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真假难辨

仅用了一天,志愿军就合围了开城,让停战谈判变得毫无意义。

虽然在二十八日,联军发动了代号“赫克托尔”的全面轰炸行动,投入近两千架战术战斗机与上百架轰炸机,分批次进行了十多轮轰炸,仅投下的JDAM炸弹就超过两万枚,此外还消耗了上千枚空射巡航导弹。但是这种高强度的打击,并没遏制志愿军的攻势,因为志愿军本来就没有完全依靠后勤保障。

可以说,联军的投入非常巨大。

当时,为了增强轰炸力度,博茨曼不仅调动了部署在关岛与冲绳的十六架B2A,还从本土调来了两个联队的B52H与B1B。为了避免占用前线机场,这些重型轰炸机都是长途奔袭,投射了经过特殊改进、采用惯性与地型匹配制导的巡航导弹之后,再经过两次空中加油返回本土空军基地。

别的不说,一百零四架轰炸机就投下了近三千吨弹药。

毋庸置疑,联军的空中打击能力异常强大。

要知道,如果换成H6的话,飞三百架次也投不了这么多炸弹,而且使用空射巡航导弹的话,H6的载弹量不到六吨,仅为B52H的五分之一。

相对而言,联军的战术空中力量更加强大。

虽然在电磁武器的威胁下,联军的战术飞机不敢深入朝鲜领空,只能在安全区域投掷防区外弹药。但是在动员了两千架战术战斗机,而且没有必要担心遭到志愿军防空战斗机拦截的情况下,这股打击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按照美军公布的作战结果,在开城战役中,战术航空兵承担了百分之八十的打击任务。

仅在二十八日白天,联军的战术战斗机就出动了将近五千架次,向朝鲜境内投掷了超过两万五千吨的弹药。

这是个什么概念!?

二战中,美军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当量仅为一点五万吨,而联军的空中力量在一天之内就投下了相当于两枚原子弹的炸弹。

如此高强度的轰炸,效果却不够理想。

虽然联军宣称,在二十八日的轰炸中,任务完成率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远超过第二次战役中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但是这个战果没有得到志愿军确认,而按照志愿军公布的损失数据,二十八日仅有三百多台运输车辆被炸毁,损失的作战物资不到五千吨,而且从鸭绿江到开城的后勤保障线没有中断。

很快,志愿军就用行动做出了答复。

二十九日凌晨,部署在东线战场上的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了进攻,天亮前就让侦察部队越过了三八线。

这次进攻,算不上重点,是名副其实的佯攻。

虽然魏成龙并不打算唱配角,在开城战役打响后,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让第六十五集团军在战线上全面展开,但是在仅剩下一个步兵师与一个独立装甲旅的情况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再怎么展开,也无法在长达两百公里的战线上取得全面突破,能在部分地区越过韩军的防线就很了不起了。

从军事价值来看,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算是火上浇油。

虽然在东线战场上,韩军有足够的防御纵深,不用像在西线那样,必须为了首都顶住志愿军的进攻,但是对联军高度依赖的空中力量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联军的前沿机场中,有六成在东线。

如果让志愿军在东线取得突破,联军就得撤消这些前沿机场。

对于正在执行高强度空中打击任务的联军来说,把作战飞机往后撤退,除了延长作战飞机的往返航程、多烧一些燃料,浪费更多的时间之外,最大的问题是,韩国后方的机场容纳不了所有战术飞机。

战斗机再多,没有机场做支持,也是摆设。

如果撤走部分战斗机,联军的空中打击强度必然大幅度降低,而且还得分出一部分力量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

可想而知,能够用来打击志愿军西线部队、以及后勤补给线的空中力量将大幅度缩水。

没有了强大的空中打击,联军别说守住开城,能在三八线上站稳脚跟就不错了。

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美军的增援部队还没到,当时在韩国的只有第七步兵师的一些残余部队,以及大约四万名非战斗人员。

让这些美军去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等于自寻死路。

韩军更加靠不住,在开城打得那么艰难,要是让韩军在整条战线上分散作战,后果难以想像。

这个时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无策。

只是,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根据战后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经向五角大楼与白宫提出建议,在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

虽然在这个建议中,博茨曼明确提到,只在志愿军突破了三八线,在韩国境内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才使用战术核武器,而且投掷地点在韩国境内,打击对象也是在野外集结的作战部队,但是别说国防部长觉得博茨曼疯了,连林德伯格都认为,博茨曼不是要打赢战争,而是要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美国有核武器,中国也有核武器!

