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月球工程

人类迈向深空的第二部,就是去月球上建立殖民地。

从时间上看,月球殖民地的开建时间只比国际空间站晚了两年,即在二零六零年,中国就与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与新加坡,组成了“十国探月工程集团”,后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英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西、阿根廷与南非也加入了该集团,共同组建了“二十国集团”,共同出资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

事实上,人类探月行动早就开始了。

除了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末,美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之外,在二十一世纪初,中美欧俄都有各自的探月工程,连日本、印度、巴西与南非这些地区性强国,也各自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探月工程项目。

只是,在这一阶段,所有的探月活动都以科学考察为主。

直到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末,随着中美冷战全面展开,中国与美国才各自推出了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

当时,中国与美国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国家对抗阶段,中国抛出了更大的宇航项目,即登陆火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在挑战美国,因为美国早就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所以登陆月球没有多大的政治意义,只有登陆火星,才有政治价值。

只是,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在可控聚变核技术成熟之后,中国的月球开发工程开始加速,主要就是在月球上有丰富的聚变资源。也就是说,中国后来为探月工程所做的准备,出发点都是商业利益,即以开采资源为主。

同一时期,美国的探月工程仍然以科学研究为主,或者说只有政治意义。

如果没有后来的全球自然灾害,恐怕在二零四零年前后,中国就会正式启动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工程项目。

全球自然灾害,使得人类的航天活动暂停了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人类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全球格局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彻底改变,中美冷战以热战的方式结束,美国沦落为二流国家,而且很快就跟中国组成了国家共同体。其次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反重力场技术开始推广应用,可控聚变技术也提升了一个级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中国完全没有为资源去月球建立殖民地的必要性。

原因很简单,在大战结束的那一年,中国科学家就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并且动工建造了第一座第二代可控聚变核反应堆。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以重氢与超重氢为聚变原料,不再使用氦3。

可以说,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第一代。

要知道,重氢与超重氢在地球上比比皆是,不管是淡水还是咸水、冻结的冰、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含有这两种氢的同位素,而且富积度并不低。更重要的是,从氢气中提炼重氢与超重氢的技术早就成熟了,而且早就在工业、乃至军事领域大规模应用,比如氢弹中的聚变原料就是重氢、超重氢跟锂元素的化合物,而在工业领域,重氢与超重氢则广泛应用在了照明、荧光等产品上。

有了第二代可控聚变核技术,地球上的资源就足够人类使用一千万年。

当然,在太阳系内,这两种氢的同位素也是比比皆是,像木星与土星,其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氢元素,而一些大行星的卫星上,也有大量氢元素,因此蕴涵的重氢与超重氢绝对非常丰富。

当然,随着技术进步,产生能源的原料也在变化。

比如,中国科学家在大战期间,已经着手研制第三代可控聚变反应堆,而其聚变原料就是氢元素。如果第三代可控聚变核技术问世,那么人类文明几乎可以在太阳系里获得取之不竭的能源。

在这个大背景下,月球上的那点资源就算不了什么了。

以当时的情况,中国主动发起在月球上建立殖民地的宇航工程,政治因素远远超过了经济与科技因素。

原因很简单,这个伟大的工程,能把全球最主要的工业国团结在中国周围。

第一批十个成员国,实际上都是在大战期间涌现出来的工业国,而且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国。在某种意义上,这九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即便在政治上保持独立,在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已经与中国融合在了一起,或者正在逐步与中国实现共同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在盟国范围内,中文已经是第一语言。

比如,在印度,中文是除了本土语言之外的第一外语,所有印度学生在九岁左右就开始学习中文,并且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中文成绩是衡量印度学生学业的重大标准,甚至是能否升学的关键科目。

后来加入的十个国家,则主要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与中立国。

事实上,这些国家也是工业强国,即便国家工业基础设施在战争期间遭到破坏,但是作为工业国最重要的基础,即人才并没有流失,均在大战结束之后,通过“牧浩洋计划”恢复了元气,再次成为工业强国。

可以说,除了欧洲联邦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国都参加了月球开发项目。

如此重大的项目,自然成为了国家同盟的基础。

从政治上讲,把欧洲联邦排除在月球开发项目之外,等于孤立了欧洲联邦,也就等于限制了欧洲联邦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中国做得非常绝,甚至可以说是赶尽杀绝。

要知道,中国已经垄断了近地轨道的使用权,因此只要中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欧洲联邦就很难在外层空间开发上发挥作用,最多在欧洲地区制造点麻烦,对中国的核心利益根本没有威胁。

通过国际空间站项目与月球开发项目,中国加大了对人类文明工业力量的控制力度,等于最大的潜在对手加上了第二道枷锁,让欧洲联邦根本没有可能与中国竞争,也就更加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有趣的是,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宇航工程,最后的结果却与经济挂上了钩。

原因很简单,月球上不但有丰富的氦3,还有更加丰富的其他资源,比如在地球上非常罕见的稀有金属。

地球上的稀有金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壳运动,从地核里挤出来的。二是由彗星、流星与陨石从外层空间带来的。比如,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黄金,实际还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其余的都被锁在地核里面,根本无法开采。又比如,地球上储量最多、品位最丰富的稀土矿,即中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实际上是一颗在数亿年前击中地球的小行星,而这颗小行星很有可能就来自小行星带。

