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础与应用

七月四日.牧浩洋等人回到总参谋部。

黄峙博给他们安排的新任务不是制订装备发展规划,而是参与钱仲泰提出的“国家科技战略发展规划”。

六月十二日,钱仲泰领头制订的《科技白皮书》送交国务院。

最初几天,文廷贵没太在乎这份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文件,反而把它当成了钱仲泰等科学家向国家索要科研经费的借口。因为与文廷贵的关系不大好,所以黄峙博没有参与,也没有提到这件事。

等文廷贵去了夏威夷,由黎平寇主持国务院工作,黄峙博才找上门去。

显然,黎平寇好说话得多,而且更加年轻,更加清楚科技的重要性。

说服黎平寇后.黄峙博仍然没有出面,而是由国务院把这份文件交给了傅秀波,由元首做决断。

六月二十三日,傅秀波在元首府接见了钱仲泰等人,听取了科学家的直接意见。

不可否认.傅秀波非常重视科学,接连两场战争都证明了科学的重要性,而正在进行的国内经济改革也证明了科学的重要性。

只是,傅秀波目光与钱仲泰等人有所不同。

在元首眼里,最重要的不是应用科学,而是基础科学。

讨论了几个小时,连钱仲泰都不得不佩服傅秀波的战略眼光.参会的科学家都认同了傅秀波的观点.即基础科学决定一切。这就好比修建一座大厦,没有坚固的地基,楼层盖得再高也会倒塌。在科学中,基础科学就是地基,应用科学则是建立在地基之上的楼层。美国能够用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研实力,与其在数十年内、在基础科学领域持续不断的巨大投入不无关系。

这下,问题来了。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最大差别就是缺乏应用性,很难把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用在生产与生活上。

从具体表现来看,任何一门基础科学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投入。

巨大的投入,却见不到任何实际好处,谁还愿意投资?

按照傅秀波的意见,今后国家只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把应用科学交给其他力量,比如企业与公益基金。

这时候,黎平寇、或者说与黎平寇关系密切的盛世平发挥了作用。

六月二十七日,傅秀波再次把钱仲泰等人请到元首府,黎平寇则把盛世平等几位资产雄厚的民族资本家请了过来。

在这天的会议上,政府、科学家与民族资本家达成了一项口头协议。

从二零二零年开始,政府在原则上只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投入巨大、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重大应用科学研究,并且获得相关领域的所有科研成果,在应用阶段,企业向政府支付专利费口应用科学领域,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将出台鼓励性政策,在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企业还可以通过联合等方式,成立面向科研的公益基金,政府将给予更加重大的政策支持。

也就在这一天,《科技白皮书》演变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发展规划”。

做为第一受益人,军方将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并且主导由政府资助、与军事装备有关的基础科研项目。此外,军方还将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一些由企业资助、同样与军事装备有关的应用科研项目。

黄峙博把牧浩洋他们派过去,就是为了确定科研项目的优先顺序。

因为牧浩洋的学历最高,参与了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的项目规刮工作,所丹他是军方的最高代表,陆叟则是军方的技术顾问。

七月五日,五名主要参与者在总参谋部开了一次会。

“首先得承认,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与美国的差距非常明显,很难在短期内追上,更别说超越。”作为技术顾问,陆变的意见至关重要。“同样得承认,如果我们不追,差距将越拉越大。我们要想在综合国力上超过美国,就得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至少要达到与美国同等的水平。”

“这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那一天。”

“只是也许,我们必须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陆变看了眼母祁铁,说道”,基础科研不像应用科研,绝对不能急功近利,除了巨大的投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在基本方针上,我们必须制订一份路线图。”

“什么路线图?”戚凯威问了一句。

“基础科学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物理学领域,但是存在众多分支,所以我们首先得搞清楚利害关系。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明确优先权,即重点方向,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然后还

得订下一份能够实现的、或者说具有现尖意义的时间表.根据科研讲程来调整各个项目的投入力度。

“具体怎么操作?”章玉廷也问了一句。

“我会与钱仲泰教授等人商量……

“陆工,我有一个意见匕”

陆叟朝牧浩洋看去,没有把话说下去。

“正如陆工所说,短期内,我们很难在基础科学领域超越美国,甚至连达到美国的水准都办不到。更重要的是,基础科研费时费力,很难立即见到好处。如果长期拖下去,就算我们不动摇,政府也会动摇。”

“这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大事,我们”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谁能保证,下一位元首、下一位总参谋长会像现在这样热衷与支持科研工作?”

