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反导拦截

及时部署到位的E-2D锁定了来袭战斗机群,随即发现机群里充斥着J-11B与FBC-1C等多用途战斗机,J-10等轻型制空战斗机,甚至还有一些老掉牙的J-8与5小说网因为编队非常密集,所以无法准确判断机群规模。

拦截行动随即开始,早已升空的十二架F/A-18F舰载防空战斗机首先投入战斗。

因为F/A-18F的机动性并不出众,所以拦截敌机时,美军主要采用外围拦截战术,即防空战斗机在尽可能远的地方发射中程空对空导弹,迫使来袭敌机抛掉反舰弹药,进行战术规避。

以舰队防空为目的,这种战术非常管用。

此时,志愿军司令部。

电子战机锁定了美军航母战斗群后,周渝生给海军司令部发去消息,通过超长波无线电台,把至关重要的作战信息发给潜艇。

杨禹方也没闲着,美军舰载战斗机升空后不久,远在数百公里外的KJ-2000与KJ-200就发现了敌情。

按照计划,杨禹方给导弹部队下达了第二条作战命令。

战场上,美军也发现了问题。

面对舰载防空战斗机发射的拦截导弹,志愿军机群没有规避,只是老旧的J-8与J-7开始加速,飞到了J-10与J-11B机群前方。

虽然F/A-18F可以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以连续波制导方式,让AIM-120C攻击指定目标,但是在大规模空战中,十多架战机同时使用火控雷达会产生干扰,降低工作效率。因为来袭敌机中有不少制空战斗机,志愿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不比AIM-120C短,所以美军战斗机还得提防对方的导弹攻击,必须在发射导弹之后,进行转向机动,离开对方导弹的打击范围。

F/A-18F发射的AIM-120C没有采用连续波中继制导,而是采用了惯性中继制导。

导弹逼近来袭机群时,首先攻击前方的J-8与J-7,而不是更有威胁的J-10与J-11B。

J-8与J-7无法携带大型反舰导弹,对航母战斗群几乎没有威胁。要想接触威胁,得击落那些先进战斗机,特别是能够携带数枚大型反舰导弹的J-11B与FBC-1C,绝对不能让它们靠近航母战斗群。

第一批F/A-18F已经用光了中程空对空导弹,第二批舰载防空战斗机迅即投入战斗。

紧急起飞的F/A-18F都以最大载弹量起飞,每架战斗机携带十二枚AIM-120C,以及两枚自卫的AIM-9X。

因为F/A-18F的空战能力并不出色,所以往往通过提高载弹量来增强空战能力。

依靠性能先进的AGP-81相控阵火控雷达,F/A-18F能用八枚AIM-120C同时拦截八个目标。

与只能携带六枚AIM-120D的F-22A相比,充足弹药赋予了F/A-18F强大的拦截能力。

即便用两枚导弹拦截一个目标,紧急升空的二十四架F/A-18F也能拦截一百四十四架敌机,加上之前十二架F-1A-18F拦截的敌机,美军指挥官相信,即便舰载防空战斗机不能击落全部来袭敌机,也能迫使J-11B与FBC-1C等多用途战斗机丢掉反舰导弹,放弃攻击航母战斗群的行动。

也就在这个时候,美军发现了来袭的弹道导弹。

此时,离第一批弹道导弹升空不到两分钟。

首先发现弹道导弹的不是美军预警机,而是部署在西太平洋上空的导弹预警卫星。

上百枚弹道导弹同时升空,产生的强烈辐射在数千公里外就能探测到。只是导弹预警卫星首先得把信息发送给北美防空司令部,再转发给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最终转发给联军司令部。