可惜的是,真正落到地球表面上的小行星并不多。

主要就是,地球有一层浓密的大气层,小行星在进入大气层之后,会剧烈燃烧,落到地面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体积较大的小行星根本不会落到地面上,而是会在离地面数千米的高空爆炸。

也正是如此,在地球上富积的稀有金属矿藏非常罕见。

在月球上,这就不一样了,月球没有大气层,小行星与彗星不会在坠落时燃烧,也不会在触地前爆炸。

这也正是月球上有很多陨石坑的主要原因。

当时,中国科学家已经做出预测,月球上可供开采的富积稀有金属矿非常多,而且储量是地球上可开采资源的上百倍。更重要的是,这些富积稀有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月球背面,而不是永远朝向地球的正面。

毫无疑问,这就是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虽然中国还没有公布反重力场屏蔽材料的组成结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材料主要就是由稀有金属材料构成的。

在宇宙大开发的时代,稀有金属材料就是工业时代的煤炭与石油。

当然,稀有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在燃料电池中,最重要的电极与离子膜就是由稀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又比如,后来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大规模使用的纳米材料,也以稀有元素为主。

可以说,在宇航时代,稀有金属不再是“工业味精”,而是“工业主料”。

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的经济活动,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而谁能首先在月球上开采稀有金属,谁就将掌握人类经济命脉。

作为经济动物,这种巨大的利益,绝对是推动月球开发工程的第一动力。

事实上,也正是储量丰富的稀有金属,使月球成为了人类宇航活动的前站,成为了人类塌上宇宙远征之途的出发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月球,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宇宙人类。

原因很简单,地球上的稀有金属储量,根本不足以支持人类文明进行大规模宇宙探险与开发活动。只有在获得了月球上的稀有金属资源之后,人类文明才获得了宇宙探险所需的物质基础。

当然,这也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主导这项工程的不是陆雯,而是牧浩洋。

第212章 竭尽全力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38章 不归路第43章 各有所谋第60章 立即反击第6章 争取和平第43章 南亚明珠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52章 大获全胜第45章 无用之举第70章 内部矛盾第120章 多面手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83章 科学宝藏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81章 防空拦截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0章 主动权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47章 假设第69章 左右为难第24章 昏了头第53章 军事部署第18章 千钧一发第118章 和解第57章 战争决议第100章 恐惧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83章 试探第52章 全速追击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307章 壁垒第46章 登岛第27章 精妙战术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1章 不怕死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227章 灭绝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34章 矫枉过正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91章 迎难而上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48章 灾难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46章 大战略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23章 坚持主见第61章 唯一方案第320章 宗教干预第48章 突发奇想第2章 秘密任务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266章 门槛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6章 愈演愈烈第22章 登陆作战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5章 强攻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203章 覆灭第31章 政治变更第9章 备战第135章 全局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60章 围剿第179章 空军的没落第96章 瞒天过海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18章 千钧一发第76章 水下力量第45章 突然遭遇第40章 此消彼涨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79章 救星第19章 水深火热第42章 开战时机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30章 进攻方向
第212章 竭尽全力第137章 困难重重第18章 左右逢源第238章 不归路第43章 各有所谋第60章 立即反击第6章 争取和平第43章 南亚明珠第146章 时间窗口第280章 诞生之地第213章 作战计划第52章 大获全胜第45章 无用之举第70章 内部矛盾第120章 多面手第80章 持续性灾难第24章 人道主义援助第83章 科学宝藏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81章 防空拦截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190章 主动权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75章 积极迎战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47章 假设第69章 左右为难第24章 昏了头第53章 军事部署第18章 千钧一发第118章 和解第57章 战争决议第100章 恐惧第140章 情报联络员第129章 积极外交第83章 试探第52章 全速追击第254章 海市蜃楼第145章 绝地反击第307章 壁垒第46章 登岛第27章 精妙战术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1章 不怕死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227章 灭绝第87章 轰炸进行时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34章 矫枉过正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91章 迎难而上第40章 胜利为基础第248章 灾难第29章 血战戈兰高地第250章 信心崩溃第75章 咄咄逼人第310章 政治矛盾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4章 首相之死第129章 准备进攻第46章 大战略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223章 真假难辨第23章 坚持主见第61章 唯一方案第320章 宗教干预第48章 突发奇想第2章 秘密任务第294章 经济动物第266章 门槛第236章 亿吨舰队第6章 愈演愈烈第22章 登陆作战第323章 基因里的秘密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25章 强攻第230章 理智决策第315章 文明义务第203章 覆灭第31章 政治变更第9章 备战第135章 全局第240章 不算圆满第60章 围剿第179章 空军的没落第96章 瞒天过海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18章 千钧一发第76章 水下力量第45章 突然遭遇第40章 此消彼涨第206章 余波未尽第68章 一己之力第179章 救星第19章 水深火热第42章 开战时机第54章 生于忧患第130章 进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