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内耗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次战役快要结束的时候,美澳联军就出现了崩溃的征兆。

最明显的,就是在麦夸里港,两个建制完整装备先进的美军王牌师,几乎是在没有进行抵抗的情况下缴械投降。在交出武器装备的时候,这两个师里绝大部分地面战系统都有充足的电能与弹药。

事实上,当时美澳联军根本不缺乏物资。

别的不说,到中国陆战队打上澳洲大陆之前,澳大利亚都没有进行战时管制,平民依然能在市场上购买到各类生活用品,粮食供应更是充足,甚至没有因为战争而引发恐慌性抢粮潮。直到二月底,澳大利亚当局才象征性的进行战时管制,对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限量供应。

在战场上,陆战队早就发现,各地的平民都不缺乏生活必备物资。

结果就是,陆战队准备了大量救济物资,结果派不上用场,绝大部分仍然堆放在后方的港口与机场里面。

由此可见,导致美澳联军士气崩溃的,肯定不是物资紧缺。

显然,那就只有别的原因了。

陆战队在甄别审讯投降的美澳联军官兵时,绝大部分澳大利亚军人都提到,他们投降的原因是不想再给美国卖命,更不想在这场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战争中充当炮灰。美军官兵的答复也差不多,即他们不愿意死在离故土两万公里的地方,更不愿意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做无谓的抗争。

可以说,类似的情绪在美澳联军中非常普遍。

对澳大利亚来说,特别是对绝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来说,这确实是一场与他们毫无关系的战争。

大战爆发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澳大利亚排名全球前十。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的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公平,按照二八原则,最富裕的两成人只占有了不到一半的社会财富,而最贫穷的两成人也过得很不错,其生活水准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

可以说,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天堂般的国家。

别的不说,在过去五十年里,移民到澳大利亚的中国人就有数百万之多。

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偏安思潮在澳大利亚极为普遍,即大部分澳大利亚公民都认为澳大利亚就是澳大利亚,而不是美国的澳大利亚也不是西方的澳大利亚,没有必要为美国出头。

可惜的是,平民的倾向,并没改变澳大利亚政府的立场。

事实上,在美国的全面控制之下,任何企图摆脱美国的政治行为,都被扼杀在了摇篮里面,根本没有生根发芽的机会。说白了,能够进入澳大利亚国会的议员以及能够坐上总理宝座的政治家,无一例外的都是亲美份子。即便在他们竞选国会议员的时候,个个都表现得非常独立,只要他们坐上了国会议员的位置,就全都变了样。那些真正有独立思潮的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国会,甚至没有机会竞选国会议员。如果有必要,美国的情报机构甚至会提前除掉这些异己份子。

和平时期,澳大利亚民众还能忍受,可是到了战争时期,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在战火烧过来之前,澳大利亚民众也只是发发牢骚,然后想办法避免服兵役。当时,为了不服兵役,很多澳大利亚的年轻人甚至故意摔断腿骨,到医院里住上几个月,出院后再来一次。

等到战火烧上澳洲大陆,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事实是,在二月份,就有很多大城市里的居民逃到偏远村镇,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避免服兵役。

民众尚且如此,澳大利亚军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打到第四次战役结束的时候,澳军投降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其中至少有八成是在未受伤的情况下投降的。

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澳军官兵,只要逮住机会就会投降。

澳大利亚军民不想打下去,美军肯定是独木难支。

事实上,美军与澳军的矛盾早就爆发了出来,而且不仅仅是基层的矛盾,在高层也有非常严重的矛盾。

在二零五五年之前,最大的矛盾就是澳军要不要出国作战。

虽然澳大利亚政府早就承诺向海外派兵,而且也这么做了,比如向大陆战场与中东战场派遣了二十个澳新师(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军队混编而成的部队),出国参战的澳洲军人已经超过二十万,但是在澳军内部,反对出国作战的声音一直没有消失过,而且主要反对者就是澳军的高级将领。

当然,澳军将领反对出国参战的主要原因不是不想打,而是觉得应该首先保卫本土。

可是在基层,不愿意出国参战的澳军官兵占了绝大多数,而且主要原因就是不想在异国他乡为这场与他们无关的战争卖命。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澳军士气低落,与宣传有很大的关系。

要知道,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澳军都是最能打的部队。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澳军是英国远征军(当时澳大利亚还没有独立,是英国的殖民地)中最强悍的部队,往往被派去执行最艰苦的作战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澳军一直伴随美军作战,全程参与了太平洋战争,甚至还在诺馒底登陆之前就参加了北非战争,随后参加了欧洲战争,数十万澳洲军人战死沙场。

事实上,宣传并非主要问题。

问题的根源,应该是复杂的民族结构。

在前两次世界大战中,澳大利亚的民族结构比较单一,白人占了多数,其余少数也以黑人为主。更重要的是,在白人中,盎格鲁-撒克逊人占的比例最大,宗教信仰上又以新教为主,而英国与美国就是主要的新教国家。也就是说,在民族成分宗教信仰等方面,当时的澳大利亚与英美同根同源。

到了这次大战爆发的时候,白人仅占澳洲人口三分之一多一点。

显然,在民族成分复杂宗教信仰更复杂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很难统一思想,也就很难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这一现象,在战场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比如,在非伤员澳军战俘中,白人只有百分之十出头,另外接近百分之九十的都是有色人种。

