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长远考虑

只要小林光一还有点理智,就应该知道,中国当局没有说大话。

虽然他不是军人,对战争也不够了解,但是他精通政治与外交,知道中国当局绝对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夸海口。

更重要的是,几场大规模海空战下来,中国一直是胜利者。

也许,小林光一还抱有一线希望,可是他绝对不会把所有赌注都押在这一线希望上。如果中国当局应验宣言,他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即在海上自卫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为争取最好的战争结果打下基础。

空中自卫队连续战败,只是增加了取胜的难度。如果海上自卫队连续战败,只会使日本输掉这场战争。

小林光一别无选择,只能向美国求助。

这个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喜田多一郎的肩膀上。

按照小林光一的吩咐,喜田多一郎去华盛顿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美国购买战舰,而且是美军现有的战舰。

问题是,购买战舰绝对比购买战机困难得多。

关键不在战舰上,而是舰队官兵。

日本的航空业都不算发达,没有办法自行研制与生产战斗机,F-2这类所谓的自研战斗机的基本技术都来自美国。在装备体系上,日本空中自卫队与美国空军高度一致,因此在引进F-22A的时候,只需要聘请美国飞行员,日本空中自卫队能够提供地勤人员,还能提供部分飞行员。

海上自卫队的情况恰好相反。

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现在的全球第三造船大国,日本早就掌握了建造现代化战舰的基本技术,也有着足够强大的工业基础。虽然在某些关键设备上,仍然得依靠美国,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独自建造战舰。结果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太熟悉美国战舰,也就无法为引进的战舰配备水手。

要想把购买的美国战舰派上战场,肯定得聘请美国海军官兵。

对美国来说,在这个时候向日本提供战舰、以及舰队官兵,显然是个大问题。

派遣几十名飞行员参战,影响还不是很大,可是一艘战舰上少说也有几百名官兵,一支舰队至少有数千名官兵。派遣数千名官兵参战,那就不是志愿行为了,至少不是军人的志愿行为。

此外,还得考虑战斗伤亡产生的影响。

让美国军人在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中为别的国家流血牺牲,肯定会使美国联邦政府遭到指责。

不久前的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及半个世纪前的越南战争,美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只是,在喜田多一郎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已经跟钱德勒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谈不拢,主要是价钱差距太大。

现在日本肯出高价,美国还有理由拒绝吗?

显然,现在的问题不是价钱。

第三护卫群覆灭,已经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中国军队能够消灭第三护卫群、甚至干掉联合舰队,向日本提供战舰有意义吗?

问题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拒绝了喜田多一郎的请求,美国又能得到什么?

可以肯定,只要没有来自美国的援助,日本就会向中国求和,国内动乱难以避免,美国将失去西太平洋的桥头堡。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日本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得力助手。

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的话,还得提防另外一种可能,即某些极端份子把日本战败归咎于美国,从而使日本站到美国的对立面上。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非常嬗变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盟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完全向中国学习。可是在短短几十年之内,日本就成了中国的敌人,并且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一举成为西太平洋的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对抗,输得一败涂地。战后,日本不但没有忌恨美国,反而成为了美国最可靠的盟友,帮助美国抵抗红色帝国。现在,日本再次站在了三岔路口上,谁能保证战败之后不会对美国倒戈?

作为一个容易走极端的民族,谁也不能保证日本会在战后走向何方。

为了防止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日本,直到日本当局首先认为必败无疑。

说得明确一点,美国绝对不能成为日本战败的首要因素。

当然,把战舰卖给日本,美国不会做亏本生意。

在价格不是问题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出售旧有战舰获取暴利,然后用这些钱采购新式战舰。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已经证明,所有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建成服役的战舰都无法应对新的战场环境,肯定得淘汰掉。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美国海军的换装压力肯定超过了中国海军。淘汰数百艘战舰,建造数百艘新的战舰,绝对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

如果没有来自日本的资金,美国海军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更换所有战舰。

显然,中国海军要不了这么久。或者说,二十年之内,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海军。

到时候,美国需要面对的是全方位的竞争。

作为新式海战的发起者,中国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先发优势,可以在几乎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倾尽全力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

对美国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

只要能够赶在中国海军之前完成换装,美国海军就能保住优势地位,在全面对抗中掌握主动权。

为此,美国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新式舰队。

趁此机会淘汰旧有战舰,获得建造新式战舰的资金,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然钱德勒也不会主动提出出售战舰。

不同的是,麦克米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关键就是,在出售战舰的同时,美国是否要提供配套的海军官兵。

喜田多一郎专程飞往华盛顿,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在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喜田多一郎接受了钱德勒的提议,花高价从美国海军手里购买二手战舰,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的情况是,经过了六月二日凌晨的战斗,二十多名援日美国飞行员阵亡,让麦克米伦在援助日本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虑。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国会、还是民众,都认为没有理由让美国军人为日本卖命,更没有理由让美国军人为了钱去送死。

