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

二、西方的幸福观

在西方,除了宗教幸福观而外,基本上可以分为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两大派别。理性主义强调理性的作用,贬低感性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幸福;感性主义则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重要性,贬低理性的作用,主张在感官、感觉的快乐体验中享受生活。

苏格拉底对幸福的理解是善,善就是美德,美德使人得到幸福;塞涅卡认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要顺从自己的本性,顺其自然地活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点基本路人皆知,就是“美德即知识” ;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点就是人要快乐的活着,保持愉悦的心情;爱尔维修则提出“教育万能论”,他重视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认为知识能使人们获得幸福和自由。他们的这些观点都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

(一)亚里士多德与康德

1.“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行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学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有专门的论述。其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每种技艺、每种学科,或者每个经过思考的行为和志趣,都是以善为其目的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后的目的就是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2)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行的现实活动。因为至善就是幸福,所以,“幸福就是心灵合于完全德行的现实活动”。(3)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行就是用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中则是德行的特点。一句话,德行就是贯彻中庸之道。(4)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行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行付诸现实活动。(5)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说:一个燕子一个暖日不能构成春天,一日或一短时,也不能使人成为幸福快乐的人。(6)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既有崇高的道德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这种幸福观有利于引导人们通过理论思维和哲学思考去追求真理,在理智的主宰下,使生命获得最高的幸福;也有利于引导人们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按中庸原则行事,作明智的适当的选择,避免走极端,在和谐中保障幸福,享受幸福;还有利于引导人们破除迷信,破除宿命论观念,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主动地寻找幸福,体验幸福。

2.康德的幸福观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在康德的著作与言论中,他并没有很直接地讲述到幸福观,但其中的很多哲学思想与幸福却是紧紧相连:

(1)关于人的自由本质:“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使人能够驾驭、主宰自己的自然欲望,摆脱欲望的束缚而获得自由。”显而易见,这是在说,一个人足够随心所欲的前提是能够驾驭和控制自己的欲望,自由即是幸福。这应该和现在很多人的幸福观不谋而合,我们都渴望能在该走的时候走,想留的时候留,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自己有能力可以得到。康德早早地就总结出了大多数人内心真正的幸福的真谛。

(2)关于人的道德行为的动机:“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也是康德的墓志铭。这算是康德在哲学思想史上终其一生的追求,肯定道德定律的重要性也就是肯定理性思维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在理**和思考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头顶上那片美丽的星空,这大概也是康德想要向世人传达的一种幸福理念,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也不要忘了仰望星空,在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机制生活的同时也不会忘了享受生活的美好。这就是幸福,会创造也会享受的幸福观。

(3)关于幸福的实现:“有学问,然后有先见;有先见,然后能力行。”要想实现幸福,就要有足够的思考力,但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还要身体力行地去实现想法,这才是真正地行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二)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

1.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

什么才是幸福?德谟克利特认为节制享受、灵魂安宁就是幸福。“人们通过享乐上的有节制和生活的宁静淡泊,才能得到愉快。”德谟克利特认为,心灵的享受是

圆滑和精致原子作用的结果,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而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则是虚假的幸福和快乐。前者是崇高和永久的,后者是低级和短暂的。人生的目的和准则,就是求得精神的幸福和节制物欲。德谟克利特的快乐和幸福的观点,既不同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即精神就是一切,也不同于庸俗的享乐主义,而是一种合理的幸福主义,在节制基础上的快乐主义。

从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反观现实生活,很多人永远不知道为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感激、欣慰,以致幸福感在无尽的欲望中逐渐消失,最终跌入欲壑难平的深渊。

2.伊壁鸠鲁的幸福观

伊壁鸠鲁认为,人类行为的目的就是从痛苦和恐惧中解放出来,求得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目的和开始,是善的唯一标准。一切导致快乐的就是善,导致痛苦的就是恶。美德只有同快乐联系起来才有价值。伊壁鸠鲁把快乐区分为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认为前者是适度的、健康的,后者是过度的、令人厌恶的。感性快乐是基础,但精神的快乐高于感性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亦即“不动心”的至善状态。他还强调,肉体的快乐大部分是强加于我们的,而精神的快乐则可以被我们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赏艺术等也是一种乐趣。自我的欲望必须节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忍受痛苦。

