罗斯,在东欧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让步。首先,解除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统一条约,恢复白俄罗斯的独立地位。其次,承认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与波罗的海三国为欧洲联邦的势力范围,而且将默认欧洲联邦吞并这些国家。第三,敦促战后重建的俄罗斯政府把加里宁格勒地区割让给欧洲联邦,而该地区原本是德国东普鲁士的一部分。最后,中国不谋求独霸俄罗斯,将与欧洲联邦共同分享俄罗斯的战略利益。

对皮诺来说,这绝对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甚至可以说,皮诺一下就被这个巨大的馅饼给砸晕了。

要知道,就算不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立陶宛、拉托维亚与爱沙尼亚六国,加上加里宁格勒地区的面积相当于西欧的三分之一,等于在欧洲联邦统一了欧洲大陆之后,把国土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

在历史上,包括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在欧洲的领土范围也没有如此广阔。

当然,这还不是唯一的好处。

为了得到这些好处,欧洲联邦就必须接受中国对待俄罗斯的政策,即在战后把俄罗斯肢解成三十四个国家,保留下来的俄罗斯,仅为乌拉尔山脉与伏尔加河以西的欧洲地区,亚洲部分将分裂成三十三个国家。

如此一来,中国与欧洲联邦分享的,只是欧洲的俄罗斯。

至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将全部划入中国的势力范围,而且欧洲联邦不能涉足。

显然,皮诺不会反对。

说白了,就算没有欧洲联邦的支持与默认,中国也会肢解俄罗斯,确保新生国家中,没有一个有成为大国、哪怕是地区强国的资本,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本土受到的威胁,全面改善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

事关本土安全,中国绝对不会有任何含糊。

要知道,在这场大战中,中国阵亡将士中的三分之一与大陆战争有关,而中国战争支出的百分之四十用在了大陆战场上。

做为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绝对不能容忍本土受到威胁。

显然,皮诺在这件事情上根本没有办法反对,也就只能顺水推舟,再趁机捞取一些看得见的好处。

当时,最明显的好处不是领土扩张,而是把国境线向东推进了上千公里。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中国分享俄罗斯的战后利益,等于在中国与欧洲联邦之间建立起了一道纵深超过一千公里的战略缓冲区,从而极大幅度的改善了欧洲联邦的战略处境,使欧洲联邦不用顾虑来自东面的威胁。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统一行动中,欧洲联邦可以把重点放在西欧。

可以说,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只是,皮诺在欢天喜地的吞下这个巨大的馅饼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欧洲联邦的胃口有这么大吗?

到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难看出黄瀚林遏制欧洲联邦的策略了。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给欧洲联邦打气,让这只还不是很大的气球因为膨胀速度过快而爆裂。

在英国问题上,黄瀚林做出的最大让步,实际上是默认欧洲联邦以武力实现统一。

可以说,这是非常高明的一招。

这场大战,不但彻底打垮了美国,也打醒了西方世界,特别是一直沐浴在和平阳光之下的欧洲人,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捍卫其利益,任何弱小的国家都没有独立生存空间。

只要欧洲人选择独立,而不是依附于中国,那就必须谋求强大。

显然,欧洲人不会依附于中国。

如此一来,欧洲就必须发展强大,而发展强大的基础就是建立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也就必须实现统一。

客观的讲,只要策略得当,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之内,欧洲联邦就能以和平手段统一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必要采取武力征服手段,因为绝大部分欧洲人已经认识到,不统一就没有未来。

这个时候再来看黄瀚林的策略,就能发现,其实他已经让欧洲联邦服下了一剂毒药。

当然,这是一剂慢性毒药,不会立即致命。

有理由相信,欧洲联邦在参战前犯的错误,也就是二零五五年底,在列支敦士登全民公决后得到的错误信息,以及随即出兵斯洛伐克,都是中国的功劳,很有可能是中国情报机构的杰作。

在这个时候,欧洲联邦就迈出了错误的一步。

由此导致的致命后果就是,欧洲联邦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和平手段无效,用武力统一欧洲大陆也无不可。

当然,要让这个认识变成行动,需要一些动力。

黄瀚林在英国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是第一动力,因为这等于在警告欧洲联邦,既然实力不够强大,就不要跟中国对着干。紧接着,在东欧问题上的让步,又是一个动力,或者说是诱惑力,既让欧洲联邦的野心家认为有机会迅速发展壮大,而且暂时不用担心来自中国的直接威胁。

这一推一拉,结果就非常明显了。

大战结束的第二年,欧洲联邦军队就跨过了比利牛斯山脉,攻入伊比里亚半岛,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

虽然在中国的默认下,欧洲联邦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统一大业,把整个西欧都划在了版图里面,随后还征服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立陶宛、拉托维亚与爱沙尼亚,让俄罗斯割让了加里宁格勒,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征服之后,欧洲联邦已经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要知道,通过军事征服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的几十个民族,绝对不会和睦相处。

更别说,在这个政府里轮流坐庄的是法德意这三个主要邦国,其他大部分邦国都没有发言权。

这样的欧洲联邦,算得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吗?