虽然信息的转发速度非常快,但是仍然耽搁了一些时间。

联军收到消息时,第一批发射的弹道导弹已经离开大气层,在离地面上百公里的外层空间向南飞行。

面对来袭的一百多枚弹道导弹,美军立即把防空作战放到次要位置上。

早在十多年前,CIA就获得情报,中国正在开发射程超过一千五百公里、甚至有可能达到二千五百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虽然在过去几年里,美国的新闻媒体一直在热炒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认为对美国的海上霸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但是在美军内部,并没有多少人认为反舰弹道导弹具备实战能力。

要用弹道导弹攻击高速移动的海面舰艇,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除了导弹本身需要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即必须增加末段制导系统,将圆周偏差缩小到十米以内,还得解决侦察、控制与引导等一系列作战环节上的难题。这其中,导弹发射前的侦察工作最为重要。

如果不能准确掌握目标情况,即便拥有了先进的弹道导弹,也无法击中目标。

通常情况下,在与具备一定实力的对手交战时,美军航母战斗群会在远离对方海岸线的远海活动。只有在面对弱小对手,或者是已经夺得了绝对制空权与制信息权之后,美军航母战斗群才会靠近战区。

在使用反舰弹道导弹前,得找到美军航母战斗群。

美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没有可靠的侦察手段,很难发现远离大陆的目标,更难以持续跟踪。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如果美军航母战斗群没有靠近郁陵岛,仍然留在离日本海东部,志愿军的电子战机很难对航母战斗群进行定位,也就无法为弹道导弹部队提供可靠的战术信息,导弹攻击自然无从谈起。

即便在美军航母战斗群向西机动,来到离朝鲜半岛不到两百公里的郁陵岛海域,因为没有制空权,电子战机无法深入朝鲜领空,更不可能冒险前往日本海上空,所以志愿军仍然无法准确掌握航母战斗群的行踪,只能为弹道导弹部队提供大致的目标数据,然后用导弹齐射弥补信息不足产生的问题。

美军并不知道,射来的弹道导弹携带的是电磁战斗部,不是高爆反舰战斗部。

只是,面对来袭的弹道导弹,美军只能依靠“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

万幸的是,紧急升空的舰载防空战斗机已经离开了防空反导系统的杀伤范围。在掩护航母的巡洋舰与驱逐舰发射导弹前,只需要让执行反潜任务的直升机返回战舰、或者离开导弹杀伤区域。

接到警报后一分半钟之后,第一批标准3反导导弹发射升空。

此时,美军只剩下了不到三分钟的反导拦截时间。

作为美国海军的第一种“专业”反导导弹,标准3的性能非常出众,丝毫不比陆军的THAAD差。在某些方面,标准3还超过了THAAD。七年前,美军就用标准3击落了一枚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报废卫星。虽然拦截弹道导弹比拦截卫星困难得多,特别是面对具备末段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时,反导拦截的成功率绝对不会达到测试时的水准,但是除了进行反导拦截,美军别无选择。

航母战斗群内,五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六艘“伯克”级驱逐舰同时参与了反导拦截作战。

战舰数量不少,可是不等于能够拦截所有来袭导弹。

因为美军淘汰了所有“佩利”级护卫舰,所以在航母战斗群中,只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真正的防空战舰,“伯克”级驱逐舰是舰队里的多面手,在执行防空任务时,还得兼顾反潜与对陆攻击。

五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各有一百二十八具垂直发射管,其中三分之二装填了防空反导导弹,携带的标准3多达三十二枚。六艘“伯克”级驱逐舰各有九十六具垂直发射管,但是只有半数装填了防空导弹,携带的标准3只有十二枚。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拦截比例计算,十一艘战舰能够拦截二百三十二枚弹道导弹。只是在实战中,主要采用二对一的拦截方式,因此只能拦截一百一十六枚弹道导弹。

从数量上计算,只要美军行动果断,标准3就能拦截所有来袭的弹道导弹。

虽然从经济上看,用两枚价值八千万美元的标准3拦截那些价值还不到一百万美元的战术弹道导弹很不划算,但是比起让弹道导弹击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航母,以及携带了大量弹药的战舰,账就不能这么算了。