伊壁鸠鲁这种感性的幸福观则更加注重心灵上和精神上的幸福,它与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一脉相承,心灵的快乐我们可以控制,幸福需要自己去把握。

(三)西方当代的幸福图景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苏格拉底有一次问他的学生:“难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追求幸福吗?”他的一个学生回答:“没有人是不渴望幸福的。”如果苏格拉底的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国家想要使它的人民满意,至少应该创造条件使它的人民能够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幸福不是模糊的概念,同生命和自由一样,幸福也是联系上帝和国家命运的纽带,人民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能力,是衡量国家效能和道德水平的尺度。

1.美国人的日常幸福

综合实力排第一的美国,其民众的幸福感被很多人认为高于其他贫穷国家。一部分美国人确实变得更富裕了,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但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还是以前好,比如小孩在室外玩耍不用担心遭到绑架等,而现在的生活却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资金困难、工作环境差以及慢性病困扰等等。多年来美国的平均幸福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联邦评价研究中心的社会普查结果显示:在1972年,有3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很幸福;在1982年,认为自己幸福的有31%;到2006年,也是31%。认为自己不够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多年来基本稳定在13%左右。那影响美国人生活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

(1)工作方面。“如果今天中大奖了,你会不会放弃工作?”2002年,针对一份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如果你已经有了足够多的金钱可以舒适地度过下半辈子,你会放弃工作吗?”1000多位美国人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说“会”。

与普遍看法不同的是,大部分美国人都喜欢工作,甚至于热爱。2002年,有高达89%的人说他们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或是比较满意,他们中有学历和工资都很高的白领,也有学历较低的或是在私人公司、公益组织或政府部门中工作的职工。对于大部分美国人而言,工作满意几乎就等同于生活满意。在那些声称非常幸福的美国人当中,有95%对他们的工作也很满意。此外,满意的工作似乎会带来一种整体的幸福感,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

(2)信仰方面。大约85%的美国人信仰宗教,将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每周都参加礼拜。这些数据几十年来几乎未变。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宗教活动水平是非常高的,比如说,在荷兰,每周上教堂的人只有9%;在法国,只有7%;而在拉脱维亚,则只有3%。

总之,信教的人比不信教的人幸福。2004年的美国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信仰基督教、犹太教还是其他宗教,有43%的信教者认为自己很幸福,而非信教者感到幸福的比例只有23%。同时,感到生活失意的非信教者比例是信教者的两倍。2004年,每天都祈祷的人有36%认为自己很幸福,而不经常祈祷的人认为幸福的比例只有24%。

(3)婚姻和家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婚姻曾引起过多次热议。有人说它剥夺了许多人(尤其是妇女)的潜在幸福,但这并没有数据支持。2004年,有42%的已婚美国人觉得很幸福,只有23%的未婚者觉得如此。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体,幸福的比例更低:寡妇只有20%;离婚的人只有17%;分居但未离婚的人只有11%。在已婚的人中,觉得幸福的人数是觉得不幸福的人数的6倍。

婚姻能带来幸福,至少对于我们当中许多人来说是如此。2003年,一项耗时十年,针对24000人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在结婚之后,幸福感会大大增强。对有些人来说,幸福感的增强可能会在几年之后慢慢减退,直至恢复到结婚之前的状态;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幸福感的增强则终身亦然。

关于孩子呢?从生活开支的实际来讲,孩子本身好像不会提高幸福的水平。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孩子几乎从来就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婚姻和宗教。已婚并拥有孩子的信教者觉得幸福的比例是50%;而未婚且没有孩子的非信教者感到幸福的比例只有17%。

(4)公益事业。我们经常听到:有钱不能买来幸福。但有一种花钱方法可以带来幸福:捐给公益事业。

美国大众有很高的公益精神,许多美国人都会在自己生活中选择几个非营利团体、教育机构、慈善机构或政治组织奉献自己的时间或金钱,美国国家政策规定对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s)的捐款可以抵税,也是积极鼓励公益精神。通过捐助和从事公益事业,可以让人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

(5)自由权利。争取自由权利和追求幸福曾经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目的。事实上,自由和幸福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自由的人比不自由的人要幸福得多。2000年的美国的社会普查结果显示,自由的人当中觉得幸福的比例是不自由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还发现,不仅经济自由能带来幸福,政治和宗教自由同样也能带来幸福。但道德自由(没有道德约束)却是个例外,比如说,面对性和毒品的诱惑,缺乏道德约束是不幸的。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时候,民意测试结果显示,道德击败了经济、恐怖主义、伊拉克战争、教育卫生等热门话题,成为了当时选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批评家们也许会嘲笑这个结果,但不可否认,道德对美国人很重要。只有保护政治和经济自由,并抵制道德沦丧的文化,人民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2.德国人的幸福感

