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错失良机

汇报作战行动不是什么难事,对牧浩洋来说算得上轻车熟路。

让他有点不爽的是,汇报完之后,易援朝不但没有挽留他,还刻意请他离开,然后才进行更广泛的讨论。虽然道理上也说得过去,毕竟牧浩洋只是海军中将,没有资格参与讨论国家大事,但是易援朝的态度让他有点受不了。还好,牧浩洋早就习以为常,而且他对易援朝的看法与大部分军人都一样。

牧浩洋在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黄峙博才气冲冲的走了出来。

“黄总……”

“走吧,上车再说。”

牧浩洋点了点头,加快步伐跟上了黄峙博。

轿车离开元首府,黄峙博才长出口气,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幸好有老傅与老陆镇场。”黄峙博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黎平寇提出趁此机会,让印度归还藏南地区,结果被易援朝否决了。还好老傅出面,提出把藏南地区作为谈判筹码。”

“也许只是谈判策略。”

“策略?”

“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出兵藏南,而且出兵的理由也不是收复藏南地区,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提出让印度归还藏南地区。”

黄峙博皱起眉头,说道:“你小子反应挺机敏的。”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我也想了想,这应该是老傅做的安排,以进为退,利用藏南问题,把布莱尔港拿到手。”

“布莱尔港在我们手中,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我没能帮你争取到机会。”

“什么机会?”

“本来我想让你以军方代表的身份参加谈判,而且你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有过类似的经历,结果被否决了。”

“这不是什么大事。”

“小子,你可别小看。”黄峙博拍了下牧浩洋的大腿,说道,“优秀的军人,只需要在战场还是作战,而出色的将领,还必须学会在战场外作战。当前的世界,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破解难题的手段。如果我们能在战争中获得一切,就不会宣布停火,更不会与印度进行停战谈判。对任何军人来说,这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然我也不会竭力为你争取。只是老陆怕被人说闲话,没有表态。”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这样也好,你能在北京多呆几天,陪陪老婆孩子。”

“谁是军方代表?”

“腾耀辉。”

牧浩洋一愣,有点不大明白。

“易援朝的提议,大概腾耀辉自己都不知道。”

“他为什么要提名让腾司令代表军方参加谈判?”

“还用说吗?”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几年,易援朝基本上没有实权,所有重大事情都由老傅做主。关键不是黎平寇出任总理,而是在重大问题上,军方都站在老傅这边。后年,老傅就要退休了,虽然做了安排,但是黎平寇肯定镇不住局面。如果易援朝能够趁机拉拢几位有实权的高级将领,恐怕我这个总参谋长就得靠边站了。目前看来,老腾是最佳选择。”

牧浩洋长出口气,没有接话。

黄峙博与腾耀辉的关系算不上融洽,易援朝肯定想借腾耀辉牵制黄峙博,从而获得军队支持。正要如此,遭到架空的不仅仅是黄峙博,还有黎平寇。如果易援朝采用了傅秀波的办法,那么在五年之后,下任国家元首都不可能取代他。

“我的意思是,你去跟老腾谈谈。”

“我去谈?”牧浩洋吓了一跳。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你是他的老部下,而且跟他的关系比较好,说话方便一些。”

“问题是,谈什么?”

黄峙博稍微沉思了一阵,说道:“你觉得,南亚会平静下来吗?”

“当然不会。”牧浩洋回答得非常干脆。

停战只是表面,在更深的层次上,中国与印度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这场战争显得更加突出。虽然中国把重点放在布莱尔港上,是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着想,但是在印度看来,中国已经在为解决藏南问题做准备。说得直接一点,印度上下都会认为中国将在数年之后出兵藏南。

结果显而易见,不管谈判如何,签署的只是一份停战条约。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之后,战争将再度爆发。

作为战败国,印度不会坐以待毙,反而会更加重视国防建设,甚至会把国防建设当成头号重任。

这也正好符合美国的胃口,因此美国会不遗余力的支援印度。

同样的道理,日本也会帮助印度重建军事力量。

南亚不会迎来和平。

“那么你认为,我们能在下一场战争中取胜吗?”

“没有任何疑问。”牧浩洋回答得同样干脆。

二部已经证实,印度丧失了核能力,即便还有几枚核弹头,也没有多大威胁。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印度的战略威胁可以忽略不计。等到印度发展起来,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将大幅度增强。

在下一场战争中,中国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照你的意思,我们应该转移战略重点?”

