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军强国

二零三零的春节,绝对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一月一日,被西方新闻媒体称为“海军强国标志”的“昆仑山”号大型核动力攻击航母正式交付海军,在舟山军港举行了隆重的服役仪式,新落成的海军司令部也在这一天正式启用。

与“长江”级相比,“昆仑山”号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吨位上,“昆仑山”号的标准排水量为七万八千吨,满载排水量为八万九千吨,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因为大量采用新技术,所以“昆仑山”号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尼米兹”级。与“长江”级相比,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作战能力也随之提高。

动力系统方面,“昆仑山”号采用两座堆芯寿命为三十五年的HFK-5型核反应堆。除了堆芯寿命大幅度提高,与舰体设计寿命相当,在服役期间不需要更换堆芯之外,输出功率也比HF型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五,达到一百二十兆瓦台蒸汽轮机的总功率为三十万马力。因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核电联合电力供应系统”,所以在驱动航母以三十节速度航行时,还能提供四十兆瓦的电能。此外,航母上还有八台备用柴油,总输出功率为十六兆瓦。

依靠强大的动力系统,“昆仑山”号的设计最大航速为三十三节。

海军验收测试时,在排水量为八万二千吨时,达到了三十四点五节,预计轻载航速能达到三十五节。

强大的动力系统,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充足的电力供应。

虽然在最后定型的时候,海军降低了标准,没有要求采用四台电磁弹射器,只在斜角甲板上布置一台弹射器,数量减少到三台,飞机升降机因此减少到三台,并且把舰岛后移二十五米,右侧的两台升降机都位于舰岛前方,但是凭借强大的电力供应,三台弹射器能在满功率的情况下,每分钟弹射四架飞机,最大出动率是“尼米兹”级的一点五倍,跟“福特”级旗鼓相当。与“长江”级相比,则提高了一倍。

此外,“昆仑山”号是第一艘装备电磁速射炮的战舰。

与“长江”级一样,“昆仑山”号没有配备远程防空系统,只有三套各备弹二十一枚的近程防空导弹与五座型电磁速射炮。

做为航母的主要末段拦截手段,的最大射速高达每分钟一万八千发,而且可以根据来袭目标自动调整射速,还能调整输出功率,也就是炮弹的初速,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射炮的拦截效率。

性能如何,自然不用质疑。

在验收测试中,的拦截效率是传统速射炮的十倍,平均消耗三十枚炮弹,就能击落一枚反舰导弹。在二零二九年十月,也就装舰之前,为了彻底搞清楚电磁速射炮的潜能,海军在青海湖靶场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同时发射三十枚反舰导弹,以形成饱和攻击效果,结果一套在三十秒内,击落了二十八枚反舰导弹,另外两枚也被击伤,没能命中靶船。

从性能上讲,绝对先进。

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

只是为了给予航母最大的安全保障,海军痛下血本,把原定的装舰数量由三套提高到五套。仅此一项,海军就花掉了十六亿元。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战舰都能装备磁速射炮。

原因很简单,对电能的要求非常高,全射速时的最大耗电功率为八兆瓦,而且只能持续三十秒。这就意味着,只有核动力战舰才能配备,常规动力战舰的电力供应系统根本达不到标准。即便是“昆仑山”号,在五套部投入作战时,也必须启动备用柴油,并且把航速控制在三十节以内,不然得关闭部分电子系统,才有四十兆瓦的电能富余。

在“昆仑山”号上,还有其他的耗电大户。

单从耗电量上讲,战舰的大脑,也就是综合控制计算机绝对排名第一。这台运算速度为每秒二十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资源占用率为百分之百时,电功率为十二兆瓦,此外还需要三兆瓦的冷却功率。即便在待机状态,电功率也有三兆瓦,相当于战舰上所有官兵的日常生活用电量。

除了计算机,众多的雷达等电子设备也是耗电大户。

虽然海军没有给“昆仑山”号配备远程防空导弹,但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空雷达,包括一座双模式相控阵雷达、一座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一座两坐标警戒雷达、一套航空管制与引导雷达。此外,战舰上还有一座对海搜索雷达、一套主被动舰壳声纳、一套鱼雷对抗干扰系统。其他的电子设备更是数不胜数,比如舰队数据链、航空数据链、卫星数据链与战略通信系统。

这些电子设备全部启动的话,电功率高达十八兆瓦。

当然,即便在最激烈的战斗中,也不可能启动所有电子设备,只会针对战场上的威胁使用部分电子设备。

安装如此众多的电子设备,肯定有道理。

比如在防空作战中,虽然“昆仑山”号不能发射远程防空导弹,却可以利用相控阵雷达引导其他战舰发射的防空导弹,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在与一艘“北京”级巡洋舰配合作战时,“昆仑山”号能把综合区域防空能力提高一倍以上,让巡洋舰的防空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数量限制。

在反潜作战方面,“昆仑山”号上的反潜系统也有用途。

比如在对付逼近的潜艇时,“昆仑山”号可以直接指挥附近的反潜直升机,或者是反潜战舰,不需要出动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从而能在潜艇威胁较高的海域,正常执行航空作战任务。

配备如此多的电子设备,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充当舰队旗舰。

虽然海军中的任何一艘大型战舰都有旗舰功能,连大型驱逐舰也能指挥舰队作战,但是腾耀辉对超级航母独有情钟,坚持要给航母配制旗舰指挥系统,以方便舰队司令指挥航空作战。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

