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援助

十二日白天,中国空军依然保持了高压态势。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十三日公布的战报,十二日,中国空军总共出动各类作战飞机三千六百八十七架次,其中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机为三千一百二十四架次,总共投弹一万二千六百余吨,在空战中击落印度战**十八架,另外在地面炸毁一百二十余架,自身只损失了二十七架战斗机。

相对而言,这个损失比并不低。

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作战飞机的战损率高大百分之一点二,即每出动一千架次损失一点二架作战飞机,而在对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的战损率只有千分之三,比这次低了百分之七十五。

当然,这只是战争的前三天。

在对日战争的前三天,中国空军的战损率也在百分之一以上。

随着中国空军逐步夺取制空权,开始重点打击印度的防空部队,战损率将直线下降,总体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不是多大的问题。

相对而言,印度空军的表现不算糟糕,比十年前的日本空军好得多。

别的不说,到了十二日,印度空军仍然能够在一场战斗中投入数十架战斗机,而且进行较为有效的指挥。在十年前的对日战争中,中国空军仅用了四十个小时,就毫无悬念的打垮了日本空军。

不是印度空军的素质更高,也不是战斗力更强,而是印度的国土更加辽阔。

要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十多倍

在二零三五年的战争中,日本空军迅速败下阵来,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空军基地过于集中,而且没有太多的野战机场。在空军基地被毁之后,很多日本战斗机连升空作战的机会都没有。

相对而言,印度的情况好得多。

虽然在第一天,印度空军的二十多座主要基地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基本上丧失了使用价值,但是印度有足够多的野战机场,而且分布极为广泛,都有道路连接,印度战斗机能够利用这些野战机场继续作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的战术打击范围无法扩大到印度本土南部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动用轰炸机才能打击印度本土南端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而轰炸机的出动效率远不如战斗机,而且用来轰炸野战机场,作战效率更加高不到哪里去,等于浪费宝贵的打击力量。

结果就是,在十二日升空作战的印度战斗机,多半是从南部地区的野战机场起飞的。

当然,这也与美国的军事援助有关。

按照美**事顾问团的建议,从二零四零年开始,印度就加强了野战机场、以及临时性空军基地的建设工作,甚至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建造等级,使一些高速公路能够临时开辟成飞行跑道,此外还对民用机场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在战时供空军使用。这些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印度空军的作战灵活性。别的不说,印度国内有两百多座民用机场,其中半数能够支持战斗机作战。如果把临时开辟出来的高速公路算上,印度境内有大约八百多个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场地。

要知道,当初日本本土总共也就只有两百多处场地。

就算中国空军的打击实力有所提升,也很难在三天之内炸毁所有机场,而且很多机场根本不可能通过一次轰炸使其彻底瘫痪,因为很多野战机场都有快速修复能力,印度空军的工程部队甚至能在较为开阔的平原上,用极短的时间开辟出可以供战斗机起降的土质跑道,从而提升抗打击能力。

当然,经过三天的消耗战,印度空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机场,而是损失了大量的作战飞机。

如果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没有水分,那么到十二日结束的时候,印度空军已经损失了近八百架战斗机。虽然印度空军号称拥有两千多架战斗机,但是在战争初期,损失的都是主力战斗机。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印度空军在战争的头三天,损失了一百六十八架F-44

照此下去,再过三天,印度空军的F-44将消耗一空。

正是如此,十二日上午,印度当局正式向美国发出请求,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先进战斗机。

当时,印度大使明确提出,印度可以拿在美资产做抵押。

显然,这没有法律基础。

虽然印度企业在美资产总额大约有三千亿美元,足以采购数百架F-44,但是这些资产全部属于私人企业,根本不是政府财产。印度政府拥有的,只是存放在美联储的大约五百亿美元的黄金,以及存在美国各大银行的大约一千二百亿美元的外汇。如果只有这笔钱,印度最多能采购两百架F-44。

当然,对印度空军来说,两百架F-44也非常不错了。

对印度空军来说,最需要的是战斗机,而不是飞行员。因为在本土内线作战,所以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飞行员在被击落之后,能够安全返回部队,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而这些飞行员也会因为被击落的经历,变得更加老练。

当天,美国总统就批准了对印出售军火的合同。

因为属于正常采购,而且印度一直是美**火商的大客户,所以不需要经国会审议,总统令就足够了。

按照部署,美军将直接向印度移交现成的F-44战斗机。

印度要做的,只是把飞行员送往迪戈加西亚。这些战斗机将由美军飞行员驾驶飞往迪戈加西亚,然后由印度飞行员飞回国内。此外,运送印度飞行员的运输机在返航的时候,还将运回一批对空弹药。

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表了强烈抗议,谴责美国明显违反了国际准则,公然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印度出售军火是在挑衅中国的忍耐力,中国将保留一切制裁权利,并且会根据影响结果采取制裁行动。

只是,中国的抗议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当天晚上,第一批印度飞行员就到了迪戈加西亚,随后美国空军的四十八架F-44也到达了迪戈加西亚。

十三日凌晨,印度飞行员驾驶着这批战斗机返回了印度。

鉴于美国的积极行动,印度大使在十二日夜间再次提出,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其他武器装备,包括陆军的主战装备、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与舰载战斗机、空军的运输机与大型预警机等等。

