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无心恋战

战后,很多人就弗伦奇抛弃六支航母战斗群提出了质疑,认为他的这个决定,几乎葬送了美国海军。更有人认为,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内,弗伦奇完全有能力集中起返航的战斗机攻击南下的侦察编队。

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一件事情,即在这个时候,中国舰队里至少还有一艘航母没有遭到打击,即舰队旗舰“泰山”号,另外“嵩山”号也有一条降落跑道与三部弹射器能用,航速也能保持在四十节左右。更主要的是,在防空作战结束之后,牧浩洋手里大概还有一百六十架战斗机。即便在只有“一艘半”航母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出动一百架战斗机,也足以为南下的侦察编队提供防空掩护。

也就是说,如果弗伦奇留下来,即便把返航的两百多架战斗机组织起来,攻击正在追击的侦察编队,情况也不容乐观。如果再拖几个小时,向东航行的侦察编队就能赶到,美军舰队将遭受灭顶之灾。

到时候,损失的就不是六支航母战斗群,而是九支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的所有家当。

除此之外,所有质疑弗伦奇的人都忽视了一点,即交战地点是牧浩洋选择的,美军舰队还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弗伦奇没有遭到处分,反而被认定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主要原因就是,他在战斗后期的部署拯救了三支航母战斗群。最重要的部署,就是从其他航母战斗群抽调了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增强了全速撤退的三支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力量,不然结局肯定会非常悲惨。

要知道,“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最高航速是三十五节,而美军舰队只有三十三节。

五点刚过,潜艇的威胁就变成了现实。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肯尼迪”号航母,六条重型鱼雷全部射向航母。虽然航母成功避开了鱼雷,但是威胁已经存在。

当时,攻击“肯尼迪”号的是“锯齿鲤”号,在五十公里外发射了鱼雷。

显然,这个距离确实太遥远了一点。虽然六百五十毫米重型电动鱼雷的最大射程超过了一百公里,但是在追击以三十三节速度航行的战舰时,最大射程也就只有五十公里出头,而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电动鱼雷还不到五十公里。也就是说,威胁到“肯尼迪”号的时候,这些鱼雷差不多已经达到了最大射程。

这个时候,弗伦奇没有命令舰队减速。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虽然在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舰队应该减速,因为只有减低航速,反潜战舰才能探测到逼近的潜艇,如果保持较高的航速,反潜战舰自身的噪声就能掩盖潜艇的噪声,也就无法发现潜艇。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弗伦奇显然不应该让舰队减速,因为北面的侦察编队正在迅速逼近。

当时,弗伦奇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命令正在赶来的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在舰队后方大约三十公里处组织一道反潜网。

也就是说,让十二艘反潜驱逐舰掩护舰队撤退。

随后,这十二艘反潜驱逐舰,以及航母出动的反潜巡逻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军舰队受到的威胁并没消除。

最大的威胁,仍然来自紧追不放的侦察编队。

对此,弗伦奇做了两手准备。一是组织起返航的战斗机,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攻击侦察编队。二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再次转向。

显然,后者更加重要。

原因很简单,中国潜艇能够攻击“肯尼迪”号,也就知道美军舰队已经由向南航行转为向东航行。要不了多久,中国舰队指挥官就能收到潜艇的报告,并且及时做出调整,让侦察编队转向。也就是说,如果美军舰队不再次转向的话,肯定会被侦察编队追上,也就在劫难逃了。

当然,关键就是在什么时候转向。

不能太早,不然会被追击的潜艇发现。也不能太迟,不然会遭到炮击。

按照弗伦奇的安排,要等到驱逐舰在后方建立起了反潜网之后,并且确认中国潜艇没有继续追击,才能让舰队转向。

所幸的是,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在六点半就赶了过来。

反潜作战立即开始,情形也让弗伦奇大吃一惊,在美军舰队后方,竟然有十多艘、也许有二十艘中国潜艇,而且这些潜艇的航速都达到了三十五节,正在全速追击。所幸的是,反潜驱逐舰及时到位,并且立即发起了攻击。为了增强反潜力量,弗伦奇在第一时间出动了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在七点之前,至少有五艘潜艇被美军击沉。

这个时候,北面的战斗也再次打响了。

追上了六艘航速不到二十节的美军航母之后,在倾斜旋转翼飞机的引导下,南下的侦察编队再次开火。

这次,使用的是普通炮弹。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增程炮弹的威力确实是个大问题。

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大口径电磁炮炮弹能够砸穿航母的数层甲板,而在这场战斗中,增程炮弹只能击穿航母的飞行甲板,大部分炮弹在机库内爆炸,只有少数炮弹幸运的击穿了机库甲板。也就是说,六艘美军航母的动力系统并没受到严重损坏,只是为了控制火势才不得不减速。

显然,降低了弹丸质量的增程炮弹在对付大型战舰时,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随着距离缩短,大口径电磁炮的威力再次得到证实。

在持续十五分钟的炮击中,侦察编队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总共投掷了一万多枚炮弹,对六艘美军航母与六艘反潜驱逐舰进行了致命打击,还顺带击沉了三艘即将沉没的巡洋舰,结束了炮战。

这场战斗,也让南下的侦察编队耗光了战斗力。

炮战结束的时候,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剩下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不到两千枚,而且为了引导炮击,损失了近二十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当时,弗伦奇的舰队就在一百多公里外,而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为三百五十公里。

也就是说,前去引导炮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将进入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不可避免的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

有趣的是,牧浩洋没有在这个时候出动战斗机掩护侦察编队。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牧浩洋正在考虑是否发起空中打击,因此对舰载战斗机的应用比较保守。牧浩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让舰载战斗机执行“武装侦察”任务,负责监视与跟踪美军舰队,然后让侦察编队攻击美军舰队。不管是哪种选择,在七点过的时候,牧浩洋都来不及出动舰载战斗机。

