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水攻战术

收费章节(12点)

攻打毛伊岛的战斗,确实是一场攻坚战。-_()

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斗不同,这次美军的士气极为低落,而且七十万军人挤在只能容纳三十万军人的地下工事里面,产生了大量问题,进一步打击了美军的士气与斗志,结果是这场攻坚战没有那么血腥。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忽视了毛伊岛战役的本质。

九月十四日,陆战队登上毛伊岛,战斗随即打响。

美军吸取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教训,没再固守地下防御工事,而是非常积极的到地面上与陆战队交战。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地下工事里容纳不了那么多美军。

第一周的战斗打得非常艰苦,因为美军积极作战,给陆战队制造了很大的麻烦,也让陆战队真正尝到了登陆作战的苦头。要知道,从马里亚纳群岛到所罗门群岛,中国陆战队就几乎没有打过真正的登陆作战。只有在二零五三年初攻打迪戈加西亚的时候,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有趣的是,这么打,陆战队的伤亡反而不是很大,只是前线部队的作战压力比较大。

在这一周的“地面战”中,陆战队仅伤亡官兵三千多人,美军却损失了十多万人,还有数万官兵当了俘虏。

发现打不过中国陆战队后,美军退守地下防御工事。

从九月二十一日开始,战斗进入了攻坚战阶段,演变成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那种破坏美军地下防御工事的战斗。

事实上,这才是最让陆战队头痛的战斗。

当时,陆战队并没有使用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用过的战术,比如通过钻井的方式,炸毁美军陆战队的地下坑道,把藏在地下的美军困在那些分开了地下设施里面,让美军无法四处转移。

至于为什么没有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战术,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血战有关,即陆战队认为瓜达尔卡纳尔岛上战斗演变成一场导致八万多名官兵伤亡的血战,与战术错误有很大的关系。

显然,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判断。

不可否认,在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初期,中国陆战队犯了不少错误,也采用了很多错误战术,但是一些正确的战术非常值得肯定,比如分片区防守,只控制关键地区,不去占领无关紧要的地方。

问题是,陆战队并没正视这些问题,而是全盘否定了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攻坚战术。

结果就是,毛伊岛差点成为第二个瓜达尔卡纳尔岛。

所幸的是,美军低弥的士气,在很大的程度上帮了陆战队的大忙,给陆战队造成的伤亡也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陆战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

虽然牧浩洋明确要求,必须在年底之前全面控制毛伊岛,后来还要求控制瓦胡岛,但是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相比,陆战队不用担心来自外界的威胁,即部署在美国本土的军队很难驰援夏威夷群岛,而其他岛屿上的军队更难以构成威胁,陆战队可以随心所欲的在毛伊岛上作战。

对陆战队来说,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占领毛伊岛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到了九月底,战局发生了变化。

主要就是,司马文正认为用不着把所有陆战队派往毛伊岛,因此陆战队剩下的兵力能够攻打第二座大岛。

显然,这正好符合牧浩洋的胃口,因为牧浩洋正准备让陆战队攻打瓦胡岛。

十月三日,瓦胡岛战役打响。

可以说,牧浩洋有点操之过急,司马文正也过于自信了。

要知道,毛伊岛的美军根本没有坚守的意志,一个月之后就将投降,因此陆战队在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攻打瓦胡岛,就能得到足够的兵力,而在十月初攻打瓦胡岛,等于耗光了所有预备队。

当时,司马文正手里只有十二个陆战师,已经有六个陆战师在毛伊岛上作战。

也就是说,他手里只有六个陆战师可用。

虽然瓦胡岛比毛伊岛小得多,所需地面部队更少,而且其他方面都不是问题,比如空中支援与炮火支援都很充足,不会因为同时攻打两座大岛而减弱,但是瓦胡岛的防御部署更加坚固,而且守军的意志更加坚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等到陆战队登上瓦胡岛,司马文正才发现六个陆战师根本不够。

因为还没有攻占毛伊岛,而且战场离最近的中国空军基地有一万公里,超过了电动战术运输机的最大航程,所以向前线增兵,只能走海运。即便增援部队在十月三日出发,也要五天之后才能到达。

事实上,增援部队在十月五日才从阿拉普港出发。

也就是说,要在十月十日才能到达。

结果,瓦胡岛上第一周的战斗,让中国陆战队尝到了苦头,伤亡官兵超过一万,而且阵亡将士就有三千多。

要知道,在毛伊岛上,第一周陆战队总共也就伤亡了三千多人。

苦战,产生了一个让人意向不到的结果,即后来广为人知的“水攻战术”。

十月八日,陆战队第一次采用“水攻战术”,向位于珍珠港北面的一处美军地下工事里灌入海水。

当时,陆战队总共打了十二眼钻井,每眼钻井的直径都在二十厘米之上,能够使灌水量达到每小时一万二千方。钻井打好之后,陆战队首先进行了轻微爆破,以防止地下工事里的美军堵住井眼,随后调动二十四台大型抽水机与二十四台加压机,开始昼夜不停的向美军地下工事里灌入海水。在灌水的时候,陆战队在十二眼钻井附近修建了十二座高塔,每座高塔的容积高达两千立方米,并且设有水位监视系统。两天后,海水灌满了美军地下工事,高塔里也储满了海水。又过了三天,陆战队把几具携带了生命探测仪的水下机器人从井眼里送进美军地下工事,发现藏在工事里的三千多名美军官兵全被淹死,而且邻近工事里的美军被迫封死了地下通道。