相对而言,航母的空间最大,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的官兵,对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没有太大影响。其他战舰上就没有这么充裕的空间了,巡洋舰还稍微好一点,而对于排水量只有几千吨、舰员不到三百人的驱逐舰来说,增加几十名舰队司令部官兵,肯定会挤占其他官兵的生活空间。

当然,航母之所以被称为“航母”,关键在舰载航空兵身上。

“昆仑山”号服役时,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是J-25、J-15B、ZY-1与Z-20,与“长江”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配制略有不同。J-25大队增加到两个,总共四十架;J-15B大队仍然是两个,总共四十架;ZY队有五架,Z-20中队有六架,算上四架备用战斗机,载机总量为九十五架。

只不过,这不是“昆仑山”号的最终配备。

J-25的改进型已经上天,预计在二零三二年就能服役。海军没有打算单独采购,是决定对所有J-25进行升级改进。取代J-15B的新一代重型舰载战斗机也在研制之中,与空军的第五代重型战斗机同步发展,预计在二零三五年完成验收,在二零三七年之前量产,然后与J-25组成高低搭配。ZY-1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预计在二零三五年之前服役。取代Z-20的倾斜旋转翼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在二零三三年试飞,在二零三七年之前成为主力反潜飞机。

也就是说,到二零三七年,舰载航空兵将发生本质性变化。

至于作战能力,自然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正是舰载航空兵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昆仑山”号,因为不管是备受外界关注的第五代舰载重型战斗机、还是披着神秘棉纱的ZY-1改进性,以及被称为“中国鱼鹰”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尺寸数据都超过了“长江”级机库的最大标准,甚至超过了飞行甲板的最大标准,必须建造更大的航母。

比如,第五代重型舰载战斗机的设计指标中,满载弹射起飞长度为一百零三米,而“长江”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器只有九十七米,比最低要求少了六米,让战斗机无法以最大起飞重量升空。

在其他方面,“昆仑山”号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满载时,“昆仑山”号能携带七千八百吨航空燃油、八百吨柴油、四千吨弹药与一千二百吨生活物资,持续部署能力为九十天,低强度作战能力为十四天,高强度作战能力也有七天,比“长江”级提高了一倍有余。如果得到快速战斗支援舰支持,海外持续部署能力在六个月以上。考虑到核动力航母的无限续航能力,以及美军核动力航母创造的纪录,在海外部署一年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正是如此,“昆仑山”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型航母。

与之相比,“长江”级顶多算得上是区域型航母,只能在靠近基地的海域活动。至于远征印度洋这样的作战行动,有过一次,不见得能有第二次。

由此,把“昆仑山”号服役,看成中国海军的标志**件并不为过。。。

第33章 再次出击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96章 高调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259章 遗赠第41章 求生第3章 大难不死第2章 利益交换第66章 回家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军事部署第39章 战祸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3章 演习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127章 雷暴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34章 炮战第42章 开战时机第61章 垂死挣扎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61章 战略打击第50章 沉默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22章 新战术思想第64章 直接证据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18章 画蛇添足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79章 盲目猜测第21章 粒子风暴第77章 诱饵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4章 舰队出港第5章 最终辩论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50章 大漠扬威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259章 遗赠第42章 找准目标第31章 接触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23章 战略误判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47章 唯一选择第26章 威逼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24章 昏了头第83章 试探第85章 科技战争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122章 新战术思想第297章 警戒圈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55章 积极外交第30章 紧急拦截第1章 千锤百炼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60章 振作第14章 拉力赛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106章 地面决战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43章 各有所谋第60章 围剿第70章 后果第33章 引流疏导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29章 严阵以待第302章 觉醒第65章 完胜之途第17章 紧急出动第39章 机会第81章 屏障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16章 迟来的醒悟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94章 J-20突击第86章 全面竞赛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3章 战前会议第284章 转变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93章 主旋律第132章 机会第3章 绝不是巧合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321章 起源第52章 预料成真
第33章 再次出击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96章 高调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259章 遗赠第41章 求生第3章 大难不死第2章 利益交换第66章 回家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军事部署第39章 战祸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3章 演习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127章 雷暴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34章 炮战第42章 开战时机第61章 垂死挣扎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61章 战略打击第50章 沉默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22章 新战术思想第64章 直接证据第165章 按兵不动第18章 画蛇添足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79章 盲目猜测第21章 粒子风暴第77章 诱饵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4章 舰队出港第5章 最终辩论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50章 大漠扬威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259章 遗赠第42章 找准目标第31章 接触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23章 战略误判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47章 唯一选择第26章 威逼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24章 昏了头第83章 试探第85章 科技战争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122章 新战术思想第297章 警戒圈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55章 积极外交第30章 紧急拦截第1章 千锤百炼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60章 振作第14章 拉力赛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106章 地面决战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43章 各有所谋第60章 围剿第70章 后果第33章 引流疏导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29章 严阵以待第302章 觉醒第65章 完胜之途第17章 紧急出动第39章 机会第81章 屏障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216章 迟来的醒悟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94章 J-20突击第86章 全面竞赛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3章 战前会议第284章 转变第22章 备用计划第193章 主旋律第132章 机会第3章 绝不是巧合第31章 事态恶化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62章 太阳风暴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321章 起源第52章 预料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