虽然博茨曼有所顾虑,比如没有建议在朝鲜境内使用核武器,避开了城市与平民密集的西部地区,但是谁都知道,核武器绝对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如果用核武器对付志愿军,中国就有足够的理由用更多的核武器对付联军。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就不再是“武器”。

在五个核大国,以及随后加入核俱乐部的以色列、南非、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的核战略中,核武器只是一种以威胁为主的象征性装备,只有到了国家生死存亡攸关的时刻,才有机会用到。问题是,只要拥有了核武器,国家的战略安全就有了保证。数十年来,即便在美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的情况下,使用核武器都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而且美国也从来没有在二战后使用过核武器。

毋庸置疑,博茨曼绝对是个战争狂人。

真要按照他的意思,恐怕第二次朝鲜战争将成为世界毁灭的导火索。

万幸的是,决策权不在他手上,而有资格决定使用核武器的美国总统并不是疯子,也不是战争狂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局面出现转折。

先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试探性的打过三八线之后,没有继续推进,而是退回到军事隔离区北面。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就此罢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在向南派遣侦察部队,而且不时炮击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韩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甚至导致一个韩军步兵营在没有正面接触的情况下被炮火击溃,但是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发动像样的进攻,也没有对三八线南面的联军前沿机场构成严重威胁。

重要的是,在西线战场上,志愿军攻打开城的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

虽然从二十九日上午开始,开城守军就陆续向志愿军投降,一些初上战场的韩军连队甚至在初次交火之后,就向志愿军交出了武器装备,仅仅在二十九日白天,就有超过一百个连的韩军投降,韩军战俘塞满了数百辆卡车,但是志愿军没能攻占整个开城,甚至没能控制至关重要的火车站。

按照联军司令部的评估,以志愿军的进度,最快能在十一月一日攻占开城。如果联军的空中打击没有受到影响,那么志愿军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三日才能攻占开城。如此一来,志愿军最快也要到十一月上旬底才有能力向南推进。

这下,博茨曼终于松了口气。

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的官兵已经到达韩国,一些轻型装备也通过空运送了过来,只有无法空运的重型装备要到十一月六日才能送到,而两个主力师最快能在十一月七日完成整编,随即开赴战场。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联军能在十一月八日投入两个美军主力师。

与之相比,就算志愿军打下了开城,也不可能在十一月八日完全恢复战斗力,也就无法对美军构成威胁。

按照博茨曼的设想,联军最迟于十一月九日发起反击。

如果像他预料的那样,联军不但能够收复开城,还能从开城北上,咬住向北退却的志愿军,一路打到平壤。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联合国军就是这么打过去的。当时,要不是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组织了金城反击战,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挡住了联合国军,恐怕签署停战协议的地方就不是板门店了。

博茨曼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联军能够挽回败局,至少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

只是,这个美好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

二十九日夜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志愿军的突击部队攻占了板门店,并且立即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境内。

这次杀来的不是侦察部队,而是规模不亚于一个师的装甲部队。

博茨曼收到消息的时候,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汶山北郊,与守卫该地的一个韩军步兵旅干上了。

这绝对不是小事。

汶山是首尔的北大门,离首尔主城区不到三十公里,如果志愿军长驱直入,能在数个小时后打到首尔。

开城还没打下来,就向首尔进军,志愿军到底想干什么!?

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86章 胶着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6章 理由第94章 战略价值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68章 上前线第42章 开战时机第62章 战术反击第72章 炮击第7章 钢铁鲨鱼第283章 第一步第97章 长远考虑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78章 并不孤单第57章 老少校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4章 裂痕第80章 援助第43章 闯关第49章 疑点重重第19章 水深火热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17章 高姿态第5章 是战是和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4章 不留活口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84章 连环拳第18章 坦克战第66章 起航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69章 左右为难第43章 试探第253章 谋略家第33章 再次出击第86章 精心部署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211章 大包抄第48章 关键战报第48章 交战第110章 退却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224章 内耗第44章 开战在即第11章 取经第28章 一触即发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292章 量子理论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57章 战术侦察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67章 外行看热闹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6章 争取和平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10章 共同体第75章 咄咄逼人第224章 内耗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43章 南亚明珠第58章 潜艇伏击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28章 力所不及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14章 向前看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184章 强攻第130章 进攻方向第44章 历史使命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55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2章 金融战争第74章 回归第99章 故技重演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29章 选将第44章 加速追击第155章 将计就计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14章 宣战第6章 军事化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21章 粒子风暴第4章 舰队出港第57章 老少校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8章 双输
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86章 胶着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6章 理由第94章 战略价值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68章 上前线第42章 开战时机第62章 战术反击第72章 炮击第7章 钢铁鲨鱼第283章 第一步第97章 长远考虑第238章 水攻战术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278章 并不孤单第57章 老少校第57章 战争决议第24章 裂痕第80章 援助第43章 闯关第49章 疑点重重第19章 水深火热第63章 不可避免第117章 高姿态第5章 是战是和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4章 不留活口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84章 连环拳第18章 坦克战第66章 起航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69章 左右为难第43章 试探第253章 谋略家第33章 再次出击第86章 精心部署第54章 远征日本海第211章 大包抄第48章 关键战报第48章 交战第110章 退却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224章 内耗第44章 开战在即第11章 取经第28章 一触即发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292章 量子理论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57章 战术侦察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67章 外行看热闹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6章 争取和平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10章 共同体第75章 咄咄逼人第224章 内耗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43章 南亚明珠第58章 潜艇伏击第90章 高效率打击第28章 力所不及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114章 向前看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184章 强攻第130章 进攻方向第44章 历史使命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55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2章 金融战争第74章 回归第99章 故技重演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174章 伏尔加河第29章 选将第44章 加速追击第155章 将计就计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14章 宣战第6章 军事化第67章 新式攻击法第21章 粒子风暴第4章 舰队出港第57章 老少校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8章 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