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迫在眉睫

见过黄峙博之后,牧浩洋把陆战队司令部的事情丢给庞跃龙,成了二部的常客。

因为三年前的那起“情报丑闻”,李国强提前退休,李明阳成为二部大老板。在他的领导下,二部变得更加专业。特别是经过最初两年调整之后,二部的效率大大提高,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头号军事情报机构。

必须承认,李明阳是个才华出众的情报机构领导人。

此时,牧浩洋已经知道李明阳就是李明,并且在年前还了欠款。

往二部跑了几趟之后,牧浩洋终于明白,黄峙博为什么提到必须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向日本开战。

原因与他猜测的差不多:日本的核计划。

动工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之后,日本在二零二八年废除了“无核三原则”。虽然最初只是在核动力战舰上做文章,并且一再宣称,不会研制与拥有核武器,但是二部获取的情报表明,日本有秘密核计划。

“与我们平常了解的不大一样,日本没有研制原子弹与氢弹。”李明阳这几天也是耐着性子给牧浩洋说明情况。“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本正在利用加速器制造反物质,准备制造反物质炸弹。”

“什么?”牧浩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明阳。

“从物理学原理上讲,反物质炸弹也是核武器,而且是效率最高的核武器,而且不需要铀、钚等核原料。”李明阳点上烟,说道,“除此之外,日本在可控聚变反应堆上也投入了不少力量。总而言之,以日本的实力,最快能在二零三五年制造出第一枚反物质炸弹,并且将其用于实战。”

“威力有多大?”

“不清楚,不过肯定能够摧毁一座大城市。”

“我们的战略防御系统能发挥作用吗?”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这是军队的事,你比我清楚。”

“老李……”

“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真要打起来,对战略防御系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李明阳抽了两口烟,才说道,“虽然我们的国家防御系统已经建成,能够应付一般的战略威胁,但是离提供全面保护还差得很远。”

“也就是说,只能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摧毁日本的核力量?”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需要看准时机。具体怎么办,轮不到我来考虑。”

“老李,你还是这个脾气。”

“没办法,干了几十年的情报工作,很多东西早就根深蒂固了。”

“行,我也不麻烦你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几天,我还要过来,索要一些军队的资料。你要忙的话,就不用陪着我了。”

“不用麻烦我了?”

“你是大忙人,我可不能占用你的宝贵时间。”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有事的话给我打电话。”

牧浩洋没多罗嗦,等李明阳离开后,去借阅了与日本核力量有关的情报资料,然后去泡了杯浓咖啡。

对日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战略威慑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武器,因此核武器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日本与德国迅速恢复元气,成为经济大国,也具备了一些地区影响力,但是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日本与德国必须跟美国合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大国的必要基础。

相对而言,德国的处境还稍微好一些。

在欧洲地区,法国为欧盟提供了核保护伞,而德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通过欧盟获得了大国的影响力。

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却没有这么好的周边环境。

全面投靠美国的单边政策,使日本在战后数十年内,一直没有获得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外交与军事实力。

第二次朝鲜战争,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从此开始,日本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东海战争,再次促使日本谋求获取相应的军事力量,为日本当局废除“无核三原则”打下了基础。

只是,在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之前,日本仍然得依靠美国。

这一处境,使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非常心谨慎。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成为核大国威胁到的不仅是中国,还有美国。

虽然从经济、工业、科技等实力上讲,日本完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但是核大国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美国率先把军备竞赛带入“国家战略防御”层面上后,拥有核武器不再是成为核大国的充分条件。必须在此基础上,拥有完备的战略防御与战略报复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核大国。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从根明了这个问题。

结果就是,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不得不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即首先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必须承认,通过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海陆一体化的战略防御系统,即由舰队提供外围与前沿防御,部署在本土的反导拦截系统则提供第二道与第三道防线,形成覆盖整个本土地区的反导防御网。

海军方面,日本至少拥有十二艘具备反导拦截作战能力的大型战舰。

按照新的编成方式,这十二艘战舰中,六艘部署在北方舰队、四艘部署在西部舰队、两艘部署在南方舰队。部署方面,北方舰队主要负责日本海方向上的反导防御作战,西部舰队则主要面对东海与黄海的战略威胁,南方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也就是冲绳群岛东面的菲律宾海活动。

从海基反导能力上看,日本已经超过美国。

如果这十二艘战舰全部部署在威胁方向上,能同时拦截两百四十枚射程在五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如果进行前沿部署,还能利用反导导弹高达六百公里的射程,在敌国本土上空击落处于助推阶段的弹道导弹。