作为总统,麦克米伦必须考虑来自国会与民众的压力。

虽然这已经是麦克米伦的第二界任期,两年后就将离开白宫,但是作为共和党领袖,他肯定不希望输掉明年的大选。

要想使政策延续下去,麦克米伦就得帮助共和党赢得明年的大选。

如此一来,在这场战争中,麦克米伦必须让选民相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在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

钱德勒必须说服麦克米伦,让总统在派兵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管怎么说,喜田多一郎不会采购一些日本海上自卫队操作不了的战舰,更不会让这些战舰去战场上送死。

当然,这不是最迫切的问题。

即便麦克米伦做出让步,答应出售战舰,并且继续为日本提供作战人员,也要等到十天半个月之后,日本才能获得来自美国的舰队。

对钱德勒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让中国当局“食言”。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钱德勒非常清楚,只要联合舰队覆灭,即便美国答应提供舰队,小林光一也很有可能打退堂鼓,只是日本国内的极端势力,以及大受刺激的日本国民肯定不会认输。结果再明显不过,不管小林光一如何应对,日本内阁也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前垮台。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日本因内政动荡而战败,也许是最好的结果,而且很有可能是小林光一在最后时刻阻止战争扩大的唯一办法。

问题是,日本也许会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即不情愿认输的国会议员把一个极端主义者推上历史舞台,让日本在战场上坚持下去。

从短期来看,这对美国无害,只是日本走上极端主义道路,必然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问题是,能够保住联合舰队吗?

钱德勒不但是政客,还是军人,而且是拥有数十年服役经历的军人,还在担任陆军上将期间指挥过两场战争。

经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后,钱德勒非常清楚,只要中国发了狠心,联合舰队肯定得完蛋。

这个时候,恐怕连上帝都救不了联合舰队。

不能阻止联合舰队覆灭,就只能设法保住小林光一。

作为前任CIA局长,钱德勒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掉小林光一的竞争对手,让日本国会的政客没有更好的选择。

结果就是,在喜田多一郎飞往华盛顿的途中,钱德勒做了特殊安排。

也许,这对战场上的战斗没有任何帮助,但是肯定会对日本政局产生长远影响,而且没人知道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也没人意识到钱德勒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东海战场上,盯着瘫痪在海面上的联合舰队,等待中国空军发起致命打击。

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90章 独木难支第45章 深海猛龙第202章 冲刺第19章 两手一起抓第43章 传奇人物第122章 拖后腿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3章 无限制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25章 先做准备第7章 又见熟人第135章 导火索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9章 第二战线第196章 以谈备战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56章 窗户纸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166章 硬骨头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86章 拼命的动力第39章 余辉第88章 进退维谷第193章 单刀直入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章 站队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49章 果断反击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10章 共同体第35章 声东击西第149章 放弃第303章 幸运儿第43章 门槛第92章 突袭的回报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9章 备战第224章 内耗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47章 证据第192章 选择权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9章 关键结点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65章 明智之举第37章 回国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1章 决战开始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60章 集体智慧第217章 乘胜追击第17章 紧急出动第295章 遗迹第262章 全民动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97章 战前会议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60章 集体智慧第100章 钢铁洪流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93章 同化政策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88章 最后关头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4章 科技竞赛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110章 败局已定第59章 于公于私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3章 大难不死第37章 远洋护卫第85章 突击开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88章 进退维谷第59章 起始点第16章 准备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21章 决战开始第83章 空中遭遇第45章 宣传战第35章 孤注一掷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74章 战争狂人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7章 战略目的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321章 起源
第191章 最后的机会第26章 高兴得太早第90章 独木难支第45章 深海猛龙第202章 冲刺第19章 两手一起抓第43章 传奇人物第122章 拖后腿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13章 无限制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25章 先做准备第7章 又见熟人第135章 导火索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9章 第二战线第196章 以谈备战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56章 窗户纸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166章 硬骨头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4章 勇敢面对第186章 拼命的动力第39章 余辉第88章 进退维谷第193章 单刀直入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0章 站队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49章 果断反击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10章 共同体第35章 声东击西第149章 放弃第303章 幸运儿第43章 门槛第92章 突袭的回报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9章 备战第224章 内耗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47章 证据第192章 选择权第20章 惹是生非第19章 关键结点第108章 高歌猛进第65章 明智之举第37章 回国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1章 决战开始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60章 集体智慧第217章 乘胜追击第17章 紧急出动第295章 遗迹第262章 全民动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97章 战前会议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60章 集体智慧第100章 钢铁洪流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93章 同化政策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88章 最后关头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4章 科技竞赛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110章 败局已定第59章 于公于私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3章 大难不死第37章 远洋护卫第85章 突击开始第88章 十字路口第88章 进退维谷第59章 起始点第16章 准备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21章 决战开始第83章 空中遭遇第45章 宣传战第35章 孤注一掷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74章 战争狂人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242章 第一宇宙条约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64章 疯狂的顶点第27章 战略目的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321章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