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秩序的边疆

第329章 秩序的边疆

俞大猷没有回答陆二的问题。

他看着蔓延杂乱的秋草,和远处的边际线纠缠在一起。

驰马奔腾在广袤的草原上,会有一种行走在文明边界的感觉。

在河中堡待的久了,俞大猷有了不少思考。

“陆壮士,这是你第一次来草原吧?”

陆二愣了一下,接着点点头。

他成年以后就在京师做锦衣卫,就算是出京办差,也基本上都是去的大城市,这也是他第一次来边疆。

“当年在京师,苏相公来牢狱中见我,那时候朝廷还没有定罪,苏相公告诉我朝廷十之八九要将我发配边疆。”

“苏相公洞见千里,果然如他所料我来了大同,见到了这河套的草原。”

陆二疑惑的看着俞大猷,不知道他为何要说起这件事。

俞大猷说道:“在狱中离别的时候,苏相公曾经和我说过边疆。”

陆二如今非常崇拜苏泽,俞大猷谈到了苏泽,他忍不住问道:“苏相公怎么说。”

俞大猷说道:“苏相公说,边疆是文明和秩序的边界,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秩序才是少数那一方。”

陆二愣了一下。

俞大猷指着南面说道:

“长城、朝廷、律法、典章,先王们和圣贤们构建的秩序世界看起来很大。”

俞大猷又指了北方草原的天际线说道:

“但秩序的疆域就在这里。”

俞大猷出身于福建,世袭军户,其实年少生活还算是不错的。

后来中了武举人,仕途也都是顺畅的。

他虽然爱护士兵,但那是一种出于兵法学习的本能行为,这只是他作为一个合格将领的“表演”。

但是这一次的发配河中堡,俞大猷见到了戍卒的生活状态,他对于基层士卒的想法完全变了。

他见到了残酷的边疆战争,蒙古骑手们能为了一车粮食截杀河中堡士卒。

汉人的士兵们也可能为了一批羊杀死牧民。

杀良冒功,在这边疆是常见的事情。

而一座军屯或者坞堡从地图上消失,也不过是过往商人嘴中无关紧要的传闻。

这就是边疆,与其说是秩序的疆界,不如说是野蛮的战线。

俞大猷突然问道:“我儿子在苏相公麾下效力吧?”

陆二连忙说道:“少将军如今是第三旅的旅长,指挥戚家军在广东作战。”

“戚将军?戚元敬也投了大都督了?”

陆二说道:“戚将军只是在大都督那边养病。”

俞大猷咧嘴一笑说道:“那是早晚的事情,有戚兄弟在,还有我那林家侄儿,再算上我那不成器的犬子,大都督麾下不缺人了。”

俞大猷说道:“我想要留在这里。”

“留在这里?”

俞大猷点头说道:“我听往来的客商说,其实河套地区还有不少汉人的军屯坞堡,他们都是当年大同镇内撤后,依然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汉人。”

“有的坞堡中的家谱能追溯到汉代,有些则是唐镇朔方兵的后代。”

“除了汉人,还有不少早就已经汉化的蒙人、羌人,他们说汉话,习汉俗,和我们汉人无异了。”

“俞将军是想要招募这些人?”

俞大猷说道:“是的,我读过苏相公不少文章,其中蛮夷华夏论,是俞某最喜欢的文章。”

“重新高举诸夏精神,开拓文明边疆,这是俞某愿意做的事情。”

“我在河套地区有些名气,应该可以拉起一支队伍来。”

陆二想了想,突然说道:“那陆某也想和俞将军一起!”

“你不用回去给苏相公效力吗?”

陆二笑着说道:“苏相公麾下能人如云,又怎么缺我一个人,我也想在草原看看,到底文明的疆界是什么样的。”

“好!”

俞大猷调转马头说道:“前面就有个汉人的坞堡,我曾经在那里换过粮食,我们就先去那边坐坐。”

福州,大都督府中。

苏泽盘弄着儿子,低声说道:

“文明和秩序,在文明世界中仿佛是太阳升起一样理所当然的存在,只不过是我们人类世界小小的方舟罢了。”

“你爹我,就是为了不让这艘方舟撞进混沌。”

方若兰突然出现,破坏了苏泽难得的亲子时光。

“谭子理来了。”

苏泽将儿子递给妻子,方若兰问道:“刚刚你们父子在说什么呢?”

苏泽笑着说道:“童话。”

“童话?”

“开蒙的故事。”

方若兰微微点头,脸上挂着笑容,只看到儿子眼珠转着,也不知道在看着什么。

面对一身风尘仆仆的谭纶,苏泽用最高规格接待了他。

“谭公!”

谭纶连忙说道:“大都督在!不敢称公。”

苏泽拉着谭纶进入正堂依然说道:“那日放归谭公的时候,徐文长就劝我,说谭公是文武全才,放您回去就是纵虎归山,日后必成大患。”

“我当时就和徐文长说了,想要留在闽浙的,想通了自然就会回来,不想要留的,留下来也不会真的为百姓做事。”

“谭公这样心中有百姓的,很快就会知道怎么选。”

“果不其然啊!”

