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 上上之策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124 上上之策

信封上过漆封,信纸有隐隐的水印龙纹,于信达见得多了,这是朝廷专用的传信方式。

信的内容却不多,短短的百余字,意思就只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上之策。”

于信达:“呸,狗屁!哦呸呸,狗屁,还上上之策,狗屁的策!”

张全有瞪了于信达:“呃,怎的爆粗了呢?有话好好说噻,咋个爆粗呢?”

“就这,狗屁!”于信达拍打着信纸:“你也不想想,这英夷远涉重洋,万里迢迢地跑来咱藏南,图个啥?不战,嘿嘿,不战而屈人之兵,嘿嘿,痴人说梦,异想天开,缘木求鱼,与虎谋皮……”

张全有瞪了于信达:“哎呀,打住,打住,尽整些成语,有得甚用?”

于信达眨眨眼:“哦,好像,是没得啥子用哈。Sorry!Sorry!”

张全有一脸的疑惑:“梭瑞尔?啥东西哟?”

“哦,洋话,翻译过来,抱歉,对不起。”于信达搔着脑袋瓜子,“姐夫哥你是知的,小弟我激动不得。一激动便文思泉涌,泉涌起来便妙语连珠,妙语起来便口不择言……”

“唉呀呀,咋个摊上你这么个小舅子哟。”张全有翻翻白眼,“别扯犊子。咱说正经事儿。这个狗屁……哦,错了,错了,这个谕旨,你是如何看的?”

于信达:“如何看的?嘿嘿,如何看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咱这边儿,又有这批洋枪洋炮在手,怎就‘不战’了?却整出个馊主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嘿嘿,这英夷,岂是不战就能屈的?不懂,搞球不懂。”

“理儿自是这理儿。只是,唉,满朝的大臣,唉唉,众议盈天。”张全有压低了声音,“你不知哩,为这藏南之事,朝廷派了钦差的,不仅带来这道谕旨,还有许多的朝中之议,都详说了与我听的,复杂着哩。”

于信达:“复杂?嘿嘿,不就是个英夷图藏么?”

“哦呦,好大的口气。”张全有斜眼盯了于信达,“为这藏南之变,朝臣们可是觉也睡不宁的哩,整日的吵吵,自去年八月至今,整日的吵吵,没得个清静。”

“嘿,吵啥呢?难道在自家朝堂上一通地吵吵,这英夷就不图藏了?”于信达扁扁嘴:“呃,你且说说,这些个大老爷们儿,吵些啥呢?”

“吵啥?还不为着意见不一,三方人马你攻我讦,吵得沸反盈天。”张全有喝口热茶,继续道,“主战的一派以铁良为首,不惜拼了国力,也要与英夷在藏南见个高低。可惜这主战一派都是年青人,根基不厚,人微言轻,又不讨老佛爷的喜欢;主和的一派,多是老臣,虽合了老佛爷的心意,却又违了皇上的圣心,因此么,吵来吵去,吵出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对策,嗯嗯,就这谕旨的‘上上之策’来喽。”

于信达:“呃,不是三派么?一派主战,一派主和,还有一派,啥主张呢?”

张全有:“还有一派,嘿嘿,还有一派……呃,你猜猜,这第三派,啥个主张,你猜。”

于信达仰起头来,眨眨眼睛:“还有猜么?或战,或和,这第三派,自然是不战不和,不对,以战促和。呃,这以战促和,挺不错的哩。”

“不战不和?嘿嘿,以战促和?”张全有一连的冷笑,“猜不着吧?给你说,这第三派呀,不要了。”

于信达:“不要了?啥子意思哟?”

“不要了,就是不要了噻。”张全有道,“这藏地,终年的冰雪不融,穷山恶水,又没得甚的物产,真正的化外蛮荒,有甚稀奇的?这英夷既是图它,便舍与它去……”

“呸!哦呸呸!”于信达未听张全有说完,便一连的口水吐在地上,“这些个糟老头儿,祖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着的,如今却要白白地送与英夷,呸,呸呸,这等的混帐话,好意思拿在朝堂上公议?呸呸呸!先人板板的脸都丢干净喽,枉自为人,枉自为人!”