陆叟暗自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事实上,基础科研对时间最好最快}的要求,已经让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可能等到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后再在应用科学领域着手。”牧浩洋稽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基础科学最终都会鞘七为实际生产力,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之中。从超越的角度来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应用出发,或者从实际需求出发,以超越假想敌为目标,来制订基础科学的发展方针。”

“这么做,等于急功近利。”陆变嘀咕了一句。

“这确实违背了基础科学的基本发展方式,但是我们得换个角度来看。”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们都是军人.所以我们习惯用战争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在科学领域.这无疑也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持久消耗战。虽然科学的持续发展力将决定最终胜负,而基础课学最具有持续发展力,或者说决定了应用科学的持续发展力,但是我们不是美国,我们不可能以美国的方式来发展基础科学。如果不重视应用,而是遍地开花,我们的国力很难支撑起全面的科学战争,迟早会败下阵来。只有把基础科学与应用结合起来,有选择性的发展一些能够在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基础学科,我们才能从中获益,并且依靠应用中获得的好处推动其他学科。”

陆文没有表态.其他三人都非常赞同牧浩洋的观点。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在下一场战争中,我们不能取胜.又如何在下下场战争中击败敌人呢?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坚实的基础,也需要把胜利转化为利益,用现在的胜利去椎动下一次胜利。”

陆叟长出口气,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

“陆工,我们几个人里面,你的学识最多.你觉得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在基础科学领域超越美国?”牧浩洋没再迂回,而是直接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陆文沉默了一阵,说道:“以我的估计,即便政策不变,也要五十年。”

“看来,母祁铁将军说得没错。”牧浩洋笑了笑,转口问道“,那么,谁能保证在五十年内,政策不会发生变化?即便排除领导层的因素,我们也得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以现在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否保持五十年的发展势头。这些都会对科技战略产生影响,只有不断把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力量,不管是经济力量、还是军事力量.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也才能在基础科学领域赶超美国。”

陆空不是不明道理,牧浩洋已经把道理说得非常明确了。

“看来,大家没意见了。”戚凯威仍然是装备建设主要负责人“,按照小牧的意思,我们首先起草一份军事科学的文件,从军事需求的角度决定哪些学科需要重点发展,再由陆工把关,确定重点投资方向。分工上,以现在的方式,由我负责陆军、母祁铁负责空军、牧浩洋负责海军、章玉廷负责二炮。有什么问题,随时请教陆工。一周之后,我们再做讨论,然后向黄总汇报工作情况。”

在牧浩洋等人点头答应后,陆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会议到此结束。

离开会议室的时候,陆变叫住了牧浩洋。

虽然她没有在众多人面前反驳牧浩洋的观点,最终也接受了戚凯威的安排,但是并不表示她认同牧浩洋的观点。

做为聪明人,陆叟非常清楚牧浩洋为什么要把应用放在首位。

更重要舟是,她非常清楚,如果牧浩洋的建议得到采纳,会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

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军事科研规划。

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26章 逐步推进第231章 是敌是友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25章 走投无路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8章 虚张声势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45章 关键情报第67章 错失良机第174章 反击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33章 引流疏导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06章 地面决战第43章 传奇人物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44章 防空火网第100章 恐惧第71章 再上战场第14章 鬼子出动第40章 自作主张第100章 恐惧第44章 防空火网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83章 频出怪招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57章 战术侦察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17章 决战之前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63章 卸甲第50章 民间力量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80章 转变第23章 坚持主见第81章 屏障第13章 希望尚存第154章 总撤退第70章 外交战场第26章 战略空运第73章 关键装备第10章 欲盖弥彰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70章 后果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69章 左右为难第76章 乐观派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82章 战火再起第90章 突发奇想第64章 外交胜利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96章 能量假说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1章 粒子风暴第20章 权衡利弊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3章 演习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86章 全面竞赛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253章 谋略家第4章 怎么打第1章 新岗位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34章 守与不守第8章 泰然处之第13章 狙杀第36章 小心过头第60章 精锐之师第77章 分歧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3章 本性难移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8章 高歌猛进第113章 未来战争第24章 重大发现第82章 理论突破第2章 秘密任务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13章 作战计划
第114章 关键情报第26章 逐步推进第231章 是敌是友第144章 毫秒之差第25章 走投无路第105章 准备再战第233章 革命性技术第48章 虚张声势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45章 关键情报第67章 错失良机第174章 反击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212章 充分准备第33章 引流疏导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06章 地面决战第43章 传奇人物第109章 东线开打第44章 防空火网第100章 恐惧第71章 再上战场第14章 鬼子出动第40章 自作主张第100章 恐惧第44章 防空火网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83章 频出怪招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57章 战术侦察第93章 同化政策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17章 决战之前六十五章 过分自信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63章 卸甲第50章 民间力量第12章 技术工作者第195章 两手准备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80章 转变第23章 坚持主见第81章 屏障第13章 希望尚存第154章 总撤退第70章 外交战场第26章 战略空运第73章 关键装备第10章 欲盖弥彰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70章 后果第300章 疯狂的顶点第153章 运气成分第69章 左右为难第76章 乐观派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82章 战火再起第90章 突发奇想第64章 外交胜利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96章 能量假说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1章 粒子风暴第20章 权衡利弊第143章 老鸟上阵第3章 演习第226章 战略进攻第86章 全面竞赛第59章 空战新面貌第253章 谋略家第4章 怎么打第1章 新岗位第75章 咄咄逼人第134章 守与不守第8章 泰然处之第13章 狙杀第36章 小心过头第60章 精锐之师第77章 分歧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106章 陆战队热身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3章 本性难移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8章 高歌猛进第113章 未来战争第24章 重大发现第82章 理论突破第2章 秘密任务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13章 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