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

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

文件这一部分讲国家工作人员的选举和任免,讲了两段,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讲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相统一。首先是对党委提出要求。党委提出任命人选时要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乡人大主席团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而且要求认真对待人大方面提出的意见,要尊重代表依法联名提出候选人的权利,尊重人大选举、表决结果。其次是对人大提出要求。要求代表大会临时党组、常委会党组、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要认真贯彻党委人事安排意见,正确履行职责。应该说,这一段把对党委的要求表达的还是比较具体、比较到位的。从正面把这些年在人大工作的同志们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想法,基本都讲出来了。

第二层意思是讲规范和完善选举与任命的程序。文件要求保障代表和委员的知情权、规范被推荐人在会议表决投票前同代表、委员见面的程序。讲人大可以采取任职表态、颁发任命书、进行向宪法宣誓等形式,增强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应该说,这里讲的并没有太新的东西。而且,在这一方面,各地人大的情况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突破。从整体上说,在这方面,人大工作还处于走程序的阶段,但是,这里对党委提出的要求,还是体现了应该尊重这个程序的精神的。当然,尊重程序与不尊重程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党委给人大常委会的任命建议,提前一周送到,就比开会时再告诉

你体现的尊重要强得多。文件在这方面体现的基本精神,就是党委对人大职权的尊重,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代表和委员)的知情权,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结果。当然,党委对人大的尊重,不单单是对人大这几个人的尊重,而是对我们这个根本制度的尊重,是对所有公共权力的赋予者即人民的尊重。

北京区县人大在这方面的情况,也大体如此,有些做法不是很普遍,但也介绍一下。比如,海淀区设立了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委员会,对需要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与组织部进行联合考察并参与意见,这一做法已经做了很久,现在依然坚持。尤其是换届后第一年,需要集中任命国家干部时坚持这个做法。比如,有些区县对干部进行任前法律考试,考试不合格不予任命。比如,有些区县坚持由人大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向人大提交书面述职报告,而且有的是年年要交。比如,有的区县坚持乡镇人大开展对乡镇政府副职的述职评议制度,每年做一次,届内基本可以对副职评议一轮。这些工作基本上是监督法出台前就开始做,这些年坚持下来了,当然目前并不普遍。

在这两段之外,文件还讲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第三层意思,即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的监督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多说几句。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文件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个问题没有展开。我理解,人大对由人大选举和任命的人员进行监督,既是选举和任命本身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人大监督权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还是人民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有序监督的法定途径。而前些年广泛开展的述职评议,就是地方人大创造的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后来由于监督法没有把它列入,绝大部分地区就停下来了。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其实,在人大的监督工作中,理应有三项内容,既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但我们长期以来,很少讲人事监督,这是人大工作中的一个缺陷,这次中央文件中的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指这个事情;我的这个理解后来在全国人大研究室那里到底了证实。而且,目前在人事监督方面的最适宜采取的一种方式,就是这个述职评议。因为,除了这种人事监督形式以外,我们法律中规定的就只有罢免和撤职这种最为严厉的监督形式了,没有国外通常实行的弹劾等形式,而罢免和撤职又不是轻易可以使用的手段。显然,在这方面,具有简单方便、软硬适度、收放自如、好使管用,并且对所有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均可以置之于其下的这种监督形式,就是一种比较适宜的监督形式了。应该说,在地方人大创造的所有的监督形式中,这是最有价值的形式之一。据说,最近一些地方已经把述职评议重新恢复起来了,比如安徽、陕西、辽宁、江西、江苏等地。2015年第24期《中国人大》就江西县乡人大搞述职评议做了介绍,2016年第4期《人大研究》刊登了江苏启东的做法,大家可以参考。按照我个人的意见,述职评议这种监督形式,应该允许试验、允许探索。

(本章完)

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一、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含义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二、区县人大在北京的实践情况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基本经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重大成就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立法的定位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二、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九、地方立法的内容一、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原则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六、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立法的权限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一、关于在街道建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回顾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人大常委会任重道远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地方立法的特征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四、代表履职保障工作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职责繁重八、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二: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来之不易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四、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五、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一、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原则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六、地方立法的程序(运作)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来之不易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五、地方立法的格局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参考文献: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三、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和最高实现形式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基本经验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立法的权限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十三、关于加强党对县乡人大工作的领导和上级人大对县乡人大的指导问题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三、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责任重大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二、乡镇人大的工作与建设
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监督的内容与形式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一、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含义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四、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二、区县人大在北京的实践情况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基本经验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重大成就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立法的定位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二、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九、地方立法的内容一、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原则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与地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六、地方人大常委会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原则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六、人大监督的改进与发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立法的权限十一、关于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之三:在乡镇人大设立常态机构问题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结语: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思考一、关于在街道建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回顾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人大常委会任重道远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地方立法的特征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四、代表履职保障工作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职责繁重八、关于加强代表工作之二:建立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来之不易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工作的定位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四、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问题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二、关于人大工作: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特别是要加强预算监督五、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一、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原则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六、地方立法的程序(运作)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一、地方人大常委会来之不易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问题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11讲 关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三、人大街道工作和建设的新进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风雨历程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一、关于人大制度:执政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五、地方立法的格局第7讲 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几个问题_二、代表履职培训工作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第1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_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参考文献: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十一、北京立法工作中的几点做法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三、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第9讲 人大制度在北京区县的实践_前言:做好新时期县乡人大工作的意义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和最高实现形式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一、从党的群众路线说起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四、关于工作方式:调整格局、健全机制、创新方法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基本经验第3讲 关于代表履职的几个问题_一、代表职务与代表履职第13讲 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几个问题_六、关于做好选举任免工作问题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四、地方立法的权限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四、人大监督的历史与现状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二、人大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十三、关于加强党对县乡人大工作的领导和上级人大对县乡人大的指导问题第14讲 从群众路线到人大制度_二、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及其原因第4讲 关于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_八、地方立法的形式二、关于工作方针:做“该做能做,有用有效”之事第6讲 关于人大监督的几个问题_五、人大监督的北京实践第2讲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几个问题_三、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责任重大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程序三、关于人大建设:加强人大建设,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问题第10讲 关于乡镇人大的几个问题_二、乡镇人大的工作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