张全有:“虽未明说出来,但听那意思么,蛮荒僻远,不毛之地,连鸡肋也不如,屁用没得,反是拖累。”

“糊涂!透顶的糊涂!”于信达愤愤道,“且不说藏地的人民,藏地的物产,单单说那地理,也是断断丢它不得的。你想你想,山那边儿是印度、缅甸、布丹、锡金,如今都被英夷收在了囊中,山这边儿便是四川云南。这英夷若占了藏南,定定地要图全藏,藏地一失,咱川省云省便失了天然的屏障。这英人仗着兵威,从山上往下一冲,拿甚去挡它?糊涂!真真的糊涂!《左传》上说‘肉食者鄙’,嗯嗯,鄙,鼠目寸光,鄙,真真的鄙!”

“糊涂?嘿嘿,糊涂?”张全有笑了起来,“你真以为朝中众臣,都他妈的鼠目寸光?错矣,错矣。鼠目寸光者自然是有的,但大多的臣子,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

于信达:“嘿,既是明白这唇亡齿寒,怎的又整出个‘不战’的馊主意?”

“不是‘不战’,只是时机未到。”张全有道,“信儿呃,这打仗,打的是国力,懂么,国力。就咱大清国现今的情况,拿甚来与英夷一较长短?再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正加紧与法德意日等诸国联络,请他们从中斡旋。所以呀,这主和的一派,却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唉,终是不甘啦。”于信达嘀咕道,“这英夷在藏南搞东搞西的,明明的以小搏大,把个嘴脸递给咱,咱不赏他个大嘴巴,实实地不甘哩,机会难得哩,时不再来哩。”

“机会难得?嘿嘿,你怕没得机会?”张全有压低了声音,把嘴伸向于信达,“信儿呃,实给你说,当今皇上发下了誓的,西洋列强给咱的种种,咱大清国会一样一样地还他的。”

于信达两眼放光,盯了张全有:“真的?真的发了这誓?”

张全有:“这话真不真,我不敢断言。不过么,听得朝臣们说来,当今的小皇帝,年岁不大,心胸却大哩,极有抱负,志存高远的哩,也极有耐心的,他在等哩。”

于信达:“等啥?”

张全有:“自然是等机会啰,时机成熟,便革除弊政,施行西法,以图强盛国力。”

于信达:“呃,小皇帝不是亲政了么?”

“唉,亲政,亲政。”张全有用手指指空中,低低的说,“上面不是还有……压着,再有,朝中许多的掣肘,嗯嗯,掣肘,现今,他能动么?他敢动么?”

于信达眨眨眼:“哦,明白了,明白了。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是多方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

张全有竖起大拇指:“明白啦?明白就好。”

于信达:“如此说来,倒也当得‘上上之策’。”

张全有:“管它上策不上策哟,朝廷既是定下了此策,咱们依策而行便是。兵马的调派,自是咱将军府的事,进藏军需的运输,便交与你诚义实商号了。你且说说,打算如何的运作?”

于信达:“自打上次得着军令,双度分号便前移去了打箭炉,粮草也积在打箭炉,足够两万人马两月之用,道路也都探过了的,便是进藏的骡马驮队,都备足了的。”

张全有:“这些个情况,老爷爷早有密报与我,便是歧元将军和锡良总督,也极尽夸赞,说这三河于家呀,虑事周全,忠公体国,满意得很,所以么,这次购进的德式枪械的运输,便毫不犹豫地交与了你家商号。”

于信达:“这个简单噻。咱先派了商船泊在重庆码头,待到半夜三更,夜深人静,把枪炮直接卸在我家商船上,面上再遮些米呀布呀什么的,谎称是咱家商号的走货,保证人不知鬼不觉的。”

张全有嚷嚷起来:“唉呀,错了,整错了。”

于信达一脸的疑惑:“错了?咋个错了?”

张全有:“朝廷谕旨,你忘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嘛,搞忘啦?”