“水攻战术”的效果,完全超出了陆战队的预料。

要知道,在这次行动中,陆战队没有一名官兵阵亡,而采用传统战术,至少得牺牲上百名官兵。

既然“水攻战术”有效,陆战队就照葫芦画瓢,开始推广这一战术。

结果,瓦胡岛战役没有演变成血战,而是成了美军的“海水地狱”。

到了十月下旬,该战术推广到毛伊岛上,并且最终迫使毛伊岛上负隅顽抗的美军在十一月上旬投降。

可以说,美军根本没有办法对付“水攻战术”。

当时,美军能做的,就是封死通往淹没区的地下通道,而陆战队战术的核心内容就是让美军无法在地下设施里转移,把美军困在主要的地下设施里,然后再逐一用海水淹没这些地下设施。也就是说,美军封死地下通道,等于作茧自缚,在海水涌进来的时候,根本无处可逃。

瓦胡岛上的美军坚持得更久,主要是这些美军的素质更高。

结果就是,数十万美军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成了这场战争的炮灰,准确的说成了深埋在地下的冤魂。

战后,中国陆战队只清理了瓦胡岛地下工事的一部分,随后就停止了清理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在地下工事里被淹死的美军太多了,而且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很多尸体已经严重腐烂,根本没有办法清理。后来,由中国陆战队清理出来的那一部分地下工事,成为了瓦胡岛上最有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慕名而来,其中大部分都是瓦胡岛上美军阵亡官兵的家属。因为无法确切的知道自己的亲人死在哪一处战场上,所以这些美军阵亡家属在瓦胡岛上修建了一座教堂,共同缅怀在这场由野心家发动的战争中失去的亲人,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够进天堂。

美军官兵死后能不能进天堂,显然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导致数十万美军官兵葬身瓦胡岛的,正是他们的斗志。如果瓦胡岛上的美军也在十一月初投降,那么至少能少死三十万人。可是,这些美军陆战队精锐部队的官兵坚守到了十二月初,在几座最重要的地下设施,特别是安放小型聚变反应堆的地下设施被海水淹没之后,才有不到五万名美军官兵投降。最终,超过四十五万名美军官兵长眠于瓦胡岛。

在瓦胡岛战场上,中国陆战队只付出了五千余名官兵阵亡,一万八千余名官兵负伤的微弱代价。即便把攻打毛伊岛的伤亡算上,中国陆战队也只牺牲了不到一万名官兵,另外还有三万多人负伤。

与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血战相比,这绝对是极为轻微的伤亡了。

只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

在以如此微弱的代价攻占了毛伊岛与瓦胡岛之后,不要说在前线指挥的司马文正,就连在后方坐镇的庞跃龙与周渝生都认为,美军士气已经崩溃,因此可以用极微弱的代价攻上美国本土,占领美国西海岸地区。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在二零五五年十二月,庞跃龙与周渝生开始策划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这个时候,牧浩洋已经很少关心前线战斗了。

第86章 胶着第3章 本性难移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93章 最后的攻击第52章 突击开始第49章 果断反击第73章 余波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215章 海军优势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09章 舰队出征第66章 回家第132章 临界点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21章 粒子风暴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40章 援助战第29章 严阵以待第44章 出山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93章 空中偷袭第24章 空中打击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38章 技不如人第89章 轮番轰炸第64章 退与不退第7章 机关算尽第11章 经济围剿第66章 末端拦截第33章 孤注一掷第57章 战争决议第80章 转变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95章 遗迹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90章 独木难支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32章 匹夫有责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8章 反潜战第11章 矛盾心态第81章 屏障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5章 军事冒险第2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274章 觉悟第86章 胶着第9章 备战第8章 经济账第111章 一击得手第266章 门槛第39章 救援行动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2章 预料成真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265章 末日计划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57章 争论第49章 主角与配角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132章 临界点第10章 共同体第37章 抽丝剥茧第43章 门槛第84章 青出于蓝第233章 蚕食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55章 坟墓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223章 崩溃的征兆第52章 预料成真第47章 抢先攻击第2章 离弦之箭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77章 针锋相对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02章 反导拦截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09章 伏击开始第262章 全民动员第31章 返航第47章 第一枪第85章 矛盾爆发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7章 精妙战术第85章 突击开始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4章 突然袭击
第86章 胶着第3章 本性难移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166章 百密一疏第93章 最后的攻击第52章 突击开始第49章 果断反击第73章 余波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215章 海军优势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09章 舰队出征第66章 回家第132章 临界点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21章 粒子风暴第68章 措手不及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40章 援助战第29章 严阵以待第44章 出山第86章 全力以赴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93章 空中偷袭第24章 空中打击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38章 技不如人第89章 轮番轰炸第64章 退与不退第7章 机关算尽第11章 经济围剿第66章 末端拦截第33章 孤注一掷第57章 战争决议第80章 转变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95章 遗迹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90章 独木难支第39章 积极备战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32章 匹夫有责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8章 反潜战第11章 矛盾心态第81章 屏障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5章 军事冒险第23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274章 觉悟第86章 胶着第9章 备战第8章 经济账第111章 一击得手第266章 门槛第39章 救援行动第39章 投送力量第52章 预料成真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265章 末日计划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57章 争论第49章 主角与配角第12章 战争推动者第132章 临界点第10章 共同体第37章 抽丝剥茧第43章 门槛第84章 青出于蓝第233章 蚕食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55章 坟墓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223章 崩溃的征兆第52章 预料成真第47章 抢先攻击第2章 离弦之箭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77章 针锋相对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39章 粮食危机第102章 反导拦截第90章 独木难支第109章 伏击开始第262章 全民动员第31章 返航第47章 第一枪第85章 矛盾爆发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7章 精妙战术第85章 突击开始第14章 首相之死第54章 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