十一艘战舰,以每秒一枚的速度,分别从前后两套垂直发射系统里把标准3射了出去。

不到半分钟,就有近两百枚标准3升空。

不可否认,美军作战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宙斯盾”系统在设计的时候,主要针对前苏联的反舰导弹饱和攻击,因此具备强大的抗饱和打击能力,以及飞快的反应速度。升级为海上战区反导系统后,“宙斯盾”的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按照美军的设计标准,三航母战斗群里的护航战舰,足以应对如同伊朗这种中等国家发动的弹道导弹饱和攻击。

抗击一百枚弹道导弹,算不上特殊要求。

只是在巡洋舰与驱逐舰用“宙斯盾”锁定来袭的弹道导弹,准备为标准3提供中继制导指令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战舰的雷达屏幕上,导弹群突然扩大了数倍,导弹数量急剧增加。

顷刻间,一百来枚弹道导弹变成了两百多枚,而且数量还在增加,半分钟后就变成了四百多枚。

怎么回事?

顿时,战舰的防空作战人员手忙脚乱,拦截行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26章 战争宣言第6章 幽灵坠落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53章 军事部署第43章 根源第75章 预演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99章 等不起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67章 全面动员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27章 树梢优势第72章 炮击第20章 克制第47章 前哨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43章 薄弱环节第6章 愈演愈烈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28章 裁军大会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18章 坦克战第7章 机关算尽第96章 高调第84章 连环拳第77章 诱饵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13章 狙杀第24章 变数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24章 昏了头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41章 粮食投资第47章 前哨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33章 大胆直言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2章 措手不及第46章 预料之外第217章 乘胜追击第47章 唯一选择第9章 临时考核第37章 刺刀见红第72章 炮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4章 不留活口第11章 矛盾心态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84章 战略平衡第4章 科技竞赛第49章 疑点重重第51章 精密计划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15章 千虑一失第88章 进退维谷第39章 粮食危机第36章 破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21章 决战开始第97章 针锋相对第12章 封锁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30章 紧急拦截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33章 科技战略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1章 事态恶化第22章 大决战第64章 三管齐下第32章 拼光拼尽第62章 战术反击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268章 光速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54章 总撤退第26章 重拳出击第19章 第二战线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94章 技术军官第82章 担忧第57章 争论
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26章 战争宣言第6章 幽灵坠落第148章 勇敢的选择第53章 军事部署第43章 根源第75章 预演第59章 犹豫不决第199章 等不起第128章 欧洲联邦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67章 全面动员第134章 真正的敌人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27章 树梢优势第72章 炮击第20章 克制第47章 前哨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43章 薄弱环节第6章 愈演愈烈第112章 绝地反击第28章 裁军大会第64章 直接证据第258章 金融战略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18章 坦克战第7章 机关算尽第96章 高调第84章 连环拳第77章 诱饵第187章 陡生变数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51章 中东转折点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13章 狙杀第24章 变数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24章 昏了头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41章 粮食投资第47章 前哨第1章 扶桑的自救第133章 大胆直言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2章 措手不及第46章 预料之外第217章 乘胜追击第47章 唯一选择第9章 临时考核第37章 刺刀见红第72章 炮击第96章 部署到位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4章 不留活口第11章 矛盾心态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61章 意外因素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84章 战略平衡第4章 科技竞赛第49章 疑点重重第51章 精密计划第269章 按计划轰炸第15章 千虑一失第88章 进退维谷第39章 粮食危机第36章 破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21章 决战开始第97章 针锋相对第12章 封锁第272章 牧浩洋计划第30章 紧急拦截第182章 风云变幻第33章 科技战略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150章 手忙脚乱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1章 事态恶化第22章 大决战第64章 三管齐下第32章 拼光拼尽第62章 战术反击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268章 光速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54章 总撤退第26章 重拳出击第19章 第二战线第98章 大规模佯攻第94章 技术军官第82章 担忧第57章 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