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暴风雪

戚凯威的大陆进攻行动原本计划在十一月底开始,只是受天气因素影响,被迫推迟到了十二月初。

十一月下旬,欧亚大陆遭遇了自全球自然灾害之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暴风雪。

这场暴风雪东起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西到东欧的波兰,覆盖了欧亚大陆北部地区,从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二日。在这七天内,局部地区的降雪量超过了五百毫米。有的地方,一夜之间的积雪深度就超过了一米。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新西伯利亚的降雪量更是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四百七十毫米。仅仅一个晚上,这座被战火彻底摧毁了的城市就被大雪淹没了。

伴随着暴风雪到来的是急剧降温。

十一月二十六日,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的温度就骤降了十七度,夜间最低温度为零下四十二摄氏度。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位于图拉北郊的一座气象站测得了除全球自然灾害期间,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八十四摄氏度,而当天受暴风雪影响的其他地区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四十度以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往常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即便是最低气温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恶劣的天气,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时,中国陆军的寒带冬季作战服是针对零下四十度的气温设计的,而极限使用温度也只有零下六十度。在气温低于零下四十度的时候,寒带冬季作战服的保暖效果就会降低,导致官兵不适。

结果就是,在严寒中,官兵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气温比较高的室内。

事实上,就算解决了被服问题,大部分主战装备也无法在如此低的气温下正常使用,因为地面站平台的设计指标是在零下四十度以上,只有极少数极地型能在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下正常运转。

显然,中国陆军不可能为二十个集团军全部装备极地型地面战平台。

当时,只有执行侦察任务的部队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其他部队装备的都是普通的地面战平台。

这还不仅仅是地面战平台的问题。

在暴风雪的影响下,铁路肯定得停运。

虽然利用风暴间隙,可以让运输机起降,但是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极限使用气温也只有零下四十度。

也就是说,气温再低的话,大型电动运输机就得停飞。

相对而言,中国军队的处境还是非常好的。即便不能长期呆在室外,也至少有一间温暖舒适的卧室,而且大部分活动能在室内进行。更重要的是,电能供应不是问题,能够确保空调与供暖设备正常工作。

在战线对面,美俄联军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俄军自不必多说,因为扩军的速度太快,后方生产又跟不上,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俄军官兵没有领到冬季作战服装,穿的还是秋季作战服装,只能在里面加上一件羽绒服,有的甚至只有棉服。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俄军还得应付神出鬼没的中国侦察兵。

当时,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要出动,侦察只是次要任务,主要就是骚扰美俄联军。

结果就是,驻守一线的俄军军官用枪逼着士兵去冰天雪地里放哨。

很多时候,清晨去换岗的俄军士兵发现,在夜间执勤的岗哨已经被冻成冰棍了。大批俄军官兵,就这么被冻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军在室内也不安全。

当时,俄军甚至没有足够的燃料用来取暖。

为了应付严寒,俄军开始焚烧一切能烧的东西,包括搭建营房的木板、铺设在泥泞路面上的毛毡、甚至是牲畜的粪便。

结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间里的俄军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这场暴风雪,至少夺走了十五万俄军官兵的生命。

事实上,美军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虽然得益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早就有所准备,美军为每一名官兵配发了两套冬季作战服,但是其设计指标也太低,无法低于酷寒。所幸的是,美军部署在战线后方,不用冒着风雪去站岗放哨,而在营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两个小时就轮换一次,被冻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军也遇到了难题,即电力供应不足。

当时,美军还没有小型聚变供电设备,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供电,或者直接从俄罗斯的国家电网获取电能。

显然,这无法满足所有取暖设备的电力需求。

结果就是,美军开始用油炉来取暖,大量宝贵的作战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一周里,近六十万美军官兵烧掉了一百二十万吨燃油,还有六十万吨燃油“借”给了俄军。

要知道,向乌拉尔前线运送一百八十万吨燃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风雪过去之后,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军官兵染上了肺炎,俄军的患病率更高。

事实上,中国军队里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军队的营地里有完善的供暖设备与通风设备,不需要在室内升火取暖,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传染的概率。此外,中国军队的物资供应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够的口粮,还有足够的药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时救助。当时,前线部队中,每一千名官兵里有十八名军医,每座营地都有一间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而且病症较重的官兵都能及时送往后方的大型综合军事医院。毫无疑问,在美俄联军中,显然没有如此好的医疗条件。

俄军就不多说了,俄军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军医,而且大部分军营没有医院,只有简陋的医务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无法及时后送。用一些俄军官兵的话来说,如果在部署期间患了肺炎,向上帝祷告都比向医生求助有用。

美军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千人中有十四名军医,而且军营里有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只是受气候影响,很难及时把重病患者送往后方。所幸的是,美军储备了大量药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症,等到天气转好后再送往后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暴风雪,就是对双方后勤保障力量的考验。

