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人尽其用

战略进攻方向确定下来之后,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

九月十日,牧浩洋最终拍板,把攻打所罗门群岛的时间订在了十一月上旬,最早十一月三日,最迟十一月十日。这个决定的主要依据是:要到十一月三日,为这场战略进攻征用的两百艘运输船才能到位,而十一月十日是四个陆战师完成动员的最后期限,也是“泰山”号航母修复的时日。

战后,一些人认为,中国海军与陆战队没有在九月攻打所罗门群岛是一大失策。

显然,这个看法非常偏颇,因为在九月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没到位,连陆战师的动员工作都没完成。

要知道,攻打一座由敌人重兵守卫的群岛,绝对不是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就能开始的简单事情。夺取制海权,只是为两栖登陆打下了基础,是两栖登陆作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事实上,在十一月上旬攻打所罗门群岛,都有点仓促。

别的不说,当时陆战队只动员了四个陆战师,而随后的实战证明,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的防御部署丝毫不比夏威夷群岛差,要想占领这座群岛,四个陆战师远远不够,需要投入更多的作战部队。

如果从纯军事角度来讲,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能准备好充足的兵力。

问题是,这不是一个纯军事问题。

当时,牧浩洋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不但有来自戚凯威的非议,还有来自黄瀚林的质疑与指责,甚至连杜小蕾都认为,海军与陆战队为了一座偏僻的群岛花费了太多的精力,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从政治上讲,中**队必须尽快在某个战场上取得重大战略突破。

当时,牧浩洋选择的就是西南太平洋,而且为此做了很多努力,甚至向黄瀚林做出了保证。如果牧浩洋没有做出保证,那么黄瀚林肯定会让他改变战略部署,把兵力花到其他战场上去。

显然,这又反过来制约了牧浩洋的军事决策。

要知道,即便从军事上看,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么最快也要等到半年之后,才有可能进军西南太平洋,而且得有一个前提,即在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在海战中击败恢复了元气的美国海军。

客观的讲,这也是军事冒险,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中国海军能在下一场海战中取胜。

当然,深入看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比如说,如果中国海军与陆战队没有在二零五三年底攻打所罗门群岛,而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维持现有局面,那么到了二零五四年,美国海军很有可能主动挑选战场,比如反攻马里亚纳群岛,从而迫使中国舰队前往美国海军选择的战场决战。

作为更加倾向于进攻的海军将领,牧浩洋肯定情愿自己选择战场。

九月份,除了所罗门海战尘埃落定之外,还爆发了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即中伊军团在蒋博文中将的指挥下,收复了被俄军侵占大半年的德黑兰,打响了围歼美俄联军的第一枪,也是伊朗战场上战略反攻的第一枪。

为此,中国在伊朗不但投入了两个集团军,还动用了两个陆战师。

中**队在伊朗战场上的大反攻,可以看成是在地面战场上开始战略反攻的开始,也可以看成是中国陆军为即将在大陆战场上开始的战略进攻的前奏,或者说是达到了战略规模的佯攻行动。

只是,蒋博文再次用行动证明,他应得的绝对不仅仅是中将军衔。

在这次由蒋博文策划,戚凯威审议与批准的战役中,蒋博文假戏真做,把佯攻性质的进攻打成了真正的战略反攻。

要知道,戚凯威觉得,蒋博文能够打下德黑兰就非常不错了。

当时,中伊军团离德黑兰最近的部队在卡维尔沙漠(也被称为卡维尔盐漠,因为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非常有名的产盐区)里的霍尔,只有一条通往伊斯法罕的公路,而且是一条只能通行十吨级卡车的低等级公路,驻扎在这里的是一个伊朗步兵营,到德黑兰的直线距离是四百公里。除了霍尔的驻军,离德黑兰最远的中伊队都在六百公里之外,而且集中在伊朗东部的偏远地区。

当时,美俄联军已经占领了伊斯法罕。

美俄联军没有攻打霍尔,一是这座沙漠中的小镇确实没有什么价值,二是一个伊朗步兵营根本不足为惧。

当然,这也与美俄联军自身的问题有关。

在推进到扎格罗斯山脉北面后,美俄联军已成强弩之末,战线长度超过两千公里,总兵力却只有不到三十万,其中美军不到十万,而美俄联军面对的中伊军团的总兵力在二百五十万以上,中国的两个集团军就有九万人。更重要的是,美俄联军没有放弃进军胡齐斯坦省的打算,因此把主力放在了伊朗西部地区,仅在霍拉马巴德就有两个美军师与四个俄军师,兵力接近十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在战线的其他地方,美俄联军的兵力非常有限,防线形同虚设。

当时,美俄联军的主要防守策略,与伊朗的本土防御策略如出一辙:利用险要的地形阻挡敌人。

问题是,这里不是美国本土、也不是俄罗斯本土,而是伊朗。

要知道,在战场上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己方非常熟悉地形、且对方不大熟悉地形,二是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与理解。显然,在伊朗战场上,美俄联军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也就是说,美俄联军的防御策略根本就没有用。

用蒋博文在担任中伊军团总司令之后的话来说:向胡齐斯坦省突击的美俄联军已经在伊朗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战略突出部,防线两翼非常脆弱,聚集在突出部顶端的美俄联军主力很容易被包围歼灭。

