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坦克战

二十四日中午,在经过了近六个小时的急行军后,第三装甲师到达奈赫勒。

可惜的是,埃军仍然慢了半拍,以‘色’列国防军第六零零装甲旅提前半小时赶到,而且已经提前展开。

不幸中的万幸是,埃军派出的侦察兵及时发现了以‘色’列装甲部队。

更重要的是,埋伏在埃军左翼的以军装甲部队提前暴‘露’了行踪,而不是等到战斗打响后再进入战场。

结果就是,第三装甲师在到达奈赫勒之前就展开了队列。

虽然以军的多方向突击给埃军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以军很快就尝到了苦头,发现遭遇的是埃军主力装甲部队。

根据埃军的作战记录,当时一名坦克连长驾驶24式坦克,在四千七百米外开火,准确击中了一辆以军的“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钨合金长杆穿甲弹在贯穿炮塔的时候,引爆了炮塔里的弹‘药’,导致弹‘药’殉爆,四名以军坦克手全部阵亡。这一炮,拉开了这场装甲战的帷幕。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以军不得不面对两倍于己的坦克,而且全部是24式主战坦克。

更重要的是,第六零零装甲旅的主战坦克是“梅卡瓦4”型。

根据中国公布的资料,24式是标准的第四代主战坦克,也是全球第一种第四代主战坦克,正面装甲在抵御动能穿甲弹时,相当于一千四百毫米的匀质轧制装甲钢,抵御聚能破甲弹时,则相当于一千八百毫米匀质轧制装甲钢,如果披挂上反应式装甲,防护能力还能增强百分之三十,能够抵御所有第四代主战坦克发‘射’的动能穿甲弹,以及所有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服役的反坦克导弹。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有一些水分。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西方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滑膛炮,也只有使用最先进的动能穿甲弹,才有可能在24式不披挂反应装甲的情况下,打穿其正面装甲,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动能最多只有十兆焦,使用任何穿甲弹,都不可能打穿24式的正面装甲。

如果‘交’战距离在两千米以外,那就更不可能了。

虽然当时中国出售给埃及的24式没有加挂反应式装甲,但是主装甲没有减弱,仍然达到了中国军方的标准。

结果就是,在这场坦克会战中,很多以‘色’列坦克手明明打中了对方,却发现埃及坦克像没什么事一样,不但没有被击毁,还在继续战斗,甚至迅速做出反应,回击了向其开火的以‘色’列坦克。

以军坦克不但打不穿24式的正面装甲,也顶不住24式的炮火。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中国在出售24式坦克的时候,并没有配售中国陆军的标准化弹‘药’,特别是专‘门’为一百四十毫米电热化学滑膛炮研制的贫铀合金穿甲弹,而是配上了由一百二十毫米穿甲弹演变而来的钨合金长杆穿甲弹,穿甲能力有所减弱,在两千米外只能打穿八百八十毫米厚的匀质轧制装甲钢。只是这种穿甲弹的存能‘性’能非常不错,在四千米处的穿甲能力也超过了七百毫米,比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威力高出了一大截,而且能够轻而易举的对付第三代主战坦克。

根据战后做的测试,“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在披挂了反应装甲后,炮塔正面装甲抵御穿甲弹时的防护能力也只相当于六百五十毫米的匀质轧制装甲钢,比以‘色’列宣称的数据低了大约百分之三十。

结果就是,即便在四千米以外,“梅卡瓦4”型也挡不住24式打来的穿甲弹。

对以‘色’列坦克兵来说,这绝对是一场恶梦。

自己打不穿对手的装甲,却能被对手轻而易举的击毁,直接说就是没有还手之力,这仗还怎么打?

更要命的是,24式的火控系统比“梅卡瓦4”型先进得多。

除了大口径坦克炮赋予的超远‘射’程之外,24式的火控反应时间只有四秒,即训练有素的坦克手能在发现目标四秒之后开火,几乎所有火控数据都由计算机负责,火炮也由计算机控制,炮长或者车长只需要选择打击目标,然后摁下开火按钮。“梅卡瓦4”型由最熟练的坦克手‘操’作,也需要六秒才能完成全部准备,而且需要由炮长或者车长控制火炮,因此开火反应时间一般在九秒左右。

在近似于拼刺刀的坦克战中,几秒钟的差距足以决定胜败。

此外,24式在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行进时,对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而“梅卡瓦4”型在同样的情况下,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七十。如果‘交’战距离在两千米以上,这个差距还要大一些。

可以说,“梅卡瓦4”型在24式面前毫无优势。

以‘色’列坦克手拥有的,只是无与伦比的勇气。

发现无法在远距离‘交’战中击毁埃及坦克,以军没有撤退,而是加速‘逼’近,希望通过缩短‘交’战距离来挽回败局。

根据战后的测试,至少要到五百米内,“梅卡瓦4”型才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打穿24式的正面装甲。

问题是,以军有机会把距离缩短到五百米内吗?

