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折中方案

二月四日,中东再起战火。

虽然马歇尔没有满足罗林森提出的所有要求,美军在中东战场上只投入了八个师,其中只有六个是主力师,但是在巴拉姆一再以辞职相威胁,迫使以色列总理不断向美国当局施压的情况下,罗林森不得不做出妥协,即采纳巴拉姆提出的计划,在约旦境内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行动。

促成这次进攻行动的,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协助俄军攻占德黑兰。

早在一月份,布鲁希洛夫就一再提出,应该尽快结束伊朗战争,以便把俄军主力派往西伯利亚战场。虽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俄罗斯总统否决了布鲁希洛夫的要求,但是伊朗战争久拖不决,已经给俄罗斯制造了极大的负担。即便俄罗斯总统不懂军事,也能够明白,伊朗已经成为俄军的坟墓。

受此影响,二月初,俄罗斯总统正式向美国总统提出,美以联军必须在中东战场上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迫使中国向中东增兵,而俄军将趁此机会强攻德黑兰,争取在一周之内攻占德黑兰。

问题是,俄罗斯不能只索取、不回报。

按照俄罗斯总统的承诺,俄军在攻占德黑兰之后,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将继续向南推进,争取在二月底到达波斯湾。当然,俄罗斯总统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即美国按照承诺向伊朗派遣四个师。

事实上,支持该建议的不是美国总统,而是马歇尔上将。

当时,马歇尔已经认识到,美以联军很难单独在中东战场上取胜,因此很有必要首先帮助俄军在伊朗取胜。说得直接一点,伊朗战争的胜负,将决定中东战争的胜负,俄军取胜能给美以联军带来好处。

为此,马歇尔上将留下了两个师,而且能在二月份获得两个新成立的师。

也就是说,马歇尔已经准备好了四个师,准备在俄军夺取德黑兰之后出兵伊朗,与俄军一同向波斯湾推进。

当时,马歇尔还以参联会主席的身份,征用了数百艘商船。

按照他的要求,这些商船将主要向俄罗斯运送战争物资,并且把俄罗斯出产的矿物运回美国。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来运送美军作战部队。因为土耳其保持中立,所以船只可以经地中海与黑海前往俄罗斯。

也正是在马歇尔的支持下,美国总统答应了俄罗斯总统的请求。

随后,马歇尔责成罗林森,策划进攻行动。

有趣的是,罗林森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么做,而且坚持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俄罗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由此产生的影响是:罗林森只是被迫同意发动进攻,但是不承担责任。

说得直接一点,进攻行动由巴拉姆策划,罗林森只负责美军的作战行动,而且主要任务由以军承担。

事实上,这也与罗林森一直坚持的主攻方向有关。

以当时的情况,美以联军在叙利亚方向上取胜的把握并不大,因为中国陆军已经把第一二七集团军派了过来,把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增加到了四个集团军,其中三个战斗力最强的集团军集中部署在叙利亚。与之相比,美军只有八个师,而且只有六个是主力师,以军的主力部队也只有十多个旅,即便拥有较为明显的兵力优势,在作战能力上,仍然不具备压倒性的战略优势。

显然,罗林森非常悲观。

这也是他坚持把美军增加到十个师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巴拉姆却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只是重点不是在叙利亚,而是趁着阿拉伯国家还没有完全联合起来,占领整个约旦,并且向伊拉克、或者沙特进军,把战线长度扩大两倍以上。

毫无疑问,巴拉姆的认识非常清楚。

中国在中东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作战部队还不到二十万,因此就算能在某些重点战场上占据优势,也很难在整条战线上占据优势。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中约军队一直死守安曼,没有发动有规模的反击。如此一来,只要将战线拉长,中**队就将疲于奔命,而美以联军的兵力优势就能发挥出来了。

可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认识。

要知道,如果美以联军占领了整个约旦,中东战线就将扩大到一千五百公里以上,而中国陆军的四个集团军,显然守不住这么漫长的战线。至于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恐怕很难发挥正面作用。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陆军必须向中东增兵。

紧接着,会产生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中国的战略运输能力,能够支持多少军队在中东作战?

要知道,海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运输船队在到达巴士拉之后,必须通过陆路把物资运送到前线,或者运送到附近的机场与空军基地,再由空运力量送往前线。陆路交通没有什么好说的,伊拉克只有一条通往叙利亚的铁路,而通往约旦的只有公路。也就是说,前线中**队的后勤保障,主要由空运力量承担。

当时,中国空军在中东部署了一百架大型电动运输机与数百架战术运输机。

如果不是中东国家都盛产石油,而且沙特、伊拉克等国拥有较为完备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能够提供大量航空燃油,不然中国空军部署在中东的战术运输机,将成为制约中**队作战能力的主要因素。

别忘了,中国空军的战术运输机用的是烧油的涡轮发动机,而不是电动机。

根据这些因素,巴拉姆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队在中东的后勤保障体系,最多只能支持四个集团军,而且只能保证三个集团军获得足够的补给,另外一个集团军必须部署在战线后方。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如此一来,巴拉姆提出的作战计划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或者说是取得重大战略胜利的基础。

原因很简单,只要实现了战役目的,中国陆军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由守转攻。

在无法守卫整条战线的情况下,中国陆军要想稳住中东战局,就只能主动进攻,迫使美以联军进行防御。

问题是,在后勤保障不力的情况下,中**队能在进攻中取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进攻对后勤补给的需求更高。

