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相互指责

虽然新加坡不战而降已经在美国当局的预料之中,但是这样的结果,却严重打乱了美军的作战计划。

十一月四日上午,美国大使与新加坡总理会谈后,就向国务院报告,新加坡当局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新加坡总理并没下达备战命令。根据这一情况,康拉德在随后提交给白宫的报告中提到,新加坡很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向中国屈服,美国必须做好丢掉新加坡的思想准备。

这一预测,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只是,直到十一月五日凌晨,也就是新加坡投降之后,五角大楼才收到消息,还不是来自白宫与国务院的消息,而是来自第三舰队的消息。在苏门答腊岛南面活动的美军舰载预警机发现大批运输机正在飞往新加坡,而新加坡当局并没进行抵抗,表明新加坡已经在此之前向中国投降。

在得知白宫与国务院早就收到消息的时候,麦卡锡与乔丹的感受可想而知。

当时,还是美国东部时间四日下午,麦卡锡与乔丹一起去了白宫,询问卢卡斯为什么不把消息转告给国防部。卢卡斯没有给出答复,而是把康拉德叫了过来,似乎想证明之前收到的消息并不可靠。

显然,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卢卡斯的手段很不高明。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作为总统,卢卡斯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或者说主动出面挡住军方的压力,而不是让军方与国务院面对面的发生冲突。把康拉德摆出来,就算卢卡斯能够以此争取到军方的支持,也会让军政两界发生矛盾。对于正在进行战争动员的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卢卡斯的处置方法,等于在国务院与国防部之间制造了一条裂痕。

当时,麦卡锡与乔丹就指责了康拉德,认为国务卿的做法非常错误,使美军错失了保卫新加坡的最后机会,国务院必须为新加坡沦陷、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等于一下洗脱了国防部的责任。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麦卡锡与乔丹确实有点小题大做,或者说是在故意转移矛盾。

要知道,就算在十多个小时前收到了消息,美军也很难有所作为,因为能够支持新加坡的只有留在东印度洋的第三舰队,而且中间还隔着苏门答腊岛。在此之前,第四舰队就已开赴亚丁湾。按照美军的作战部署,如果俄罗斯在十一月进军外高加索地区,第四舰队将负责震慑伊朗。显然,三支航母战斗群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而澳大利亚又离新加坡太远,也很难发挥作用。

说得直接一点,不管新加坡做出何种选择,美军都发挥不了作用。

这一点,在美军的作战计划中也体现了出来。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美军根本没有打算协防新加坡,而是把新加坡作为弃子,为其攻打西太平洋的作战行动开路。说得简单一些,美军早就打算牺牲新加坡,以此换取宝贵的时间。

现在的问题是,新加坡牺牲掉了,却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

中队未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新加坡,意味着原本放在这边的两个陆战师能在数日之后到达西太平洋任何一处地点,加强最为薄弱的防线,而美军的进攻行动预计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发起,因此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在中队完成部署调动之前开始,也就没有可能打中队一个措手不及。

显然,这下美军的计划泡汤了。

由此可见,麦卡锡与乔丹大闹白宫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国务卿担责,而是要借此机会让军方主导白宫。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调整已有的作战方案。

攻打冲绳岛,显然不大可能了。中国陆战队已经在冲绳部署了两个陆战师,现在手头还有两个陆战师的机动部队,而美国陆战队只准备了四个陆战师的兵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情况下打下冲绳岛。

用乔丹的话来说,强攻冲绳岛只能使美军蒙受惨重伤亡,丧失下一步进攻能力。

问题是,美军需要下一步进攻能力吗?

当时,卢卡斯就提出了这个疑问,即在西太平洋上攻占了桥头堡之后,美军是否有继续进攻的作战方案。

麦卡锡与乔丹都否认了这一点。

按照乔丹的说法,在完成战争动员之前,美军的兵力不足以攻打中国本土,甚至不足以扫荡扶桑或者台湾,只能在战线上做些小打小闹的事情。等到兵力充足之后,美军才有能力进军中国本土,而这至少要等到二零五三年底。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一年内,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国进行战略轰炸。

卢卡斯没有丧失理智,当即就提出,应该继续推进原有计划。

显然,这正合麦卡锡与乔丹的胃口。

当着康拉德的面,麦卡锡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尽快为新成立的两个陆战师提供主战装备,二是征用商船运送作战物资,三是批准在塞班岛、提尼安岛等岛屿上征用土地修建陆战队营地。

直到这个时候,麦卡锡才表明意图。

问题是,这三个问题都不大好解决。

当时,美国的军备采购、军需运输、土地征用等权力都在国务院手里,五角大楼只负责提出需求,具体怎么处置得由国务院决定。说得简单一些,美国的法律不允许军方直接掌握行政权。

显然,康拉德被难住了。

已经准备就绪的主战装备确实能够武装两个预备陆战师,但是这些装备计划援助给以色列,帮助以色列国防军武装六个旅。早在向中国宣战之前,以色列就提出了请求,这六个旅将用在戈兰高地上。十月底,康拉德就答应了以色列总理的要求,并且保证在十一月十日之前启运。

征用商船的事情也很麻烦,因为美国的船只都属于私人企业,就算国会已经批准了战时动员法,授予美国联邦政府战时特权,可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了宪法,其他任何法案都不得违背宪法。如此一来,美国联邦政府要想征用商船,必须与船舶拥有者进行协商谈判。