事实上,到了伊朗之后,蒋博文就在想办法吃掉美俄联军的主力部队。

有趣的是,当时戚凯威给蒋博文的任务是去稳住伊朗战场,最低要求是让伊朗军队不至于在年内崩溃。在戚凯威看来,只要他在大陆战场上发动进攻,一路打到了伏尔加河,对高加索地区构成威胁,伊朗的士气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这足以让伊朗军民相信,中**队很可能从北面打过来。

结果是,蒋博文在八月份提交了一份报告,即认为只有一次进攻,才能稳住伊朗战场。

最后,也正是这份报告说服了戚凯威,让陆军参谋长答应这位年轻的陆军中将,在伊朗发动一次规模有限的进攻行动。

事实上,直到这个时候,戚凯威都不相信蒋博文能够打下德黑兰。

要知道,蒋博文手里只有两个集团军。

显然,蒋博文也知道,用两个集团军,以及那些数量众多、却不大可靠的伊朗军队,肯定打不出什么名堂。

问题是,戚凯威肯定不会向伊朗增兵。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即蒋博文向庞跃龙求援,希望能够调动部署在巴基斯坦的两个陆战师。更有趣的是,庞跃龙没有拒绝,而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正式理由是这两个陆战师本来为海湾地区准备的。至于是派它们去占领海湾地区的沿海要地,还是去伊朗腹地作战,庞跃龙没有多问。

根据周渝生回忆,庞跃龙向蒋博文提供帮助,主要就是想让戚凯威出丑。

原因很简单,在八月份的时候,戚凯威根本不看好伊朗战场,认为蒋博文再厉害,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如果蒋博文在伊朗战场上搞出了名堂,证明戚凯威的判断是错误的,对庞跃龙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这下,蒋博文手里有了相当于三个集团军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这“三个集团军”都配备了地面战平台,具有十分强大的进攻能力。

实战早就证明,蒋博文是一位非常擅长打进攻战,而且也喜欢打进攻战的将领,他在中东战场上被虞世辉派去打防御战,可以说是用错了地方。

当时,庞跃龙还为蒋博文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向牧浩洋提出,让蒋博文担任伊朗战区司令。

虽然少了个“总”字,但是这个职位比中伊军团总司令高了两级。

说得直接一点,作为战区司令,蒋博文有权调动战区内的所有作战部队,而且有权制订本战区的作战计划。而在中伊军团总司令的位置上,他只能调动地面部队,更无权直接制订作战计划。

当时,牧浩洋忙着规划进军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而且需要与庞跃龙合作,也就勉强答应了下来。

说“勉强”,主要就是牧浩洋没有给蒋博文正式任命,而是把之前担任战区司令的魏成龙派了回来,让他负责协助戚凯威策划与组织大陆战场上的进攻行动,而且戚凯威也早就提出让魏成龙回来。结果就是,伊朗战区暂时没有司令官了,牧浩洋就顺水推舟,让蒋博文代领战区司令。

要知道,战区司令的最低军衔是上将,而蒋博文只是中将,而且才晋升不到半年。

这样一来,蒋博文就能以代战区司令的身份,调动战区内的所有兵力,而且可以向战争部提交战区作战计划。

条件成熟后,蒋博文就动手干了起来。

第48章 反潜战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34章 炮战第19章 第二战线第69章 外援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45章 补欠账第75章 主战场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5章 受害者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10章 共同体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199章 等不起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82章 战火再起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5章 铁娘子第70章 重击落空第62章 战略意第72章 对峙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60章 振作第149章 放弃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70章 投降第101章 导弹攻击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15章 光复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265章 末日计划第63章 一箭三雕第73章 余波第58章 死撑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26章 重拳出击第43章 薄弱环节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87章 再起狂涛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6章 愈演愈烈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257章 切入点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2章 完美主义者第321章 起源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97章 战前会议第53章 橄榄枝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94章 托管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51章 没有妥协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27章 利诱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01章 反击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59章 遗赠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27章 精妙战术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98章 假戏真做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41章 顺藤摸瓜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3章 大难不死第168章 暴风雪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61章 战略禁运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22章 年关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0章 重在过程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9章 错误的航线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
第48章 反潜战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34章 炮战第19章 第二战线第69章 外援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221章 经验教训第45章 补欠账第75章 主战场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5章 受害者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216章 最后的坚持第10章 共同体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199章 等不起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82章 战火再起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5章 铁娘子第70章 重击落空第62章 战略意第72章 对峙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60章 振作第149章 放弃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70章 投降第101章 导弹攻击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15章 光复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265章 末日计划第63章 一箭三雕第73章 余波第58章 死撑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26章 重拳出击第43章 薄弱环节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87章 再起狂涛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6章 愈演愈烈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257章 切入点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2章 完美主义者第321章 起源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97章 战前会议第53章 橄榄枝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94章 托管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251章 没有妥协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27章 利诱第25章 偃旗息鼓第101章 反击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59章 遗赠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27章 精妙战术第228章 毁灭性武器第98章 假戏真做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41章 顺藤摸瓜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3章 大难不死第168章 暴风雪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61章 战略禁运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22章 年关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10章 重在过程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9章 错误的航线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