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乱战

已经无法考证是哪个参谋出的主意,十二月三日发动的进攻,被称为“暴风雪”。

这也确实是一场暴风雪。

如果说前面七天,是大自然刮起的暴风雪,那么从十二月三日开始,就是中国军队制造的“暴风雪”,一场针对六百多万美俄联军、持续了数个月,横扫了整个乌拉尔地区的暴风雪。

当时,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略进攻。

要知道,最恶劣的天气刚刚过去,并不意味着天气已经转好。十二月三日,乌拉尔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依然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局部地区达到了零下五十度,而且平均风速在六级以上。

在任何一名将领看来,这都不是发动进攻的好时候。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进攻当天,中国炮兵的作战效率就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主要是过大的风速严重影响了远程电磁炮的打击精度。此外,过厚的积雪,也对炮弹产生了影响。在打向阿克托别的炮弹中有百分之二十没有爆炸。主要就是积雪过厚,导致安装了炮弹上的高度引信失灵。即便采用碰炸引信的炮弹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为积雪下的地面完全冻结,比岩石还要坚硬,可是炮击效果也大打折扣。

前三天,中国军队的进展都不是很理想。

大部分时候,只有装备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能够作战,而主力部队只是在冰天雪地里向前推进。更要命的是,为了赶在日落前扎营,及时搭建好营房,主力部队每天的推进距离不会超过二十公里。

以二十一世纪中叶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推进速度简直就是龟爬。

所幸的是,驻扎在前沿战线上的俄军的处境更加糟糕。恶劣的天气,使得绝大部分俄军主战装备都无法使用。更重要的是,已经吃够了苦头的俄军官兵根本无心应战,也没有能力作战。

三天下来,中国军队没有推进多远,反而收了不少战俘,几乎都是侦察部队的功劳。

比如,十二月五日,挺进到阿克托别的第一三八集团军的一支连级侦察部队,就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俘虏了一个整建制的俄军步兵团,大约两千名俄军官兵非常自觉的放下了被冻住了的枪支。

第二天,第一三九集团军的一个侦察营,甚至整建制的俘虏了一个俄军步兵师。

只是,该师在投降的时候,只剩下了不到六千名官兵,另外三千多名官兵都在过去几天的严寒中被冻死、或者冻伤后去了后方的战地医院。留下来的六千名俄军官兵,也只剩下了当天的口粮,而且烧光了一切能烧的东西。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中国军队晚来两天,这些俄军官兵都会被冻死。

这样的情况,显然超出了戚凯威与魏成龙的预料。

到十二月五日,中国军队收容的战俘就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如何处理这么多的战俘?

当天晚上,魏成龙不得不下令让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出动第二梯队,先把收容的战俘送回后方的集中营。

结果,十二月六日,天气奇迹般的好转了。

所幸的是,前线部队早就有所准备,而且魏成龙也拿到了专家提供的天气预报,不然不会让第二梯队去押送战俘。

当天下午,第一三八集团军攻占了阿克托别,战俘名单上又增添了十五万人。

投降的依然是俄军,而且依然是又冷又饿的俄军官兵。

虽然天气好转,俄军能够使用主战装备,至少枪支不会被冻住无法使用,但是俄军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勇气,因为持续了十天的严寒,已经耗光了他们的生存物资,后方又无法把物资送上前线。

对俄军官兵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严寒。

面对不用为保暖与肚皮发愁的中国军人,俄军官兵除非想在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不然就只能投降。

要知道,如果俄军不投降,第一三八集团军就不会进入阿克托别。

对付负隅顽抗的俄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包围封锁。这一招,在随后的战斗中,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以阿克托别的守军来说,只要围困持续一周,恐怕就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要知道,严寒只是减弱了,十二月六日的平均气温仍然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夜间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三十五度。俄军已经耗光了给养,甚至拆掉了木制结构的民房,以便获得取暖用的木材。在如此寒冷的环境下,没有食物供应,就算是最耐寒的俄罗斯人,也就只能坚持两到三天。

事实上,严寒帮了中国军队大忙。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比如在推进的时候,前线部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兵力用于作战,其他的官兵都在做另外一件事:把物资送到前线去。也就是说,前线部队的主要任务,成了后勤保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严寒导致空运几乎瘫痪。

当时,只有通过道路向前线运送物资,而前线部队又没有配备足够多的运输车辆,也就只能拿地面战平台来运送物资。

事实证明,地面战平台本身就是不错的运输工具。

比如,一辆多用途平台能够在载员舱内运载五吨物资,还能在车体上以外挂的方式运载十吨物资。因为换上了适合在雪原作战的软质宽履带,所以在装载了十五吨物资后,多用途平台的通过能力依然超过了轮式车辆,甚至能够离开公路,把物资送到一些公路没有到达的战场上去。返回的时候,多用途平台还可以运送战俘。即在关闭了乘员舱与载员舱之间的通道之后,能在载员舱里塞近十名、甚至十二名战俘,而且不用安排押送人员,战俘在密闭的舱室里想造反都不可能。

当时,对中国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保证前线进攻部队的步调一致。

可以说,这是一个让各级指挥官都伤透了脑筋的严重问题。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的西北地区本来就比较偏僻,除了阿克劳、乌拉尔与阿克托别这三座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都是小城镇,而且在阿克托别州,很多小城镇的间隔距离在一百公里以上。