如此一来,就只有一个结果,即中国陆军将在进攻中消耗大量兵力,美以联军则能以守为攻,等到中**队丧失了进攻能力之后,再发动一次决定性反击,攻占叙利亚,结束中东战争。

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巴拉姆的战略规划能够得到落实,美以联军将在二零五三年底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只是美以联军必须为此齐心协力。

可惜的是,要让巴拉姆与罗林森齐心协力,比击败中**队还要困难。

在极不情愿的接受了马歇尔的命令之后,罗林森变得非常消极,只承诺在叙利亚战场上牵制中叙军团,约旦境内的进攻行动则由以军承担。

显然,这让巴拉姆非常不满。

闹到最后,马歇尔不得不亲自出面,让罗林森动用两个师的兵力,接替助手德拉的十五个以军旅,担负起叙利亚战场南面的防御重任,以便让巴拉姆集中主力的兵力,在约旦发动大规模进攻。

问题是,这个折中的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难以做到保密。

要知道,如果德拉的守军发生变动,就是在明确无误的告诉对面的中叙军团,美以联军即将发动进攻,而且主力是以军。如此一来,虞世辉、蒋博文与鲁立毅就能判断出,以军将在约旦发动进攻。

后来,就有人认为,如果美军替换的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情况会大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戈兰高地上的战线相对稳定,而且离美军防区较近,因此兵力变动不大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有趣的是,当时马歇尔提出了调换戈兰高地上的以军,却被巴拉姆拒绝了。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戈兰高地直接关系到以色列本土安全,如果中叙军团在美以联军换防时发动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二是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都较为擅长打防御战,而德拉的以军则更加擅长进攻,也就更加适合在约旦境内的战斗,不存在作战上的问题。

事实上,巴拉姆并不希望以换防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兵力,而是希望美军参与进攻。

说得直接一点,他希望获得两个美军师的指挥权。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巴拉姆提出,让这两个美军师充当预备队,并不承担前期的进攻任务。

可惜的是,罗林森坚决反对让巴拉姆指挥美军。

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马歇尔也反对由巴拉姆指挥美军。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让美军替换德拉守军的折中方案。

问题是,美以联军在前线的大规模调动,等于替中叙军团敲响了警钟,也就让中叙军团有了足够高的警惕性。

二月前三天,虞世辉向安曼增派了相当于一个旅的作战部队,并且空运了足够装备一支突击集群的地面战平台。

紧接着,中叙军团在中东战场上主动发起进攻。

第40章 此消彼涨第70章 内部矛盾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99章 进退两难第33章 超级航母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54章 特种战斗第88章 进退维谷第65章 再次见面第97章 长远考虑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50章 关键技术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4章 空中打击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86章 战术侦察第25章 先做准备第8章 节外生枝第16章 耐心等待第39章 去台湾第156章 难题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34章 空军出击第168章 暴风雪第41章 进退两难第60章 舰队北上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7章 决战之前第89章 统一第85章 欲擒故纵第126章 多种手段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43章 门槛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133章 新的发祥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82章 巴军出击第1章 收假第72章 新岗位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4章 战争危机第9章 以退为进第214章 小国的立场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86章 精心部署第61章 动力革命第8章 泰然处之第58章 功亏一篑第10章 共同体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48章 外派第27章 精妙战术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1章 粒子风暴第8章 节外生枝第31章 出兵的价格第131章 扫荡第1章 极限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8章 直升机空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295章 遗迹第175章 犯糊涂第35章 军事政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60章 精锐之师第56章 创新之举第5章 战略方向第14章 扫帚星第239章 稳住战线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92章 突击失败第62章 头号王牌第228章 导火索第18章 左右逢源第75章 预演第46章 海军新锐第4章 不留活口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64章 退与不退第39章 机会第307章 壁垒第43章 根源第132章 机会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313章 千年战争
第40章 此消彼涨第70章 内部矛盾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99章 进退两难第33章 超级航母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54章 特种战斗第88章 进退维谷第65章 再次见面第97章 长远考虑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50章 关键技术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4章 空中打击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86章 战术侦察第25章 先做准备第8章 节外生枝第16章 耐心等待第39章 去台湾第156章 难题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41章 疯狂准备第181章 胜与没胜第34章 空军出击第168章 暴风雪第41章 进退两难第60章 舰队北上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17章 决战之前第89章 统一第85章 欲擒故纵第126章 多种手段第152章 地面战争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43章 门槛第97章 战略分歧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133章 新的发祥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82章 巴军出击第1章 收假第72章 新岗位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4章 战争危机第9章 以退为进第214章 小国的立场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86章 精心部署第61章 动力革命第8章 泰然处之第58章 功亏一篑第10章 共同体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48章 外派第27章 精妙战术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1章 粒子风暴第8章 节外生枝第31章 出兵的价格第131章 扫荡第1章 极限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8章 直升机空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295章 遗迹第175章 犯糊涂第35章 军事政变第85章 矛盾爆发第60章 精锐之师第56章 创新之举第5章 战略方向第14章 扫帚星第239章 稳住战线第30章 战争制造者第92章 突击失败第62章 头号王牌第228章 导火索第18章 左右逢源第75章 预演第46章 海军新锐第4章 不留活口第113章 两个人的冒险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240章 涉险过关第64章 退与不退第39章 机会第307章 壁垒第43章 根源第132章 机会第129章 重返战场第37章 打来的和平第313章 千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