海基反导防线后方,是以thaad与“爱国者3”为核心的陆基反导防线。

日本当局早就宣称,日本的反导拦截系统能够同时应付五百枚中远程弹道导弹,确保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免遭打击。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分。

到二零三零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仅能同时对付四百个目标。

不管怎么说,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战略防御系统”,其发展核武器的野心也因此急剧膨胀。

问题是,中国也有较为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按照二零三零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能够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提供有效的战略掩护,并且可以进行前沿部署,进一步消除战略威胁。

虽然在这份白皮书中,没有多少具体内容,比如通过何种方式建立防御系统,海基、陆基、空基与天基防御系统所占的比重等等,但是在面对战略威胁的时候,中国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不是拦截来袭导弹,而是通过毁灭性的战略报复,使潜在敌国在考虑进行战略打击时不得不有所顾虑。

要知道,到二零三零年,中国基本上达到了“华盛顿条约”中核武器限制条款的上限。

在拥有上千枚核弹头的情况下,中国的战略报复能力不比美国差,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核弹头能够突破潜在敌国的战略防线,就能给潜在敌国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自然没有必要大力构筑战略防御系统。

对日本来说,建立起战略防御系统只是第一步。

核武器不是大国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的核武器计划中,前期研究以理论为主,即尽可能的打好基础,以便尽可能的缩短实施时间。直到“中华项目”启动之后,日本才改变了核武器的发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了“第六代核武器”上。

日本的这个选择,也与政治有关。

虽然谁都知道,反物质想的“核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出威力远远超过氢弹的毁灭性武器,但是在国际上,反物质被公认为深空宇航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宇航大国在扩展宇航事业时必须迈过的门槛。

日本正是宇航大国。

如此一来,日本就可以用宇航的名义,进行反物质研究,甚至以此制造反物质。

显然,为了避开政治上的麻烦,特别是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日本在核武器领域走了一条弯路。

只是同样得承认,如果日本制造出了足够多的反物质,肯定会首先用在军事上。

到此,牧浩洋不得不承认,黄峙博的判断有足够的依据。如果不能在日本制造出“反物质炸弹”之前解决中日争端,那么日本将成为中国的首要威胁,而且今后再也没有可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那么,战争会在二零三五年爆发吗?

虽然主动权掌握在日,只要日本制造毁灭性武器,中国就别无选择,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中国自身的问题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既包括政治上的问题,也包括军事力量上的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有能力在二零三五年击败日本吗?。。

第7章 太空战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80章 情况有变第71章 以进为退第28章 屈服第68章 抢任务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96章 高调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60章 舰队北上第61章 动力革命第12章 开战第89章 统一第64章 孤注一掷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36章 舰队司令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33章 引流疏导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8章 扩军浪潮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章 全面对抗第117章 高姿态第91章 迎难而上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3章 毁灭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28章 屈服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96章 高调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42章 开战时机第127章 改进第99章 进退两难第57章 提前行动第34章 盟友第2章 唯一选择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8章 倒计时第55章 坟墓第298章 决裂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49章 主角与配角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03章 战场外的问题第45章 越界第36章 舰队司令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7章 老少校第88章 最后关头第5章 是战是和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35章 军事政变第52章 大获全胜第34章 矫枉过正第74章 战争狂人第168章 暴风雪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91章 战略突击第44章 出山第36章 小心过头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15章 遭遇第143章 双重攻击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20章 别无选择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7章 紧急出动第11章 不可否缺第97章 针锋相对第99章 妥协第313章 千年战争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59章 与时间赛跑
第7章 太空战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80章 情况有变第71章 以进为退第28章 屈服第68章 抢任务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96章 高调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60章 舰队北上第61章 动力革命第12章 开战第89章 统一第64章 孤注一掷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36章 舰队司令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33章 引流疏导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2章 欧盟的机会第8章 扩军浪潮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章 全面对抗第117章 高姿态第91章 迎难而上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63章 毁灭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28章 屈服第47章 深海快枪手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96章 高调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42章 开战时机第127章 改进第99章 进退两难第57章 提前行动第34章 盟友第2章 唯一选择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8章 倒计时第55章 坟墓第298章 决裂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49章 主角与配角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03章 战场外的问题第45章 越界第36章 舰队司令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7章 老少校第88章 最后关头第5章 是战是和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35章 军事政变第52章 大获全胜第34章 矫枉过正第74章 战争狂人第168章 暴风雪第83章 空中遭遇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91章 战略突击第44章 出山第36章 小心过头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15章 遭遇第143章 双重攻击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20章 别无选择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7章 紧急出动第11章 不可否缺第97章 针锋相对第99章 妥协第313章 千年战争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59章 与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