当然,这就不是现金交易了,印度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就算美国总统不反对,因为涉及到无偿军事援助,所以需要得到国会支持,而美国总统能做的,只是在向国会提交议案的时候,让美军把印度需要的装备装船,以便在得到国会批准后立即启运。

中转中心依然是迪戈加西亚。

从十三日凌晨开始,美军就动用战略运输机,把大批主战装备送往迪戈加西亚,并且出动快速运输船。只要国会通过了由总统提交的援助法案,快速运输船能在两天后把这些装备送到印度的港口。

当然,前提是,在这两天内,印度舰队依然还在海上活动。

如果印度舰队被特遣舰队击败,印度就将丧失制海权,而中国海军肯定会立即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拦截前往印度的船只。除非美国铁了心要在这个时候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然就会让运输船留在迪戈加西亚。

十二日夜间,牧浩洋就收到了由周渝生发来的电报。

电报中明确提到,美军已经开始动员,不是战争动员,而是把装备集中起来,由战略运输机送往迪戈加西亚,因此美国很有可能在两到三天之内,做出为印度提供无偿军事援助的决定。为此,黄瀚林已经下达了最高指示,海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美国为印度提供主战装备。

周渝生还在电报中提到,他已经按照元首的指示,命令西印度洋舰队的两艘攻击核潜艇南下前往迪戈加西亚附近。也就是说,如果舰队无法在此之前夺取制海权,对印度进行战略封锁,将不得不用攻击核潜艇伏击美国船只。

这意味着什么?

不用周渝生明说,牧浩洋都知道,只要在公海上击沉美国船只,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向中国宣战。

也许,美国不会贸然走出这一步,但是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高。

如果没有绝对必要,牧浩洋肯定不希望在这个时候把美国卷进来,更不希望在击败印度之前与美国交战。

也就是说,他必须在接下来的四到五天之内干掉印度舰队

问题是,这由谈何容易。

深思熟虑之后,牧浩洋在十三日凌晨零点左右,下令舰队转到二百七十度航向上,以三十三节的速度向西航行。

当时,特遣舰队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燃油补给作业。

wωw¤ttκā n¤¢O 以这个速度,十二艘护卫舰能够航行四千海里,即在接下来的两天半内,不再需要进行燃油补给。

牧浩洋非常清楚,能否阻止战略局势恶化,接下来的两到三天极为关键。

可以说,如果他能在两到三天内干掉印度舰队,甚至有可能对美国国会产生影响,使其否决对印援助法案。

当然,牧浩洋也知道,美国总统的立场,肯定会对印度舰队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14章 首相之死第33章 引流疏导第70章 外交战场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72章 倾其所有第193章 主旋律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09章 未来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84章 轰炸机登场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11章 取经第40章 突袭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2章 开战在即第31章 返航第7章 机关算尽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0章 补充攻击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38章 战役目的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26章 排兵布阵第33章 引流疏导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211章 大包抄第154章 总撤退第56章 快马加鞭第203章 覆灭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66章 硬骨头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44章 舰炮怒吼第2章 秘密任务第6章 点火第273章 共同化第28章 屈服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2章 幕后推手第136章 夹心饼干第16章 阴差阳错第45章 宣传战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82章 担忧第48章 外派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63章 误打误撞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36章 分外之责第163章 第一站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21章 次优选择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154章 总撤退第77章 诱饵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116章 败不馁第92章 突袭的回报第65章 再次见面第203章 覆灭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42章 开战时机第5章 铁娘子第4章 战争阴云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57章 将星陨落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4章 战争危机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8章 不知进退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69章 休假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84章 转变第71章 再上战场第76章 乐观派第28章 一触即发第314章 大重建第196章 突袭第6章 争取和平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26章 战略空运第54章 生于忧患
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14章 首相之死第33章 引流疏导第70章 外交战场第61章 意外因素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30章 援朝总司令第72章 倾其所有第193章 主旋律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09章 未来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84章 轰炸机登场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11章 取经第40章 突袭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232章 政治战争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2章 开战在即第31章 返航第7章 机关算尽第34章 中流砥柱第10章 补充攻击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38章 战役目的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26章 排兵布阵第33章 引流疏导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211章 大包抄第154章 总撤退第56章 快马加鞭第203章 覆灭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66章 硬骨头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44章 舰炮怒吼第2章 秘密任务第6章 点火第273章 共同化第28章 屈服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2章 幕后推手第136章 夹心饼干第16章 阴差阳错第45章 宣传战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82章 担忧第48章 外派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63章 误打误撞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36章 分外之责第163章 第一站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21章 次优选择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154章 总撤退第77章 诱饵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116章 败不馁第92章 突袭的回报第65章 再次见面第203章 覆灭第132章 攻守两难第42章 开战时机第5章 铁娘子第4章 战争阴云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57章 将星陨落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4章 战争危机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8章 不知进退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69章 休假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55章 两手准备第284章 转变第71章 再上战场第76章 乐观派第28章 一触即发第314章 大重建第196章 突袭第6章 争取和平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26章 战略空运第54章 生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