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海军优势

从准备上看,攻澳作战绝对是大战前两年,最为充分的一次。

前面已经提到,牧浩洋准备了六百万大军,仅地面部队就超过了两百万人,而且主力是精锐的陆战队。

事实上,一些细节上的准备工作,更能反映出牧浩洋对这次进攻行动的重视程度。

ωwш ▪ttкan ▪C ○

在二零五四年初,中国开始生产改进后的地面战平台,主要就是用第二代燃料电池替换原来的电池系统,并且改进相应的设备。虽然新式地面战平台主要送往大陆战场,但是牧浩洋替陆战队解决了这个问题。办法就是,单独采购改装套件,对陆战队已有的地面战平台进行改进。

当然,陆军也在这么做。

只是在牧浩洋的努力下,陆军只获得了新生产的地面战平台,改装套件则全部提供给了陆战队。

结果就是,在这一年里,陆战队改装了所有地面战平台。

有趣的是,到年底的时候,陆军拥有的新式地面战平台仅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总量比陆战队改装的还要少一些。

从作战性能上讲,改装后的地面战平台与新生产的没有区别。

当然,改装还有一个好处,即换下来的电池系统可以储备起来,以便在及时为受损的平台更换。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战斗表明,很多时候为前线作战部队的地面战平台补充电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更换电池模块。陆战队吸取了教训,把所有拆下来的电池模块全部储备起来。在随后攻打澳洲大陆的战斗中,这些储备的电池模块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陆战队最后还是处理掉了所有第一代地面战平台,而且基本上都是无偿援助给盟国的。

海军方面,牧浩洋的准备也很充足。

所罗门群岛大海战之后,牧浩洋让第一舰队的航母战斗群轮番撤回来休整,只在前线保持四到五支航母战斗群。利用这个机会,七艘“泰山”级航母都在二零五四年底之前进行了服役后的第一次全面维护,并且更换与增添了一些设备,比如换上了使用寿命超过三千次的电磁弹射器。

最重要的改进,在“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上。

到二零五四年底,十四艘“黑龙江”级大型综合战舰都进行了第一次升级改造,主要改进项目就是换上新式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早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海军就发现大口径线圈电磁炮存在射程太近、威力不足的问题,往往几十枚炮弹都无法击沉一艘两万吨级战舰,而且用炮弹击沉超级航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在之前的海战中,就没有一艘航母是被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直接击沉的。

最初,海军通过研制增程弹,初步解决了射程不足的问题,却使炮弹威力偏小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所罗门群岛大海战证明,新式增程弹甚至不足以重创美军的巡洋舰。

要想根治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发全新的大口径电磁炮。

一年之内,负责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研制工作的西南电子与电磁设备研究所就完成了以往需要用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开发出了最大炮口直径为三百毫米的第二代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制除来,除了雄厚的技术积累之外,主要就是简化研制过程。

说得简单一些,三百毫米电磁炮就是在原有的两百毫米电磁炮的基础上,以放大的方式得来的。

当然,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按比例放大。

在炮口能量上,即炮弹在飞出炮口时的动能,三百毫米电磁炮是两百毫米电磁炮的…五倍,而不是线度比例上的一点五倍。电磁炮的炮口能量,直接决定了相关设备,比如电能储备系统、电能供应系统、冷却系统、线圈加速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也就需要重新设计这些系统。

可以说,如果放在平时,没有五年时间,肯定搞不出来。

通过增大炮口直径,新式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性能得到了飞跃。

严格说来,线圈电磁炮的炮口直径不是决定炮弹直径的依据,因为线圈电磁炮的炮弹直径肯定比炮口直径稍微小一些,而且可以通过安装适配器、调整发射能量等方式,使用口径小得多的炮弹。比如,三百毫米电磁炮就能使用两百毫米电磁炮的炮弹,要做的只是为炮弹安装环型适配器,并且把发射能量降低到两百毫米电磁炮的级别,但是绝对不能使用超出炮口直径的炮弹。

对海军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要知道,海军的兵工厂已经生产了数亿枚两百毫米电磁炮炮弹,其中百分之八时还存放在仓库里面。如果直接淘汰两百毫米电磁炮,又无法使用两百毫米炮弹,等于浪费了数千亿采购经费。

事实上,两百毫米电磁炮炮弹足够应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作战行动了。

当然,要把新式电磁炮的威力发挥出来,就得使用三百毫米炮弹。

与两百毫米炮弹相比,三百毫米炮弹的弹重增加了两倍,达到了六百公斤,弹道的末端速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达到了三十马赫,炮弹的动能增加了七倍,弹丸横向截面积只增加了一倍,因此在弹丸材质相同的时候,弹丸的穿甲能力提高了差不多三倍,足以打穿航母的数层甲板。根据海军的测试,三百毫米炮弹能够击穿“泰山”级航母的七层甲板,而两百毫米炮弹最多只能打穿五层甲板,大部分炮弹会在打穿第三层甲板后爆炸。弹丸质量增加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装药量增加,达到了五十公斤,基本上是两百毫米炮弹的两倍,因此爆破威力也提高了一倍。如果在舰体内爆炸,炮弹的毁伤能力相当于提高了七倍。最明显的好处,还是射程大幅度提高,不采用增程手段,最大射程都能达到一千二百公里,而增程弹的射程肯定有望超过两千公里。更重要的是,即便把射程增加到两千公里,威力也不比两百毫米普通炮弹差。