谭纶用袖子掩面说道:

“丧家之犬,幸得大都督收留。”

苏泽立刻正色说道:“谭公何必要自贱!这是皇帝昏庸,明廷不知道用人才,又怎么是公之过错呢!”

谭纶心中一暖。

苏泽又说道:“谭公给明廷所上的《平贼七策》,真是句句切中明廷关结要害,只可惜那帮昏君奸臣不用,如今谭公可有何策教我?”

谭纶的脸突然红了,平贼七策,所平的贼不就是在眼前吗?

谭纶觉得这个世界有些荒诞,自己一腔热血,大明朝廷要抓他。

处心积虑要对付苏泽,苏泽却如此礼遇自己。

谭纶叹息一声说道:“所谓的平,七策,也是谭某根据大都督施政,所总结的朝廷变法对策,大都督已经做到最好了,谭某再说什么都班门弄斧了。”

苏泽说道:“还请谭公不要藏拙了。”

谭纶停顿了一下说道:

“要我说,大都督治下欣欣向荣,产业兴旺,但是依然有几点隐忧。”

“请讲!”

谭纶这段时间一直在总结思考,他也去过很多地方,从南直隶到苏松,又在福建浙江做过官,还带兵打过仗。

谭纶说道:“一曰吏治,明廷之所以屡战屡败,根源上就是吏治不清,空有地利,却没有人心。”

“如今大都督治下吏治清明,可时风时易也,谭某观苏松二府,一税吏所经手的商税都能达到千两银子,而就算是大都督对官吏待遇远甚明廷,一税吏的月俸禄也不过一两银子罢了。”

“如今不出问题,是因为大都督的事业在发展,就算是小吏也顾惜名声不敢动贪念,可是日后呢?”

苏泽再次高看谭纶了一眼,没想到这个史书上留名的抗倭英雄,在政治上竟然也有这样的敏锐度!

如今的大明朝果然是不缺乏能臣武将,只不过他们都在大明这个体制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以谭公而言,应该如何?”

谭纶说道:“自然是要立法度,惩治贪官污吏,大都督厚养官吏,还伸手的人天理民心都难容,应该按律审判,明正视听!”

苏泽大喜说道:“谭公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正有此意,只是缺乏人手,又无法亲为!”

苏泽点头说道:“谭公,我准备按照大明旧制度,设置巡案,巡查闽浙,处理冤狱,处置不法官吏!”

“谭公还有吗?”

谭纶继续说道:“剩下是一道军策。”

“军策?来人,拿地图来!”

看到精密的地图,谭纶暗暗心惊。

这样精细的地图,怕是大明朝廷都没有,果然苏泽造反是早有预谋。

不过谭纶也没有心理负担了,他如今也已经光明正大的投了苏泽,也算是从“贼”了。

谭纶看着地图,回忆路上从报纸上得到的消息说道:

“大都督已经下九江府,占领江西四府,不知道大都督下一步的打算如何?”

苏泽沉默,他并不是不信任谭纶,而是目前整个浙闽联军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攻击安庆,围困南京,全取南直隶的是一派。

先占领江西,再攻湖广也是一派。

还有南下广州,北上登州,甚至还有攻倭国取南洋,攻打朝鲜的说法。

苏泽在军事上也做过不少推演,他虽然也有些计划,但是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定。

谭纶说道:“以谭某以为,此时不应该攻打南直隶。”

苏泽抬起头问道:

“谭公请讲。”

谭纶说道:“南直隶是明廷二都,谭某在南直隶很长一段时间,南直隶百姓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对明廷还没死心。”

苏泽点点头,南京是二都之一,享受众多的优待。

更不要说南京城内还有大量的勋贵,朝廷大臣,这些人好不容易在大明朝廷中爬到了这个地位,是不可能轻易投降苏泽的。

谭纶继续说道:“大都督若是真的占了南直隶,定然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控制消解南直隶,得不偿失。”

“而明廷丢了南京,丢了祖陵所在,肯定要拼命夺回的。”

苏泽连连点头,这也是苏泽在进攻扬州不畅之后,就让林默珺撤回上海的原因。

现在入南京城,反而是捧了一个烫手山芋。

“既然如此,谭公以为我军应该去哪里?”

谭纶立刻说道:“广东!”

“这又是为何?”

谭纶说道:“谭某南下的时候,时常在想,火炮和鸟铳的到来,时代不同!”

“往日作战,需要攻城拔寨,保障兵粮要道通畅,需要攻占关隘和战略重镇。”

“可如今不同了,大都督在九江所用的武器,瞬间就可破九江城墙,再坚硬的防御也挡不住进攻了。”

“此时作战,不在于兵多,而在于兵精,在于兵贵神速。”

“除了长江水道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海了。”

“广东有良港,能产粮,特别是广州府,是海上贸易重镇,商贸繁荣,大都督为何还要犹豫。”

苏泽连忙说道:“谭公所言,让苏某茅塞顿开!”