德国2011年9月公布的一项民意研究结果显示,德国人幸福感达到10年来最高。在从0点至10点构成的幸福等级中,德国人的满意程度平均为7。主要幸福指标是健康、婚姻或伴侣关系、朋友、金钱以及情绪。其中,汉堡居民的幸福指数达到7.38。居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人均收入最高、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单人家庭数量小,是汉堡居民幸福指数高居榜首的重要原因。

法兰克福的小菲力普,今年18岁了,他说自己不幸福。原因是明年就要高考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压力很大。他希望给自己减压,并与朋友多联系,参加一些聚会,找回幸福感。

27岁的柏林人斯代凡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幸福。两年前他失业了,之后女朋友也离他而去,现在社会福利也越来越差。他认为,幸福是要有一个好工作、好收入、好福利。他现在正在参加汽车修理的职业培训。他相信有了工作后,生活会慢慢好转。

36岁的苏珊娜生活在汉堡,她认为自己是很幸福的人。她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师。她觉得,幸福就是完美的家庭。以前,自己收入很高但不幸福;现在她结了婚,买了一套房子,还有孩子,幸福感就增强了。她认为,家庭关系是幸福的源泉。

43岁的马库斯在斯图加特生活,他觉得有点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德国奔驰汽车集团的工程师。他认为,幸福感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并不是和收入、家庭等具体事物相关的。有时看一场球赛就觉得很幸福。他说,像德国人,虽然社会各方面比较完善,经济强盛,但幸福感就不如陷入欧债危机中的希腊。学会享受生活,才会得到幸福。

克劳迪娅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慕尼黑,如今她已经62岁了,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幸福就是身体健康,能和老伴享受天伦之乐。她希望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她认为,人有宗教信仰才会更充实,更幸福。

(本章完)

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小结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二、当代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现状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二、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和幸福观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义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一、越来越受关注的国民幸福感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二、当代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现状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二、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增强幸福感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小结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一、我国的民主权利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幸福社会建设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一、越来越受关注的国民幸福感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二、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增强幸福感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二、保障民主权利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前提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三、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内在要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一、幸福路线图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一、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民生问题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小结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义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一、幸福路线图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一、我国的民主权利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三、幸福的测量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质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三、幸福的测量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一、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民生问题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一、舆论引导,增强群众幸福感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构造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协作、民众共同参与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小结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二、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和幸福观
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小结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二、当代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现状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二、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和幸福观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义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一、越来越受关注的国民幸福感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二、当代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现状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二、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增强幸福感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二、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小结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一、我国的民主权利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幸福社会建设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一、越来越受关注的国民幸福感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三、推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二、加强人文关怀,通过心理疏导增强幸福感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二、保障民主权利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前提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三、如何构建幸福感与GDP同步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三、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内在要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二、公共幸福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个体的感受上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一、中国的幸福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一、幸福路线图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一、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民生问题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四、在政府的领导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第八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的幸福_一、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幸福社会建设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小结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二、公平正义是幸福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一、幸福路线图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二、地方政府的幸福探索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一、个人幸福生活离不开公共幸福第十一章 民主权利保障与群众幸福_一、我国的民主权利第十章 幸福社会与文化建设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三、幸福的测量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二、非物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一、物质因素是幸福感形成的基础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三章 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_三、幸福是需要每个成员共建共享的共同的结合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三、幸福的测量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小结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一、如何科学全面的认识民生问题第十二章 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_一、舆论引导,增强群众幸福感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_小结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四、多元化的“幸福观”第五章 地方政府——以公共幸福提升为施政目标_小结第七章 GDP增长与幸福社会建设_一、我国经济建设历程与当前问题结语 共建共享共幸福_一、构造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协作、民众共同参与的格局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小结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幸福路线图”_三、和谐社会与幸福社会建设第九章 幸福社会与民生建设_三、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 幸福观的内涵及其测量_二、西方的幸福观第六章 领导干部,为群众幸福而工作_二、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和幸福观