要知道,第三装甲师不但有装备‘性’能上的优势,还有兵力上的优势。

以军除了勇气,就只有埋伏在侧翼的伏击部队了。

只是,这支伏击部队提前暴‘露’了行踪,只对第三装甲师产生了有限的影响,比如让第三装甲师放慢‘挺’进速度,首先出动一个坦克营向右翼展开,只在正面放置了两个坦克营,没有集中作战。

结果就是,在经过将近十五分钟的战斗后,以军坦克手终于如愿以偿,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了五百米。可惜的是,只有十一辆“梅卡瓦4”型还在继续战斗,而它们要面对的是八十四辆24式。

从第一炮打响,到最后一辆“梅卡瓦4”型被击毁,前后不到二十分钟。

侧翼战线上,以军指挥官发现大势已去之后,率领最后七辆“梅卡瓦4”型向北撤离了战场,绕了个大圈子返回奈赫勒。

在这十多分钟的战斗中,第三装甲师只损失了五辆24式,其中三辆在四个小时后由装甲抢修车修复,另外两辆则被送往坦克大修厂,最终也成功修复,而埃及坦克兵只有八人阵亡、七人负伤。

对埃及装甲部队来说,这绝对是值得骄傲的胜利。

要知道,在前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装甲部队就没有取得过重大胜利,更别说在一场战斗中打垮一个以军装甲旅了。

根据埃及公布的战报,在这场战斗中总共击毁了一百二十七辆、缴获八辆以军坦克。

因为双方的机械化步兵都没跟上来,所以没有装甲战车受损。

如果从战果上看,这绝对是迄今为止,埃及装甲部队成立之后,在坦克战中取得的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当天下午,纳杰夫就发表电视讲话,高度表彰了装甲部队与第三装甲师。

别忘了,纳杰夫曾经在装甲部队服役了十多年,还是一名装甲兵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有很特殊的感情。

留下步兵打扫战场后,埃军坦克纵队继续向奈赫勒推进。

下午…左右,埃军抵达奈赫勒城外,开始进行炮火准备。

损失了绝大部分坦克后,以军全面退守城区,把剩余的十来辆“梅卡瓦4”型藏在了城镇建筑物中。

因为步兵没有跟上,所以埃军没有急于发动进攻。

奈赫勒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城镇,常住居民不到两千,只有几百栋建筑物,而且大部分居民都已逃走。按照埃军前线指挥官的想法,先进行覆盖式炮火打击,摧毁建筑物后,再发动地面进攻。

这么做,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与以军打巷战。

要知道,在近距离巷战中,“梅卡瓦4”型也是不小的威胁。

埃军损失的五辆24式,都是在近距离战斗中,被“梅卡瓦4”型的穿甲弹打穿,其中两辆在极近的距离上被正面击穿。如果遭到侧面攻击,即便在两千米外,“梅卡瓦4”型也有足够大的威胁。

收到前线战报,戚凯威震惊不已。

…四十五分,戚凯威给第三装甲师的指挥官下达命令,务必在天黑前打下奈赫勒。

要知道,第三装甲师的任务不是打下奈赫勒,而是攻占塞迈德。只有打下塞迈德,埃军的处境才会有所改善。虽然歼灭第六零零装甲旅,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但是与战略上的得失比起来,这点战术上的胜利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不能抢在以军前到达塞迈德,后面的主力部队就很难展开。

在戚凯威的催促下,第三装甲师在四点三十分左右发起进攻。

前两轮进攻,都被以军打退。

第一次进攻遭遇失败还有情可原,因为步兵没有跟上来,只能由坦克发动冲击,在突破以军防线后,没能站稳脚跟,被以军打了回来。第二次进攻失败,彻底暴‘露’出了埃军的素质问题,即步坦协同严重不到位。

等到第三装甲师组织第三次进攻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夜间七点左右,第三装甲师突入奈赫勒城区,出人意料的没有遇到抵抗,甚至没有发现以军防御部队

随后,埃军指挥官才搞清楚,以军在六点三十分撤退了。

这个时候,从埃拉特出发的两个以军装甲旅已经抵达塞迈德,而且获得了足够的时间部署防御阵地。

第72章 倾其所有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40章 丰收时期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3章 大难不死第9章 以退为进第27章 树梢优势第48章 外派第30章 谁更疯狂第268章 光速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88章 十字路口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45章 宣传战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17章 新的选择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00章 恐惧第100章 恐惧第35章 声东击西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9章 人心所向第6章 错失先机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9章 人心所向第41章 专业化舰队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章 预判第38章 战前会议第17章 打与不打第6章 定论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15章 受害者第70章 外交战场第60章 围剿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7章 不测风云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10章 希望第101章 导弹攻击第120章 多面手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9章 备战第89章 统一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257章 切入点第34章 公众事件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1章 极限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1章 导弹攻击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3章 全权顾问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36章 前仆后继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118章 和解第72章 对峙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81章 同盟集团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30章 周旋第24章 变数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248章 灾难第10章 希望第16章 强渡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29章 力挽狂澜第18章 战争推手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70章 崩溃第83章 科学宝藏第40章 丰收时期第16章 阴差阳错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106章 利益决定一切第5章 战略方向第68章 南海战略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章 本性难移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209章 停战条件
第72章 倾其所有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40章 丰收时期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3章 大难不死第9章 以退为进第27章 树梢优势第48章 外派第30章 谁更疯狂第268章 光速第12章 措手不及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88章 十字路口第38章 全球性灾难第45章 宣传战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17章 新的选择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63章 不可避免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00章 恐惧第100章 恐惧第35章 声东击西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9章 人心所向第6章 错失先机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9章 人心所向第41章 专业化舰队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章 预判第38章 战前会议第17章 打与不打第6章 定论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15章 受害者第70章 外交战场第60章 围剿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7章 不测风云第142章 防空火网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10章 希望第101章 导弹攻击第120章 多面手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9章 备战第89章 统一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257章 切入点第34章 公众事件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1章 极限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1章 导弹攻击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3章 全权顾问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36章 前仆后继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118章 和解第72章 对峙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81章 同盟集团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30章 周旋第24章 变数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248章 灾难第10章 希望第16章 强渡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29章 力挽狂澜第18章 战争推手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70章 崩溃第83章 科学宝藏第40章 丰收时期第16章 阴差阳错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18章 政治决策第106章 利益决定一切第5章 战略方向第68章 南海战略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章 本性难移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60章 空中打击第209章 停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