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进攻方向

事实上,在怎么打的问题上,牧浩洋与周渝生之间都有分歧。

在周渝生看来,因为兵力不足,特别是没有得到陆军的支持,根本不具备攻打澳大利亚的能力,也就没有必要在西南太平洋开辟新的战线,而是应该沿着已有的进攻路线,向夏威夷进军。

当然,周渝生的主要观点是:借助攻打夏威夷群岛,打一场决定性海战。

说得简单一点,登陆为辅,海战为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在夏威夷群岛海域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如果能够实现作战目的,意义将十分重大。

当时,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支持周渝生,连龚继飞中将(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晋升)与佟少云少将(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指挥南下的侦察编队,当时是海军上校)都认为,应该以打击美国海军舰队为主。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完全支持周渝生。

事实上,连龚继飞与佟少云都有不同的见解。

原因很简单,此时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已经拆分成第三舰队与第五舰队。第三舰队部署在澳大利亚,以“列克星敦”号、“肯尼迪”号与“华盛顿”号为核心,但是没有进入印度洋,主要在塔斯曼海活动,掩护从澳大利亚东部港口前往所罗门群岛的海军运输船。第五舰队部署在珍珠港,由“罗斯福”号、“福莱斯特”号与“林肯”号三艘刚服役的“美国”级航母为核心,还在进行必要的作战训练,并且经常性的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海军基地,顺带掩护过往船队。

有趣的是,担任第三舰队指挥官的是尼克松少将。

别忘了,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还是准将的尼克松就是第三舰队司令官,而现在他已经是少将了。

指挥第五舰队的仍然是弗伦奇上将,他也同时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官。

这个部署,足以说明美国海军的战略,以及美国海军对战局的判断,即中国海军将进军西南太平洋,所以美国海军把速度较慢的三支航母战斗群放在澳大利亚,速度较块的三支航母战斗群留在夏威夷。如此一来,只要中国海军进军西南太平洋,第三舰队的主要任务就是退守塔斯曼海,等待第五舰队前来支援。从时间上看,第五舰队能够在五天内赶到,而第三舰队依托岸基航空兵,坚持五天不是大问题。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攻打西南太平洋,很有可能遭到美军夹击。

针对这个问题,龚继飞认为,应该首先南下干掉第三舰队,再杀个回马枪,干掉前来支援的第五舰队。

佟少云却持相反意见,即认为应该直接进军夏威夷,干掉第五舰队。如果第三舰队前来支援,就回头收拾第三舰队。如果第三舰队见死不救,则假戏真做,动用陆战队夺取某座岛屿。

显然,龚继飞的观点更贴近周渝生的主张。

虽然看上去,佟少云更加支持周渝生,即把重点放在夏威夷群岛,但是在本质上,佟少云并不反对打一场登陆战役。

事实上,进行登陆作战正是牧浩洋的主张。

不同的是,牧浩洋没有把登陆地点选在夏威夷,而是选在了所罗门群岛。

看得出来,四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

牧浩洋没有以权压人,而是进行了非常公开的讨论,并且非常重视其他人的意见,只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牧浩洋看来,把重点放在西南太平洋上,有一个谁也绕不过去的理由,那就是澳大利亚是对中国本土、以及东方同盟集团绝对防御圈构成直接威胁的头号因素,只有攻占澳大利亚,才能消除这个威胁。

事实上,这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属于政治问题了。

шшш▪ ttκá n▪ C 〇 当时,美军在澳大利亚部署了一千多架轰炸机与近两千架战斗机,还有数百架各类支援性飞机。也就是说,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空中力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空军的四成,而且这里离中国本土也就只有三千公里。

虽然从二零五三年五月开始,美国不再对中国本土进行骚扰性轰炸,但是数千架美军战机没有闲着,而是开始变本加厉的轰炸东南亚国家,甚至长途奔袭了印度与巴基斯坦,炸毁了一些军事设施。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东南亚与南亚盟国已经怨声载道了。

仅在七月份,牧浩洋就参加了十一次外交会议,向盟国外交官员说明战局,让盟国相信中国的战略规划是在保护它们的利益。

问题是,仅仅说大话,肯定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想稳住盟国,就得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比如消除盟国受到的威胁。

结果就是,在七月底的时候,黄瀚林曾经暗示牧浩洋,应该在西南太平洋上采取必要的行动。

有趣的是,黄瀚林没有把话挑明。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与戚凯威在大陆战场上的进攻部署有关,即黄瀚林不希望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影响到大陆战场。说得直接一点,黄瀚林的意思,就是让牧浩洋采取一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行动,以便安抚东南亚与南亚国家。至于实质性的战略进攻,恐怕黄瀚林根本不会答应。

问题到了牧浩洋这里,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如果只是象征性的进攻,那就只有政治意义,没有军事价值。作为军人,牧浩洋最反感的就是让军人为了政治目的而流血牺牲,哪怕战争本身就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在战术层面上,也应该尽可能的使作战行动具有军事价值。如果仅仅为了政治目的,牧浩洋更愿意让空军挑重担。

明白这些之后,也就不难明白,牧浩洋想打一场什么样的仗了。

攻打所罗门群岛,肯定有非常显著的政治意义,因为这可以看成是中国进军西南太平洋的第一步,或者说是攻打澳大利亚的前奏。对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盟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行动,足以让它们相信,中国正在为盟国奋战,而且有足够的决心与毅力消除盟国受到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这也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军事价值。