说白了,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最不想打这场战争。

当时,澳军与美军的矛盾,也主要集中在澳军少数裔官兵与美军之间,特别是亚裔与南亚裔官兵与美军。

狭义上,亚裔指的就是东亚的黄色人种。

要知道,在战场上,美军的敌人就是黄皮肤的中国军人,另外还有一些皮肤黝黑的南亚与中东国家的军人。

显然,美军在本质上,不信任澳军中的亚裔与南亚裔官兵。

反过来,澳军中的亚裔与南亚裔官兵同样不信任美军,特别是在遭到歧视之后,更是觉得为美国卖命是最愚蠢的行为。

当时,驻澳美军已经与澳军发生了数十次冲突,有的还演变成了暴力事件。

最严重的一次两军暴力冲突发生在二零五四年六月,起因是一名从所罗门群岛回到澳大利亚的美军军官在喝醉酒之后,与一群澳军的亚裔士兵发生争执,醉酒的美军军官在酒吧里开枪击毙了一名亚裔士兵,打伤了两人,然后乘同伴的车逃回军营。附近的澳军亚裔官兵听闻消息之后,当天晚上就包围了美军军营,要求美军交出杀人凶手。结果美军不但没有把凶手交出来,还把坦克开到军营门口,威胁要消灭围攻军营的澳军士兵。事态迅速恶化,在澳军宪兵赶到之前,双方已经交火,数十名澳军官兵被打死,美军也死伤十几人。最后那名肇事的美军军官被送回美国,军事法庭判其囚禁六个月。参与冲突的澳军中,有数百人被解除军籍,领头闹事的十四人都被判刑。

这起事件,可以说影响极为恶劣。

更要命的是,美军偏袒自己人的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让澳军中的少数裔军人寒心,也就埋下了祸根。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美军高高在上的姿态,加上没有妥善处理内部矛盾,成为了引发澳军士气崩溃的直接导火索。

可以说,打到第四次战役结束的时候,美澳联军已经战败了。

问题是,与俄罗斯一样,澳大利亚当局依然执迷不悟,仍然认为澳大利亚没有战败,而且也不可能战败。

可惜的是,澳大利亚没有俄罗斯的基础条件。

作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澳大利亚根本不可能在这场大风浪中平安到达彼岸。

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倒霉的只有一个人:美澳联军总司令赫里斯。

在上任两个月之后,赫里斯被卢卡斯解职,顶替他的是澳军上将温斯顿,一个典型的新英格兰人。

当时,温斯顿只是美澳联军的代总司令。

马歇尔已经安排好了人选,即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杰克逊,而他当时是美军中唯一的黑人五星上将。

当然,他也是美军历史上唯一的黑人五星上将。

这个人事安排,可以说用心良苦,毕竟黑人也是有色人种,在澳大利亚也是少数,因此更有亲和力。

问题是,杰克逊刚刚做了一个大手术,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

要不然,温斯顿也不可能成为代总司令。

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8章 千钧一发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87章 积极争取第65章 再次见面第117章 高姿态第9章 做彻底第80章 援助第16章 准备第101章 高歌猛进第13章 希望尚存第1章 海军强国第17章 地区战争第248章 灾难第48章 全身而退第59章 犹豫不决第53章 继续打第30章 全面对抗第313章 千年战争第127章 雷暴第37章 再接再厉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4章 战争阴云第6章 愈演愈烈第292章 量子理论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9章 于公于私第72章 新岗位第47章 证据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115章 超级运输机第27章 地面战争第179章 救星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205章 突袭第9章 血染横滨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9章 水深火热第31章 围攻埃拉特第56章 创新之举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41章 疯狂准备第3章 本性难移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62章 弹雨第291章 生存空间第64章 退与不退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50章 关键技术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79章 盲目猜测第23章 坚持主见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159章 盟军第89章 一枚导弹第59章 起始点第6章 战略篱笆第78章 广泛动员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33章 拉帮结派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60章 海蛇之吻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9章 新战线第2章 斗争第55章 坟墓第29章 为下一场战争第2章 秘密任务第56章 抽身第27章 树梢优势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89章 轮番轰炸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71章 新理论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138章 警钟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113章 倾其所有第71章 以进为退第11章 经济围剿第27章 地面战争第82章 担忧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44章 历史使命第9章 新冷战第27章 地面战争
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11章 玩火自焚第25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8章 千钧一发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87章 积极争取第65章 再次见面第117章 高姿态第9章 做彻底第80章 援助第16章 准备第101章 高歌猛进第13章 希望尚存第1章 海军强国第17章 地区战争第248章 灾难第48章 全身而退第59章 犹豫不决第53章 继续打第30章 全面对抗第313章 千年战争第127章 雷暴第37章 再接再厉第181章 最后的顽抗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4章 战争阴云第6章 愈演愈烈第292章 量子理论第68章 一己之力第59章 于公于私第72章 新岗位第47章 证据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115章 超级运输机第27章 地面战争第179章 救星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205章 突袭第9章 血染横滨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9章 水深火热第31章 围攻埃拉特第56章 创新之举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41章 疯狂准备第3章 本性难移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62章 弹雨第291章 生存空间第64章 退与不退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50章 关键技术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79章 盲目猜测第23章 坚持主见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159章 盟军第89章 一枚导弹第59章 起始点第6章 战略篱笆第78章 广泛动员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33章 拉帮结派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60章 海蛇之吻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9章 新战线第2章 斗争第55章 坟墓第29章 为下一场战争第2章 秘密任务第56章 抽身第27章 树梢优势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89章 轮番轰炸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71章 新理论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138章 警钟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113章 倾其所有第71章 以进为退第11章 经济围剿第27章 地面战争第82章 担忧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44章 历史使命第9章 新冷战第27章 地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