要知道,这是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方向,也是当时的主战场。

这下,问题就出来了。

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原上,前进的部队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时又没有卫星导航系统,而且时不时刮过来的暴风雪让指南针都成了摆设。至于无线电定位,更是靠不住,因为暴风雪对无线电信号产生了严重干扰。

结果就是,很多部队根本就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前进,只能蒙着头往前推进。

有的时候,甚至是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去。

当然,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就层出不穷了。

比如,十二月七日,第一三九集团军的一支突击集群蒙着头往西走了大半天,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附近有俄军的防御阵地,随即就发起进攻,等到歼灭了俄军,才发现他们已经到了离伏尔加河不到两百公里的乌伊尔,而且被他们击溃的是俄军第三近卫装甲师,被他们占领的是该师的师部!也就是说,该部队比原定计划多向西前进了差不多两百公里,而且不知不觉的突破了俄军的三道防线,附近至少有八个俄军师,而且离他们最近的一支俄军装甲部队就在北面不到十公里处。所幸的是,突击集群的指挥官非常沉着冷静,在下令炸毁了俄军师部之后,就地释放了上千名战俘,然后带着一百多名俄军军官撤了回来,在当天晚上与另外一支部队会合。

只是,并非所有部队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十二月八日,一支负责向前线运送物资的突击集群就迷失了方向,结果向西多走了一百多公里,一头钻进了由俄军四个师守卫的防线,其中还一个俄军近卫装甲师,在新纳杰日金卡附近与俄军激战。幸亏这是一支突击集群,而不是后勤运输部队,有数十辆反装甲平台与上百辆多用途平台,而且除了没有让步兵随行之外,其他都是作战配制,携带了足够充足的弹药。更重要的是,当时运送的物资中,有几十桶润滑油。在被俄军围困之后,该突击集群的指挥官一面组织防御,一面呼叫后方支援。因为电台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指挥官下令点燃了润滑油,以最原始的方式向附近的友军求援。其实,当时离他们最近的友军差不多在两百公里之外,根本看不到润滑油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所幸的是,正好有一架空军的侦察机从战场上空飞过,红外照相机拍下了火源。按照哪里有战斗就去哪里的原则,第一三八集团军在当天傍晚派了两支突击集群过去一探究竟,并且在晚上与被围部队会合,把受困已达十四个小时的友军救了回来。撤退的时候,这支突击集群抛弃了运载的所有物资,有一百多名官兵在战斗中阵亡。

可以说,类似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只是,魏成龙没有让部队停止进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第99章 妥协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69章 外援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3章 引流疏导第40章 此消彼涨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46章 决策点第66章 末端拦截第44章 加速追击第36章 前仆后继第64章 致命打击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7章 地面战争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58章 功亏一篑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7章 利诱第34章 盟友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96章 回归正位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第31章 限制军备条约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0章 迎难而上第52章 凶猛打击第112章 和平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8章 节外生枝第36章 负担第10章 迎难而上第46章 逃命第89章 统一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72章 倾其所有第61章 战略打击第110章 退却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3章 前沿科技第41章 反击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49章 果断反击第259章 遗赠第62章 战术反击第32章 大梦初醒第20章 克制第88章 奢望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8章 不知进退第266章 门槛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90章 总攻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86章 胶着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93章 铤而走险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71章 任人唯才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61章 动力革命第64章 直接证据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5章 千虑一失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6章 新机会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73章 捆绑政策第39章 去台湾第63章 反导拦截第63章 不可避免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06章 有勇有谋第118章 软磨硬泡第71章 以进为退第8章 胆识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80章 归宿第36章 舰队司令
第99章 妥协第167章 无所不用其极第183章 不能为而为之第69章 外援第305章 小行星撞击第28章 力所不及第33章 引流疏导第40章 此消彼涨第34章 理智战胜冲动第46章 决策点第66章 末端拦截第44章 加速追击第36章 前仆后继第64章 致命打击第64章 孤注一掷第27章 地面战争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01章 指挥权限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58章 功亏一篑第25章 自食其果第27章 利诱第34章 盟友第171章 八个半小时第18章 不对称战术第87章 地区军备竞赛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116章 幸运之神第96章 回归正位第31章 风卷残云第260章 超级胡萝卜第31章 限制军备条约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45章 突然遭遇第10章 迎难而上第52章 凶猛打击第112章 和平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8章 节外生枝第36章 负担第10章 迎难而上第46章 逃命第89章 统一第115章 舰队会回来第72章 倾其所有第61章 战略打击第110章 退却第39章 投送力量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3章 前沿科技第41章 反击第21章 点燃导火索第49章 果断反击第259章 遗赠第62章 战术反击第32章 大梦初醒第20章 克制第88章 奢望第197章 无果而终第8章 不知进退第266章 门槛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290章 人口大爆发第53章 诱饵的效果第241章 主动求变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190章 总攻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86章 胶着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93章 铤而走险第39章 出其不意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04章 坐失良机第152章 进攻型将领第71章 任人唯才第99章 耐心的艇长第61章 动力革命第64章 直接证据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5章 千虑一失第32章 迫在眉睫第76章 新机会第208章 东线起波澜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73章 捆绑政策第39章 去台湾第63章 反导拦截第63章 不可避免第33章 超级航母第206章 有勇有谋第118章 软磨硬泡第71章 以进为退第8章 胆识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180章 归宿第36章 舰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