不管今后是否通过所罗门群岛进军澳大利亚,美军都不可能回避,因为所罗门群岛是澳大利亚的门户,也是整个西南太平洋的门户。如果所罗门群岛被中**队占领,中国舰队就能自由进出珊瑚海,轰炸澳大利亚本土,而且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中国战机能够更加便捷的轰炸澳大利亚。除此之外,部署在所罗门群岛的潜艇、哪怕是全电动潜艇,都能到塔斯曼海活动一个月以上,而塔斯曼海是美国到澳大利亚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路,每天都有数百艘船只通行。

可以说,只要丢掉了所罗门群岛,美军就肯定会丢掉澳大利亚。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就在所罗门群岛鏖战一年多,最终在这里挡住了日本的扩张步伐。当时,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与中途岛海战,共同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性转折点。

事实上,从美军的部署也能看得出来,美军会不惜代价守卫所罗门群岛。

要不然的话,美军没有任何理由把三支航母战斗群派给第三舰队。

更重要的是,从四月底开始,美军就在加强所罗门群岛的防御部署,到八月,美军已经在所罗门群岛上部署了六个陆战师,修建了四座大型机场与十多处野战机场,还构筑了极为完善的防御工事。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到七月底,美国向所罗门群岛运送了一千二百万吨水泥与四百万吨钢材,动用了近一万人的工程队伍,以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霍尼亚拉为中心,构筑了三道防线。

这是个什么概念?

美国动用的工程物资,足以修建一座规模为二十万人的中等城市。如果用来修建防御工事,足够把瓜达尔卡纳尔岛变成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能够容纳十万以上守卫部队的巨大堡垒。

当然,这还没完。

军事情报局已经发出警告,美国很有可能向瓜岛运送了一座小型聚变反应堆,而且在岛上修建了一座掩埋深度超过一百五十米的地下发电站,从根本上解决了供电问题,也为今后部署远程电磁炮打下了基础。

更要命的是,美军在运送了如此多的工程物资之后,不可能不向岛上运送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燃料、食物、药品等等。以美军的运输能力,这显然不是问题。也就是说,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守军有足够的给养。

果真如此的话,就不可能像攻打马里亚纳群岛那样攻打所罗门群岛。

原因很简单,美军囤积了能够用上好几年的物资,而且有足够的电能供应,封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也就只能强攻所罗门群岛,准确的说是强攻瓜达尔卡纳尔岛。

事实上,这正是牧浩洋最担心的问题。

别忘了,他的时间窗口只有三个月左右。如果在三个月内拿不下所罗门群岛,就会演变成一场持久战,而且还得面对获得了六艘超级航母的美国海军,也就有可能丢掉制海权,从而输掉这场战役。

面对这个问题,牧浩洋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打这场仗了。

第79章 另辟蹊径第25章 强攻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2章 离弦之箭第57章 提前行动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43章 根源第40章 积极主动第21章 动员第30章 谁更疯狂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79章 空军的没落第176章 硬碰硬第86章 全力以赴第70章 忙里偷闲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74章 反击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3章 全权顾问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84章 轰炸机登场第78章 两强标准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90章 总攻第35章 奔赴前线第46章 决策点第25章 强攻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1章 关键人物第52章 预料成真第161章 伏击与反伏击第135章 全局第34章 矫枉过正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6章 巢臼第48章 虚张声势第33章 最后反击第50章 大漠扬威第71章 再上战场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章 新岗位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147章 海航突击第29章 相互指责第2章 厚积薄发第36章 破例第94章 战略价值第72章 对峙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21章 惨败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章 新岗位第13章 风起云涌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100章 钢铁洪流第147章 上将之子第33章 最后反击第115章 遭遇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10章 补充攻击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82章 巴军出击第58章 迈向战争第85章 科技战争第59章 起始点第5章 战略方向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8章 胆识第8章 节外生枝第58章 海航突击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156章 难题第179章 救星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7章 突然袭击第37章 牺牲品第49章 抛开幻想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99章 妥协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38章 技不如人第2章 经济基础第93章 同化政策第70章 后果第68章 推波助澜第83章 试探第34章 公众事件
第79章 另辟蹊径第25章 强攻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2章 离弦之箭第57章 提前行动第64章 三管齐下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130章 大陆政策第43章 根源第40章 积极主动第21章 动员第30章 谁更疯狂第235章 前仆后继第179章 空军的没落第176章 硬碰硬第86章 全力以赴第70章 忙里偷闲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74章 反击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3章 全权顾问第91章 勇敢的代价第84章 轰炸机登场第78章 两强标准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190章 总攻第35章 奔赴前线第46章 决策点第25章 强攻第189章 战术选择第1章 关键人物第52章 预料成真第161章 伏击与反伏击第135章 全局第34章 矫枉过正第124章 厚积薄发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16章 巢臼第48章 虚张声势第33章 最后反击第50章 大漠扬威第71章 再上战场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章 新岗位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147章 海航突击第29章 相互指责第2章 厚积薄发第36章 破例第94章 战略价值第72章 对峙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21章 惨败第93章 铤而走险第1章 新岗位第13章 风起云涌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100章 钢铁洪流第147章 上将之子第33章 最后反击第115章 遭遇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10章 补充攻击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82章 巴军出击第58章 迈向战争第85章 科技战争第59章 起始点第5章 战略方向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05章 新德里战役第8章 胆识第8章 节外生枝第58章 海航突击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156章 难题第179章 救星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7章 突然袭击第37章 牺牲品第49章 抛开幻想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99章 妥协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38章 技不如人第2章 经济基础第93章 同化政策第70章 后果第68章 推波助澜第83章 试探第34章 公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