也许,表面上很强大,可是,内在却极为脆弱。

问题是,欧洲联邦背上的还不止这一个负担,其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在到达第聂伯河之后停下来。

到此,就得提到黄瀚林与皮诺达成的第三个密约,即地中海问题。

虽然罗马帝国早就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但是每一个欧洲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永远也不会消亡的罗马帝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欧洲与中国历史差别最大的地方。

在历史上,真正统一过全欧洲的,就只有罗马帝国,而这个罗马帝国,被所有欧洲人看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要不然后来也不会有第二罗马帝国与第三罗马帝国,要不然第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也不会称自己为“恺撒”,要不然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会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而自居,要不然沙皇也不会把自己看成是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要不然也没有那么多欧洲史学家去研究罗马帝国。

相反,在中国历史上,统一了全国的王朝与帝国数不胜数,而且统治时间较长的就有好几个。如果从秦朝算起的话,中国的两千多年历史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统一在一个王朝之下,分裂的时间并不多。结果就是,中国人把统一当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不统一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显然,在欧洲,统一是不正常的事情,分裂才是正常现象。

可以说,自拿破仑王朝之后,欧洲联邦是两百多年来,欧洲大陆上出现的唯一有可能统一整个欧洲,而且达到罗马帝国历史高度的国家。结果就是,欧洲联邦的野心极易在外界的刺激与引诱下而迅速膨胀。

黄瀚林的高明之处,就是用极其隐蔽的手段,悄然吹胀了欧洲联邦的野心。

这个手段,就是拿地中海做文章,准确的说是拿地中海南岸那几个信仰伊斯兰的阿拉伯国家做文章。

第23章 回到总参谋部第15章 受害者第47章 第一枪第8章 高歌猛进第60章 立即反击第8章 经济账第24章 空中打击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9章 做彻底第41章 疯狂准备第215章 光复第219章 火线第53章 继续打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85章 矛盾爆发第59章 击鼓传花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98章 追赶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61章 战略打击第69章 外援第1章 极限第39章 余辉第11章 取经第58章 海航突击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90章 突发奇想第96章 高调第38章 战前会议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22章 登陆作战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15章 受害者第45章 无用之举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6章 点火第274章 觉悟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13章 倾其所有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296章 能量假说第43章 薄弱环节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203章 覆灭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7章 疯狂计划第17章 打与不打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56章 家宴第81章 临时调整第25章 强攻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25章 挑战困难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76章 热点地区第9章 备战第57章 战术侦察第40章 奋起直追第55章 两强相争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64章 孤注一掷第31章 接触第41章 进退两难第42章 找准目标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2章 封锁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53章 生存竞赛第35章 打扫战场第10章 希望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55章 两强相争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5章 全面展开第21章 次优选择第62章 头号王牌第168章 上前线第274章 觉悟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20章 别无选择第320章 宗教干预第47章 前哨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9章 水深火热
第23章 回到总参谋部第15章 受害者第47章 第一枪第8章 高歌猛进第60章 立即反击第8章 经济账第24章 空中打击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9章 做彻底第41章 疯狂准备第215章 光复第219章 火线第53章 继续打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85章 矛盾爆发第59章 击鼓传花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98章 追赶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61章 战略打击第69章 外援第1章 极限第39章 余辉第11章 取经第58章 海航突击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90章 突发奇想第96章 高调第38章 战前会议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22章 登陆作战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15章 受害者第45章 无用之举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6章 点火第274章 觉悟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13章 倾其所有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296章 能量假说第43章 薄弱环节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203章 覆灭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7章 疯狂计划第17章 打与不打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56章 家宴第81章 临时调整第25章 强攻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25章 挑战困难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76章 热点地区第9章 备战第57章 战术侦察第40章 奋起直追第55章 两强相争第172章 欲擒故纵第64章 孤注一掷第31章 接触第41章 进退两难第42章 找准目标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2章 封锁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53章 生存竞赛第35章 打扫战场第10章 希望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55章 两强相争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5章 全面展开第21章 次优选择第62章 头号王牌第168章 上前线第274章 觉悟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20章 别无选择第320章 宗教干预第47章 前哨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9章 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