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遭遇

十一点十五分,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了第一批侦察机。

可以说,弗伦奇的判断非常准确,而且反应也非常迅速。当时,中国太平洋舰队就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北面大约一千七百公里处,而向南前出的“侦察编队”离美国太平洋舰队大概只有一千公里。

问题是,弗伦奇无法肯定这个判断。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安排侦察机的时候,把搜索范围锁定为北偏西六十度到北偏东六十度之内,即搜索范围达到了一百二十度,九艘航母总共出动了一百零八架侦察机,确保在达到两千公里的最大侦察半径时,相邻两架侦察机的间隔距离在五十公里以内。

这样的话,侦察机可以不用启动雷达,用被动探测设备就能搜索整片海域。

凌晨零点不到,弗伦奇就收到了第一份侦察报告,准确的说是第一批报告,因为有八架侦察机几乎同时发回报告,宣称发现了中国舰队,并且遭到防空战舰攻击,其中一架侦察机还明确报告,用雷达探测到了数艘大型战舰,其中至少有四艘是专门充当航母贴身保镖的大型综合战舰。

问题是,这些报告中,都没有提到航母。

迟疑了片刻,弗伦奇下达了攻击命令。

虽然没有发现航母,但是已经有情报表明,中国海军的第二批“黑龙江”级大型防空战舰已经服役,而且随同舰队出海。也就是说,中国舰队里有十六艘大型综合战舰,而掩护四艘航母,根本要不了这么多大型综合战舰。弗伦奇由此得出结论,中国舰队肯定让部分战舰前出掩护。

当时,弗伦奇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

既然中国舰队主动南下,表明牧浩洋已经猜到,美国舰队进入了密克罗尼西亚,也就有足够的理由让部分大型综合战舰南下。这么做,一来可以充当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屏障,二来可以有效扩大反潜区域。要知道,在前出的战舰里面,还有四艘反潜战舰,而这些战舰肯定在引导与指挥系统作战的潜艇。要不然,中国舰队也没有可能在一天之内,连续干掉六艘美军攻击核潜艇。

显然,弗伦奇并不知道,牧浩洋动用了四十八艘全电动潜艇执行反潜任务。

问题是,当时美军舰队还没有做好攻击准备。

按照弗伦奇制订的打击方案,九艘航母将各出动四十八架战斗机,其中二十四架战斗机担任护航任务,二十四架战斗机负责攻击中国舰队。如此一来,还能留下一百零八架战斗机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等到侦察机返航之后,美军舰队能够发动规模差不多的第二轮攻击,并且用第一批攻击机群里的返航战斗机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就是说,弗伦奇始终保留了一支足够强大的防空力量。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按照弗伦奇的判断,两支舰队的距离在一千公里左右。

就算中国舰队的侦察机还没有飞过来,美军舰队也很容易暴露行踪,因此必须留下足够的防空力量。

一次出动四十八架舰载战斗机,基本上是美军航母的极限出动能力了。

为此,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准备时间。

事实上,因为刚刚出动了侦察机,而且没人知道能够这么快找到中国舰队,所以航空勤务人员还在安排第二批侦察机。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军攻击机群最快要到零点四十五分才能准备妥当。

当时,弗伦奇只能祈祷,中国侦察机不要在这个时候飞过来。

他的祈祷产生了作用,可是也带来了一个变数。

零点三十分,就在九艘美国航母积极准备攻击机群的时候,由有四架侦察机几乎同时发来消息,宣称发现了中国舰队,而且遭到防空战舰攻击。这次,有两架侦察机用雷达探测到了中国战舰。

因为美国舰队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状态,所以没有调整侦察机的飞行线路。

也就是说,当时美军侦察机发现的,其实是第二支“侦察编队”,而飞往中国舰队的侦察机已经被另外一支“侦察编队”拦截了。

这些侦察报告,不但让弗伦奇大惊不已,更让美军参谋万分错愕。

要知道,这两支“中国舰队”相隔大概有一千公里,而且航向夹角在七十度左右,且规模都相差不大。

更重要的是,两批侦察报告中,都没有提到航母。

也就是说,侦察机发现的只是护航战舰

如果说,中国舰队向南面派遣战舰可以理解,那么向东南方向上派遣战舰,就没有合理的解释了。

更重要的是,这两支舰队里总共有八艘大型综合战舰。

由此推算,掩护四艘航母的,只有八艘大型综合战舰,等于把直接掩护航母的兵力缩减了一半。

弗伦奇从不怀疑牧浩洋的胆量,但是他也没有办法相信,牧浩洋竟然如此大胆。

当时,弗伦奇甚至觉得,牧浩洋是在故弄玄虚,中国舰队根本没有南下,而是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

只是,弗伦奇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判断。

要知道,落单的战舰很容易成为航空兵的活靶,根本没有生存能力可言。牧浩洋的胆量再大,也不可能拿半数护航战舰冒险,更不可能故意丢掉半数护航战舰。也就是说,中国舰队肯定在附近。

问题就是,中国舰队到底在哪?

在南面那支编队的后方,还是在东南那支编队的后方?