七点四十五分,弗伦奇命令舰队转向。

此时,他已经知道滞后的六艘航母遭到攻击,丧失了生还的希望,而且后方的反潜作战已经开始。

考虑到侦察编队正在高速逼近,弗伦奇别无选择。

美军舰队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向东南方向航行,航向大概为一百三十度,目的地是卡平阿马朗伊环礁。按照弗伦奇的设想,在脱离了接触之后,再向东航行,从赤道南面前往吉尔伯特群岛,再返回珍珠港。

这个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牧浩洋认为美军舰队要么向南、要么向东,因此在战术安排上,南面的侦察编队继续南下,东面的侦察编队则向东南航行。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东面的侦察编队就能追上美军舰队,但是实际上两支舰队的距离在一千七百公里以上,只要美军舰队在二十个小时内再次转向,就能避开从西北方向逼近的侦察编队。到时候,就算牧浩洋发现美军舰队已经提前转向,也来不及在茫茫大海上展开全面搜索了。当然,牧浩洋还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即美军舰队不会返回珍珠港,而是去了澳大利亚,也就有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展开搜索。

只是,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

弗伦奇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牧浩洋也有同样的顾虑,而且中国舰队受到的潜艇威胁并不小。

别忘了,美军舰队里至少有十八艘攻击核潜艇。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只有八艘攻击核潜艇随同弗伦奇撤退,其中六艘在前方进行反潜警戒,两艘在后方对付追击的中国潜艇。另外十艘潜艇全部在战场上活动,至少有八艘潜艇在向主力编队逼近。

更要命的是,主力编队里只有八艘反潜战舰,还有两艘遭到轰炸。

也就是说,只有六艘反潜战舰还能作战。除此之外,牧浩洋派出了所有潜艇,即没有得到潜艇的直接掩护。

当时,“华山”号与“恒山”号已经遭到重创,航速降到了二十节以下。

虽然“嵩山”号的损伤情况不是太严重,但是速度也降到了四十节。只有“泰山”号保持了完备的战斗力,能以四十五节航行。

结果就是,牧浩洋在七点过,也就是南下的侦察编队攻击了美军滞后的战舰后,就下令转向规避,“泰山”号与“嵩山”号以四十节的速度向北返航,用速度来对付美军潜艇,另外两艘航母则在六艘反潜战舰掩护下,以十八节的速度向北返航,并且得到了舰载反潜巡逻机的全力掩护。

显然,打到这个时候,牧浩洋已经无心恋战了。

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163章 第一站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7章 攻坚战第7章 关联性第48章 针锋相对第251章 没有妥协第87章 最后的机会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59章 盟军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45章 阻止战争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章 进军神速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64章 直接证据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40章 此消彼涨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18章 千钧一发第93章 空中偷袭第75章 预演第303章 幸运儿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88章 进退维谷第76章 自知之明第79章 立场第6章 军事化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16章 准备第18章 双输第40章 援助战第14章 鬼子出动第52章 预料成真第45章 宣传战第97章 针锋相对第92章 怎么打第2章 离弦之箭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56章 快马加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28章 屈服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33章 引流疏导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2章 战略意第228章 导火索第14章 鬼子出动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20章 进攻意识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114章 向前看第273章 共同化第32章 拼光拼尽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75章 预演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23章 回到总参谋部第50章 沉默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92章 怎么打第38章 合作愉快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60章 围剿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77章 针锋相对第71章 打捞沉船第18章 坦克战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10章 共同体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13章 全权顾问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44章 蛇困浅滩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1章 导弹攻击第128章 数量致胜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盟友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7章 抽丝剥茧第7章 实干阶段第55章 两手准备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298章 决裂第50章 沉默
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115章 独断专行第163章 第一站第225章 陆军上岸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43章 格斗战斗机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7章 攻坚战第7章 关联性第48章 针锋相对第251章 没有妥协第87章 最后的机会第309章 危机与乐观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59章 盟军第308章 人类的智慧第105章 完美伏击第123章 女性军人第45章 阻止战争第138章 运气因素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章 进军神速第177章 关键情报第64章 直接证据第67章 后勤大总管第40章 此消彼涨第53章 情报联络员第18章 千钧一发第93章 空中偷袭第75章 预演第303章 幸运儿第276章 简单就是美第139章 豪爽军人第88章 进退维谷第76章 自知之明第79章 立场第6章 军事化第241章 统一大业第16章 准备第18章 双输第40章 援助战第14章 鬼子出动第52章 预料成真第45章 宣传战第97章 针锋相对第92章 怎么打第2章 离弦之箭第100章 战略大调整第56章 快马加鞭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312章 个体与整体第28章 屈服第144章 拿命去赌第33章 引流疏导第161章 战术新应用第62章 战略意第228章 导火索第14章 鬼子出动第322章 经济动物第20章 进攻意识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114章 向前看第273章 共同化第32章 拼光拼尽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75章 预演第136章 错失良机第23章 回到总参谋部第50章 沉默第217章 进军澳洲第92章 怎么打第38章 合作愉快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60章 围剿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77章 针锋相对第71章 打捞沉船第18章 坦克战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271章 复员大潮第10章 共同体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13章 全权顾问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44章 蛇困浅滩第42章 分兵合进第11章 导弹攻击第128章 数量致胜第62章 弄巧成拙第34章 盟友第76章 自知之明第37章 抽丝剥茧第7章 实干阶段第55章 两手准备第106章 抓住机会第298章 决裂第50章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