谭纶又说道:

“大都督,广东巡案潘季驯,是我同科同榜的好友。听说广州白知府也是大都督的故交。”

“我当时在南直隶的时候,潘巡案是浙江出身的官员,如今在官场上颇被排挤,白知府也因为是大都督的故交,被六科十三道弹劾。”

“大都督若是信我,谭某愿意去广东,劝降此二人。”

苏泽说道:“白知府曾任南平知县,我县试案首就是他点的,对我也算是有师生之谊。没想到谭公和潘巡案也有这样的交情,如此甚好,我写一封给白知府的信。”

“另外我还有一句话,等谭公见潘巡案的时候可以带给他。”

谭纶听完这句话后,疑惑的看着苏泽,他立刻点头说道:“那就请大都督准备一艘快船,我现在就南下广州城。”

苏泽欣赏谭纶雷厉风行的作风,次日就安排谭纶南下。

十月五日,围攻潮州府的俞咨皋传来消息,他带领戚家军从海上登陆,借助炮舰攻入潮州城,攻克广东潮州府。

自此,苏泽的南下战略再也没有任何动摇,苏泽给俞咨皋下令,让他在潮州整编扩兵,等待机会南下。

广东省的求援信不断的发往朝廷,但是此刻整个朝堂已经无暇顾及广东,整个朝堂都在筹备九边南下的事情。

九边之中,以辽阳镇最积极,总兵官李成梁上书朝廷,自请南下平叛。

李成梁还向朝廷建议,可以从女真三部中募骑兵三千,只需要朝廷提供他们军马粮饷冬衣,这些女真就愿意给朝廷卖命。

对于这个请求,兵部表示强烈反对。

兵部的反对意见是三千女真骑兵的沿途耗费太大,如今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更大的问题是若是战事平定,朝廷又要如何安置这些女真士兵,若是放归女真部落,这些弓马骑射娴熟,又上过战场的女真人恐怕要成大患。

不过皇帝依然对这三千女真骑兵念念不忘,因为李成梁提出,虽然鸟铳杀伤力,但是只要能用骑兵冲进作战,鸟铳阵型一溃,敌军自然就能破了。

这是明代将领中明确提出能够破敌的办法,很是戳到了皇帝的心上。

十月十日,兵部奏议被驳回,皇帝命令内阁再议辽阳铁骑南下的事情。

内阁如议,同意辽阳募女真骑兵南下。

压力又来到了筹备运输冬衣的兵部这边了。

(本章完)

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332章 南京钱逛第259章 船,倭奴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405章 李舜臣聚义梁山泊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559章 沐家请降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029章 凯旋第550章 授权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196章 乡试开始第83章 练铳兵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334章 钻膛炮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70章 另一个战场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430章 铁路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490章 驳速胜论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351章 《治安疏》第606章 欧陆来信(续)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127章 文学技能升级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657章 拼命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631章 以史为鉴第94章 节妇苦,织布事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79章 亡于洪武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075章 治本经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23章 教乱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444章 阳谋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23章 教乱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436章 道魔增长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61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181章 定亲(求月票!)第231章 当家难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479章 惯性和溢出第004章 龍王第547章 破蜀道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7章 钢材期货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
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77章 三江感言第046章 南平县学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332章 南京钱逛第259章 船,倭奴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443章 “固若金汤”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405章 李舜臣聚义梁山泊第596章 睢阳之战的战后总结第559章 沐家请降第124章 林默珺的请求第418章 公车上书第554章 李成梁的手段第029章 凯旋第550章 授权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026章 武穆遗书第306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196章 乡试开始第83章 练铳兵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334章 钻膛炮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542章 富可敌国的于公子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670章 另一个战场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220章 走哪条道?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523章 无序政绩竞争第430章 铁路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511章 进攻学说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052章 海瑞的县学新制第490章 驳速胜论第447章 琉球内附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351章 《治安疏》第606章 欧陆来信(续)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127章 文学技能升级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657章 拼命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168章 东南局势大“好”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668章 总需要一场决战第521章 破坏圣像运动第066章 山雨欲来(三更)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631章 以史为鉴第94章 节妇苦,织布事第363章 从君权天授到主权在民第79章 亡于洪武第93章 农事忙,技能涨第075章 治本经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23章 教乱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444章 阳谋第654章 朝鲜的变化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333章 徐州地方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23章 教乱第115章 真传一句话第436章 道魔增长第415章 潜伏的新阶层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61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685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上)(全书完)第181章 定亲(求月票!)第231章 当家难第293章 照明推动启蒙第479章 惯性和溢出第004章 龍王第547章 破蜀道第218章 思想的星火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7章 钢材期货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353章 内斗不止第100章 父女,回卫所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