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战略平衡

与欧盟一样,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也把俄罗斯推到了十字路口上。

可惜的是,与欧盟相比,俄罗斯的处境更加恶劣。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成败不是系于某种社会力量,而是一个人。

从历史影响上看,成就俄罗斯与毁掉俄罗斯的是同一个人。

作为前苏联主要的衣钵继承者,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得到公认的世界强国。只是,刚刚独立的俄罗斯并不强大,反而因为过分的信赖西方集团,遭遇了十年的寒冬。直到从克勃格走出来的普京当上总统,俄罗斯这台庞大而又老旧的战车才回的正轨。普京的第一次任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最快、社会复苏最为迅速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普京一个人拯救了俄罗斯,把这个历史沉重的国家拖出泥潭,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这位“强硬的独裁者”,把俄罗斯带上了歧途。

在普京的第二次总统任期内,俄罗斯的发展状况就没有那么理想了。

虽然在此期间,通过与中国加强合作,俄罗斯获得了大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中国巨大的资源需求,极大的促进了俄罗斯经济增长,比如在二零一六年到二零一九年间,与中国的贸易就为俄罗斯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使俄罗斯迅速走出金融危机。但是这种单纯依靠资源的贸易,对俄罗斯的帮助并不大,而且不具有持续性。比如从二零二零年开始,随着中国加强了从其他地区的进口力度,大力开辟海外资源产地,对俄罗斯的需求大为降低,贸易额开始萎缩。

仅仅如此的话,俄罗斯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

中国的需求减少,不等于俄罗斯找不到买家,比如欧盟也需要俄罗斯的资源,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

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大国以出口资源为主。

要知道,真正的大国,都是进口资源,出口更有价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含有更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工业产品。

这一点,在军火贸易上体现得非常明确。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俄罗斯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军火出口国,每年都能创造数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军火贸易也是除了能源贸易之外,俄罗斯的第二大外汇收入。

可是从二零一五年开始,俄罗斯的军火贸易额开始急剧下降。

到二零二零年左右,俄罗斯不但没有保住第二的位置,连前五位都不是,军火贸易额仅有可怜的七亿美元,比美国的七百八十亿、中国的六百二十亿、英国的一百七十亿、德国的一百六十八亿、法国的一百四十亿美元差了不仅仅是一个级别,即便跟以色列、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相比,也差了好几倍。

虽然在二零二四年,随着T-50定型量产,俄罗斯的军火贸易额有所增加,但是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强国。

归根结底,正是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出了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俄罗斯在科技实力上已被中国、美国、欧洲甩在了后面,根本没有能力与其他强国竞争。

问题是,这并不等于俄罗斯失去了大国的资格。

利用资源贸易,俄罗斯不但与中国、欧盟保持着良好关系,还巩固了传统势力范围,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当然,最主要的不是俄罗斯的实力增强了,而是美国的相对实力减弱了。

说得直接一点,在美国必须面对中国挑战的时候,不再把遏制俄罗斯当成主要任务,也就不再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在某些时候甚至把俄罗斯当成遏制中国的伙伴,也就不得不为俄罗斯松绑。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

当时,美国为了遏制中国进军印度洋,不得不拉拢俄罗斯,以战略利益做交换,帮助俄罗斯巩固中亚地区的地位,阻止中国向中亚渗透,利用俄罗斯的野心,特别是在传统地缘地区的野心来牵制中国。

虽然这一招没有收到明显效果,毕竟中国没有进军中亚的野心,也不想挑战俄罗斯的传统势力,但是至少让俄罗斯有了喘息机会,也减轻了俄罗斯的战略负担,比如借此机会巩固了在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力。

当然,俄罗斯得到的好处绝不仅仅如此。

比如在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后,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联合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着手重组独联体,并且把独联体作为建立战略边疆的重要基础,以此提高国际地位,获得国际大国身份。

有一点必须承认,即俄罗斯的处境并不乐观。

在军事领域,反映得特别明显。

二零三五年前后,中国与美国率先开始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量产工作,由法国与德国联合研制的“欧洲先进战斗机”也完成了首飞,预计在二零四零年前量产,而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连影子都没有。

在这个急流勇进的时代,跟不上就等于倒退。

对俄罗斯来说,前苏联的遗产已经消耗一空,却没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未来自然暗淡无光。

事实上,这也正是俄罗斯为什么坚决反对全面销毁核武器,在美国与中国的压力下却又无可奈何的原因。对俄罗斯来说,核武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安全保障,可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又让俄罗斯不得不屈服。

这些现象,无一例外的表明,俄罗斯充其量算得上是地区强国。

只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凭借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俄罗斯仍然是世界大国。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西接欧洲、东连中国,彼得大帝等老祖宗打下的基业足够后世子孙享用几百年了。

正是利用与欧洲、中国的紧密关系,俄罗斯的地位得以维持。

说得直接一点,俄罗斯是中国与欧洲的缓冲带,也是美国遏制中国、牵制欧洲的主要着力点。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俄罗斯获得了足以维持身份地位的资本,也足以在多边外交中获得一席之地。

