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显身手

.四点二十五分,四架突前的j-25中,两架长机启动了火控雷达。五秒钟内,雷达锁定了目标。随后,两架j-25关闭雷达,把获取的数据输入pl-12e中程空对空导弹,继续以每小时一千五百公里的速度向目标、也就是那架“费尔康”预警机飞去,准备为导弹提供精确引导。

在日常训练中,j-25飞行员对这套战术反复操练了上百次,做起来轻车熟路。

能采用这套战术的,只有j-25与最新批次的j-20,原因是,只有这两种战斗机上安装了新式火控雷达。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中,战斗机因为使用火控雷达暴露行踪,成为战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是当时非常先进的f-22a,在空战中使用火控雷达,也很容易被对方的电子侦察机、或者是战斗机上的被动探测装置发现。东海战争后,中国空军与海军花了很多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为战斗机研制一种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

因为j-25是海军的主力舰载制空战斗机,而j-22在空军中的主要角色是多用途中型战斗机,所以在研制过程中,空军没有对j-22提出过高要求,海军则明确要求为j-25配备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

这个要求,也正对成飞的胃口。

原因很简单,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推销的主力战斗机是j-20,可是这种重型战斗机过于昂贵,如果配备最先进的火控雷达,价格更加高昂,有意愿从中国购买战斗机的国家,基本上都买不起。比如巴基斯坦空军就多次询问j-20的价格,也提出了采购意向,结果都因为过于昂贵而放弃。

至于有钱购买j-20的国家,比如中东的石油富国,也多半会选择f-22a。

为此,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成飞需要拿出一种大部分国家买得起,性能又不是太差的战斗机。

j-22这类中型战斗机成了理想选择。

只是,在需要购买第四代中型战斗机的国家中,大部分没钱单独采购制空战斗机,要求多用途战斗机具备强大的制空作战能力。这也是洛马公司在推销f-35a的时候,首先推出制空型号、又推出制空强化型号的主要原因。

受此影响,在研制j-22的时候,成飞就自筹资金,开发了j-22b,也就是制空强化型。

海军加入j-22的研制工作后,首先也要求增强制空能力,所以j-25直接以j-22b,而不是空军的标准型为基础。

对成飞来说,等于拿海军的钱开发出了面向出口市场的j-22b。

当然,j-22b与j-25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比如没有安装着舰与弹射系统,机身与起落架的结构也没增强,电子设备做了简化等等。但是不可否认,j-22/j-25系列战斗机能够杀入国际市场,成为f-35系列的最大竞争对手,j-22b居功至伟。后来在推销j-22b时,成飞还特意宣传其与j-25的血缘关系,并且在不久之后,推出了j-25b,也就是挂着海军舰载战斗机名号的外销型战斗机。

在j-25上,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南京电子科研所研制的低可探测性相控阵火控雷达。

这种雷达在工作的时候,首先会探测周围的电磁环境,特别是雷达工作波段内的各种电磁辐射的强度,然后在辐射较强的频率上工作。如果事先获取了目标信息,比如由预警机提供的情报,在进行搜索的时候,雷达会根据与目标的距离以最低功率工作,并且以捷变方式在几个频段上发射电磁波。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被敌人发现的概率。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缺点,即雷达获取的目标数据不够精确,只能作为导弹的中继制导指令。如果需要攻击高机动性目标,还得在导弹进入自主攻击阶段前,由战斗机再次启动火控雷达,以最大功率照射目标,让导弹获取精确制导信息,或者由战斗机提供精确制导信息。

预警机属于高机动性目标,所以战斗机必须跟进。

毫无疑问,这套雷达肯定价值不菲。

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洛马公司推出的f-22c与f-35ablock12批次的战斗机上,配备了性能类似的火控雷达,而且销售价格都高得离谱,连沙特、阿联酋等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的富国都买不起。

因为j-22b的定价本来就比f-35a低一些,所以在对外销售时,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只是选择装备,即只有在客户提出需求后才会配备。直到五年之后,j-25b面世,才成了标准配备。

还好,中国海军的所有j-22都配备了低可探测性火控雷达。

主要是j-22的采购量并不大,三支舰载航空兵联队总共只有六十架,算上备用的也只有一百架。此外,j-22是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制空战斗机,要求制空能力超过j-15b,也就没有必要在雷达上做文章。

仅仅五秒钟,“费尔康”上的被动探测系统根本没有做出反应。

因为搜索范围集中在“费尔康”附近,所以邻近的印度战斗机与日本战斗机也没有截获j-22发出的雷达信号。

j-22发射导弹时,离“费尔康”只有一百二十公里。

这个距离,对pl-12d来说有点远,可是对pl-12e来说,却算不上很远。

虽然在东海战争中,pl-12d大展神威,取得了空战总战果的百分之三十八,仅比格斗导弹低了四个百分点,但是中国空军与海军对其性能仍然不够满意,主要就是最大射程仍然偏低,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有限。

pl-12e正是pl-12d的改进型,主要就是换装了也要到二零二八年底才能量产,装备部队就更久远的事情了。

依靠比冲更大的发动机,pl-12e的最大动力射程达到了一百六十公里。

迎向攻击时,最大理论射程超过两百公里。

按照西方的标准,pl-12e已经不是中程空对空导弹,而是远程空对空导弹。

攻击笨重的预警机,在一百二十公里处发射导弹,可以说j-25的飞行员非常保守,即便在一百六十公里处发射导弹,预警机也逃不掉。

在攻击预警机这类没有隐身能力的目标时,pl-12e的主动引导距离达到四十公里。

如果首先采用被动引导模式,还能把主动引导距离提高到六十公里,在逼近到二十公里时才转为主动引导模式。

以当时的情况,j-25其实没有必要跟进。

印度预警机没有转向,甚至没有把雷达波束集中到j-25所在方向上,表明没有发现逼近的危险,也就不会进行机动规避,将沿着之前的航向飞行,因此pl-12e完全能自主飞行到预警机附近,然后以被动方式锁定预警机,在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之前,不需要战斗机提供精确制导信息。