当时,谈判还在进行之中,很多问题都没解决。

至于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征用土地,问题就更大了。原因很简单,北马里亚纳群岛不是美国的领土,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委托给美国管理的地区,连海外领地都算不上,因此美国政府无权在此征用土地。

这下,矛盾变得更加突出了。

康拉德的否定答复,让麦卡锡怒不可遏,甚至扬言要国务卿承担一切后果。乔丹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反复声称没有充足的准备,不可能顺利攻占冲绳岛,而在此失败的话,战局很有可能被中队逆转。

虽然这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并非完全不切实际。

要知道,美国也才进入战争状态,战争动员工作刚刚展开,至少要到二零五三年底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即便在军事领域的动员工作能在二零五三年三月底完成,到二零五二年底就能征召三百万退役军人,可是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底之前,美军的主要作战力量仍然是现役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挫败都有可能使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倒转过来。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

从时间上看,美国的优势最多能够维持到二零五三年中期,在此之后,随着中国的战争机器加速运行,差距就会迅速缩小。也就是说,美国经受不起严重挫败,每一点些小的失败都很有可能影响大局。

只是,国防部长与国务卿在总统面前的争吵不会有任何结果。

当时,卢卡斯为了安抚麦卡锡与乔丹,责成康拉德尽快为陆战队提供两个师所需的主战装备,尽快与航运公司签署征用协议,以及向塞班当局施压。

问题是,这等于什么都没做。

美国东部时间十一月五日上午,五角大楼向白宫提交了经过修改的作战方案,把登陆时间推迟到了十二月上旬,理由是中队的实际作战能力超过预期,而美军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

这下,五角大楼与国务院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康拉德当天就向白宫递交了一份报告,指责五角大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选择好攻击对象,也就无权责难国务院。

只是,一天之后,五角大楼的判断就得到了证实。

十一月五日夜间,中国再次动用战略空运力量,把返回关丹的第三十预备陆战师送往冲绳岛。

两天之后,这支陆战队、包括所有主战装备全部抵达冲绳岛。

如此强悍的空运能力,着实让五角大楼大吃一惊。

问题是,第三陆战师依然留在新加坡,负责接管港口与机场的防务工作,并且对新加坡国防军进行整编。

事实上,康拉德的指责也在这个时候得到了证实。

直到十一月七日,麦卡锡与乔丹在主攻问题上依然犹豫不决,即到底是按照原定计划主攻冲绳岛,还是攻打菲律宾。麦卡锡主张攻打冲绳岛,因为效果最为明显,取得的战果也最有价值。乔丹则认为应该转为攻打菲律宾,因为冲绳岛的防御得到加强之后,已经变得固若金汤,攻打难度非常大。

当然,美军的准备工作照常进行。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美军感到措手不及。

第52章 凶猛打击第57章 老少校第80章 转变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10章 重在过程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65章 完胜之途第14章 宣战第22章 大决战第118章 壮士断臂第98章 严阵以待第73章 余波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90章 机遇第43章 根源第160章 进军所罗门群岛第116章 败不馁第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章 前沿科技第6章 定论第42章 第五代第25章 自食其果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63章 负隅顽抗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6章 点火第100章 以快取胜第223章 崩溃的征兆第74章 争取时间第70章 后果第5章 战略方向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68章 光速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94章 托管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41章 粮食投资第59章 击鼓传花第16章 巢臼第41章 疯狂准备第35章 军事政变第1章 千锤百炼第73章 外交战果第72章 新岗位第13章 无限制第41章 疯狂准备第54章 突然袭击第82章 理论突破第20章 政治联盟第17章 地区战争第63章 反导拦截第64章 退与不退第26章 重拳出击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52章 顺手拈来第34章 盟友第41章 求生第18章 战争推手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127章 改进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110章 败局已定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1章 战略打击第78章 广泛动员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77章 太有主见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91章 战略突击第88章 十字路口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8章 无知者无畏第9章 进军神速第266章 门槛第71章 新理论第101章 潜艇的盛宴第52章 大获全胜第64章 千钧一发第32章 针锋相对第15章 受害者第110章 退却第1章 海军强国
第52章 凶猛打击第57章 老少校第80章 转变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10章 重在过程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65章 完胜之途第14章 宣战第22章 大决战第118章 壮士断臂第98章 严阵以待第73章 余波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90章 机遇第43章 根源第160章 进军所罗门群岛第116章 败不馁第4章 不留活口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章 前沿科技第6章 定论第42章 第五代第25章 自食其果第93章 同化政策第263章 负隅顽抗第11章 不可否缺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6章 点火第100章 以快取胜第223章 崩溃的征兆第74章 争取时间第70章 后果第5章 战略方向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68章 光速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94章 托管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41章 粮食投资第59章 击鼓传花第16章 巢臼第41章 疯狂准备第35章 军事政变第1章 千锤百炼第73章 外交战果第72章 新岗位第13章 无限制第41章 疯狂准备第54章 突然袭击第82章 理论突破第20章 政治联盟第17章 地区战争第63章 反导拦截第64章 退与不退第26章 重拳出击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52章 顺手拈来第34章 盟友第41章 求生第18章 战争推手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127章 改进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110章 败局已定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1章 战略打击第78章 广泛动员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77章 太有主见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91章 战略突击第88章 十字路口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8章 无知者无畏第9章 进军神速第266章 门槛第71章 新理论第101章 潜艇的盛宴第52章 大获全胜第64章 千钧一发第32章 针锋相对第15章 受害者第110章 退却第1章 海军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