打个很简单的比喻,中国不希望俄罗斯过于弱小,欧盟也不希望俄罗斯过于羸弱,而美国则希望俄罗斯足够强大。

受此影响,俄罗斯总能左右逢源。

二零三六年初,美国新任总统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俄罗斯,而不是像传统那样,首先访问英国。

在莫斯科,美国总统不但承诺为俄罗斯提供一千万吨粮食,还答应促进双边贸易。

可以说,这是美俄关系出现重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在此之前,美国的对俄战略以遏制与牵制为主,即便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因为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密切,美国都在积极牵制俄罗斯。在此之后,美国的对俄战略将以扶持为主,把俄罗斯变成对抗中国、制衡欧洲的桥头堡。

美国对俄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这轮国际局势大变革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

在很多人看来,这肯定毁导致中俄与欧俄关系倒退。

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短期内,中国肯定不会与俄罗斯交恶,因为中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不是俄罗斯,而且与俄罗斯还有合作基础。

对欧盟来说,俄罗斯更加重要。

原因很简单,在可控聚变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之前,欧盟依然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而且主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对俄罗斯来说,也不可能因为美国而与中国、欧盟交恶。

原因也在经济层面上,即俄罗斯需要欧盟的能源市场,更需要与中国维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不管与美国的关系有多么密切,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都不可能取代欧盟、更不可能抵消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

由此可见,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扮演中战略平衡者的角色。

也正是这个角色,赋予了俄罗斯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问题是,随着中美关系恶化,以及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不会无限制的增长,而会出现波动。准确的说,俄罗斯的基本政策,将决定其在美国制订的战略体系中的地位。

对俄罗斯来说,要想获得美国的援助,就得为美国利益服务。

如果俄罗斯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迟早会与美国分道扬镳。在这个时候,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盟,都不可能取代美国,即不可能劳心费神的培养一个强大到有足够威胁的邻国。

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必然倒向美国,没有第二种选择。

可以说,这也是国际形势中,最难以预测的变数。美国需要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上起到的战略牵制作用,而俄罗斯也需要来自美国的援助。至于俄罗斯在什么时候投靠美国,成为美国制衡欧亚大陆的帮凶,将由中美关系与欧美关系决定,即中国与美国的斗争在什么时候发展到台面上,欧洲在什么时候脱离美国控制。

只有一点不可否认,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之内,俄罗斯仍然是国际舞台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第93章 铤而走险第28章 风驰电掣第72章 倾其所有第75章 预演第55章 积极外交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60章 围剿第185章 海军利器第77章 太有主见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135章 全局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34章 决胜点第96章 瞒天过海第40章 此消彼涨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2章 年关第321章 起源第253章 谋略家第16章 暗藏杀机第61章 战略禁运第9章 以退为进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7章 打与不打第257章 切入点第14章 无声对抗第16章 准备第96章 瞒天过海第10章 欲盖弥彰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88章 奢望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12章 渐行渐远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33章 再次出击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124章 风光无限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58章 抢先一步第44章 加速追击第9章 新冷战第14章 合作与矛盾第28章 裁军大会第10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4章 拉力赛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60章 围剿第50章 重创第268章 光速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13章 无限制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66章 回家第185章 关键事件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6章 第一步第10章 迎难而上第39章 去台湾第12章 措手不及第81章 屏障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51章 时间点第54章 准备反击第71章 以进为退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8章 虚张声势第77章 分歧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61章 防空作战第201章 轻型对轻型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章 弃武从文第8章 节外生枝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198章 追赶第78章 广泛动员
第93章 铤而走险第28章 风驰电掣第72章 倾其所有第75章 预演第55章 积极外交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60章 围剿第185章 海军利器第77章 太有主见第170章 战争的代价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135章 全局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34章 决胜点第96章 瞒天过海第40章 此消彼涨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69章 最后的空中打击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31章 不可避免第22章 年关第321章 起源第253章 谋略家第16章 暗藏杀机第61章 战略禁运第9章 以退为进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7章 打与不打第257章 切入点第14章 无声对抗第16章 准备第96章 瞒天过海第10章 欲盖弥彰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88章 奢望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12章 渐行渐远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33章 再次出击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94章 是打是和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124章 风光无限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58章 抢先一步第44章 加速追击第9章 新冷战第14章 合作与矛盾第28章 裁军大会第10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4章 拉力赛第139章 舰队示威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60章 围剿第50章 重创第268章 光速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13章 无限制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66章 回家第185章 关键事件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51章 第三号刺客第6章 第一步第10章 迎难而上第39章 去台湾第12章 措手不及第81章 屏障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55章 战争的脚步第51章 时间点第54章 准备反击第71章 以进为退第25章 自食其果第48章 虚张声势第77章 分歧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61章 防空作战第201章 轻型对轻型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104章 黑色星期日第66章 分工合作第1章 弃武从文第8章 节外生枝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198章 追赶第78章 广泛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