“进军南亚,目的不是为了打垮印度,也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从根本上确保我们的战略航线不会受到威胁。问题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这段航线必须经过南海,而我们至今没能控制南海。”

“也就是说,得把重点转向东南亚?”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利用南海争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增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最好能够取代美国。”

“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肯定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得抓紧。”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你去找腾耀辉,就谈这件事。”

“这……”

“我那里有一些资料,你可以拿去看看。理清思路之后,再去找腾耀辉。”黄峙博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他是聪明人,你不需要明说,只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即我们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不进则退,没有第三种选择。”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黄峙博与腾耀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建军思想上,即黄峙博强调发展一支攻防兼备的军事力量,而腾耀辉更加注重海军,认为应该重点建设一支进攻型海军,而不是花更多的力气去整编陆军。

除此之外,两人有非常多的共同点。

最突出的,就是两人的战略思想完全一致,都认为应该奉行扩张性军事政策,而且应该重点提高军队的作战效率。在大战略上,两人都认为,只有强硬的对外政策,才能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当然,这也是受傅秀波的影响。

正是这个共同点,决定了腾耀辉不可能成为易援朝的代言人。

原因很简单,在对外政策上易援朝过于懦弱,认为傅秀波推行的扩张政策太过激进,应该更加温和一些。

二十年前,易援朝的认识没有错。

可是现在,温和政策肯定不会有任何好处。

这不是个人野心,也不是国家野心,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规律。

早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傅秀波就提出,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全球利益,才能推动国家继续发展。按照一些学者的评论,正是傅秀波在二零一三年发表的这篇讲话,激化了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促使美国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

事实上,傅秀波在发表这篇讲话的时候,中国已经没有退路了。

到二零一三年左右,二零零八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消退,还开始扩散,对实体经济构成了影响。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中国不采取特殊政策,必然成为这场由西方金融集团故意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的最大受害国。至于最终的结果,肯定非常悲惨。在成为了西方金融集团的牺牲品之后,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积累的建设成果都将付诸东流,甚至有可能丧失经济主权,在经济上沦落为半殖民地。

中国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寻找出路。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讲,中国要想继续前进,也得寻找出路。

原因很简单,当十四亿人过上了基本富足的生活,希望过得更好,就不能仅仅出售廉价的劳动力,必须进军高附加值产业,在高端行业挑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经济结构转型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可以说,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即便是和平崛起,也迟早会取代美国。

事实上,中国根本不可能和平崛起。原因很简单,如果不对政策做出调整,就没有崛起的机会;如果调整对外政策,就不是和平崛起。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永远也不可能指望通过别人的施舍变得强大。

如果中国只是一个小国,也许还能依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就像新加坡一样,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可惜的是,中国不是小国,而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只要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就必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也将超越西方文明。

显然,美国与西方世界绝对不会让中国发展壮大。

既然不可能通过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中国就只有一个选择,用实力去争取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是傅秀波等政治家的认识,也是牧浩洋等军人的认识。

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196章 以谈备战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205章 突袭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30章 周旋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28章 力所不及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9章 血染横滨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36章 急转直下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36章 破例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228章 导火索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125章 挑战困难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92章 突击失败第51章 护身符第44章 防空火网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88章 科技大爆发第103章 战场外的问题第174章 反击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55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26章 转折点第89章 一枚导弹第6章 战略篱笆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53章 生存竞赛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47章 证据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01章 高歌猛进第42章 第五代第295章 遗迹第12章 绝命之行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29章 严阵以待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14章 鬼子出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3章 把握机会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63章 第一站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194章 诱饵第196章 突袭第97章 针锋相对第67章 外行看热闹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30章 全面对抗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42章 开战时机第175章 三板斧第66章 真假英雄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24章 反击第40章 突袭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章 愈演愈烈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82章 战火再起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90章 主动权第34章 炮战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章 演习第37章 小国海军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176章 关联因素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65章 防空屏障
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196章 以谈备战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205章 突袭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30章 周旋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164章 地面第一战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28章 力所不及第42章 冬天里的战火第9章 血染横滨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36章 急转直下第211章 宣传榜样第36章 破例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208章 毁灭之路第224章 傀儡的觉悟第228章 导火索第57章 灾难应对措施第125章 挑战困难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92章 突击失败第51章 护身符第44章 防空火网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88章 科技大爆发第103章 战场外的问题第174章 反击第40章 积极主动第155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26章 转折点第89章 一枚导弹第6章 战略篱笆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53章 生存竞赛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18章 左右逢源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47章 证据第33章 嘎然而止第101章 高歌猛进第42章 第五代第295章 遗迹第12章 绝命之行第172章 不战而退第46章 不确定因素第29章 严阵以待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14章 鬼子出动第86章 全力以赴第3章 把握机会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163章 第一站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194章 诱饵第196章 突袭第97章 针锋相对第67章 外行看热闹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119章 技术就是力量第30章 全面对抗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42章 开战时机第175章 三板斧第66章 真假英雄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08章 海下杀手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10章 保守战术第24章 反击第40章 突袭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章 愈演愈烈第189章 一锤定音第82章 战火再起第4章 忙碌的春节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3章 战争导火索第47章 唯一选择第190章 主动权第34章 炮战第99章 故技重演第3章 演习第37章 小国海军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176章 关联因素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165章 防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