面对异常诡异的局面,弗伦奇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侦察机发回的报告上。

很快,就他就注意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

这两支中国舰队的航速并不相同,而且向南的分速度一样。

也就是说,两支舰队在以同样的速度向南航行,只是东面那支舰队的径向速度更快,因此也在同时向东航行。

做出这个判断后,弗伦奇猛然意识到,中国舰队就在这两支编队航线垂直交汇处。

至于牧浩洋为什么要这么做,弗伦奇还搞不清楚,但是他已经感觉到,这将是取得胜利的重大机会。

当然,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并不乐观。

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中国舰队已经用行动证明,大型综合战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够对八百公里内的敌舰进行致命打击,而此时,正在向南航行的那支编队与美国舰队的距离已经不到一千公里了。更重要的是,这支编队被侦察机发现时,航速只有十多节,如果以四十五节的速度南下,大概两个小时之后就能炮击美国舰队。在美国舰队中,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用炮火还击八百公里外的敌舰。

也就是说,弗伦奇必须首先打击这支编队。

问题是,如果攻击前出的护航编队,就无法及时攻击中国舰队的主力编队,甚至有可能让中国舰队抢先攻击。

面对这个难题,弗伦奇决定孤注一掷。

零点四十五分,弗伦奇调整了空中打击安排,让每艘航母把剩下的十二架战斗机也全部放出去,并且用这些战斗机集中攻击前出的护航编队。因为护航编队里面没有航母,所以只要及时攻击中国舰队的主力编队,就能阻止中国舰队为前出的护航编队提供防空掩护,也就不需要为攻击机群安排单独的护航战斗机。

当然,前提是首先攻击中国舰队的主力编队。

如此一来,弗伦奇就得首先让护航战斗机起飞,而且让这些战斗机绕过护航编队,以侦察搜索的方式向北飞行。

一点十五分,第一批战斗机升空。

到这个时候,弗伦奇依然对胜利充满了希望,因为还没有中国侦察机到来,即美国舰队还没有暴露行踪。

只要及时发起攻击,就能瓦解中国舰队的反击能力。

在各出动六十架战斗机的情况下,美军舰队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放飞所有战斗机。

必须承认,美军官兵的素质很不错,至少在航空出动能力上足以与中国舰队匹敌,官兵的斗志也很高昂。

到了一点四十五分,弗伦奇抛出了撒手锏。

弗伦奇毫无保留的派出了舰载战斗机,根本没有考虑退路。以当时的情况,弗伦奇这么做没有任何错。要知道,在两支舰队离得足够近的时候,任何一支舰队都别想在彻底打垮对手之前离开战场。如此一来,只有集中力量发起攻击,才有希望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任何迟疑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对美国舰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美国战舰的防空能力较弱,抵挡空中打击的能力明显不如中国舰队。

从某种意义上讲,弗伦奇孤注一掷的打击行动,差点改变了这场决战的结果。

原因是,在零点左右,第一支“侦察编队”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的时候,牧浩洋并不相信美军舰队已经近在咫尺,而且前出的大型综合战舰提供的报告也证明了他的观点,即遭到拦截的美军侦察机都在发出电报后转向返航了。由此,牧浩洋认为美军舰队还在大约两千公里之外,侦察机在极限半径上发现了“侦察编队”。只到零点三十分,第二支“侦察编队”被美军侦察机发现,牧浩洋才猛然明白过来,意识到美军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距离不会超过一千七百公里。

也直到这个时候,牧浩洋才决定出动侦察机。

零点五十分,第一批侦察机从“泰山”号航母上升空。

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96章 瞒天过海第32章 分兵拦截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27章 疯狂计划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47章 上将之子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37章 小国海军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33章 拉帮结派第167章 预见性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15章 宣战第72章 新岗位第23章 战略误判第48章 关键战报第29章 相互指责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14章 战争前奏第257章 切入点第94章 战略价值第42章 找准目标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1章 关键人物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34章 炮战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56章 创新之举第196章 突袭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65章 门槛第79章 海湾第58章 战争余烬第41章 进退两难第150章 现实选择第43章 薄弱环节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53章 军事部署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75章 预演第4章 科技竞赛第32章 迫在眉睫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17章 远景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4章 基础与应用第26章 战略空运第30章 紧急拦截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19章 第二战线第41章 反击第13章 分外事第58章 新班子第80章 情况有变第283章 第一步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6章 排兵布阵第24章 裂痕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79章 立场第42章 第五代第30章 虎口逃生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41章 入朝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章 千锤百炼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击落空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1章 垂死挣扎第71章 新理论第131章 扫荡第82章 理论突破第141章 入朝第34章 矫枉过正第61章 防空作战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83章 第一步第282章 秘密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133章 大胆直言第80章 情况有变第47章 证据
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96章 瞒天过海第32章 分兵拦截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27章 疯狂计划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47章 上将之子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37章 小国海军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33章 拉帮结派第167章 预见性第78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15章 宣战第72章 新岗位第23章 战略误判第48章 关键战报第29章 相互指责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14章 战争前奏第257章 切入点第94章 战略价值第42章 找准目标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1章 关键人物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34章 炮战第34章 阿拉伯联邦第56章 创新之举第196章 突袭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65章 门槛第79章 海湾第58章 战争余烬第41章 进退两难第150章 现实选择第43章 薄弱环节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53章 军事部署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75章 预演第4章 科技竞赛第32章 迫在眉睫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17章 远景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4章 基础与应用第26章 战略空运第30章 紧急拦截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19章 第二战线第41章 反击第13章 分外事第58章 新班子第80章 情况有变第283章 第一步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6章 排兵布阵第24章 裂痕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79章 立场第42章 第五代第30章 虎口逃生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41章 入朝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章 千锤百炼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84章 守株待兔第70章 重击落空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56章 守株待兔第61章 垂死挣扎第71章 新理论第131章 扫荡第82章 理论突破第141章 入朝第34章 矫枉过正第61章 防空作战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83章 第一步第282章 秘密第92章 日本的归宿第133章 大胆直言第80章 情况有变第47章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