有了新式电磁炮,自然需要搭载新式电磁炮的战舰。

早在二零五三年,海军就批准了第二种大型综合战舰的建造方案,而且明确要求配备三百毫米电磁炮。

只是,这种在“黑龙江”级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综合战舰在二零五四年初才开工,最快也要到二零五五年下半年才能服役。结果就是,当三百毫米电磁炮在二零五四年下半年完成海军验收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搭载平台。

要知道,大口径电磁炮的系统重量高达数千吨,只有装在大型综合战舰上。

当时,中国海军为反潜战舰装备大口径电磁炮,都做了全面的系统简化,比如把备弹量减少一半、降低持续射速、简化维护系统等等,才把全系统质量降低到了两千吨,勉强能够装上去。

至于三百毫米电磁炮,显然无法装在排水量一万吨的反潜战舰上。

所幸的是,“黑龙江”级在设计的时候就留下了改进余地,比如模块化的武器配制方式能够较为方便的更换武器系统。如此一来,为“黑龙江”级安装三百毫米电磁炮,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制造新的对地打击模块。

只是,“黑龙江”级上有一门固定安装的大口径电磁炮。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如果不对这门电磁炮进行改进,那么就得为这种战舰配备两种不同口径的电磁炮,也就需要两套火控系统,在作战的时候还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两种炮弹的弹道不同,导致炮击变得更加复杂。

所罗门群岛大海战后,牧浩洋决定对十四艘现役的“黑龙江”级进行全面改造。

至于正在建造的十六艘,则在交付给海军之前进行改造。

结果就是,到二零五五年初,海军大型综合战舰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而且为三百毫米电磁炮配套研制的增程弹也在此时交付给海军,在一月底完成验收之后,就将正式提供给作战部队。

这种增程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两千公里。

因为威力与两百毫米普通炮弹相当,能够摧毁包括超级航母在内的所有大型战舰,所以对中国海军来说,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意味着,不再需要让以大型综合战舰为核心的炮击编队前出,只需要伴随航母战斗群作战,大型综合战舰就能用电磁炮轰击进入航空交战距离之内的敌舰。在战术上,这意味着大型综合战舰将一直在航母战斗群内活动,得到舰载航空兵提供的防空掩护,并且在遭到攻击的时候,为航母提供直接防空掩护,使舰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

说得简单一些,除非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大幅度提高,不然在也不会出现所罗门海战与所罗门群岛大海战那样的情形了。

当然,中国与美国都在设法提高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除了以F-51与J-40系列为代表的第六代战斗机之外,F-42与J-33为代表的第五代战斗机的后期改进型,作战半径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只是,这些战斗机最快也要到二零五五年底才能服役。

显然,在即将打响的澳洲战争中,中国海军拥有绝对的优势。

,!

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47章 第一枪第35章 奔赴前线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12章 措手不及第252章 分赃大会第88章 奢望第72章 爱国商人第21章 惨败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234章 推波助澜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69章 休假第16章 巢臼第8章 高歌猛进第45章 宣传战第49章 第二战场第3章 前沿科技第104章 猛然觉悟第33章 白宫的晚餐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214章 仓皇而逃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56章 快马加鞭第62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推波助澜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64章 退与不退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3章 前沿科技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3章 风起云涌第49章 抛开幻想第1章 千锤百炼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6章 错失先机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110章 退却第9章 新冷战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84章 守株待兔第11章 经济围剿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5章 风头正劲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3章 巧合第64章 三管齐下第26章 排兵布阵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109章 未来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49章 首轮空战第50章 民间力量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84章 连环拳第9章 进军神速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76章 乐观派第193章 主旋律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33章 最后反击第3章 把握机会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71章 新理论第76章 乐观派第10章 装甲主力第9章 临时考核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54章 反击第46章 海军新锐第120章 多面手第3章 本性难移第90章 一网打尽第51章 再接再厉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4章 决胜点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10章 装甲主力第69章 外援第41章 反击第5章 来晚了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11章 不怕死
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47章 第一枪第35章 奔赴前线第289章 时过境迁第12章 措手不及第252章 分赃大会第88章 奢望第72章 爱国商人第21章 惨败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234章 推波助澜第61章 意外因素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69章 休假第16章 巢臼第8章 高歌猛进第45章 宣传战第49章 第二战场第3章 前沿科技第104章 猛然觉悟第33章 白宫的晚餐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214章 仓皇而逃第112章 以炸促战第56章 快马加鞭第62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推波助澜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23章 杀向印度洋第64章 退与不退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3章 前沿科技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9章 主动攻击第13章 风起云涌第49章 抛开幻想第1章 千锤百炼第134章 技术优势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6章 错失先机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110章 退却第9章 新冷战第63章 一箭三雕第171章 大规模投降第164章 全力反扑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84章 守株待兔第11章 经济围剿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131章 稳打稳扎第15章 风头正劲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3章 巧合第64章 三管齐下第26章 排兵布阵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27章 疯狂计划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109章 未来第72章 大变革时代第68章 一己之力第49章 首轮空战第50章 民间力量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84章 连环拳第9章 进军神速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76章 乐观派第193章 主旋律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33章 最后反击第3章 把握机会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71章 新理论第76章 乐观派第10章 装甲主力第9章 临时考核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54章 反击第46章 海军新锐第120章 多面手第3章 本性难移第90章 一网打尽第51章 再接再厉第275章 轨道飞行器第244章 远征大西洋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4章 决胜点第237章 最后的反击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10章 装甲主力第69章 外援第41章 反击第5章 来晚了第125章 鹤蚌相争第11章 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