四架j-25继续跟进,只是为了保险起见。

导弹逼近预警机的时候,预警机上的导弹告警机就能探测到导弹发出的红外辐射,如果附近有护航战斗机,就会进行拦截。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su-30mki配备的r-77具备拦截空对空导弹的能力。虽然这个能力没有得到实战证实,谁也不知道r-77在拦截同类导弹时的命中率有多高,但是总归有这种可能性。如果第一批发射的四枚pl-12e遭到拦截,战斗机还能在极近的距离上再次开火。

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首先打掉敌人的预警机。

不管“费尔康”的性能如何,有没有能力锁定j-25,都是最大的威胁,也是价值最高的目标。

事实上,此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费尔康”的性能并不怎么样。

虽然印度空军宣称,“费尔康”是纯正的以色列技术,中国的kj-2000仅仅利用了以色列技术,所以“费尔康”的探测能力优与kj-2000,能够发现两百公里外的隐身战斗机,但是j-25发射导弹时,面向“费尔康”,距离只有一百二十公里。也就是说,“费尔康”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还不到一百二十公里。

这个性能,绝对算不上先进。

早在十多年前,kj-2000就用实战证明,能够发现一百五十公里外的f-22a,而j-25的隐身能力还不如f-22a。根据中国空军做的测试,kj-2000对j-22的探测距离在二百五十公里左右,而kj-2000b能达到三百公里以上。

四点二十七分,距离缩短到八十公里,“费尔康”才发现了迎面飞来的j-25。

此时,j-25已经绕过布莱尔港,速度高达每小时一千八百公里。

为了避开群岛上的防空雷达,四架j-25必须绕行。

结果就是,“费尔康”上印度军官认为那不是中国海军的战斗机,而是之前升空的日本战斗机。

为了搞清楚身份,印度军官发出了敌我识别指令。

显然,“费尔康”不会收到答复。

与此同时,“费尔康”上的印度军官向地面防空中心询问了f-35b机群的情况,即日本海军有没有安排战斗机前往布莱尔港北面。

两分钟后,印度军官得到答复,日本战斗机全在布莱尔港东面。

此时,j-25离“费尔康”仅仅只有四十公里了。

因为“费尔康”没有转向,四枚pl-12e顺利进入自主攻击阶段,以被动搜索模式锁定了预警机,所以j-25没有再次启动火控雷达,而是按照计划调头转向,与留在布莱尔港东面的机群会合。

这个举动,让印度军官第二次迟疑。

原因很简单,他认为那四架战斗机是f-35b,只是飞错了方向,转向后将前往布莱尔港东面的防空巡逻区域。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日本飞行员对这边的情况并不熟悉。。.。

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193章 主旋律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215章 光复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36章 急转直下第65章 国家意志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51章 时间点第25章 奋起一战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28章 数量致胜第155章 将计就计第45章 关键情报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6章 破例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77章 诱饵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9章 核战争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58章 海航突击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90章 机遇第34章 中流砥柱第8章 不知进退第206章 有勇有谋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48章 突发奇想第38章 打工皇帝第58章 战争余烬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23章 坚持主见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86章 精心部署第16章 强渡第91章 浮上水面第51章 快节奏空战第13章 全权顾问第301章 暴政时代第93章 空中偷袭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59章 遗赠第80章 战术推断第89章 轮番轰炸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9章 新冷战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71章 新理论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9章 做彻底第38章 狼群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78章 多此一举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03章 覆灭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15章 预判第18章 坦克战第60章 精锐之师第2章 离弦之箭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11章 大包抄第122章 拖后腿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81章 临时调整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55章 毅然决绝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6章 战略空运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37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19章 第二战线第30章 谁更疯狂第175章 三板斧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55章 两强相争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7章 利诱
第107章 临时政府第193章 主旋律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215章 光复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36章 急转直下第65章 国家意志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51章 时间点第25章 奋起一战第28章 力所不及第128章 数量致胜第155章 将计就计第45章 关键情报第2章 大马士革事件第10章 补充攻击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36章 破例第27章 动荡的根源第77章 诱饵第89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59章 大部队渡江第19章 核战争第191章 舰队出动第58章 海航突击第25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118章 海上巨无霸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90章 机遇第34章 中流砥柱第8章 不知进退第206章 有勇有谋第195章 关键电报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48章 突发奇想第38章 打工皇帝第58章 战争余烬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23章 坚持主见第121章 全电动潜艇第15章 风头正劲第86章 精心部署第16章 强渡第91章 浮上水面第51章 快节奏空战第13章 全权顾问第301章 暴政时代第93章 空中偷袭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59章 遗赠第80章 战术推断第89章 轮番轰炸第286章 中美联合体第58章 抢先一步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9章 新冷战第81章 进攻制胜论第205章 多头进攻第151章 经典战术第71章 新理论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9章 做彻底第38章 狼群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230章 重压之下第78章 多此一举第67章 错失良机第203章 覆灭第83章 离岸平衡手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15章 预判第18章 坦克战第60章 精锐之师第2章 离弦之箭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11章 大包抄第122章 拖后腿第20章 保持沉默第186章 及时醒悟第81章 临时调整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55章 毅然决绝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26章 战略空运第126章 飞行的陆军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37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19章 第二战线第30章 谁更疯狂第175章 三板斧第42章 第三条航线第111章 政坛剧变第77章 微型超级大国第55章 两强相争第47章 机会与冒险第11章 不走寻常路第93章 两头作战第27章 利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