当然,这场暴风雪还带出了一个之前被很多人忽视了的问题:战地医疗。

此后,中国军队开始完善军事医疗体系,并且大大提高了战地医疗的地位,向前线派遣经验丰富的军医。在后方,中国则加大了对军医的培训力度,首先从民间招募有工作经验的义务人员,后来还专门开设了为期一年的军医培训班。在整个大战中,中国总共招募了五十四万名军医,相当于每四十个军人中就有一名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五人,一直居于各国军队之首。

数量众多、能力突出的军医,成为了中国军人最贴心的“卫士”。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大战中负伤的一千二百万名中国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得到了军医的及时救助,才活了下来,并且在战后成为了国家重建的主要力量。

事实上,美国也非常重视军医。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招募了五十万军医,千人中军医达到了二十二人,仅美军的四所医科学院就培养了近二十万军医。只是在战略上走下坡路的情况下,美军所做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中国军队这么明显。特别是在军事医疗设备、战地救助条件等方面,美军与中国军队的差距非常明显。

当然,重视战地医疗,不仅仅是陆军,甚至可以说,不主要是陆军。

最先重视战地医疗的是海军与陆战队,大战爆发的时候,中国海军就在每支舰队里编了一艘医疗船,大战爆发后又紧急征用了八艘大型邮轮,并且改装成了医疗船,专门为陆战队服务。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海军与陆战队的医疗船达到了四十八艘,总共有三万六千张病床,能同时收治五万多名官兵。

有趣的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军事医疗船收治的战俘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二。

这场横扫了欧亚大陆的暴风雪来得快,去得也快。到十二月二日,已经有所减弱。在等待了一周之后,戚凯威再也等不下去了。虽然天气仍然较为恶劣,而且气象专家预测恶劣天气还会到来,但是在征求了魏成龙与前线各集团军司令官的意见后,戚凯威最终决定在十二月三日发动进攻。

必须承认,戚凯威在做赌博。

冬季已经到来,而大部分气象专家都认为,这将是自全球自然灾害之后,北半球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两百年内,两支入侵俄罗斯的军队都是被严寒击败的。

当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就在即将看到胜利的时候遭遇了百年难遇的严寒,最终倒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

中国军队会重蹈覆辙吗?

事实证明,运气往往站在跟具有主动性的将领身后,戚凯威成了这场豪赌的赢家。

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3章 演习第163章 第一站第106章 利益决定一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18章 战争推手第19章 主动攻击第22章 谁输谁赢第84章 守株待兔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27章 改进第5章 宣战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55章 最后方案第199章 等不起第33章 再次出击第49章 首轮空战第118章 软磨硬泡第41章 孤注一掷第11章 不怕死第56章 放长线第93章 空中偷袭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73章 余波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0章 克制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37章 牺牲品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32章 匹夫有责第35章 后方部署第87章 最后的机会第222章 错误情报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83章 科学宝藏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215章 光复第73章 外交战果第94章 战略价值第81章 临时调整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8章 功亏一篑第14章 扫帚星第70章 外交战场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3章 孤注一掷第55章 两强相争第203章 覆灭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44章 防空火网第2章 唯一选择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9章 选将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69章 外援第60章 陌生的战场第14章 拉力赛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3章 底线第20章 逼婚第125章 潜力大爆发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82章 战火再起第10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01章 潜艇的盛宴第1章 海军强国第79章 扑火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3章 分外事第59章 再接再厉第284章 转变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33章 拉帮结派第19章 人心所向第74章 战争狂人第55章 两手准备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125章 潜力大爆发第54章 最后冲刺第13章 全权顾问第32章 针锋相对第5章 铁娘子第307章 壁垒第86章 胶着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13章 全权顾问
第128章 意外频频第3章 演习第163章 第一站第106章 利益决定一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18章 战争推手第19章 主动攻击第22章 谁输谁赢第84章 守株待兔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27章 改进第5章 宣战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25章 走投无路第255章 最后方案第199章 等不起第33章 再次出击第49章 首轮空战第118章 软磨硬泡第41章 孤注一掷第11章 不怕死第56章 放长线第93章 空中偷袭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73章 余波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0章 克制第157章 司令部风波第37章 牺牲品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32章 匹夫有责第35章 后方部署第87章 最后的机会第222章 错误情报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83章 科学宝藏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215章 光复第73章 外交战果第94章 战略价值第81章 临时调整第11章 不可否缺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8章 功亏一篑第14章 扫帚星第70章 外交战场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3章 孤注一掷第55章 两强相争第203章 覆灭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44章 防空火网第2章 唯一选择第199章 上校代言第29章 选将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69章 外援第60章 陌生的战场第14章 拉力赛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7章 决战之前第13章 底线第20章 逼婚第125章 潜力大爆发第30章 打过边境线第203章 正面强攻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82章 战火再起第10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01章 潜艇的盛宴第1章 海军强国第79章 扑火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3章 分外事第59章 再接再厉第284章 转变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317章 文明的上帝第8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33章 拉帮结派第19章 人心所向第74章 战争狂人第55章 两手准备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125章 潜力大爆发第54章 最后冲刺第13章 全权顾问第32章 针锋相对第5章 铁娘子第307章 壁垒第86章 胶着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13章 全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