“哎呀呀,忘了,真忘了。”于信达一拍脑袋,“自古的两军交战,都怕对方探了自己的底细去,嘿嘿,这次倒好,生怕别人不知。”

张全有:“嘿嘿,对头,对头,就是要让他探了消息去。”

于信达:“这个,更简单噻。咱反其道而行之,商船下面载米载布,上面摆上枪炮噻,别人一看就知,简单,更加的简单。”

张全有:“声势,还有声势,懂不?大张旗鼓,声势越大越好,懂不?”

于信达:“还要声势嗦。简单,极是简单。咱不走水路,改作陆路,一车的货,咱载作两车,一日的路程,咱作两日来走,反正,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装神弄鬼……”

张全有:“唉呀,别装……哦,就是要装,装得越真越好,声势越大越好,反正,得吓住他,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不甘,终是不甘。”于信达摇摇头,“最好的法儿,便是揍他,狠狠地揍他,揍他个鼻青脸肿,揍他个灰头土脸,让他巴心巴肝的疼,自然就不敢妄动了噻。靠了这般地装腔作势来唬人,总是虚虚的,不妥靠,不妥靠。”

张全有:“管它妥靠不妥靠哟,反正,唬住了他便是上上之策。”

于信达:“呃,单是咱商号,气势怕是不够的哟。若能调动沿途的官府,那才出得气势哩。”

张全有:“这个,可以……只是,这费用,嘿嘿,这运输的费用……”

于信达:“咋的?免费?”

第86节 蒋家开店第66节 谈判(二)第64节 洋人再来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19节 醉仙酒楼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67节 谈判(三)第59节 讨价还价第94节 蒋家笑谈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70节 何足挂齿第86节 蒋家开店第87节 太爷恼了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19节 大足教案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85节 意外之喜第172节 黑白通吃第27节 再访蒋宅第154节 与尔十载第68节 密室谋议第125 呆子盐监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69节 持家不易第87节 太爷恼了第21节 重庆教案第78节 骗子告饶第134节 梅子高烧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43节 先声夺人第91节 京报旧闻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61节 月圆之夜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36节 县衙戏耍第51节 县衙对质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142节 夫妻夜话第128节 疑神疑鬼第151节 知府劳军第99节 共营盐井第60节 全城扫除第79节 先生惧内第39节 再访蒋宅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62节 强人剪径第04节 走商之名第26节 望凤坡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98节 自贡叶家第33节 重庆之行第45节 叶儿妹妹第33节 重庆之行第22节 太爷之忧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12节 洋医之辩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71节 膺品字画第15节 成都将军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40节 众议洋教第58节 公推主事第22节 太爷之忧第01节  金氏之祖第87节 太爷恼了第73节 这个娃娃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73节 这个娃娃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45节 麻醉之针
第86节 蒋家开店第66节 谈判(二)第64节 洋人再来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19节 醉仙酒楼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67节 谈判(三)第59节 讨价还价第94节 蒋家笑谈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70节 何足挂齿第86节 蒋家开店第87节 太爷恼了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13节 大刀报信第19节 大足教案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85节 意外之喜第172节 黑白通吃第27节 再访蒋宅第154节 与尔十载第68节 密室谋议第125 呆子盐监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69节 持家不易第87节 太爷恼了第21节 重庆教案第78节 骗子告饶第134节 梅子高烧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43节 先声夺人第91节 京报旧闻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15节 萍儿探女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61节 月圆之夜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36节 县衙戏耍第51节 县衙对质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26节 幕后推手第142节 夫妻夜话第128节 疑神疑鬼第151节 知府劳军第99节 共营盐井第60节 全城扫除第79节 先生惧内第39节 再访蒋宅第147节 码头戒严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62节 强人剪径第04节 走商之名第26节 望凤坡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98节 自贡叶家第33节 重庆之行第45节 叶儿妹妹第33节 重庆之行第22节 太爷之忧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30节 菊儿之心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28节 大话《三国》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36节 县衙戏耍第112节 洋医之辩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71节 膺品字画第15节 成都将军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40节 众议洋教第58节 公推主事第22节 太爷之忧第01节  金氏之祖第87节 太爷恼了第73节 这个娃娃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41节 那就开刀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73节 这个娃娃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45节 麻醉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